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的诗歌翻译

来源 :现代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ppl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莎士比亚的诗歌创作以十四行诗而著称于世。他的十四行诗传入中国以来,不同时期的翻译家都对其进行了中文翻译,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译本。从文本类型理论这一视角出发,以Sonnet 29为个案,选取梁宗岱、辜正坤、曹明伦三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三者的翻译都采用了“以诗译诗”的文本形式,再现了原作的美学内容,忠实地传达出作者的情感态度。由此看出,文本类型理论不仅对诗歌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而且对不同译本间的比较也具有实践性意义。
  关键词:莎士比亚;Sonnet 29;文本类型理论;中译
  莎士比亚不仅是享誉世界的戏剧家,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以十四行诗而著称于世。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1]以歌颂友谊和爱情为主要内容。第29首十四行诗就是一首经典之作。此诗记录了诗人从消极到振奋、从忧郁到欢喜、从自卑到自豪的心路变化历程,讴歌了友谊的崇高与伟大,宣扬了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从中传达出深沉热烈的爱的理念。阅读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不仅使读者陶醉于其优美的诗句,更让人为他自然真诚的友情所感动,因此传遍了世界各地。中国也出现了许多关于该诗的翻译版本,其中梁宗岱的中译本(以下简称梁译)[2]、辜正坤的中译本(以下简称辜译)[3]与曹明伦的中译本(以下简称曹译)[4]尤为出色。本文拟从文本类型的角度出发,选取梁宗岱、辜正坤与曹明伦的译本进行比较分析,主要目的不在于阐述三个中译本的孰优孰劣,而在于探讨诗歌翻译的文体、策略和方法与文本类型理论的互动关系。
  一、文本类型理论
  诗歌之所以难于翻译,归根到底,是因为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优秀的诗歌通常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优雅的语言形式。在语际相互转换过程中,语言形式与文本内容之间往往会产生不容忽视的冲突,译者很难完全兼顾这两个方面。因此,有翻译家说:“Traduttori traditori(翻译就是背叛)”[5](P140)。弗罗斯特的名言“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诗就是在翻译中丧失的东西)”[6](P6),极好地说明了诗歌翻译的尴尬处境。但无论如何,人类的翻译活动从未停止过,诗歌翻译也成为文学翻译的主要阵地,有关翻译理论的探讨同样是风生水起,文本类型理论也随之应时而生。
  应当说,文本类型理论的提出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求。20世纪50年代,西方翻译理论侧重于用语言学分析翻译,尤其青睐尤金·奈达的对等理论。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翻译实践的不断发展,纯语言学翻译理论已不能满足翻译家的多元化需求。从70年代开始,翻译理论开始倾向译语研究,译者不再局限于语言方面的纯粹分析,開始关注译文本身、译文的交际功能以及译文所面对的读者的反馈。在这一时期,德国的翻译功能流派应运而生,其中卡特琳娜·赖斯影响最大。在《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一书中,赖斯首次提出文本类型理论,在翻译学界,它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奠基理论。
