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摄影前途的讨论近几年越来越热闹,摄影圈中却弥散着一种悲观的气氛。其实远没必要大惊小怪。首先,天下没一种东西可以永世长存;再者,也没有一种东西在流行很长一段时间后会迅即被人抛弃。存废兴衰,不是哪个人或哪个企业能说了算的;心平气和,从容面对,找自己喜欢的东西和自己熟悉的路子拍,永远不会错。
就摄影的视觉功能来讲,留住过去、记录现在,仅这两条,没哪种介质可与之比肩。绘画,学起来没那么容易,况且画得再逼真也难以完全反映真实的状态;文字更是苍白,任凭你说你写,不拿出一张照片来,谁信?
现在的世界变化快,有些东西说没就没,但只要有照片为证,留给后人,还算是种“挽救”。于此,摄影功不可没。眼下悄然兴起的废墟旅游和废墟摄影(注:废墟旅游和废墟摄影是指以城市中被废弃的建筑和街区为目标的旅游和摄影活动)正是在这个前提下应运而生的新动态。全世界痴迷这个冷门爱好的不过万儿八千人,不过这也正体现了摄影的可爱之处,拍摄题材可以越来越怪,越来越单一;拐弯掉头,随性发挥,摄影的未来或许正是如此。
美国费城的摄影师马修·克里斯托弗(Matthew Christopher)以被遗弃建筑为主题拍摄的照片在摄影界引起不小的轰动。他的作品确实触动了一些对偏门题材感兴趣的摄影爱好者。我们不妨暂且称这为“废墟摄影”,但实际上,这是一种比较另类的建筑摄影。
细观“废墟摄影”,它不仅为我们留住过去,还向人们展示了一种说不出的美,一种苍凉中带点韵味儿的美,那是新建筑所没有的—好似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小说里的“呼啸山庄”就近在眼前。
遗憾的是,美的东西未必都能得到人们的共识与珍惜,何况有些美的东西还需要花大钱去保护。就如同这些风雨飘摇的老房子,实在维护不起,那一定要在彻底消失之前将它拍下来。我们当年要是有马修这样的眼光,北京古老的城墙和数不清的胡同老房子,至少还能以影像的形式展示给后人。事实上,现在保留的这类照片真的很少。如果不是马修的照片摆在面前,谁也不会相信当年花巨资盖起来的教堂会被遗弃和糟蹋成那样子,里面的那架当初价值连城的巨型管风琴,据说是匹茨堡的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捐赠的,而今想当做废木料处理还没找着下家呢。他的照片中还有一座看上去几近完好的歌剧院,昂贵的彩色拼花玻璃窗和丝绒幕布都完好无损,这样的剧院现在花一千万美元未必盖得下来,但它同样被人遗弃了。
给没人住的老房子拍“遗照”,是一些摄影师绝好的展露才华与眼识的机会。如果想象力再丰富一些,纪实摄影/新闻摄影/风光摄影/创意摄影等都可以跟形形色色的老房子挂上钩。
现在大多数人面对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如今什么商品都不太好卖,唯独大城市里的房子供不应求。价格不但看涨,而且好像还涨不到尽头。但是,另外一个或许不被多数人所知的事实是,在世界各地,近20年来形成的“鬼城”也不少—一座城市中大量的近郊豪宅和普通住宅楼被遗弃。这类情况在美国、英国和德国发生得最多,欧洲其他地区也不鲜见。
英美一些城市的住宅楼经常是整栋甚至整街区地被抛弃,据说是因为有些开发商认为把旧建筑先拆掉再盖新的,要比找块新地方直接盖楼成本更高。还有更离谱的,几乎整个城市都被废弃了。最近宣布破产的美国底特律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今年夏天宣布破产后,底特律全城有七八万座房屋被废弃,五年前值45万美元的房子,现在开价2300美元,而这个价格只够在纽约第五大道上买个中高档次的名牌手袋;而100平米出头的小型独户住宅则开价在500美元左右,这个价格只能在美国买到一双比较好的运动鞋。即便如此便宜,真正敢出手的买房人并不多。
