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现今高中生文言文学习兴趣普遍缺失的现状,分析了问题症结所在,从三个角度进行反思:①学生原本就对文言文没有兴趣吗?②谁夺去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③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唤回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反思中,较客观地剖析了考试、教材、教学存在的弊端,最后结合文言文教学实际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及措施,对唤醒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文言文 学习兴趣 缺失 反思
有人说,语文教学是一门“悲剧”艺术;而文言文教学则可以说是一门“惨剧”艺术。中学生对语文学习不够重视,尤其排斥文言文学习。那么,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是怎样缺失的呢?
1、反思一:学生原本就对文言文没有兴趣吗?中华古诗文是民族文化的经典。从孩童时起,我们的学生就能摇头晃脑地背诵古诗,并因此博来大人们的夸奖;初中的文言文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有些课文至今还深深留在学生脑海中,每当上课偶尔提及,大家都还能出口成诵。在问及初中生在文言文教学及考试中的情况时,多数学生都觉得尚能应对自如,并不像高中生那般对文言文教学显得厌倦与无奈。随着学习阶段的变化及学习难度的加太,当今高中生对文言文学习有越来越明显的畏难隋绪和疏离感。有的高中生就说:“外语难学,文言文更难学。”对于教材中较短小的文言文,记忆力稍强的同学虽能囫囵吞枣地强记下来,但不出几天又忘得所剩无几;篇幅稍长的文章,有些学生连看完的勇气都没有,就更别提对课文的理解了。
可见,我们的高中生并非原本就对文言文没有兴趣,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降低甚至丧失了对文言文的兴趣。
2,反思二:谁夺去了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1 文言文考试。在文言文的教学及考试要求上,大纲、考纲都强调“浅易”二字,这看起来似乎大大降低了高中生学文言文的难度。但什么时候对这两个字能有明晰的界定呢?我理解的“浅易”是《三国演义》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教材编者理解的“浅易”是庄子的《逍遥游》、司马迁的《报任安书》,高考命题专家理解的“浅易”是二十四史人物传记中那些连高三语文教师也未必能完全读懂的片段。在文言文教学和考试的方向上,什么为“浅易”仍是一个问号。
2.2 文言文教法。教学方法的模式化成了文言文教学的通弊,几乎每个教师都有自己固定的模式,或注重语法、字词,或片面注重文言作品的文学性,或是在教学中满堂灌,缺读少练,或是将课文当成高考试题来讲解等等。在高考的重压之下,语文教师极力奉行“字字落实、句句串讲”的原则,不得已把课文割裂成一个个支离破碎的与高考考点相应的知识点,在教条式的拆解和技术性的操练中似乎获取了一点“实利”,但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学生在麻木乏味的听讲训练中逐渐丧失学习文言文的最后一点兴趣。
2.3 文言文本身的局限。
首先,是教材文言文选文的局限。在搞教育改革的这些年,教材文言文选文数量、内容都在变化。新教材以文学史的发展为序编排文言文,这种编排方式偏重于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却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规律。这些选文对中学生而言,有的太深奥,有的太乏味。大纲提到的是“浅易文言文”,可《兰亭集序》的后半部分、《逍遥游》也算“浅易”吗?难度过大的选文对学生学习信心的打击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大多数课文都要求背诵,有些段落文字晦涩,背了又忘,忘了再背,背了还是忘,学生能不怕吗?
其次,文言文本身的因素。文言文已不是社会语言的主流,它的生存空间日渐缩小,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社会的发展趋势、现实生活使人们都不再追求是否有对古典美的审美能力,是否有品鉴、感悟古文化的能力。中学生想要达到基本的阅读要求,要积累许多关于古汉语的基本知识,学生由于时间、兴趣、能力所限,并不容易达到要求,于是就在阅读中碰到很多阻碍。随着学习生涯的延续,选文难度的增加,学生就更无所适从,就会日渐厌烦。简而言之,在学生看来,文言文既“无用”又“难懂”,谁还会去喜欢它?
3、反思三: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唤醒学生学习文言文
的兴趣?