  从总体上看,文本类型理论是一种与文本类型、翻译策略和语言功能有关的翻译理论。赖斯指出,根据文本的主要功能,可以把语言文本划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为“表达”型文本,它强调文本的创造性建构和语言的美学效应,重点在于文本作者和文本自身。该类文本主要是纯文学文本或是艺术性较高的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戏剧等。第二类文本是“信息”型文本,它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知识、意见等事实,重点在于文本内容和主旨。第三类是“感召”型文本,此类文本的目的在于达到预期效果,利用对话的方式使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使读者顺利接受文本。第四类是“视听”型文本,此类文本侧重于视觉或听觉上所产生的意象,是对其他三种文本类型的补充,但往往为翻译理论界所忽略[7](P108-109)。这四种类型的具体内容及其区别可见表1:
  在文本类型理论问世之前,诗歌翻译经常会遇到诸多问题的困扰,如文体选取方面,是否要“以诗译诗”,如果用诗译,应该用什么形式的诗;翻译策略方面,是追求神似还是形似;翻译方法方面,是采取直译还是意译等。赖斯文本类型理论较为完美地解决了此类问题。赖斯认为,诗歌有其特定的文体规范,多用修辞手法,具有明显的美学形式。因此,诗歌的翻译应该注重文本形式,再现其美学内容,忠实地传达原文主旨和作者态度。下面,我们就从文本类型理论视角出发,从文体选取、翻译策略、翻译方法三个方面,来具体探讨一下Sonnet 29的三种中译本,并阐述它们与文本类型理论之间的契合之处。
  二、文体选取
  在诗歌翻译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困扰:译诗是否也要采用诗的形式;如果采用诗译的话,应该采用什么形式的诗。杨德豫先生曾经指出,“从‘五四’以后70年来的翻译实践表明:在英语格律诗汉译的形式问题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主张,主要有以下五种:(一)译成散文(例如朱生豪先生所译莎士比亚诗剧);(二)译成自由诗;(三)译成半自由体(诗行长短比较随意,并未有意识地运用节奏单位来建行,押韵但不严格),从已经出版或发表的译作的数量来看,这一种似占多数;(四)译成中国古典格律体诗(包括五言七言体、骚体、词曲体等);(五)译成现代汉语格律诗体即白话格律诗体。”[8](P93)根据结构主义理论,一个事物结构的改变,会引起其功能的相应改变。因此,为了能最大限度地传达出作者的主观态度和文本的美学内容,译者在诗歌翻译中应竭力保持原诗结构,否则就可能会改变原诗的表达功能,削弱原诗的表达效果。
  Sonnet 29作为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的代表作,最突出的形式特点就是运用了“五步抑扬格”。“五步抑扬格”是十四行诗的一种韵律,每一行诗有十个音节,每十个音节中分五个音步,每一个音步有两个音节,重音落在第二个音节上。以原诗第一节为例(/为扬音,×为抑音):
  (1)Shakespeare:Shakespeare’s Sonnets
  在文体选取方面,三个中译本皆遵循了“以诗译诗”的原则。三位先生在形式上切合原诗的十四行形式、韵律、结构以及诗歌意象的同时,又跳出了原诗格律体的限制,一改之前每行以五个汉语词组代替原文五步抑扬格的方法,每行的字数得以灵活地运用,有效地传达出作者的情感态度和文本的美学内容。以下为三位先生的对应译本:   (2)梁译:
  当我受尽命运和人们的白眼,
  暗暗地哀悼自己的身世飘零,
  徒用呼吁去干扰聋瞆的昊天,
  顾盼着身影,诅咒自己的生辰,
  (3)辜译:
  面对命运的抛弃,世人的冷眼,
  我唯有独自把飘零的身世悲叹。
  我曾徒然地呼唤聋耳的苍天,
  诅咒自己的時运,顾影自怜。
  (4)曹译:
  逢时运不济,又遭世人白眼,
  我独自向隅而泣恨无枝可依,
  忽而枉对聋聩苍昊祈哀告怜,
  忽而反躬自省咒诅命运乖戾,
  三位先生的译本均保留了原诗结构工整的特点,将原诗每行十个音节的结构变为每行十二个左右的汉字,虽有小小的改变,却不会对原诗的韵律造成影响,将原诗优美的音韵较为完整地迁移过来。
  由此可以看出,译者应以原诗为准绳,尽量保持原诗结构。也就是说,原诗如果是自由体诗歌,译本最好也是自由体;原诗如果是格律体诗歌,译本最好也是格律诗;原诗是十四行诗,译本最好也是十四行诗。相反,如果随意改变原诗的构建,就会使得译文不尽人意,失去了原作的韵味与精神。试看下面对Sonnet 29第一节的翻译:
  (5)时运不济还遭人贬谤,
  我独自悲泣处境凄凉,
  对天发飙没感动上苍,
  孤自顾影,诅咒命相。[9]
  (6)时运不济,狗眼也看人低
  遭世人抛弃,孤零零,我寒泪沾襟
