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开源云计算平台openstack的应用近年来出现井喷式增长,而高职相关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通过实际教学经历,总结了在此类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技巧,能为同行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Openstack;云计算;课程教学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日渐普及和各类应用的落地,除了云计算专业外,很多高职院校在相近专业也都在开设云计算的相关课程,普及云计算知识和技能,拥抱新技术,为跨专业融合做准备,而除了理论教学外,自己实际动手搭建一个可运行的云计算环境对理解云计算技术精髓,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教学中如何选择适合学生搭建的云计算环境是对教师的一个考验,通常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首先学校机房要满足一定的硬件条件,云计算环境搭建的实验环境大多需要虚拟机的配合,常见的有VMware Workstation和Oracle virtualbox,虚拟机启动占用系统内存和CPU资源,所以物理主机的配置不能太低,对内存的要求尤为重要,一般物理主机要达到8G的最低标准,否则很多实验捉襟见肘,通过我们的对比测试,最好在机房配备一定容量的SSD固态硬盘,其运行速度甚至会远超挂载普通硬盘的专业物理服务器,机器性能不足,运行速度慢是目前云计算课程教学最大的障碍。
二、选择的云平台要具有广泛的市场占有率,当前市场占有率比较高的iaas产品主要有VMware vSphere、微软的Hyper-V、Amazon EC2、开源的Openstack和小众但高职院校里因技能大赛使用而比较常见的H3C CAS系统等等,从搭建过程看,H3C CAS的成本最低,基本上没有什么难度,搭建完成后直接用WEB界面登录使用即可,但这类系统需要购买正版,而且由于屏蔽了内部的安装细节,搭建者不能体会云计算各个组件间的关系,比较适合只是体验云计算环境和注重应用的教学需求,VMware 的vSphere和微软的Hyper-V都是市场占有率很高的产品,两种产品的环境搭建有一定难度,对免费部分的支持不够友好,而且由于市场竞争的原因对本公司的产品支持较好,但兼容性相对不足,公司都在努力构建自己掌控的完整生态圈,其他公司的产品也都有类似的问题,相比较而言,我觉得开源的OpenStack是最值得高职学生作为云计算教学的训练平台,首先是产品足够好,2017年工信部华信研究院宣布OpenStack占据私有云市场份额超60%,OpenStack很可能在未来的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资源管理方面占据领导位置,成为公有云、私有云及混合云管理的“云操作系统”标准。其次是开源软件技术透明,搭建过程透明并更新及时,以社区的方式云集全球技术高手共同维护,生命力极其旺盛,学生在掌握了其技术后会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长期收益。
三、是否适合学生理解云计算的架构。相比较而言,Openstack是最适合从底层理解云计算架构的系统,Openstack包含keystone(身份服务模块)、Nova(计算服务组件)、Neutorn(网络服务组件)、Glance(镜像服务组件)、Swift(对象存储服务模块)、Cinder(块存储服务模块)、Ceilometer(监控服务组件),各个模块可以自由定义安装,可以从底层上理解云计算是如何组合各种资源并对外提供服务的,开源的特性也让使用者可以直接参与订制各种技术细节,通过搭建就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
目前制约Openstack推广的最大障碍在于他的复杂性,搭建一个正常运行的系统对于初学者而言是很困难的,需要学生的基础知识包括:熟练的LINUX操作系统命令行操作能力、服务器搭建和调试经验、一定的编程和网络基础知识,我们在做教学准备时如何设计避开各种相关度低的技术细节,让学生顺利感受到云计算最精华部分的知识,是这门课教学最大的挑战。
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Openstack mitaka版教学为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实训机房教学前的准备要到位。前面已经说明了机房计算机的硬件条件,机房的软件环境也需要提前布置,机房物理机的操作系统一定要安装64位版的,并在BIOS中启动虚拟化功能,否则无法完成后续功能,软件方面首先是安装好虚拟机VMware workstation,注意在安装好后要在虚拟网络编辑器中对vmnet1和vmnet8进行修改,取消其DHCP功能,并把子网改为需要的网段,比如192.168.100.0和192.168.200.0,然后在虚拟机中分别最小化安装两个Centos7的操作系统,每个虚拟机添加两块网卡,同时虚拟机CPU启动虚拟化功能,安装完成后记得要把Centos操作系统的ISO文件和openstack相关ISO文件保留在系统中,同时还需要安装好SecureCRT 和 SecureFx,前者能提供字符模式下对centos的多项快捷操作,后者能够方便的对Centos系统上传下载文件。
二、充分利用虚拟机快照的功能保证教学进度。
