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理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32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在下雨,但我还是决定去大理古城走走。
  古城和下关,现在都称为大理,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地方。下关从一座灰蒙蒙的小城一天天成长,一点点蜕变,已成为一座大气、美丽的城市。古城则是婉约的,细致的。从十多年前我见到它,到如今,它从一座宁静温婉的小城,变身成一个环境典雅的购物、消遣场所。过去一直反感商业味太浓太重的地方,特别是把一个清悠的小城改装成一个市场更是厌恶,但随着世事的磨砺,渐渐接受了这一切。毕竟,对于当地的居民而言,一个清冷的优雅小城,远远比不上一个喧哗的繁杂市场来得实惠。
  不过,我仍记得十余年前第一次见到古城的那个清晨。那晚,我们下榻下关,天未亮就赶往古城。进入古城时,天刚蒙蒙亮。古城还半睡半醒,临街的许多门面都关得紧紧的,卖早点的小贩已支起了摊子。这么早赶到古城,只为了它的稀豆粉。小贩十分和善,稀豆粉也地道,又稠又香,我们七、八人就坐在街边的长条凳上,吃得不亦乐乎。有人同小贩聊开了:“到昆明开家店,一定比这里赚得多。”怎知小贩不为所动:“我若到了昆明,稀豆粉一定会越做越清,最后和昆明的没有两样。”众人大笑。
  那时的古城,古朴,安静。
  此后,又过了八、九年,我重新进入大理。这时的大理已今非昔比,再也不是那座“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城。街上所有的房屋都成了商店,卖银器、扎染和刺绣品。街面上还有许多小吃店,故意做得很古朴的样子。再一年去,古城正在挖河道,要像丽江一样,让水在城里流淌。又一年,那些水已是古城的“熟客”。这三次到古城,于我是个转变,从发现它变成了一个市场后有些失望,到担心它会否画虎反类犬的忧忡,再到终于平静地接受这一切。有年国庆节去古城,越发感觉它真是一个大市场,导游的小广播此起彼伏,没一刻停歇,游人喧喧嚷嚷,杂乱不已。我匆匆避开。虽然有些失望,但不担心,我知道在来来往往的路途中,大理并不是一个离开后就完全告别了的城市,我总还会再来,并找回它的静。
  这个深秋到大理,仍住下关。得了一天的空闲时间,我决定去古城走走,虽然雨一直不停歇。因为古城的改变,使得我对它的向往并不那么深浓,但倘若到了大理,不去古城,又有些意犹未尽。
  整整一天,独自一人,在大理古城。这于我而言,好像是笔财富。也许,我能够去大理市博物馆,看看花,敲敲钟;也许,可以坐在洋人街的一间小店里,要壶酥油茶,一面喝一面看街面上来来往往的人;又或许,还可以到玉洱园,看雨水滴在池面荡起的纹痕。这让我有些兴奋。每天在一个圈里按部就班,岁月已被熬成一个模子,所有的时光都从那里穿过,浇铸成一成不变的日子。逃离了那个模子,就可以不挂念什么,不向往什么,静静享受这一刻的生命。因而很有几分怀念数年前那个在丽江束河的下午,我独自一人在园子里,菜花正开,水不停地从脚前流过,偶有马走来,铃声叮当,我坐在木桌前,什么也不想,任日光一寸一寸向西移动。要在大理古城找这样一个可以任我闲坐的地方并不难,但我不着急。
  许是雨的缘故,又或还太早,行人不多,但店辅的门都打开了。依然是那些纯银的饰品和古朴的包。现在这些布包已开始走精致路线,不再如过去一样,价格便宜,做得也粗糙。精致而工艺繁琐的布包,根据其繁琐的程度来定价格的高低,有时小小一个零钱包,价格就到了三、四十。看着看着就心动了,有做成南瓜式样的,有做成兔子模样的,还有长长的鱼和大眼睛的猫头鹰,都是厚厚的双层棉布做成,摸着手感特别好,每一种造型都让人爱不释手。如果我要买这么多的小包,就得有一个很大的包来装,于是又挑大包。终于看中一个,大得像个行囊,几分随意几分古朴,而且夹层足够多,每一层都有拉链。一问价,一百六十八。这让我惊讶:一个布包,又没什么牌子,哪里值这个价。卖包的女孩见我犹豫,立即说:“大家都是本地人,我给你打八折。”我只是没有讲普通话而已,不知怎么就成了本地人,何况八折也太贵。我退出店来。又进了几家店,都看到那个包,不是一百八打八折,就是一百六打八折。价格都不固定,哪来的折扣。
