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这复杂的社会中,人可以没有高超的学识,可以碌碌无为,但一定不能道德败坏,因为这会对他人造成伤害,会影响社会的发展。在初中学生还没有成熟的道德思想与道德意识时,就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引导学生的正确道德思想方向。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引言:
初中是学生认知能力、思想的快速发展时期,学生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模式,但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他们还缺乏经验、认知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初中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引领学生的道德思想发展方向[1]。本文主要就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背景、教学现状及教学策略来进行阐述。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背景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目的
道德是社会生活的框架,法治是社会生活的底线。在九年义务教育结束之前,对还未正式走向社会的学生进行基础的社会实践教育,是学校育人教育的重要一环。通过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让学生学会立德树人,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治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认识体会社会的运作机制,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思想、文化素养,让学生懂大德、知公德、明私德。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优势
初中时期,学生正处在思想观念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对社会已经有了浅薄的认识,但还未形成自己成熟的思维观念,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十分关键。通过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与教材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以免九年义务教育过后,部分学生开始慢慢走向社会时,由于没有正确健康的道德观念,而懵懂地做出伤害他人危害社会的事情[2]。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一)转变教学观点和教学模式
既然是道德与法治的教学,首先对老师的综合素质就要有要求,这不是单纯地对教材知识进行概述讲解就能完成的课程教导,这是学生与老师思想上的交流[3]。因此要先提升老师的综合素质,做好老师的师德工作,转变老师的教学观念,在课程教学时不能只是单纯地传输知识,而要做到对学生思想上的教育,对学生进行育人立德的教育模式。其次是老师对教材的掌握,老师要对道德与法治的教材进行深入学习与理解,老师对教材的融会贯通,将知识向社会实践中带,才能让学生的道德思维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好学生优良的道德观与法治观。
(二)优化活动设计
现代社会的发展很快,在信息时代里人们对信息的了解与认识也转变得很快,所以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相关的一些实践活动也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如教材中的案例有的可能是几年前发生的了,学生对过去信息的掌握不够,也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教材内容。还有现在法例条款的不断完善,以及一些新的社會模式的形成,教材中实践活动的设计,要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关联,活动选材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要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状态。社会在发展,思想在进步,若学生还是学习过去的思想方式,就会与时代脱轨,学生的德育教育可能也就不尽人意[4]。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一)实践教学
道德与法治是社会模式下的概念,要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就与社会实践分隔不开。实践教学、情景式教学都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当老师对教材上的基本概念进行讲解后,学生可以去找相关的实践案例来进行学习分析,或者几人一组进行材料的情境模拟与还原,或者到社会中去实践体会,去寻找发现,这些都是帮助学生学习理解社会机制的方式[5]。通过实践案例来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思想,约束自己的行为模式,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意识。
(二)活用教育资源
教材是课堂学习的重要工具,学好道德与法治的教材理论,在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前,初中八年级的时候,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课程讲解,帮助学生形成成熟的道德观念与政治思想。老师要用好教材,让学生走进课本,让学生建立基础的道德与法治相关的概念体系,落实好立德树人的基础教学任务。学生脑袋里有基本概念,在社会实践时,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遇到困难和选择时,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帮助学生理解好课本,从思想上约束建立学生的行为模范。
(三)帮助学生德育启发
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模式是不成熟的,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方式,也只是带领学生向正确的思想上走,只有学生自己能掌控自己的思想,所以学校和老师要做的只是启发学生的德育思想。通过老师的教材讲解,和老师在思想上对学生的指导,学生会自己进一步认识发展自身的道德观与法治观。
四、结束语
立德树人,学校要坚持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的道德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塑造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通过义务教育结束前的道德与法治的教育,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礼貌待人,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教育学生不伤害他人、不危害社会的基础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养育客观公正的世界观。学校对学生的德育启发、德育引导以及德育熏陶,让学生在步入社会前,就有高尚的德育情操,以及符合道德和法治标准的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杨艳香.“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教育,2019,22(01):1673-3791.
[2]张祖涛.《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解读与教学意见[J].中学政治教学,2018,05(11):10-0581-02.
[3]李红祥.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修改意见[J].中学政治教学,2018,15(05):10-0840-02.
[4]郭玉梅.立德树人,科学育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必要性研究[D].课程与教学,2015,08(04):1071-8251.