  我想惹恼上苍,对着它狂呼呐喊,一切却徒劳枉然
  审视自己,不禁诅咒厄运连连。[9]
  例(5)的翻译虽然保留了原诗押尾韵的特征,却改变了原诗的格律诗结构,将其译为了打油诗。打油诗固然也讲究韵律,但多是表达作者的自嘲或风趣,这与原诗所要表达的时运不济、顾影自怜的情感态度大相径庭,从而失去了传达文本内蕴的价值功能。例(6)更是极端,译者完全放弃了原诗的格律特征,另起炉灶,将工整有序的格律诗译成了一首形散而神不聚的自由体诗歌。这会使读者无法了解原作的文体特征,也无法深入体会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三、翻译策略
  为了在原作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坚实桥梁,译者在进行诗歌翻译时,应使读者“知之、乐之、好之”[10](P42)。根据文本类型理论,诗歌属于“表达”型文本,以表现美学形式、忠实传达原文为旨归。我们知道,再现美学内容(即神似)是翻译的目的,转换美学形式(即形似)是实现途径。不经过形似这一有效途径,神似的最终实现也无从谈起。翻译诗歌应先追求形似,再追求神似。因此,江枫将翻译诗歌比作临摹,“只有乱真的临摹才称得上神品”[11](P417)。
  在Sonnet 29的前四行,诗人表达了自己身世凋零、怀才不遇的愤懑和不满;接下来的四行诗歌中,诗人向读者吐露了自己对于别人远大前程、光明前途的羡慕和对自己的贬低;紧接着,诗人一改前八行的颓废与不安,呈现出精神振奋、神采飞扬的情感状态;最后,诗人用两行诗画龙点睛,彰显了诗歌创作主旨,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姿态。在翻译这首十四行诗时,梁宗岱、辜正坤和曹明伦即采用了“先形似后神似”的翻译策略。此处以三位先生对原诗第二节的翻译为例:
  (7)Shakespeare:Shakespeare’s Sonnets
  Wishing me like to one more rich in hope,
  Featur’d like him, like him with friends possess’d,
  Desiring this man’s art, and that man’s scope,
  With what I most enjoy contented least;
  (8)梁译:
  愿我和另一个一样富于希望,
  面貌相似,又和他一样广交游,
  希求这人的渊博,那人的内行,
  最赏心的乐事觉得最不对头;
  (9)辜译:
  我但愿,愿胸怀千般心愿,
  愿有三朋六友和美貌之颜;
  愿有才华盖世,有文采斐然,
  唯对自己的长处,偏偏看轻看淡。
  (10)曹译:
  总指望自己像人家前程似锦,
  梦此君美貌,慕斯宾朋满座,
  叹彼君艺高,馋夫机遇缘分,
  却偏偏看轻自家的至福极乐;
  原诗第二节中,第一句并不是常见的以主语“I”(我)开头的句子结构,而是一个由“wishing”引导的状语从句。三位先生对这句诗的处理各有千秋,却都相对遵循了“先形似后神似”的翻译策略,在形式上基本和原诗保持一致,梁译、曹译均是以状语从句开头。除此之外,原诗第二节ABAB的交叉韵体在三个译本中也有所体现。梁宗岱的译本,第二节的四行诗押“ang;ou;ang;ou”韵,与原诗ABAB的交叉韵体形成呼应;辜正坤的译本,此节通押“an”韵脚,似乎受中国古典诗歌影响更大;曹明伦的译本,此节押“in;o;in;e”韵,第一句、第三句也是交叉押韵。相比之下,梁宗岱的译本形似程度更高。对比译文和原诗的其他部分,不难发现,此类形似现象比比皆是。
  四、翻译方法
  诗歌翻译不仅是一种文学的翻译,还是一种美学的翻译。正如学者所言,它是这样一种审美过程:审美主体通过审美意识分析揭示第一审美客体(原诗)的各种审美品质,运用语言技巧,创作第二审美客体(译诗)[12](P118)。诗歌翻译,总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是忠实原文,采取直译的方法;还是追求美感,采取意译的方法?如前所述,诗歌属于“表达”型文本,其功能在于表达作者态度、忠实传达原文,因此应以原诗为准绳,采取直译的方式。但翻译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固步自封的,译者在进行直译的同时,也可以适当地加入意译,来有效地再现原诗的美学内容、文本的深刻内蕴。这里以Sonnet 29原诗的第三节为例,看看三位先生是采取了怎样的翻译方法:   (11)Shakespeare:Shakespeare’s Sonnets
  Yet in these thoughts myself almost despising,
