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该门课的学习兴趣,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要达到这一教学效果,我们必须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加质疑问难,培养学习兴趣,重视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最后还要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关键词】 创设情景 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 质疑问难 实践教学 师生关系
《服装机械原理》是服装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主要讲述服装机械的结构原理,以及各种服装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维修等。该门专业课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精神。”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内驱力。学生只有见到新奇的事物或看到真切的情境,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时,才会诱发他们学习的欲望。所以教师必须有意识的创设各种有效的诱因和具体生动的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跃跃欲试,主动参与学习。
服装班的学生都是高职生,将来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要成为蓝领工人。在当今的工业化生产当中,离不开各式各样的生产设备。学生能否会使用各种生产设备,将是他们今后就业的基本条件之一。因此,我在讲理论的同时,联系具体实际,让以前的毕业生回校现身说法,介绍公司设备使用情况。学生从中了解到,设备使用不当,或保养不当,将直接导致设备生产故障,由此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后果可想而知。通过毕业生的介绍,学生们懂得了学好机械原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
再者,用生动的画面,把学生引入所置的情境中去,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求知的欲望。在空闲时间,我会到服装生产一线,把工人师傅们使用的各种设备情况,拍成图片或录制下来,制成课件,让学生们观看。学生们被公司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人们熟练的操作技能,及有条不紊的生产画面所吸引,如同身临其境,学习热情不禁油然而生。
2 增加质疑问难,培养学习兴趣
陶行知先生有这样一首诗:“发明干千万,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这说明质疑问难有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质疑问难也就是让老师创设问题或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从而产生好奇心与学习的欲望。在这里教师要创设一些问题情境,与所讲内容紧密联系,要难度适中,小而具体;要新而有趣,时机得当;要灵活有弹性,富有启发性。在上课时要鼓励学生积极讨论、争辩、各抒己见,敢于向老师质疑,敢于对书本知识提出疑问。
每堂课前我会布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前做预习,提前对书本知识有所了解。对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标记,在课堂上学生认真听讲、积极讨论,对问题加以解决。比起以前的“满堂灌”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问题的情境中被激发,从而满怀信心,饶有兴趣的开始学习。如在教学《服装机械分类》之前,我会让课代表布置以下问题:目前,世界上的缝纫机种类有多少?用与生产的准备工程机械有哪些?列举实例,用于裁剪的机械有哪些?列举实例。用于缝制的机械有哪些?列举实例。对教师提出问题,有些能在课本中找到答案,有些没有,这就需要学生们到图书馆中查阅有关资料,才能找到答案。同样,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会积极配合,直到把问题解决为止。如在旋梭定位中,课本上只说梭类高于针眼1.5~2mm,有学生问是否对所有面料都适合这一差距?对这一问题,我也不会解决,课后我查阅相关资料,或上网搜索,终于对问题有了结局方案。不同的面料及面料的厚薄,对旋梭与针眼的定位是不一样的。通过质疑,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也带动了老师的学习积极性。
3 重视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中国有句古话:学以致用。当一个人学到的东西能够用来解决日常问题时,就会激发他学习的欲望和动力。服装机械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知识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才能真正的领会并运用自如。因此,上课我多会在车间进行。在车间上课,学生直接面对各种生产设备,形直观、乐与学习。再者,教师一边讲理论,一边讲实践,使抽象的东西在实践中变的简单化。学生通过时间更好的掌握了所学内容,提高了自己的技能水平,并使这一技能运用到工艺生产当中,为工艺生产提供后勤保障。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手把手、面对面。作为教师应该放下架子,视学生为朋友,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具有独立人格的被尊重、被关爱的人,使他们在轻松、融洽、合作的气氛中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重要的是教师应该放弃自我权威意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与众不同的观点,鼓励、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使学生积极主动起来。除了听取老师的传授之外,学会如何寻找方法去猎取自己所需的知识。例如在讲授缝纫机四大结构时,我只做简单提示,把大量时间让给学生,让他们亲自动手,通过对部分缝纫机的拆装组合,掌握四大结构的内容。在这当中,有些学生把零件拆坏了,或者安装错了,我并不责怪他们,而是给予正确的引导,为的是培养学生的这种好奇心与探索欲望。
4 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自古就有“亲其师,而信其道”。当师生关系融洽时,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境,心理没有负担,没有压力,思维也就变的活跃,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反之,当师生关系出现隔膜时,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上课处于一种畏惧或对抗的心理状态之中,恐怕难有探求真知的兴趣了。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相互交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认可、相互补充。教师应指出学生的错误做法,学生也应该指出教师的不当之处。学生向老师学习,老师也应该向学生学习,正如古人所说:“师不必贤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教师要善于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如同给学生一个学习的诱饵,将学生的思绪集中于学习之中,这样学生才好学、乐学。
参考文献
1 孔祥田编.现代教育技术.山东大学出版社.