[5]李武瑾.略谈《道德与法治》课堂如何突出立德树人工作[J].课程与教学,2017,08(05):1082-8524.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引言:
初中是学生认知能力、思想的快速发展时期,学生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模式,但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他们还缺乏经验、认知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初中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引领学生的道德思想发展方向[1]。本文主要就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背景、教学现状及教学策略来进行阐述。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背景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目的
道德是社会生活的框架,法治是社会生活的底线。在九年义务教育结束之前,对还未正式走向社会的学生进行基础的社会实践教育,是学校育人教育的重要一环。通过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让学生学会立德树人,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治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认识体会社会的运作机制,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思想、文化素养,让学生懂大德、知公德、明私德。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优势
初中时期,学生正处在思想观念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对社会已经有了浅薄的认识,但还未形成自己成熟的思维观念,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十分关键。通过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与教材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以免九年义务教育过后,部分学生开始慢慢走向社会时,由于没有正确健康的道德观念,而懵懂地做出伤害他人危害社会的事情[2]。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一)转变教学观点和教学模式
既然是道德与法治的教学,首先对老师的综合素质就要有要求,这不是单纯地对教材知识进行概述讲解就能完成的课程教导,这是学生与老师思想上的交流[3]。因此要先提升老师的综合素质,做好老师的师德工作,转变老师的教学观念,在课程教学时不能只是单纯地传输知识,而要做到对学生思想上的教育,对学生进行育人立德的教育模式。其次是老师对教材的掌握,老师要对道德与法治的教材进行深入学习与理解,老师对教材的融会贯通,将知识向社会实践中带,才能让学生的道德思维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好学生优良的道德观与法治观。
(二)优化活动设计
现代社会的发展很快,在信息时代里人们对信息的了解与认识也转变得很快,所以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相关的一些实践活动也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如教材中的案例有的可能是几年前发生的了,学生对过去信息的掌握不够,也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教材内容。还有现在法例条款的不断完善,以及一些新的社會模式的形成,教材中实践活动的设计,要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关联,活动选材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要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状态。社会在发展,思想在进步,若学生还是学习过去的思想方式,就会与时代脱轨,学生的德育教育可能也就不尽人意[4]。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一)实践教学
道德与法治是社会模式下的概念,要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就与社会实践分隔不开。实践教学、情景式教学都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当老师对教材上的基本概念进行讲解后,学生可以去找相关的实践案例来进行学习分析,或者几人一组进行材料的情境模拟与还原,或者到社会中去实践体会,去寻找发现,这些都是帮助学生学习理解社会机制的方式[5]。通过实践案例来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思想,约束自己的行为模式,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意识。
(二)活用教育资源
教材是课堂学习的重要工具,学好道德与法治的教材理论,在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前,初中八年级的时候,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课程讲解,帮助学生形成成熟的道德观念与政治思想。老师要用好教材,让学生走进课本,让学生建立基础的道德与法治相关的概念体系,落实好立德树人的基础教学任务。学生脑袋里有基本概念,在社会实践时,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遇到困难和选择时,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帮助学生理解好课本,从思想上约束建立学生的行为模范。
(三)帮助学生德育启发
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模式是不成熟的,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方式,也只是带领学生向正确的思想上走,只有学生自己能掌控自己的思想,所以学校和老师要做的只是启发学生的德育思想。通过老师的教材讲解,和老师在思想上对学生的指导,学生会自己进一步认识发展自身的道德观与法治观。
四、结束语
立德树人,学校要坚持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的道德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塑造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通过义务教育结束前的道德与法治的教育,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礼貌待人,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教育学生不伤害他人、不危害社会的基础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养育客观公正的世界观。学校对学生的德育启发、德育引导以及德育熏陶,让学生在步入社会前,就有高尚的德育情操,以及符合道德和法治标准的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杨艳香.“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教育,2019,22(01):1673-3791.
[2]张祖涛.《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解读与教学意见[J].中学政治教学,2018,05(11):10-0581-02.
[3]李红祥.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修改意见[J].中学政治教学,2018,15(05):10-0840-02.
[4]郭玉梅.立德树人,科学育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必要性研究[D].课程与教学,2015,08(04):1071-8251.
[5]李武瑾.略谈《道德与法治》课堂如何突出立德树人工作[J].课程与教学,2017,08(05):1082-8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