  Haply I think on thee,—and then my state,
  Like to the lark at break of day arising
  From sullen earth, sings hymns at heaven’s gate;
  (12)梁译:
  可是,当我正要这样看轻自己,
  忽然想起了你,于是我的精神,
  便像云雀破晓从阴霾的大地
  振翮上升,高唱着圣歌在天门;
  (13)辜译:
  我正耽于这种妄自菲薄的思想,
  猛然间想到了你,顿时景换情迁,
  我忽如破晓的云雀凌空振羽,
  讴歌直上天门,把苍茫大地俯瞰。
  (14)曹译:
  可正当我妄自菲薄自惭形秽,
  我忽然想到了你,于是我心
  便像云雀在黎明时振翮高飞,
  离开阴沉的大地歌唱在天门;
  对比三个译本可以看出,在翻译此节时,梁宗岱先生在忠实原文、不改变结构的基础上,采取“直译法”,将“myself almost despising”译成“看轻自己”;将“sullen earth”译成“阴霾的大地”。原诗中“like”是用作介词,表示“像……一样”,梁宗岱保留了原文结构,功能对等地将其翻译成中文的介词“像”。在对后两行进行翻译时,梁先生基本上也保留了原诗结构。“at break of day”在原诗诗句中充当时间状语,“from sullen earth”“at heaven’s gate”分别充当地点状语。在梁先生的译本中,这三个状语短语分别被翻译成“破晓”、“从阴霾的大地”和“在天门”。
  与梁宗岱的直译相比较,曹明伦主要采取了意译的翻译方法。他采用的是归化的翻译策略,以中国化的语言形式表达原作的主旨,便于中国读者理解与接受。如他将“myself almost despising”译成了两个四字短语“妄自菲薄”、“自惭形秽”。“hymns”本意为“赞美诗、圣歌”,对中国读者来说是一个较为陌生的外来词,故曹先生将它笼统地译为“歌”。实际上,这也是曹明伦译本的一个缩影。对该诗进行翻译时,他多用四字短语表达原文内容。这样固然结构工整,但中文色彩不免过于浓厚,从而遮蔽了英文原诗的韵律特色与形式特征。
  辜正坤先生则介于梁、曹之间,在忠实原诗、保持直译的同时,又适当地进行了意译。翻译本节第一句时,他将“in these thought……despising”译成“耽于这种……思想”;同时根据上下文之间隐含的意思,在遵循原文的语法结构和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将“思想”又细化成“妄自菲薄的思想”。在翻译“From sullen earth, sings hymns at heaven’s gate”时,则对其顺序进行微调,译为“讴歌直上天门,把苍茫大地俯瞰”。
  我们还可看到,三位先生对“my state”的翻译也存在着一些细小差别。梁宗岱将其翻译成“我的精神”;曹明伦翻译成“我心”;辜正坤则考虑到“state”一词的不同意思,将其概括为“我”,突出了其未定性,使得读者阅读时有充足的想象空间。
  就文本类型理论而言,它对诗歌的翻译方法的观点是:应以原文为基础,站在原文作者的立场,从整体上把握原文,忠实地反映出原文的个人风格,因此,这一理论倡导翻译时应以直译为主。笔者也认同这一观点,认为译者翻译外文诗歌时,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在保留原诗语言结构、不改变原诗语言功能的前提下,可以进行适当的意译。但是,若一味地追求美学传递,采取意译的方式,有时就会使翻译节外生枝、乃至适得其反,产生不必要的问题。以Sonnet 29第三节的网络译本为例:
  (15)杂念丛丛生,形秽每每惭。
  魂牵梦绕处,幽谷有蕙兰,
  思卿促奮起,催晓云雀啭,
  振翅破尘浊,放歌九重天。[9]
  (16)当我的自卑潮水般淹没了心田,
  却忽然想起你来,一颗心儿顿时
  像清晨的云雀从阴郁的人间
  振翅飞上天门,高唱起赞美诗:[9]
  例(15)在翻译诗歌时,将其完全汉化,采用中国传统五言诗的结构,虽然顺应了中国读者的审美习惯,也能局部传递出原作的思想情感,但由于过度追求表达美学内容,却丢掉了原诗作为十四行诗的质地和韵律,在一定程度上会让读者产生误解,以为莎士比亚也会用中国诗体形式进行创作。例(16)的译者虽然没有采用中国传统诗歌形式,却将原诗结构完全打破,将其翻译为现代散文诗,与原作的诗体规范相去甚远,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诗的语言功能和美学意境。
