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学习需求的内在驱动力。但如今的世界网络盛行,迷恋网络游戏已成了众多学生最大的兴趣所在。家长和教师想了很多办法与网络游戏进行抗争,但大多收效甚微。作为一名教师,我接触过很多迷恋网络的学生。从他们身上我认识到:当学生对网络游戏兴致盎然时,简单的“围追堵截”,只会适得其反,甚至会将学生彻底推向孤立的深渊。一位教育专家曾这样说过:“当你试图让孩子放下手中的苹果时,请你先给他一个心爱的皮球。”以兴趣换兴趣,以兴趣引导兴趣,才能让我们的孩子从网络游戏的迷宫中走出来。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并培养出学生的另一个兴趣呢?很多家长和教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我认为在众多尝试中,阅读兴趣的培养是最具有实效性和长远眼光的。如何才能让孩子爱上阅读呢?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让孩子爱上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关键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明白:阅读是身心的愉悦和洗礼,“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在引导的同时教师要注重细节,注重拨动学生的心弦。教师自己要对阅读很有兴趣,能快乐阅读。比如要求学生订阅的报刊,一定要读在学生的前面,挑选一些可读性很强的文章进行介绍,激起他们的兴趣,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再定期安排时间让学生交流、点评精彩的文段;教师再指导他们对感兴趣的文章进行有针对性地收集和整理。教师应经常跟学生这样说:“最近我发现了一本好书”,“我读到了一篇好文章……”如此,在教师的影响下,学生就会有兴趣地自行阅读,良好的阅读习惯慢慢也就形成了。
然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不能单靠学校和教师就能完成的,作为家长,在家庭中,不管你有上百平米的敞亮大房间,还是只有几十平米的昏暗小蜗居,只要有孩子,你就应该努力为他营造一个干净、利落,充满书香的家庭生活小环境,这也就是我要论述的第二部分。
二、让孩子爱上阅读,良好读书氛围的营造是基础
富兰克林在《富兰克林自传》中这样总结自己:“图书馆这一阅读环境,使我得以有恒地研习而增进我的知识,每天我停留在里面一两个钟头,用这个办法相当的补足了我失掉的高深教育。”想让学生爱读书,最终还是要落实好一个“读”字。对于良好读书氛围的营造,则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
学校要提供给学生一个阅读和交流的平台如:学校读书课程的设置,学校图书馆的全程开放,定期“书香班级”的评选,班级图书角的设立以及“好书推荐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的开展。而在家庭中,当家长拿着书本在细细品读时,无形中也在告诉孩子:我们的生活不是遥控器和键盘所能主宰的,书籍是家庭生活的必须品,也是他自己生活的必备品。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能帮助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三、让孩子爱上阅读,阅读方法的指导是引领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怎么读,读什么”便成了家长和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学生作为正在成长中的鲜活个体,还是更愿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的。阅读方法就像一把开启阅读领域的钥匙,有了这把钥匙,学生才能走进文学的大门,感受不同往昔的人文熏陶。
鲁迅先生就有一套非常实用的读书方法。他提倡博采众家,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有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对于较难懂的必读书,他的看法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他还提倡在“泛览”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深入研究。在研究中,他主张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使所读的書活起来。”对看不懂的地方,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看到多久都不会懂。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鲁迅十分重视运用“剪报”积累材料。曾说:“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大师们成功的阅读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另外,教师在指导阅读方法时,切不可急功近利,要合理利用课内和课外阅读资源,少一些枯燥地讲解,多一些生活化地叙述,重视他们对文本内容和表达提出的看法和疑问,欣赏他们说出的阅读心得和体验,既要注重学生长远阅读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近期阅读能力提高的实效性。毕竟,有所得,才更会有坚持的动力。
我想只要我们为孩子们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提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搭建了展示成果的兴趣平台,那么阅读成为内驱力把孩子从网吧带到书吧就会成为可能。
夏尚沛,教师,现居山东滕州。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并培养出学生的另一个兴趣呢?很多家长和教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我认为在众多尝试中,阅读兴趣的培养是最具有实效性和长远眼光的。如何才能让孩子爱上阅读呢?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让孩子爱上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关键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明白:阅读是身心的愉悦和洗礼,“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在引导的同时教师要注重细节,注重拨动学生的心弦。教师自己要对阅读很有兴趣,能快乐阅读。比如要求学生订阅的报刊,一定要读在学生的前面,挑选一些可读性很强的文章进行介绍,激起他们的兴趣,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再定期安排时间让学生交流、点评精彩的文段;教师再指导他们对感兴趣的文章进行有针对性地收集和整理。教师应经常跟学生这样说:“最近我发现了一本好书”,“我读到了一篇好文章……”如此,在教师的影响下,学生就会有兴趣地自行阅读,良好的阅读习惯慢慢也就形成了。
然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不能单靠学校和教师就能完成的,作为家长,在家庭中,不管你有上百平米的敞亮大房间,还是只有几十平米的昏暗小蜗居,只要有孩子,你就应该努力为他营造一个干净、利落,充满书香的家庭生活小环境,这也就是我要论述的第二部分。
二、让孩子爱上阅读,良好读书氛围的营造是基础
富兰克林在《富兰克林自传》中这样总结自己:“图书馆这一阅读环境,使我得以有恒地研习而增进我的知识,每天我停留在里面一两个钟头,用这个办法相当的补足了我失掉的高深教育。”想让学生爱读书,最终还是要落实好一个“读”字。对于良好读书氛围的营造,则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
学校要提供给学生一个阅读和交流的平台如:学校读书课程的设置,学校图书馆的全程开放,定期“书香班级”的评选,班级图书角的设立以及“好书推荐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的开展。而在家庭中,当家长拿着书本在细细品读时,无形中也在告诉孩子:我们的生活不是遥控器和键盘所能主宰的,书籍是家庭生活的必须品,也是他自己生活的必备品。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能帮助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三、让孩子爱上阅读,阅读方法的指导是引领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怎么读,读什么”便成了家长和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学生作为正在成长中的鲜活个体,还是更愿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的。阅读方法就像一把开启阅读领域的钥匙,有了这把钥匙,学生才能走进文学的大门,感受不同往昔的人文熏陶。
鲁迅先生就有一套非常实用的读书方法。他提倡博采众家,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有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对于较难懂的必读书,他的看法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他还提倡在“泛览”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深入研究。在研究中,他主张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使所读的書活起来。”对看不懂的地方,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看到多久都不会懂。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鲁迅十分重视运用“剪报”积累材料。曾说:“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大师们成功的阅读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另外,教师在指导阅读方法时,切不可急功近利,要合理利用课内和课外阅读资源,少一些枯燥地讲解,多一些生活化地叙述,重视他们对文本内容和表达提出的看法和疑问,欣赏他们说出的阅读心得和体验,既要注重学生长远阅读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近期阅读能力提高的实效性。毕竟,有所得,才更会有坚持的动力。
我想只要我们为孩子们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提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搭建了展示成果的兴趣平台,那么阅读成为内驱力把孩子从网吧带到书吧就会成为可能。
夏尚沛,教师,现居山东滕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