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启蒙的数学教学应该充盈着一种游戏化的精神,使孩子们沉浸其中,忘我地体验着、感悟着、创造着、快乐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游戏,带给孩子们的不仅是快乐,更重要的是为他们开启了“乐学”的大门。
在教学二年级上册“可能性”一课时,我组织学生参与摸球游戏,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新授阶段,组织学生开展摸球游戏(6个红球),体验“一定”。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布袋,里面装着一些球。我想请8位小朋友上来摸一摸,看看里面装的是什么颜色的球。(学生上台摸球。)
(摸完后)师问:通过刚才的摸球游戏,你有什么发现呀?
生1:我发现他们摸到的都是红球。
生2:我也发现他们摸到的都是红球。
此时,师故作惊讶问:奇怪了,刚才几位小朋友为什么摸到的都是红球?请你猜猜看。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一个学生说,因为袋子里都是红球;另一个学生也认为袋子里都是红球。此时我看到好多孩子都微微地点头,于是我轻轻地问道:刚才两位小朋友猜测得对不对呢?你有什么好办法来验证吗?“把球倒出来。”不知道是哪个机灵鬼冒了一句。“嗯,这个主意不错!”于是我顺势把袋子里的球倒进一个娄子里给学生看。“哇,都是红球。”教室里一片欢呼。我向大家竖起了小拇指:小朋友猜得可真准!袋子里装的都是红球,所以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球。(教师贴出红球图,并板书:一定)
接下来,我组织学生参再与摸球游戏(两个袋子里放3个黄球、3个绿球;另两个袋子里放3个红球、3个黄球),体验“不可能”与“可能”。
“大家一定也想来摸一摸、猜一猜吧?老师为你们每个小组准备了一袋球,等会摸球时,我们从组长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每人轮流摸一次,每次摸一个,看看你摸到的是什么颜色的球。记住,摸完后要把球放回布袋,下一位摸时先搅和一下,眼睛可不能往口袋里看哦。”我这样向学生提出了游戏要求。只见孩子们在组长的带领下,很安静地、很有序地进行摸球活动,不一会儿,摸球游戏就完成了。我用眼睛扫视了全班同学,不紧不慢地说道:摸到红球的请站起来。(发现有两种情况:有的组没有人站起来,有的组部分人站起来。)我眉头一皱:猜一猜,为什么有的组一个红球也没摸到?
“我猜他们的袋子里一个红球也没有。”一个孩子翘起嘴巴说道。
“刚才的两位小朋友猜测得对不对呢?请这几组的小组长将布袋里的球倒进小娄子里验证一下。”我赶紧说道。(小组长倒球验证,其余同学都屏住气息认真观看)
“你们发现了什么?”我连忙问到。“有些组布袋里没有红球。”孩子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答道。“对了,原来他们的布袋里面一个红球也没有,当然就不可能摸到红球。”老师在黑板上贴图,板书:不可能。
“那些组摸到的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呢?”“可能是黄球或者绿球。”(教师板书:可能)为了验证孩子们说的是否正确,我请摸到黄球的学生拍拍手,摸到绿球的学生挥挥手。
“那有的为什么有的同学摸到了红球,有的同学摸到的不是红球?”
……
不难想象,在这样一种蓄势以待的求知状态下,孩子们的眼神中闪烁着怎样的一份渴望探索的目光。于是,接下来的时间,孩子们沉浸其中,全然忘却了下课的铃声、忘却了窗外孩子们嬉戏追逐的身影……
由此,我想:一项工作完成的效率之高低或质量之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事人对于这项工作的把握及投入程度。游离于其外,自然就事倍而功半;沉浸于其中,无疑是事半而功倍。工作如此,教育同样也不例外。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数学教育缺少的恰恰是这样一种令人“沉迷”其中的教育魅力。
于是,想起了孩子们游戏时的那份忘我和投入,想起了孩子们面对喜闻乐见的活动时那份兴致勃勃和“目中无人”,我突然醒悟:教育,缺少的不正是这样一种游戏化的精神吗?什么时候,我们的数学教育也能让孩子们沉浸其中,而全然忘却身外的一切,这将是一种何等理想的教育境界啊。
回想上述案例,与其说,孩子们正在完成一项学习任务,毋宁说,他们正从事着一项极具探秘色彩的游戏活动。正是从这样的角度看,整个探究活动已不仅仅是一次简单意义上的学习,至少它已经浸染上了一种游戏的精神,一种足以让孩子投入其中而不能自拔的游戏精神。试想,一旦这样的游戏精神萦绕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学习还会是一种负担吗?教育还会走进“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窘境吗?
