锔器鉴赏与研究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yw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锔,是我国独有的传承了一千多年的民问手艺。锔补手艺为我们留下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锔器。锔器是上几十代人生活的证物,它见证了历史的更朝换代岁月的世事兴衰,蕴含着多元化文化和丰富的社会信息。在锔匠行业悄然消失、历史遗存的锔器濒临绝迹、锔器的功能由实用走向收藏研究的今天,锔器的文物价值逐渐显现出来。
  遍及九州纵贯千年
  瓷器美观、耐高温、经久耐用,一件瓷器能够使用几十年几百年,瓷器是我国自唐代以来最重要的日常用品。但瓷器有个性脆拍摔的致命弱点,而且瓷器一旦摔坏就成了不可降解的永久性垃圾。针对瓷器的这一弱点,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修复破损瓷器的手艺——锔。追溯“锔”的起源我们会发现“锔”最早并非是修复瓷器的,《汉语大字典》(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2011年8月版)对“锔”字的解释是:“1.锔子,又叫抓钉,用以加固建筑构件或接补有裂缝的器物。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羯霜那国·铁门》:‘既设门扉,又以铁锔。’2.用锔子接补器物。《玉篇·金部》:‘以铁缚物。’《集韵·烛谓》:‘锔,铁束物也。’”可见早期的“锔”是用铁抓钉加固建筑构件,至今遗留着许多历史证物。例如,1300多年前修建的乾陵地宫墓道堑.壕,这条墓道堑壕全部使用了长1.25米、宽0.4-0.6米的石条填塞,石条之间都用燕尾形细腰铁栓板拉固。这应该是早期“锔,铁束物也”的实物。《现代汉语词典》对“锔”的解释是:“用锔子连合破裂的陶瓷器等:锔盆、锔缸、锔锅、锔碗儿的。”(商务印书馆2002年增补本)至于“最早出现在什么年代?”目前说法不一尚无确切定论,央视(10频道2011.6.4)播出《锔瓷无痕》专题节目,在节目中称锔这项民间手艺“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历史遗存的锔补过的各类器物在全国各地都不鲜见,出土的锔器最有代表性的是北京毛家湾瓷片坑。2005年7月北京毛家湾在管道施工中,发现了一个很大的埋藏于明代早中期的瓷片坑,出土了100多万件瓷片,这批瓷片的年代上至隋、唐、辽、金、元,下至明代中期的正德,历史跨度达900多年;在这批瓷片中有的带有锔钉孔,有的瓷片上保留着完整的锔钉,充分证明了锔这项手艺被用于瓷器或许在宋代之前就已经出现,至少明代早中期已经在社会上十分普及。外国人对中国锔器也有所记载,在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年)著名儒学家伊藤东涯所著的《蚂蝗绊茶欧记》中称:我国南宋龙泉窑的一个精美的碗传到日本后,一直被当作国宝珍藏,到了日本的室町时代(1392—1573年)这个碗被当时的掌权大将军足利义政收藏。足利义政对这个碗备加珍爱,因为这个碗底出了一道璺,于是足利专门派遣使者携带此碗来到我国,恳请当时的大明皇帝照原样再赐一个。无奈各个窑场都仿烧不出这种釉色的物件,只好命锔匠把碗上的璺锔好后由使者带回日本。由于锔钉的形状有些像蚂蝗,当时的日本人便将锔钉称为“蚂蝗绊”。西方人最早记载锔补手艺的是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年),他在明代万历十年(1582年)到中国,曾游历过澳门、韶州、南昌、南京等不少城市,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到北京后受到明神宗皇帝的热情款待,在京城一直住到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病逝葬于北京二里沟。当他看到锔匠锔补瓷碗的时候感到极为神奇,在他的《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2005年5月版)中写道:这种瓷器还可以耐受热食的热度而不破裂,尤其令人惊异的是如果破了再用铜丝熔合起来就是盛汤水也不会漏。利玛窦所说的“铜丝”即铜质锔钉,所谓“熔合起来”就是锔匠用铜锔钉锔补起来。北京毛家湾瓷片坑所出土的带锔钉的瓷片、伊藤东涯和利玛窦等人的记载,证明锔补手艺在明代社会已经相当普及,而古代社会任何手艺的普及都需要很长的时间过程,锔补瓷器的手艺出现于1000年前是可信的。