由于Openstack安装需要很多步骤,过程复杂而容易出错,如果学生前面跟不上会很快对课程失去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提前安排好进度,设置若干个节点,每个节点以累加的形式建立快照,快照是VMware提供的一项十分有用的功能,是虚拟机磁盘文件(VMDK)在某个点及时的复本。系统崩溃或系统有改变,你可以通过使用恢复到快照来保持磁盘文件系统和系统存储,在本门课中可以在网络配置、yum源配置、安装组件前、全部完成等分别布置快照,这样学生的学习难度会大大降低,做错了可以任意还原到最近的快照点,从而大大减少重复性的工作。
三、录制操作视频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对高职学生进行云计算教学,因为原理类的知识十分枯燥,要尽量多练少讲,在搭建中学习,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由于linux命令行模式的不熟悉,出错概率极高,基本每个人都会出现若干个小错误,而linux环境下的排错费时费力,这样就会大大降低课堂教学效率,老师忙的晕头转向,学生也怨声载道,很容易让一些耐力差的学生放弃学习,所以一定要提前录制好操作视频,我采用的是屏幕录像专家软件,生成的视频文件很小,能够极大的提供教学效果,把教师从低水平重复劳动中解放出來,而关注学生的特殊问题解答,实践证明录制视频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好方法。
四、充分利用脚本的功能屏蔽不必要的技术细节。
Linux的精华之一就是他的脚本编程,但难度稍高,特别是涉及正则表达式的操作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以往在linux教学中脚本编程不是重点,但我们经过协商,在linux教学中重点训练了学生的脚本编程能力,在云计算这门课中就会发挥极好的作用,我在教学中就引导学生一边按照文档一步步搭建,一边编写自己的脚本文件,最后达到一键部署的效果,如果环境有变化也仅仅是改动文档的几个地方,极大的提高了效率,而且这份文档就是学生自己的成果,对于一些非关键性的配置,写到脚本中就不必要细究,而关键部分要详细查看并反复验证,从而把一个复杂的云计算环境搭建处理得井井有条,脚本可以嵌套,类似调用函数一样,加上注释,就是每个学生这门课的精华,实践证明学生有能力独立完成这项工作,并具有相当的成就感,看着只需要敲一个命令,飞速掠过屏幕的安装过程,到最后打开自己搭建的云计算环境,这种成就感让学生们十分兴奋。
云计算搭建课程的教学资源目前还很欠缺,针对高职层次的更是很少,而权威文档基本都是英文的,所以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很多问题都要自己想办法解决,环境测试也费时费神,但经过以上的教学实践,学生们普遍反映收获很大,有部分学生主动尝试其他厂商的产品,还有同学的直接在毕业设计环节专项研究云计算的应用,证明这一代表未来的技术已经被学生消化吸收,相信会对学生的将来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者简介:
徐峰,男,1970年9月出生,汉族,山东威海人,教授职称,硕士学位,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教师。
(作者单位: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Openstack;云计算;课程教学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日渐普及和各类应用的落地,除了云计算专业外,很多高职院校在相近专业也都在开设云计算的相关课程,普及云计算知识和技能,拥抱新技术,为跨专业融合做准备,而除了理论教学外,自己实际动手搭建一个可运行的云计算环境对理解云计算技术精髓,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教学中如何选择适合学生搭建的云计算环境是对教师的一个考验,通常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首先学校机房要满足一定的硬件条件,云计算环境搭建的实验环境大多需要虚拟机的配合,常见的有VMware Workstation和Oracle virtualbox,虚拟机启动占用系统内存和CPU资源,所以物理主机的配置不能太低,对内存的要求尤为重要,一般物理主机要达到8G的最低标准,否则很多实验捉襟见肘,通过我们的对比测试,最好在机房配备一定容量的SSD固态硬盘,其运行速度甚至会远超挂载普通硬盘的专业物理服务器,机器性能不足,运行速度慢是目前云计算课程教学最大的障碍。
二、选择的云平台要具有广泛的市场占有率,当前市场占有率比较高的iaas产品主要有VMware vSphere、微软的Hyper-V、Amazon EC2、开源的Openstack和小众但高职院校里因技能大赛使用而比较常见的H3C CAS系统等等,从搭建过程看,H3C CAS的成本最低,基本上没有什么难度,搭建完成后直接用WEB界面登录使用即可,但这类系统需要购买正版,而且由于屏蔽了内部的安装细节,搭建者不能体会云计算各个组件间的关系,比较适合只是体验云计算环境和注重应用的教学需求,VMware 的vSphere和微软的Hyper-V都是市场占有率很高的产品,两种产品的环境搭建有一定难度,对免费部分的支持不够友好,而且由于市场竞争的原因对本公司的产品支持较好,但兼容性相对不足,公司都在努力构建自己掌控的完整生态圈,其他公司的产品也都有类似的问题,相比较而言,我觉得开源的OpenStack是最值得高职学生作为云计算教学的训练平台,首先是产品足够好,2017年工信部华信研究院宣布OpenStack占据私有云市场份额超60%,OpenStack很可能在未来的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资源管理方面占据领导位置,成为公有云、私有云及混合云管理的“云操作系统”标准。其次是开源软件技术透明,搭建过程透明并更新及时,以社区的方式云集全球技术高手共同维护,生命力极其旺盛,学生在掌握了其技术后会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长期收益。