(责编 钟 岚)
在教学二年级上册“可能性”一课时,我组织学生参与摸球游戏,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新授阶段,组织学生开展摸球游戏(6个红球),体验“一定”。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布袋,里面装着一些球。我想请8位小朋友上来摸一摸,看看里面装的是什么颜色的球。(学生上台摸球。)
(摸完后)师问:通过刚才的摸球游戏,你有什么发现呀?
生1:我发现他们摸到的都是红球。
生2:我也发现他们摸到的都是红球。
此时,师故作惊讶问:奇怪了,刚才几位小朋友为什么摸到的都是红球?请你猜猜看。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一个学生说,因为袋子里都是红球;另一个学生也认为袋子里都是红球。此时我看到好多孩子都微微地点头,于是我轻轻地问道:刚才两位小朋友猜测得对不对呢?你有什么好办法来验证吗?“把球倒出来。”不知道是哪个机灵鬼冒了一句。“嗯,这个主意不错!”于是我顺势把袋子里的球倒进一个娄子里给学生看。“哇,都是红球。”教室里一片欢呼。我向大家竖起了小拇指:小朋友猜得可真准!袋子里装的都是红球,所以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球。(教师贴出红球图,并板书:一定)
接下来,我组织学生参再与摸球游戏(两个袋子里放3个黄球、3个绿球;另两个袋子里放3个红球、3个黄球),体验“不可能”与“可能”。
“大家一定也想来摸一摸、猜一猜吧?老师为你们每个小组准备了一袋球,等会摸球时,我们从组长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每人轮流摸一次,每次摸一个,看看你摸到的是什么颜色的球。记住,摸完后要把球放回布袋,下一位摸时先搅和一下,眼睛可不能往口袋里看哦。”我这样向学生提出了游戏要求。只见孩子们在组长的带领下,很安静地、很有序地进行摸球活动,不一会儿,摸球游戏就完成了。我用眼睛扫视了全班同学,不紧不慢地说道:摸到红球的请站起来。(发现有两种情况:有的组没有人站起来,有的组部分人站起来。)我眉头一皱:猜一猜,为什么有的组一个红球也没摸到?
“我猜他们的袋子里一个红球也没有。”一个孩子翘起嘴巴说道。
“刚才的两位小朋友猜测得对不对呢?请这几组的小组长将布袋里的球倒进小娄子里验证一下。”我赶紧说道。(小组长倒球验证,其余同学都屏住气息认真观看)
“你们发现了什么?”我连忙问到。“有些组布袋里没有红球。”孩子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答道。“对了,原来他们的布袋里面一个红球也没有,当然就不可能摸到红球。”老师在黑板上贴图,板书:不可能。
“那些组摸到的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呢?”“可能是黄球或者绿球。”(教师板书:可能)为了验证孩子们说的是否正确,我请摸到黄球的学生拍拍手,摸到绿球的学生挥挥手。
“那有的为什么有的同学摸到了红球,有的同学摸到的不是红球?”
……
不难想象,在这样一种蓄势以待的求知状态下,孩子们的眼神中闪烁着怎样的一份渴望探索的目光。于是,接下来的时间,孩子们沉浸其中,全然忘却了下课的铃声、忘却了窗外孩子们嬉戏追逐的身影……
由此,我想:一项工作完成的效率之高低或质量之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事人对于这项工作的把握及投入程度。游离于其外,自然就事倍而功半;沉浸于其中,无疑是事半而功倍。工作如此,教育同样也不例外。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数学教育缺少的恰恰是这样一种令人“沉迷”其中的教育魅力。
于是,想起了孩子们游戏时的那份忘我和投入,想起了孩子们面对喜闻乐见的活动时那份兴致勃勃和“目中无人”,我突然醒悟:教育,缺少的不正是这样一种游戏化的精神吗?什么时候,我们的数学教育也能让孩子们沉浸其中,而全然忘却身外的一切,这将是一种何等理想的教育境界啊。
回想上述案例,与其说,孩子们正在完成一项学习任务,毋宁说,他们正从事着一项极具探秘色彩的游戏活动。正是从这样的角度看,整个探究活动已不仅仅是一次简单意义上的学习,至少它已经浸染上了一种游戏的精神,一种足以让孩子投入其中而不能自拔的游戏精神。试想,一旦这样的游戏精神萦绕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学习还会是一种负担吗?教育还会走进“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窘境吗?
(责编 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