  见证变迁 浓缩生活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普及使用瓷器的国家,在唐代人李肇所著的《唐国史补》中称:“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文中的“内丘白瓷瓯”即指邢台窑所生产的各种白瓷器物,“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说明早在唐代社会白瓷器物已经不分贵贱地普遍使用。到了宋代我国开始出现由朝廷直接控制的专烧宫廷、官府用瓷的官窑。历代官窑烧造的瓷器无论器物本身的艺术价值,还是历史价值都非常高。但官窑瓷器毕竟数量极为有限,“以明代景德镇瓷业而论,在其民窑瓷业兴盛时年产瓷器可达3600万件,而据史料记载,明代御窑场在产量最大的时期(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生产瓷器仅12万件,只相当于民窑产量的千分之三。一般年景也不过数万件,尚不及民窑产量的千分之一,可见‘行于九域’的景德镇瓷器基本上是民窑产品。”(叶酷民:《中国陶瓷史》第509页)瓷器在我国古代社会的普及,促进了国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瓷器向世界各地的大量出口为欧洲、美洲乃至全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果说瓷器推动了人类的文明进程,锔补手艺则挽救了破损瓷器的生命。我国民间至今流传着“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的俗语,其实古代锔匠能够锔补的器物的材质种类极为丰富,如瓷、陶、石、木、竹、玉、琉璃等等,其中尤以瓷质日常用品最为常见,所以我们今天常见的历史遗存的锔器大都是瓷质器物,从这句民间俗语中也反映出锔补破损瓷器是古代锔匠最重要的手艺。专家认为北京毛家湾出土的瓷片大都来自于皇宫,证明即便在紫禁城内除了皇族有权使用官窑瓷器以外,宫女太监禁卫军等庞大的服务群体也只能使用民窑瓷器,他们使用的瓷器损坏了同样要锔补了继续再用,可以说千百年来锔器一直遍布除皇族以外的各个阶层。锔器是我们上几十代人生活的证物,它反映了当时不同阶层的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变化,折射出当时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以及生产力的发展和变革状况。历史遗存的锔器绝大多数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锔器与人关系之密切是任何文物所无法比拟的。在笔者收藏的数百件锔器中,有件清代嘉庆年问的豆青釉青花蝶花纹碗,碗的通璺上被锔了十几个铜质锔钉,碗底的小磕有用糯米汁拌合石膏粉修补的痕迹,碗口的磕较大用3×3.5厘米的铝片包裹,说明这个碗从嘉庆以来的100多年间一直在被人使用着。这件锔器见证了清代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的更朝换代,见证了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终结,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地得到了提高,才使这个被使用了100多年的碗成为了收藏品,因此说这件锔器反映出百余年来我国社会的变革、进步,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变化。通过对锔器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它所反映出的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我们还可以从中窥见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所以我们说锔器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历经沧桑 独具意境
