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影视制作中,配音演员是特别容易被忽视的一个工种,许多人认为配音演员就是将剧本上的台词清楚的念出来就可以了,但殊不知配音演员的工作是非常严谨和辛苦的。他是专业性很高的一项工作。大部分的配音演员都需要系统的学习和长时间的实践。演员是通过表情与肢体语言来塑造人物,表情达意,演员表演的途径非常立体,丰富。但配音演员仅仅是通过台词、节奏、情绪就需要将一个人物准确无误的呈现给观众,难度可想而知。本文将具体分析配音演员在工作状况中所遇到的高强度要求。
关键词:配音艺术;演员;工作状况
配音演员的工作要求严谨程度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要求严格
“翻译要准确,配音要传神”。这是曾经的上海电影译制厂厂长陈叙一先生立下的厂规,后来成为了全国的配音工作者们所遵循的工作准则。时至今日,上译厂在译制影片时的严谨工序和态度依然是世界同行中的楷模。一部影片完整的译制过程需要经过翻译、初校对、复对、配音、鉴定、补配等多道工序,而其中的每一个环节也都是严谨到了极致。演员在配音之前要先根据剧本斟词酌句的将原稿翻译过来,考虑到中文的发音和演员口型的出入不是很大,让观众在观看影片时不会有太大的出入。特别是遇到外语中的俚语,更要绞尽脑汁地将其翻译成准确又传神的中文,有时还要根据不同时期的流行文化将其翻译成比较时髦的流行语。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准确传达意思的前提下,增加影片的趣味性,让观众喜欢观看。值得一提的是,在设备还不如今天这样完善的时代,当时的配音是使用胶片作为录制载体的,其成本相当之高,因此配音演员在进行配音的时候是决不允许发生失误的,需要配音演员在正式录制之前进行反复的练习,其困难程度可见一斑。
二、无法选择角色
配音演员与影视演员有一个根本性的差别,就是配音演员无法像影视演员那样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影视演员们在开始某一阶段的工作之前会先拿到剧本,根据剧本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一些成名已久的演员们甚至有着随便挑选角色以及驳回剧本的权利。但是,配音演员是绝对享受不到这种待遇的,每一个任务拿到自己跟前都要圆满的完成对于角色的塑造,不得不说这是对于配音演员的一种缺憾。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即便如此,仍有大量的影视经典声音被这些配音演员们塑造了出来,无论是什么样的角色定位在他们的面前都是以一颗一视同仁的平常心去对待。
三、技术要求高
配音的过程十分辛苦,演员们要根据影片中角色的形象、性格、气质、所处环境、不同情形、口型习惯、肢体动作等等来设计出不同的声音,有时为了一句台词需要达到理想的效果,演员们不得不反复多次地进行录制。曾为电影《功夫》中包租婆献声的姜瑰瑾老师为了模仿出包租婆嘴里叼着香烟的语气,自己在配音过程中也时刻叼着一根香烟,由于配音的时间紧张,工作量大,有时需要叼着烟连续录制十几二十个小时,每次录完香烟都紧紧地粘在嘴唇上,一拿下来就会生生地扯下一块嘴皮。但第二天又需要叼着香烟开始新的录制工作。《上海滩》中曾为的许文强献声的周广平为了练习打斗声,痴迷到废寝忘食的状态,他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在电梯里模拟,别人都不敢进电梯,以为电梯里真的发生了打架斗殴的事情。《甄嬛传》中为甄嬛献声的季冠霖女士曾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自己训练时的辛苦,为了纠正自己总是跟随角色情绪而不由自主地跺脚、哭泣等习惯,曾将自己绑在椅子上反复练习,终于达到了今天声音感情充沛、情绪不受影响的收发自如的境界,为观众准确的刻画出了甄嬛这一经典角色。
四、工作量大,人手不足
很多人都误以为在后期配音的环节中,每一个荧幕角色都对应着一个配音演员。然而事实相反,如果观众仔细去听一部影视作品中的声音,不难发现其实有许多角色他们的声音都是非常相似的,大多数在一部出现过几十个角色的影视剧中往往只有寥寥几个配音演员为他们配音,每个演员要分到很多个角色的配音任务,根据不同的音色、语调等来使不同的角色形成反差。这更能显示出配音演员们高超的配音技巧,同时也反映出了他们巨大的工作量。童自荣、李蕴慧、叶清、张艺、刘杰这些两岸三地配音演员的代表纷纷表示出这个行业工作量的巨大,往往是早晨开工一直到深夜两三点,由于影视作品后期制作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为了赶进度往往连家也不能回,自备好洗漱用品,吃住都在录音棚里,以致于被称作“棚虫”。长时间的工作时长,高强度的工作量,想想都觉得辛苦。
五、结语
好莱坞电影被称为工业电影,除了因为他成型的流水线生产之外还说明电影、电视剧是一个需要各部门合作的艺术。一部影视剧的成功需要许多的原因,我们并不能说哪一个就是决定性的。《甄嬛传》的成功,离不开紫流苏原著的精彩,离不开郑晓龙导演的指导、离不开孙俪的卖力演出,同样如果没有季冠霖的精彩的配音,那甄嬛这个人物始终是立不起来的。所以我们有时在表演荧幕前的那些大牌明星出色的演技时,不要忘记在他们的身后始终站着一批人,他们用自己专业的声音素养,为我们所喜爱的众多影视人物画龙点睛,画龙点睛。但很多时间我们却忽视了他们的存在,磨灭了他们为艺术做出的贡献。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所有人沉思。目前,他们的付出与回报是不成正比的。
【参考文献】
[1]柴志明.配音演员的基本素质和修养[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1995(04).