  走着走着,就到了一条略为僻静的街道。又进一家店,那个包,八十块。店主不像正街那些店里的售货员一样,打扮成白族模样。她已中年,皮肤有些黑,大理本地口音,笑容可掬:“进来看看,不买也没关系,避避雨再走。”进店一一问价,南瓜包、兔子包、绣花包,做工都一样精致,但价位都比较低,别家三十五一个的鲤鱼包,这里只十八块。不再费神讲价,一个包一个包地挑。店主又一一介绍,说南瓜包最费工时,每“一瓣南瓜”都是一块布,如此拼凑而成,现在看着不怎样,装满了东西就特别好看,圆滚滚的。黑布上镶了几朵小花的布包最是雅致,她建议挑一只花朵比较艳的,因黑布已够素了。这样聊着、挑着,不知不觉就在店里选了大大小小的许多包。店主计价时,主动说:“这么多,再让你些。”我笑:“谢谢。”付了钱准备走,她挽留:“坐一会再走,外面还在下雨。”我说:“没关系,下次再来。”还没出门,她又追过来:“别忘了你的伞,在门外的盆里。”
  出门一看时间,竟在店内消磨了近两个小时。尽管这家店的门前也是垂柳依依,流水潺潺,但下次再来,断不会找错。
  
  午饭后,街上行人多了起来,尽管雨仍在下,游人依然兴致不减,这里留影,那里购物。
  走着走着,我发现鞋子湿了。雨水落在石板上并不四处流淌,而是积在凸凹不平的表面。我喜欢石板铺的路,整洁中有份悠远的韵味。但喜欢归喜欢,我的鞋子却不能适应:鞋底太软太薄,走在不甚平整的路上就有些异样。而且,一直浸在雨里,鞋子一侧脱胶了。
  我开始找补鞋匠。问一环卫工,她说这里有三位补鞋匠,不远处的那位因为下雨,没有来,她让我往前走,到十字路口,若另一位也不在,就顺街往上走,那里还有一位。我依她所言,一路找了去,可十字街没有,往上走也没有。又问街边一卖刺绣的女子,她告诉我:下面十字街有一位。我刚想说那里没有,她却像想起了什么:“跟我来。”她摊子也不看了,带我朝前走,走了五十余步,就到一家卖绣花鞋的小店前,她同店里一男子叽叽咕咕几句,然后对我说:“他可以补。”说完就走了。我有几分诧异:我穿的可不是绣花鞋,他怎么补?于是连谢都忘了对那女子说。
  店主问我:“你的鞋怎么了?”我脱了让他看,他说:“这个粘不好。”一转眼,他就不知从哪里拿出工具来,竟是时常见到的,街边那些补鞋匠们的工具:缝革机胶水皮革什么的。
  他的手洗得很干净,不像许多补鞋匠一样,手上裂了很深的口子,里面黑黝黝的。见他拿着鞋,我有些不好意思。鞋不脏,在雨水里泡了这么久,灰都泡没了,但不管怎样,哪有这店里的鞋光鲜。他的手,应是拿绣花鞋的。
  于是问他是不是不打算补鞋了?都不出去摆摊。他说要补的,只是下雨了,不想出去,反正街坊要补鞋都会拿到家里来。
  这时他妻子走了进来,他立即就说:“拖鞋呢?找来给她穿。”
  那是双布拖鞋,干净软和。
  他就坐在店里帮我补鞋,他妻子也坐下来,做绣花鞋。比起绣花鞋,我还是比较中意脚上的拖鞋:“拖鞋也是你做的?”她笑了:“买的。”店主说:“要做这个很简单。”于是就开始说做鞋的工序步骤。我说那怎么不做了卖,他说这个不好卖。我有几分遗憾,那么好穿的布拖鞋,却不知上哪里去买。
  鞋补好后,我付了钱打算离开。他妻子忙提醒我:“你的相机不要随手放,一定要挂在身上。还有你的包,一定要拉上拉链。”我笑:“知道了,谢谢。”她反而有几分不好意思:“进家来倒没什么,进店去,有时就说不清了。”我完全明白她这话的意思:家,是这里;店,是正街上的那些,虽然她也卖包卖鞋。她家门口也挂着整条街都挂满了的鲤鱼包出售,用红布和碎花布做成,我本来觉得这种包只能挂家里做装饰,没多少意思。但转念一想,这样的人家卖这样的包,虽然货品相同,但意味却是不一样的,于是挑了一只,打算回家挂起来。
  
  洋人街上有许多店,都装修得很别致,好像在力求一种和古镇相吻合的格调,又好像在标榜一种独特的个性。店内店外的桌椅几乎都是原木原色,简单,古朴,营造着一种悠远的氛围。有的桌上铺一块用手工织就的、土到极致的花布,有的桌上放一个圆墩墩没经过修饰的土陶罐,里面插一把雏菊。这样的布置让人感觉有几分柔软。
  无论是从农村出来的还是出生在城市里的人,好像都有一种天性,就是对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
  记得有一年,我在大理古城闲逛。夜色降临时正巧走到洋人街,昏黄的灯火点缀出一派温馨。这时几乎所有的店都已人满,终于寻得一家略为清静的坐进去,随意点了食物和饮品后,四处张望。桌上竹编的小篮中盛有许多如麻子般大小的果实,就问道:“这是什么?”