  锔器是历经沧桑存有缺陷的器物,但锔器的美恰恰出自于它的缺陷。人们的审美观念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而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是一个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由原始单一向多元化进化的过程,我国独有的缺陷美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在西方美学中并不存在缺陷美,有人认为米洛斯的断臂维纳斯、《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也属于缺陷美,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断臂维纳斯、敲钟人卡西莫多所存在的缺陷只是一种反差或衬托而已,这种缺陷本身并不可能产生出美。我国美学理念中的缺陷美不是某种反差或衬托,而是由器物本身的缺陷产生出的特殊的美的意境,例如宋代哥窑瓷器的开片原本是釉面出现的一种缺陷,而它的美正是出于这种瓷器表面的开片缺陷;太湖石的美必须兼具皱、漏、瘦、透等特征,这些特征恰恰都是石头的缺陷。如果哥窑瓷器的釉面没有开片这种缺陷,把太湖石的皱、漏、瘦、透等缺陷都抹平,它们的美则会随之荡然无存。缺陷美是一种抽象的美的“意境”,反映出“境生于象外”的我国传统美学理念。所谓“意境”是指作品或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是人们的思维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锔器的美无疑也是一种意境美,它的美产生于器物及器物上的璺和锔钉,而璺和锔钉改变了器物原有的美的属性,为器物增添了历经沧桑的意境,这种意境冲击着人的视觉让人浮想联翩,产生出不同于原有器物的“境生于象外”的那种独特美感。历史遗存的各类锔器在制作和锔补过程中,每一件都是由工匠的双手完成的纯手工艺品,日本民俗学家柳宗悦在他的《民艺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中指出:“正是这样的制作带来了不少的喜悦,只有这样的人的喜悦,才能产生美的巨大力量。”在器物最初的制作以及后来的锔补过程中,工匠们把自己的心血注入进器物之中,然后这些锔器又由人长时期地使用,使锔器所融人的人的情感远远超出了一般器物。我国传统美学追求“澄怀观道”的审美境界。“澄怀观道”本是佛界领悟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这一禅境亦十分精妙地呈示了在审美主客体的交融升华中达到的最高境界。在对美的审视中“澄怀观道”也可以说是个人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在美的世界里的无限满足。举个极为通俗的例子:明末倾国倾城的美女陈圆圆终生倾情于文学家冒辟疆,但冒辟疆在谈及陈圆圆的美貌时,却没有发挥他语体文字的专长对陈圆圆的五官、身高、体型、肤色等等做直观的描述,只称“其人淡而韵”。“淡而韵”是非常含蓄极为抽象的意境,而正是这种抽象的意境把人们带进无限的遐想空间。锔器与冒辟疆形容的陈圆圆,一个是以缺陷而令人惊叹的器物,一个是绝代美女,看似这两者没有任何的牵连,但他们的美都是从“具象”产生出“意境”,都同样具有意境美的共性。把玩锔器也如同文人形容美女一样,也需要具有一定的阅历和传统文化的基础。当人们欣赏一件锔器的时候,它的璺和锔钉对人们的视觉产生出强烈的冲击,锔器历经沧桑的缺陷美会使人们产生出诸多的联想,而那些阅历与传统文化丰厚的人,会更容易享受到锔器独有的意境美。
  断代辩伪 依据原物
  断代是文物研究的第一环节,如果文物的时代不明,真伪不辨,就无从确定文物的价值。只有在断代、辨伪的基础上,才能通过科学研究,不断深化对文物价值的认识。那么作为一般文物的锔器应该如何断代呢?作者认为锔器的断代有它自身的特殊性,首先是锔器存在的历史跨度长,历史遗存的锔器中既有数十年前的更有数百年上千年的。第二是尽管目前锔器的存世量锐减,但历史上锔器曾经遍布中华大地,它的分布范围极为广泛,各地现存或出土的锔器具有较大差异。第三是锔器的材质绝大部分是瓷质器物,但除了瓷质器物以外还有陶、石、木、竹、玉、玻璃、胶木、牙角、漆器等多种材质。第四是锔器断代的可依据因素比较多,例如依照原器物生产的年代、依照原器物损坏的年代、依照原器物锔补的年代等等。笔者认为锔器依据器物的生产年代进行断代比较科学、合理并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那么是不是每一件经过锔补的器物都可以算作文物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知道文物必须是在反映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实物。