三、是否适合学生理解云计算的架构。相比较而言,Openstack是最适合从底层理解云计算架构的系统,Openstack包含keystone(身份服务模块)、Nova(计算服务组件)、Neutorn(网络服务组件)、Glance(镜像服务组件)、Swift(对象存储服务模块)、Cinder(块存储服务模块)、Ceilometer(监控服务组件),各个模块可以自由定义安装,可以从底层上理解云计算是如何组合各种资源并对外提供服务的,开源的特性也让使用者可以直接参与订制各种技术细节,通过搭建就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
目前制约Openstack推广的最大障碍在于他的复杂性,搭建一个正常运行的系统对于初学者而言是很困难的,需要学生的基础知识包括:熟练的LINUX操作系统命令行操作能力、服务器搭建和调试经验、一定的编程和网络基础知识,我们在做教学准备时如何设计避开各种相关度低的技术细节,让学生顺利感受到云计算最精华部分的知识,是这门课教学最大的挑战。
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Openstack mitaka版教学为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实训机房教学前的准备要到位。前面已经说明了机房计算机的硬件条件,机房的软件环境也需要提前布置,机房物理机的操作系统一定要安装64位版的,并在BIOS中启动虚拟化功能,否则无法完成后续功能,软件方面首先是安装好虚拟机VMware workstation,注意在安装好后要在虚拟网络编辑器中对vmnet1和vmnet8进行修改,取消其DHCP功能,并把子网改为需要的网段,比如192.168.100.0和192.168.200.0,然后在虚拟机中分别最小化安装两个Centos7的操作系统,每个虚拟机添加两块网卡,同时虚拟机CPU启动虚拟化功能,安装完成后记得要把Centos操作系统的ISO文件和openstack相关ISO文件保留在系统中,同时还需要安装好SecureCRT 和 SecureFx,前者能提供字符模式下对centos的多项快捷操作,后者能够方便的对Centos系统上传下载文件。
二、充分利用虚拟机快照的功能保证教学进度。
由于Openstack安装需要很多步骤,过程复杂而容易出错,如果学生前面跟不上会很快对课程失去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提前安排好进度,设置若干个节点,每个节点以累加的形式建立快照,快照是VMware提供的一项十分有用的功能,是虚拟机磁盘文件(VMDK)在某个点及时的复本。系统崩溃或系统有改变,你可以通过使用恢复到快照来保持磁盘文件系统和系统存储,在本门课中可以在网络配置、yum源配置、安装组件前、全部完成等分别布置快照,这样学生的学习难度会大大降低,做错了可以任意还原到最近的快照点,从而大大减少重复性的工作。
三、录制操作视频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对高职学生进行云计算教学,因为原理类的知识十分枯燥,要尽量多练少讲,在搭建中学习,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由于linux命令行模式的不熟悉,出错概率极高,基本每个人都会出现若干个小错误,而linux环境下的排错费时费力,这样就会大大降低课堂教学效率,老师忙的晕头转向,学生也怨声载道,很容易让一些耐力差的学生放弃学习,所以一定要提前录制好操作视频,我采用的是屏幕录像专家软件,生成的视频文件很小,能够极大的提供教学效果,把教师从低水平重复劳动中解放出來,而关注学生的特殊问题解答,实践证明录制视频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好方法。
四、充分利用脚本的功能屏蔽不必要的技术细节。
Linux的精华之一就是他的脚本编程,但难度稍高,特别是涉及正则表达式的操作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以往在linux教学中脚本编程不是重点,但我们经过协商,在linux教学中重点训练了学生的脚本编程能力,在云计算这门课中就会发挥极好的作用,我在教学中就引导学生一边按照文档一步步搭建,一边编写自己的脚本文件,最后达到一键部署的效果,如果环境有变化也仅仅是改动文档的几个地方,极大的提高了效率,而且这份文档就是学生自己的成果,对于一些非关键性的配置,写到脚本中就不必要细究,而关键部分要详细查看并反复验证,从而把一个复杂的云计算环境搭建处理得井井有条,脚本可以嵌套,类似调用函数一样,加上注释,就是每个学生这门课的精华,实践证明学生有能力独立完成这项工作,并具有相当的成就感,看着只需要敲一个命令,飞速掠过屏幕的安装过程,到最后打开自己搭建的云计算环境,这种成就感让学生们十分兴奋。
云计算搭建课程的教学资源目前还很欠缺,针对高职层次的更是很少,而权威文档基本都是英文的,所以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很多问题都要自己想办法解决,环境测试也费时费神,但经过以上的教学实践,学生们普遍反映收获很大,有部分学生主动尝试其他厂商的产品,还有同学的直接在毕业设计环节专项研究云计算的应用,证明这一代表未来的技术已经被学生消化吸收,相信会对学生的将来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者简介:
徐峰,男,1970年9月出生,汉族,山东威海人,教授职称,硕士学位,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教师。
(作者单位: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