3.1 对策一:考试改革。文言文考试改革一直在进行,但力度应加大。考试必须科学合理,考查目的应定在“管用”二字上。高考不要拘泥于某些字词的斟酌比较,应重点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与把握,别在一些文字细节上跟学生兜圈子。虽然新教学大纲规定的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可我们的高考是按照这样的大纲去考的吗?就算是我们高三语文老师在拿到高考文言文试题时不也要大费脑筋吗?缩小教学大纲与高考实际情况的差距是高考领航教学的关键1
3.2 对策二:教学改革。教学改革首先要求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中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在学习研究中加深自己对文言文的热爱,提高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在教学方向上,教师要有理性的认识,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要善于处理显性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保证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在教学观念上,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切忌陷入人云亦云的误区而不知自拔。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贯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教师要敢于“放”学生去学习。教师要有勇气打破封闭的文言文课堂,创设一种开放式课堂。高中生基础较差,在学习方法上,教师应该更注重指导。针对高中生实际情况,主要要教给学生积累知识的方法。积累知识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系统化,而且也可以转化成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所以,我们要从整理归纳和联系比较两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掌握切实有效的积累方法。
最后,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激起学生的共鸣。教师要把文言文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尽量缩小文言文与学生的时空距离。可用现代意识去诠释文言文,用现代生活实例去领悟文言文。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自觉性,文言文所传承的传统文化也易于被学生消化吸收。
3.3 对策三:文言文教材改革。中学大纲“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只是取得了政策的地位而已,实际上并没有建立真正科学的教材体系。怎样的编排最能低耗、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是关键。要形成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最好要学习哪些选文?至少要掌握哪些实词、虚词?还有哪些特殊的语法规律?这些实词、虚词以及特殊的语法现象在选文中出现多少次才有助于学生形成文言语感?……有哪一种教材的编制者能回答这些问题?笔者只想从教学实际出发,提出几点期盼:一是中学文言教材要真正体现“浅易”二字,遵循学生认识规律:二是选文力求精短、好懂、管用,不要局限名家名作而忽略了文字的深浅;三是充分考虑中学生群体的特点,中学文言教材不是大学古代汉语教材,也不是古代文学教材,它面对的是学业繁重、文言基础薄弱、思想活泼的中学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我们期待着,学生不再视文言文为畏途,教师们不再视文言文为负担,在文言文课堂里,师生一道,为圣哲的至理名言而深思,为良臣的苦口婆心而感叹,为名士的痛苦忧思而唏嘘,为豪杰的慷慨赴难而扼腕……
关键词:文言文 学习兴趣 缺失 反思
有人说,语文教学是一门“悲剧”艺术;而文言文教学则可以说是一门“惨剧”艺术。中学生对语文学习不够重视,尤其排斥文言文学习。那么,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是怎样缺失的呢?
1、反思一:学生原本就对文言文没有兴趣吗?中华古诗文是民族文化的经典。从孩童时起,我们的学生就能摇头晃脑地背诵古诗,并因此博来大人们的夸奖;初中的文言文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有些课文至今还深深留在学生脑海中,每当上课偶尔提及,大家都还能出口成诵。在问及初中生在文言文教学及考试中的情况时,多数学生都觉得尚能应对自如,并不像高中生那般对文言文教学显得厌倦与无奈。随着学习阶段的变化及学习难度的加太,当今高中生对文言文学习有越来越明显的畏难隋绪和疏离感。有的高中生就说:“外语难学,文言文更难学。”对于教材中较短小的文言文,记忆力稍强的同学虽能囫囵吞枣地强记下来,但不出几天又忘得所剩无几;篇幅稍长的文章,有些学生连看完的勇气都没有,就更别提对课文的理解了。
可见,我们的高中生并非原本就对文言文没有兴趣,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降低甚至丧失了对文言文的兴趣。
2,反思二:谁夺去了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1 文言文考试。在文言文的教学及考试要求上,大纲、考纲都强调“浅易”二字,这看起来似乎大大降低了高中生学文言文的难度。但什么时候对这两个字能有明晰的界定呢?我理解的“浅易”是《三国演义》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教材编者理解的“浅易”是庄子的《逍遥游》、司马迁的《报任安书》,高考命题专家理解的“浅易”是二十四史人物传记中那些连高三语文教师也未必能完全读懂的片段。在文言文教学和考试的方向上,什么为“浅易”仍是一个问号。
2.2 文言文教法。教学方法的模式化成了文言文教学的通弊,几乎每个教师都有自己固定的模式,或注重语法、字词,或片面注重文言作品的文学性,或是在教学中满堂灌,缺读少练,或是将课文当成高考试题来讲解等等。在高考的重压之下,语文教师极力奉行“字字落实、句句串讲”的原则,不得已把课文割裂成一个个支离破碎的与高考考点相应的知识点,在教条式的拆解和技术性的操练中似乎获取了一点“实利”,但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学生在麻木乏味的听讲训练中逐渐丧失学习文言文的最后一点兴趣。
2.3 文言文本身的局限。
首先,是教材文言文选文的局限。在搞教育改革的这些年,教材文言文选文数量、内容都在变化。新教材以文学史的发展为序编排文言文,这种编排方式偏重于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却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规律。这些选文对中学生而言,有的太深奥,有的太乏味。大纲提到的是“浅易文言文”,可《兰亭集序》的后半部分、《逍遥游》也算“浅易”吗?难度过大的选文对学生学习信心的打击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大多数课文都要求背诵,有些段落文字晦涩,背了又忘,忘了再背,背了还是忘,学生能不怕吗?