锔器作为一般性文物也必须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并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的状况与发展变化。根据国际上的惯例,文物是指一百年以前制作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实物。我国的锔补行业存在了上千年,特别是自明、清、民国到建国以后这段历史时期,锔匠行业遍布整个中华大地,呈现出空前活跃的局面。目前就整体而言我国的锔匠行业虽然已经消失了,但仍有凤毛麟角的锔补艺人在不同程度地坚守着这项传统手艺,并由他们的手中不断产生出新的锔器。这类锔器的原器物既有历史遗存的也有近期生产的,这就出现了历史遗存的锔器与新产生的锔器并存的状况,所以笔者认为锔器作为文物断代必须有个下限时间,而这个时间界限应该遵循国际惯例,锔器的生产年代应该在100年以上,即必须是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前生产的器物,也就是说只有清代及清代之前生产的经过锔补的器物才具有锔器的文物价值。由于历史遗存的锔器的材质种类繁多,故其材质应包括瓷质和瓷质以外的其他材质。另外,锔器的锔补时间既有当朝锔补更有延后锔补,而且目前缺乏鉴定锔器锔补时间的统一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对锔器的锔补时间可以不作规定。锔器像其他文物一样除了必须进行断代之外,也存在一个如何鉴别真伪问题。我们知道改革开放之前,锔器的存世量很大,几乎遍及我国各地,但却极少有人对锔器进行专题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近30多年来全国性的旧城旧村改造,使历史遗存的锔器数量与日俱减,以致使锔器在诸多城市的古玩市场上销声匿迹。随着锔器存世量的减少,锔器在古玩市场的身价节节升高,例如香港苏富比2012年春拍上海预展,一件背面留有密集锔钉的明代永乐青花“荔枝绶鸟图”大盘,创出了拍卖估价5000—8000万元港币的记录。锔器存世量的锐减与价值的自然回归,形成了古玩市场的供需矛盾,使一些锔器的造假者应运而生。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造假锔器常见的对象是选用廉价的新仿元、明民窑青花瓷器,器形多为高大的梅瓶、香炉、花瓶等。造假的过程是将这类器物表面做旧消除“贼光”后撑裂,选用铁质锔钉锔补,然后以强酸腐蚀锔钉使之生出锈迹,这种造假锔器的卖价在数千元至数万元不等。但造假的锔器缺少使用的痕迹,而且器物的胎、釉、纹饰均与老器物有明显差别,做旧的璺线条细颜色浅淡、锔钉的锈迹无陈旧感、锔孔大小均衡孔内干净,只要掌握了以上要点,造假锔器并不难识别。
  从广义上说锔器作为一般文物并没有太高的身价,但锔器是我们中国独有的文化遗产,每件锔器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证物,每件锔器都是无法复制不可再生的孤品,历史遗存的锔器应该受到社会的重视。目前我们对锔器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所知甚为肤浅,有待于我们以平和的心态细细地解读。
其他文献
纺织,是人类继穿兽皮之后的重要发明。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以畜牧业经营为主体,最初的纺织原料是羊、驼等畜毛。毛织品在先秦时期已经成为西域服饰的主体部分。独特的气候条件使新疆成为了世界上出土古代纺织品最集中,且保存相对完好的地区之一。  新疆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文化的多样性很明显地表现在了新疆各地出土的毛织品上。古代西域的毛织品组织结构变化多样,色彩丰富艳丽,图案具有地域性特点
期刊
艺术家简介:  罗仁琳,1948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母子情》参加“2004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优秀奖。  《和睦之家》参加“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获纪念奖。  《蜀乡故土熊猫情》入选“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和平使者》参加“200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优秀奖。  《天籁之韵》参加“2005年‘长江颂’全国中
期刊