[2]钟罕逊.鲜为人知的群体:配音演员.[J].华人时刊,1996(12).
关键词:配音艺术;演员;工作状况
配音演员的工作要求严谨程度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要求严格
“翻译要准确,配音要传神”。这是曾经的上海电影译制厂厂长陈叙一先生立下的厂规,后来成为了全国的配音工作者们所遵循的工作准则。时至今日,上译厂在译制影片时的严谨工序和态度依然是世界同行中的楷模。一部影片完整的译制过程需要经过翻译、初校对、复对、配音、鉴定、补配等多道工序,而其中的每一个环节也都是严谨到了极致。演员在配音之前要先根据剧本斟词酌句的将原稿翻译过来,考虑到中文的发音和演员口型的出入不是很大,让观众在观看影片时不会有太大的出入。特别是遇到外语中的俚语,更要绞尽脑汁地将其翻译成准确又传神的中文,有时还要根据不同时期的流行文化将其翻译成比较时髦的流行语。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准确传达意思的前提下,增加影片的趣味性,让观众喜欢观看。值得一提的是,在设备还不如今天这样完善的时代,当时的配音是使用胶片作为录制载体的,其成本相当之高,因此配音演员在进行配音的时候是决不允许发生失误的,需要配音演员在正式录制之前进行反复的练习,其困难程度可见一斑。
二、无法选择角色
配音演员与影视演员有一个根本性的差别,就是配音演员无法像影视演员那样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影视演员们在开始某一阶段的工作之前会先拿到剧本,根据剧本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一些成名已久的演员们甚至有着随便挑选角色以及驳回剧本的权利。但是,配音演员是绝对享受不到这种待遇的,每一个任务拿到自己跟前都要圆满的完成对于角色的塑造,不得不说这是对于配音演员的一种缺憾。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即便如此,仍有大量的影视经典声音被这些配音演员们塑造了出来,无论是什么样的角色定位在他们的面前都是以一颗一视同仁的平常心去对待。
三、技术要求高
配音的过程十分辛苦,演员们要根据影片中角色的形象、性格、气质、所处环境、不同情形、口型习惯、肢体动作等等来设计出不同的声音,有时为了一句台词需要达到理想的效果,演员们不得不反复多次地进行录制。曾为电影《功夫》中包租婆献声的姜瑰瑾老师为了模仿出包租婆嘴里叼着香烟的语气,自己在配音过程中也时刻叼着一根香烟,由于配音的时间紧张,工作量大,有时需要叼着烟连续录制十几二十个小时,每次录完香烟都紧紧地粘在嘴唇上,一拿下来就会生生地扯下一块嘴皮。但第二天又需要叼着香烟开始新的录制工作。《上海滩》中曾为的许文强献声的周广平为了练习打斗声,痴迷到废寝忘食的状态,他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在电梯里模拟,别人都不敢进电梯,以为电梯里真的发生了打架斗殴的事情。《甄嬛传》中为甄嬛献声的季冠霖女士曾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自己训练时的辛苦,为了纠正自己总是跟随角色情绪而不由自主地跺脚、哭泣等习惯,曾将自己绑在椅子上反复练习,终于达到了今天声音感情充沛、情绪不受影响的收发自如的境界,为观众准确的刻画出了甄嬛这一经典角色。
四、工作量大,人手不足
很多人都误以为在后期配音的环节中,每一个荧幕角色都对应着一个配音演员。然而事实相反,如果观众仔细去听一部影视作品中的声音,不难发现其实有许多角色他们的声音都是非常相似的,大多数在一部出现过几十个角色的影视剧中往往只有寥寥几个配音演员为他们配音,每个演员要分到很多个角色的配音任务,根据不同的音色、语调等来使不同的角色形成反差。这更能显示出配音演员们高超的配音技巧,同时也反映出了他们巨大的工作量。童自荣、李蕴慧、叶清、张艺、刘杰这些两岸三地配音演员的代表纷纷表示出这个行业工作量的巨大,往往是早晨开工一直到深夜两三点,由于影视作品后期制作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为了赶进度往往连家也不能回,自备好洗漱用品,吃住都在录音棚里,以致于被称作“棚虫”。长时间的工作时长,高强度的工作量,想想都觉得辛苦。
五、结语
好莱坞电影被称为工业电影,除了因为他成型的流水线生产之外还说明电影、电视剧是一个需要各部门合作的艺术。一部影视剧的成功需要许多的原因,我们并不能说哪一个就是决定性的。《甄嬛传》的成功,离不开紫流苏原著的精彩,离不开郑晓龙导演的指导、离不开孙俪的卖力演出,同样如果没有季冠霖的精彩的配音,那甄嬛这个人物始终是立不起来的。所以我们有时在表演荧幕前的那些大牌明星出色的演技时,不要忘记在他们的身后始终站着一批人,他们用自己专业的声音素养,为我们所喜爱的众多影视人物画龙点睛,画龙点睛。但很多时间我们却忽视了他们的存在,磨灭了他们为艺术做出的贡献。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所有人沉思。目前,他们的付出与回报是不成正比的。
【参考文献】
[1]柴志明.配音演员的基本素质和修养[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1995(04).
[2]钟罕逊.鲜为人知的群体:配音演员.[J].华人时刊,199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