2 宋洪昌编.第三只眼看教育.同心出版社
【关键词】 创设情景 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 质疑问难 实践教学 师生关系
《服装机械原理》是服装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主要讲述服装机械的结构原理,以及各种服装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维修等。该门专业课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精神。”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内驱力。学生只有见到新奇的事物或看到真切的情境,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时,才会诱发他们学习的欲望。所以教师必须有意识的创设各种有效的诱因和具体生动的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跃跃欲试,主动参与学习。
服装班的学生都是高职生,将来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要成为蓝领工人。在当今的工业化生产当中,离不开各式各样的生产设备。学生能否会使用各种生产设备,将是他们今后就业的基本条件之一。因此,我在讲理论的同时,联系具体实际,让以前的毕业生回校现身说法,介绍公司设备使用情况。学生从中了解到,设备使用不当,或保养不当,将直接导致设备生产故障,由此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后果可想而知。通过毕业生的介绍,学生们懂得了学好机械原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
再者,用生动的画面,把学生引入所置的情境中去,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求知的欲望。在空闲时间,我会到服装生产一线,把工人师傅们使用的各种设备情况,拍成图片或录制下来,制成课件,让学生们观看。学生们被公司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人们熟练的操作技能,及有条不紊的生产画面所吸引,如同身临其境,学习热情不禁油然而生。
2 增加质疑问难,培养学习兴趣
陶行知先生有这样一首诗:“发明干千万,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这说明质疑问难有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质疑问难也就是让老师创设问题或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从而产生好奇心与学习的欲望。在这里教师要创设一些问题情境,与所讲内容紧密联系,要难度适中,小而具体;要新而有趣,时机得当;要灵活有弹性,富有启发性。在上课时要鼓励学生积极讨论、争辩、各抒己见,敢于向老师质疑,敢于对书本知识提出疑问。
每堂课前我会布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前做预习,提前对书本知识有所了解。对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标记,在课堂上学生认真听讲、积极讨论,对问题加以解决。比起以前的“满堂灌”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问题的情境中被激发,从而满怀信心,饶有兴趣的开始学习。如在教学《服装机械分类》之前,我会让课代表布置以下问题:目前,世界上的缝纫机种类有多少?用与生产的准备工程机械有哪些?列举实例,用于裁剪的机械有哪些?列举实例。用于缝制的机械有哪些?列举实例。对教师提出问题,有些能在课本中找到答案,有些没有,这就需要学生们到图书馆中查阅有关资料,才能找到答案。同样,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会积极配合,直到把问题解决为止。如在旋梭定位中,课本上只说梭类高于针眼1.5~2mm,有学生问是否对所有面料都适合这一差距?对这一问题,我也不会解决,课后我查阅相关资料,或上网搜索,终于对问题有了结局方案。不同的面料及面料的厚薄,对旋梭与针眼的定位是不一样的。通过质疑,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也带动了老师的学习积极性。
3 重视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中国有句古话:学以致用。当一个人学到的东西能够用来解决日常问题时,就会激发他学习的欲望和动力。服装机械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知识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才能真正的领会并运用自如。因此,上课我多会在车间进行。在车间上课,学生直接面对各种生产设备,形直观、乐与学习。再者,教师一边讲理论,一边讲实践,使抽象的东西在实践中变的简单化。学生通过时间更好的掌握了所学内容,提高了自己的技能水平,并使这一技能运用到工艺生产当中,为工艺生产提供后勤保障。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手把手、面对面。作为教师应该放下架子,视学生为朋友,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具有独立人格的被尊重、被关爱的人,使他们在轻松、融洽、合作的气氛中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重要的是教师应该放弃自我权威意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与众不同的观点,鼓励、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使学生积极主动起来。除了听取老师的传授之外,学会如何寻找方法去猎取自己所需的知识。例如在讲授缝纫机四大结构时,我只做简单提示,把大量时间让给学生,让他们亲自动手,通过对部分缝纫机的拆装组合,掌握四大结构的内容。在这当中,有些学生把零件拆坏了,或者安装错了,我并不责怪他们,而是给予正确的引导,为的是培养学生的这种好奇心与探索欲望。
4 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自古就有“亲其师,而信其道”。当师生关系融洽时,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境,心理没有负担,没有压力,思维也就变的活跃,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反之,当师生关系出现隔膜时,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上课处于一种畏惧或对抗的心理状态之中,恐怕难有探求真知的兴趣了。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相互交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认可、相互补充。教师应指出学生的错误做法,学生也应该指出教师的不当之处。学生向老师学习,老师也应该向学生学习,正如古人所说:“师不必贤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教师要善于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如同给学生一个学习的诱饵,将学生的思绪集中于学习之中,这样学生才好学、乐学。
参考文献
1 孔祥田编.现代教育技术.山东大学出版社.
2 宋洪昌编.第三只眼看教育.同心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