  “青稞,炒熟了的,可以吃。”
  一听这名字大喜——十多年前就知道这一食物,并吃过青稞炒面,喝过青稞酒,却一直不得见其真面目。青稞的形状如麦子,只是细小些,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我之所以心仪已久是因为青稞出产于迪庆。
  烤牦牛肉抬上来时我才明白,此咖啡屋展现的是迪庆风情:经轮、烛台,以及墙上的饰物均是迪庆所特有的。灯光暗暗,却别有一股懒洋洋的味道,粉粉的雏菊插在土陶瓶中,俏生生的花瓣伸展得似在伸一个长长的懒腰。在这样的环境里,无论是烤肉还是玉米花或酸梅汁又或酥油茶均十分美味。
  大理和中甸均是我所向往的地方,在大理置身于充满中甸风情的咖啡屋中,这本身就让人思绪迷蒙,就似实现了双重的梦想,此情此景又昭示了永不满足于此身所在之地的矛盾心理,而这正是它成功地引诱了我的原因。于是想到了许多年前,我哄一位外省的朋友到大理定居:“多年后我来找你,穿过小桥流水,转过一堵描着水墨画的院墙,‘吱’地推开一扇木门,只见你的小女儿从茶花丛间探出头来。”
  那位朋友激动异常:“好好好,我这就赶去大理娶位白族女子。”
  我没有想到他那么好哄,一时反而语塞。这时才明白过来,其实他早就对现实有种疏离感,是我那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勾出了一幅他久已向往而又藏在内心深处的田园景象,因而一时失态。
  一年后,又到大理古城,我带了女儿去洋人街闲坐。有家店,名为“一线天”,可以坐到阁楼上,看楼下人流和水流。女儿还小,不懂得这份意趣,全部精力都集中在那碟炸土豆上。我则依在栏边,静静享受这个夜晚。我以为,女儿不会记得这样的一个夜晚,但后来的一些年里,问起女儿,她依然记得那小小的阁楼和炸土豆,称最是美味。
  这些都是景物投影到我记忆里的,因此使得我以为,可以在它们身上找到我想要的那一份温润:田园牧歌的,古朴悠远的。好像已现代得很久很久了,厌倦了这样一种工业味太浓的生活,何况繁杂的日程已把生活磨损得没有棱角,于是有些想返璞归真,却又做不到朴实无华,那就寻个这样的小店坐下来,把时光慢慢消磨,也许许久许久后都还记得,那一小截圆润的光阴。如此种种就是我因可以有一整天的时光在古城打发而拥有的喜悦。
  然而这一天,我没能够如愿地坐到洋人街看人来人往,也没有在玉洱园看雨水落在池面。
  离开古城的时候,雨还在下,而我心满意足,因我看到了久远而又醇厚的纯朴。纯朴在补鞋的夫妇和卖包的女子那里,不用古朴的家具,又或老旧的门面摆出样子来。它鲜活灵动,且十分自然地存留在他们身上。这才是我心中的田园,远比从垂柳流水中,从各种费尽心机的装饰中寻到的那点点慰藉来得更加真实。
  责任编辑 杨泽文
其他文献
海边的三角梅开了,  开成了一个心事,  娇艳的花朵  成熟了一片诗情,  等你在洱海边,  想与你一同在花的馨香里,  挥洒诗意    雁儿从远方飞来  海面有串串涟漪溅起  起风了  摇曳的柳枝  摇曳着期待的跳动  虔诚成岸边的朵朵浪花  混合了金桂、银桂、缅桂的香气  在岸边的弥漫中  让海也拥有一种似梦似幻的醉意……    等你在洱海边  有布谷鸟声声的鸣唱  它驮起心的呼唤  响在夏日
期刊
拾鸡枞    幼时从没吃过海味,倒是享受过不少山珍,鸡枞便是其中一种。  说起鸡枞,那可是仁慈的大地年年都要送给山野人家的一份新鲜礼物,住得离山太远的就无缘收到了。  虽自幼家境清寒,但每年都能靠山吃山,到附近的山野里拾些不用自己栽种培育也可尽享的山茅野菜,甚至山珍野味,便觉口福不浅,做人有味。  每当雨季来临,夏雷在湿漉漉的天空中炸响得水花四溅,有经验的孩子就说:“出鸡枞了!”  真是奇怪,这天
期刊
洱海    从洱海温暖的水中  我取出古老的弓鱼  仿佛回到了汉唐时期  多少英雄灰飞烟灭     在春天的深处  我试图走进白国的源头  我试图用风花雪月  去想像一段历史,或是一段  美丽的传说  《小河淌水》     消失了。这只青鸟  在南方深处,  在多风又多雨的南方  深处……  此刻,民歌渐起渐伏,  家乡从此被背负着走向远方。    秋天,已经渐次清晰,  而幸福的人依旧要远走他乡