  如果翻译被认为是“戴着镣铐起舞”,那么,诗歌翻译则不仅是“戴着镣铐”,而且还要舞姿轻盈优美。可以说,英汉语言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语言的差异既是由双方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同时也要受到各自文化模式的支配与制约。如果忽视这种语言的差异、思维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时就会发生信息交流障碍,彼此之间的信息传递很难顺畅。沃尔夫对此解释说:“语言现象属于背景现象,说话的人对此浑然不觉,至多有一点十分模糊的意识。……这些必然的、无意识的语言型式并非所有人共有,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特有的模式或型式。”[13](P235)因此,要想弥合这种文化差异,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就要考虑到各个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文化模式。可以说,梁宗岱、辜正坤、曹明伦三位先生的译本都注意到了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与弥合,为诗歌翻译树立了典型范式。   本文立足于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阐述了三个中译本与文本类型理论之间的契合之处。由此可以看出,文本类型理论不仅可以解决诗歌翻译是否“以诗译诗”的问题,还可以回答诗歌翻译“直译还是意译”的问题,甚至对于解决中西文化传达问题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实际上,翻译是一件十分艰辛的劳作。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从一种文字出发,积寸累尺地度越那许多距离,安稳到达另一种文字里,这是很艰辛的历程。”[14](P63)朱光潜在《谈美书简》中也提到:“艺术的任务是在创造意象。但是这意象必定是受情感饱和的。情感或出于己,或出于人,诗人对于出于己者须跳出来观察,对于出于人者须钻进去体验。”[15](P140)朱先生虽然是针对艺术创作而言的,文学翻译又何尝不如此?译者只有既“钻进去”又“跳出来”,将自己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才能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Shakespeare.Shakespeare’s Sonnets[M].At London, 1609.
  [2]梁宗岱.莎士比亚十四行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理论翻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曹明伦.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2008.
  [5]马振骋.误读的浪漫:关于艺术家、书籍与巴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6]祝朝伟,李萍.文本类型理论与诗歌翻译[J].天津外國语学院学报,2002,(3).
  [7]Reiss,K.Text types,translation types and translation assessment[A].Andrew Chesterman(eds.) Reading in Translation Theory[C].Helsinki:Finn Lectura,1989.
  [8]杨德豫.用什么形式翻译英语格律诗[A].杨自俭,刘学云.翻译新论[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9]http://www.oh100.com/kaoshi/yingyuyuedu/461330.html
  [10]王方路.中国古诗词的女性隐喻与翻译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11]江枫.形似而后神似[A].许钧.翻译思考录[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12]许丽玲.从美学角度谈诗歌翻译[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8).