其次,文言文本身的因素。文言文已不是社会语言的主流,它的生存空间日渐缩小,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社会的发展趋势、现实生活使人们都不再追求是否有对古典美的审美能力,是否有品鉴、感悟古文化的能力。中学生想要达到基本的阅读要求,要积累许多关于古汉语的基本知识,学生由于时间、兴趣、能力所限,并不容易达到要求,于是就在阅读中碰到很多阻碍。随着学习生涯的延续,选文难度的增加,学生就更无所适从,就会日渐厌烦。简而言之,在学生看来,文言文既“无用”又“难懂”,谁还会去喜欢它?
3、反思三: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唤醒学生学习文言文
的兴趣?
3.1 对策一:考试改革。文言文考试改革一直在进行,但力度应加大。考试必须科学合理,考查目的应定在“管用”二字上。高考不要拘泥于某些字词的斟酌比较,应重点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与把握,别在一些文字细节上跟学生兜圈子。虽然新教学大纲规定的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可我们的高考是按照这样的大纲去考的吗?就算是我们高三语文老师在拿到高考文言文试题时不也要大费脑筋吗?缩小教学大纲与高考实际情况的差距是高考领航教学的关键1
3.2 对策二:教学改革。教学改革首先要求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中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在学习研究中加深自己对文言文的热爱,提高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在教学方向上,教师要有理性的认识,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要善于处理显性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保证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在教学观念上,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切忌陷入人云亦云的误区而不知自拔。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贯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教师要敢于“放”学生去学习。教师要有勇气打破封闭的文言文课堂,创设一种开放式课堂。高中生基础较差,在学习方法上,教师应该更注重指导。针对高中生实际情况,主要要教给学生积累知识的方法。积累知识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系统化,而且也可以转化成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所以,我们要从整理归纳和联系比较两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掌握切实有效的积累方法。
最后,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激起学生的共鸣。教师要把文言文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尽量缩小文言文与学生的时空距离。可用现代意识去诠释文言文,用现代生活实例去领悟文言文。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自觉性,文言文所传承的传统文化也易于被学生消化吸收。
3.3 对策三:文言文教材改革。中学大纲“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只是取得了政策的地位而已,实际上并没有建立真正科学的教材体系。怎样的编排最能低耗、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是关键。要形成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最好要学习哪些选文?至少要掌握哪些实词、虚词?还有哪些特殊的语法规律?这些实词、虚词以及特殊的语法现象在选文中出现多少次才有助于学生形成文言语感?……有哪一种教材的编制者能回答这些问题?笔者只想从教学实际出发,提出几点期盼:一是中学文言教材要真正体现“浅易”二字,遵循学生认识规律:二是选文力求精短、好懂、管用,不要局限名家名作而忽略了文字的深浅;三是充分考虑中学生群体的特点,中学文言教材不是大学古代汉语教材,也不是古代文学教材,它面对的是学业繁重、文言基础薄弱、思想活泼的中学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我们期待着,学生不再视文言文为畏途,教师们不再视文言文为负担,在文言文课堂里,师生一道,为圣哲的至理名言而深思,为良臣的苦口婆心而感叹,为名士的痛苦忧思而唏嘘,为豪杰的慷慨赴难而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