期刊
洞仙歌·洱海月    天明水静,  有玉兔双影。  一洒清辉九万顷,  苍山醉,  又惹三塔微晕。  竟犹似、  梦回南诏钟磬。    趁醺揖小艇,  万点银花,  春池酿得诗千韵。  遥听女儿吟,  洞箫轻浅。  谁又道,  世无仙境?  愿举杯邀得东坡至,  同声唱:  婵娟此处多情。    满江红·龙尾关抒怀    独坐雄关,  夕阳里,  残墙萧瑟。  浑不似、  力拒强兵,  十万喋血。
期刊
大青树  百二河山拥古镇,如棋似画木森森。  虬枝巨盖寓兴旺,如扇叶葩沐雨尘。  喔喔雄鸡报晓勤,喳喳栖雀探巢门。  抬头遥望峰巅雪,侧耳静闻海浪吟。  耆老偎根欣侃古,邑人簇树拨弦筝。  金花往昔折枝处,风裹鸟鸣情韵生。  注:大青树,属榕树种。树干粗壮,枝茂叶阔,象征兴旺发达,世世代代被白族子民奉为风水神树,大理村镇均有栽种。    斗歌  ——剑川石宝山歌会  剑川八月歌如海,净土积俗逾千载
期刊
1.屠蟒    貅哥就是貅哥,他有个本分的阿妈,他的父亲已经早于奶奶故世,此外,除了一个已经远嫁的姐姐,他没有其他兄长弟妹的;称为哥者,不过是社会上的一种认可,不论我们愿不愿意,我们姑且把它当成那个有“犬”旁的故旧之人的称谓。  从娘肚子里钻出来,在蟥城人的印象中,貅哥生得五短三粗,黑不溜秋的肌肉一砣砣往横里长,眼睛像铜铃神气十足,厚实的手掌大如蒲扇。貅哥十二岁那年的一天,才被一大群顽童打得头破血
期刊
名胜,即著名的风景地、名胜古迹等。楹联,也叫“楹贴”、“对联”、“对子”,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对联,是浓缩的诗和诗中的绝唱,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是中国文学的特色,它要求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和很高的艺术性。  大理这块2945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风景名胜、亭台楼榭、殿阁庙宇、寺院古刹遍布,历代文臣武将、高人雅士、贤达名流、诗人联家、专家学者留下不少奇联妙对,给大理这块历史悠
期刊
“云南花灯比山茶,弥渡山茶别样红”,这是对弥渡花灯形象而高度的评价。弥渡花灯传承历史悠久、地域特色浓郁、群众基础深厚,继2000年弥渡县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乡”之后,弥渡花灯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弥渡花灯走出弥渡,走出云南,引来更为广泛的关注。     元夜燃灯处 张灯踏歌乐    “灯从唐王起,戏从唐朝来”。这是弥渡民间最为流行的传说,现今接灯时仍供奉有“唐朝
期刊
每年繁忙的栽秧时节后,居住在洱海北岸的白族人民都要到本主庙举办“晒嗯勾”(洗牛脚)的祭祀活动,这种民族习俗代代相传,年代久远。  春耕栽秧是决定一年收成好坏,关系着农家一年生活的重要农事活动。过去,农村流传的一句俗话叫做“皇帝老爷栽御秧”,充分说明历代春耕栽插在农民心中的重要位置和重视程度。栽插前必须先翻挖土地,长时期以来,耕牛担当翻犁土地的重任,成为农家的宝贝。我国人民家喻户晓,优美动听的民间故
期刊
白乡月夜    白乡之夜,总是来得不知不觉。太阳下山好久了,天还是亮亮的,当你觉得眼前景物有些模糊时,月亮已经挂上树梢了。  这是一个远离苍山、洱海,居住在千米高峰上的白族寨子。60多户人家散布在向阳的一面山坡上。眼前树绿水清,开门见山,山路弯弯。早有鸟儿啁啾,晚有山雾缭绕。如果不是亲临,我想也想不到会在这二千多米高峰上,还有这么一个世外桃源般美丽的白族寨子。  清幽无垠的月亮下,朦朦胧胧月色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