编者按:在上一期杂志中,作者详细介绍了江苏镇江出土的唐代银质和瓷质茶器的形状及功用。银质茶器出土于镇江市丁卯桥一处唐代银器窖藏,有茶釜、火箸、茶盒、茶则等,瓷质茶器出土于镇江市商贸中心大市口的一处唐代文化地层,有研磨器、茶碗、水注等。  二、宋代茶器  1.宋红陶茶碾  碾:长方形,槽口合弧端尖,上宽下窄;碾轮:宛如车轮状,中心镂空,用以装柄操作。碾槽残长31.4厘米,宽3厘米;碾轮径2厘米(图1
期刊
水月观音、净瓶观音、鱼篮观音、书卷观音、数珠观音、送子观音、千手千眼观音,都是观世音菩萨的法身。造像有金铸,有玉雕,有瓷塑。笔者介绍的这尊元代窟龛水月观音堪称青白瓷中杰作。  一、造像美  龛中水月观音为如意坐姿,一脚跷起,另一脚放下,呈优美娴雅的半跏趺状。她头戴宝冠,腕饰手链,胸前佩缀珠璎珞。右手握飘带,手臂搁于弓起的右膝上,左手抚贴于左大腿侧。容颜端庄美丽,神情安定祥和,雍容华贵而又自然超脱,
期刊
陶器的形成,源于对火的应用和对粘土的认识。火在生产活动中的长期使用,使古人逐渐发现成形的粘土经火烧后异常坚硬而且耐水性强。自此,陶器便成为了人类生活中的必需品。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出现的一种手制陶,它不仅是制陶工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当时人们某种情感、观念和精神的体现。从目前的考古发掘看,我国的彩陶出土量很大,分布地域很广,各类彩陶文化几乎遍及整个中华大地,从东到西,从北到南,像张网纵横交错
期刊
在古陶瓷鉴定领域所称的“人证”鉴定其实就是指传统的经验鉴定,是指鉴定者在长期的鉴定实践中,依据个人所积累的经验,通过眼看、手摸、耳听、鼻闻等感觉器官,对器物进行鉴别。也就是俗称的“眼学”,又叫“目鉴”。  传统经验鉴定作为一门科学,通过采用排比类推、标型学、考证学等方法,找出被鉴器物在器形、釉色、纹饰、款识等方面,与“标准器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由此推论出被鉴器物的真赝。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快捷
期刊
明代中期及以后,文人画有了较大的发展,各种流派风起云涌,官方的“院派”之外,以戴进为创始人的“浙派”,以吴伟为代表的“江夏派”,以沈周为领军人物的“吴门派”等等,各派之间各显神通,争奇斗艳。而影响最大且又最为深远的,当属“吴门派”。“吴门派”以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元四家”为宗,但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不同的创新,因而繁衍出“吴门派”中的不少支派,以致各种面貌名家四出。师法“吴门派”首任掌门人沈周
期刊
近现代书画在中国艺术史占有重要地位,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呈现出新旧交替、继往开来、璀璨夺目的特色。武汉博物馆珍藏有许多近现代书画作品,其中不乏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溥儒、徐悲鸿、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王雪涛、何香凝等著名艺术大师的传世真迹。笔者现撷取其中佳作,内容涵盖人物、山水、花鸟各科,略加赏析,以飨读者。  吴昌硕《寿桃图》轴  纵140厘米,横53厘米,纸本设色。画轴右下方题款为:“灼灼
期刊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2013年4月和5月刊,曾发表拙作《砂海民壶古雅淳朴——宜兴紫砂民国诸家壶艺珍赏》,而本文是前文的姊妹篇。因民国紫砂名家高手人物众多,典故纷繁,篇幅有限很难全面详述,故又从民国高手的茗壶精品中细选10把茗壶,与广大壶友共同玩赏。  民国紫砂除了前文所述一流的壶艺诸家外,还有一批制壶高手。他们的紫坛名气、制壶功力、后世影响均稍逊于上述的壶艺诸家,但他们同样以不凡的技艺、传世的名
期刊
小友荐相先生画作,嘱我写评。于是挑灯观画,欣然提笔,赋诗一首:  相逢世上翰墨客,见贤天下丹青士。迟闻知音未相识,印近西汵金石韵。  诗吟东方人曲美,辞赋华夏九州景。书临魏晋三希帖,画承元宋五代风。  自古画者,多寄情寓意,或悲喜,或愤世,或恰然自得之情。相见迟华尔街金融界四十三年,执金融财务牛耳,看惯人世浮沉,自有体味,是以有“青楼酒肆伴人老,薄幸疯狂印雪泥”诗作,美东第一风流才子是也!  相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