  [13][美]本杰明·李·沃尔夫.论语言、思维和现实——沃尔夫文集[M].高一虹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4]钱钟书.旧文四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5]朱光潜.谈美书简[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
其他文献
摘 要:新造词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逐渐成为具有固化符号的一种新语言符号形式。本文拟从人们对新造词的语义构建为切入点,以语言的符号指称属性入手,对“女汉子”一词进行探讨。经分析发现,“女汉子”一词是以比喻造词并以类推构式所创造出的有标记性的新词,它也是社会文化意义表达方式的变体。同时可以看出,构式意义、符号意义、词汇意义、概念意义、语法意义和文化意义,是构建新造词认知理据的主要指导参数。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现代汉语词汇中隐藏着许多日源词汇。这些词汇进入汉语后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控”就是其中之一。漢语流行语中的“控”字与日语中的“コン”相比,无论是在语义还是语法范畴上,都增添了新的用法。“控”在日语中原本不健康的、负面的含义到了现代汉语中逐渐消失,转换成中性词,在积极正面的语境下也可以使用。词性由原本的词缀扩大到了动词用法,语用群体也从原本动漫和漫画爱好者扩大到了社会大众。  关键词:汉语;日
期刊
摘 要: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是语言要素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语言学中的记忆理论有助于教师理解汉语词汇的记忆方式,从而能够改进词汇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有效记忆。它的词汇提取理论则能帮助教师了解词汇提取的过程和影响词汇提取的因素,从而指导学生构建自己的词汇网络,快速而有效地提取词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拟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汉语词汇的记忆过程和提取过程,并针对汉语词汇教学提出建议
期刊
摘 要:通过对比考察REDUCE、DECREASE和LESSEN三个具有“减少”意义的同义词在英国国家语料库(BNC)和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中的搭配行为和语义韵差异,探讨英语本族语者与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该组同义词的使用规律。研究表明:三个节点词各有其典型搭配特征和语义韵倾向;英语学习者对该组同义词的掌握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尤其对DECREASE的用法存在很大误解,在LESSEN的搭配行为上
期刊
摘 要:马来西亚华语是汉语的海外分支,语言架构与汉语大致相同但却有着自身特色。作者以观察语用、搜集语料、面访驻广州马来西亚留学生等方式,对“厉害”“书记”“土豆”三组词语做出客观分析,希望把两国词语异同比较研究引向深入,为汉语国际教育提供帮助。  关键词:马来西亚华语 汉语 同义异形词 调查研究法  一、引言  “马中同形异义词”是指在马来西亚华语中,汉语发音与汉字字形完全相同(同音同形),但其语
期刊
摘 要:正确认识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是语言规划的重要工作。针对不久前网络上较热的上海版教材“外婆改姥姥”引发的争议,本文对外祖母称谓的历时演变和地理分布进行了考察和研究,并详细调查了“外婆”“姥姥”在媒体语言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使用情况。随着语言的发展和演变,语言规划工作应以实际语言生活为依据,把握好标准化与统一化工作的“度”;此外,字典辞书也应随着语言政策及语言生活的变化予以及时修正,与时俱进,统一
期刊
摘 要:文章以媒体语言语料库为语料来源,对新闻中有关“交涉、讨论”义的近义词进行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选取高频词“协商”“讨论”“谈判”为研究对象,比较它们左、右侧搭配词词性、词义及色彩的特点,进一步探究三者的异同。  关键词:语料库 “协商” “讨论” “谈判” 辨析  一、研究综述  近义词无论是在日常交际中还是书面表达中,都占据着重要位置,对词汇学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目前国内对于近义词的研究主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例证为主,从三个角度,即深厚的语言功力——声音圆润、字音纯正、如珠如流;完美的语言表达——语法清晰、重点明确、气息灵动;真挚的感情流露——强调广义备稿,善于联想、想象,以多个学生为主的对象感设计,分析了中国媒体语言学开创人、博士生导师姚喜双教授的“黄钟大吕、浸润心田”的播音风格,并探析了其风格形成的原因,即深厚的文化积淀——三分天赋、七分勤奋,一招先、吃遍天,师从名师,深入实践,担任
期刊
摘要: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也是反映该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通过分析一个民族的语言特点,或多或少我们能了解到这个民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民族会使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两种不同的语言就会反映出两个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不同。汉语作为中国人所使用的语言与作为越南人所使用的语言——越南语也不例外。因此,就汉语与越南语进行的对比工作有助于揭示中越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  关键
期刊
摘 要:概数助词“来”与度量词组合的分布情况不同造成了语义、语用等方面的差异。从表义辖域来看,“来”的意义确实可以以确数为参照点上下延伸;但从语用倾向来看,在“来”和度量词组合的结构中,人们更倾向选择“来”表示“左右”的含义。  关键词:概数助词 “来” 语义范围 语用倾向  一、引论  “来”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一个概数助词。目前,已有不少文章从不同角度对概数词做了探讨。张谊生(2001)对“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