在欧美国家,豪宅通常指的是那些永久性结构,占地面积广大,单体使用面积不小于200平米,建筑式样经过主人精心设计的独栋建筑。在摄影师眼中,这种房子是最值得拍摄“留姿”的。有一个专干此事的摄影师说:“豪宅即使被人遗弃,外表破败不堪,也是金碗破了分量还在,特有的苍凉和建筑的外在美,都是上好的拍摄素材。”虽然被遗弃,但是私宅的内部并不易拍到,因为在未得到主人允许之前,外人是不能擅自进入的。而这些房子的主人,天晓得都在哪里。欧洲的一些废弃豪宅,几十年前以至上百年前都是由主人委托专业机构精心设计,匠人精心施工的杰作;绝非像现在的大多数豪宅,光有面积,材不真料不实,墙里塞的都是泡沫保温板,屋顶上盖的是锌铁皮,门前的柱子看上去倒是像“爱奥尼克”(Lonic Order,古希腊三种柱式之一),但实际上是包出来的空心柱。而以前的老房子,那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大理石,最不济的也是花岗岩,水泥柱都几乎看不着。
商人能在几天之内停止销售已不再畅销的食品或电子产品,却无法将那些卖不出去的房子一举收回放进仓库。有的房子是盖好后一直找不到买主的新房,也有一些是因为政治变故或战争被人遗弃的上好住宅,但更多是那些无力承担高昂维护费或遗产税的后人不得不放弃的。不管怎么说,结实考究的老房子被人为毁弃的不多,任凭其风吹雨打,自然凋零的占多数。“正是这样的老房子最有味道,怎么拍都好看。”
早在几年前,在一些对“老玩艺儿”特感兴趣的西方人中,就悄然兴起这种以城市旧宅和废弃建筑为探险对象的旅游方式,并无形中带动了“废墟摄影”潮流。尽管真正痴迷上“废墟摄影”的只是这支探险大军中的少数人,但如今的摄影趋势也是朝着小众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一个拍摄主题,全世界有百十来号人参与都该算多的了。这些人之间彼此互通信息,互相切磋,互相介绍废墟地点,没几年的工夫,已形成一定规模。其中,有些人还发现了商机,把所摄照片传到网上,摇身一变成了电影公司和对旧宅另有用意的人的“房探”。而一些废墟建筑,也因为这些摄影师而被重新找到了剩余价值。
还有些上档次的废墟集中地,渐渐成了小众化的旅游景点。对从事商业摄影的摄影师来讲,这些弃而不用,旧而不倒的老建筑绝对是上好的免费布景。有些建筑的式样,花钱搭个假的都难。加拿大多伦多市有一本专门面向废墟探险者的杂志名为《渗透》(Infiltration),现在的固定阅读群体已近万人。这里面的照片全都出自于爱好这一题材的摄影师之手。
废墟旅游和当下比较流行的工业旅游不仅有异曲同工之妙,也为当今摄影人开启了一扇新窗户。对于那些到北京旅游的西方摄影爱好者来说,最能抓住他们心的当然不是耀眼的玻璃幕墙和光怪陆离的购物广场,而恰恰是北京的老胡同、旧房子。在大多数人眼里,中国城市里高档的废墟豪宅屈指可数,这些旧宅要不被拆得个精光,要不就修得油光水滑,将过去的痕迹一并抹去,紧锁大门,让那些乘兴而来的摄影师,败兴而归。但据我所知,中国一些城市里值得一拍的旧豪宅还是有不少的,只是不集中,不太好找而已,如果碰上既懂行,又爱摄影,还有那么点闲工夫的人,中国的“废墟摄影”应该不是“二流货”。
天下事,新的还会更新,旧的一旦失去,不会再来。眼瞧着有些老旧建筑,质量还不错,但因为种种原因,最终逃不脱被遗弃或被拆毁的命运。能把它们昔日的雄姿倩影长留人间供人回忆,看起来感怀一番,这个重担只能交给那些有先见之明,再加上有点儿小情调的摄影师了。
就摄影的视觉功能来讲,留住过去、记录现在,仅这两条,没哪种介质可与之比肩。绘画,学起来没那么容易,况且画得再逼真也难以完全反映真实的状态;文字更是苍白,任凭你说你写,不拿出一张照片来,谁信?
现在的世界变化快,有些东西说没就没,但只要有照片为证,留给后人,还算是种“挽救”。于此,摄影功不可没。眼下悄然兴起的废墟旅游和废墟摄影(注:废墟旅游和废墟摄影是指以城市中被废弃的建筑和街区为目标的旅游和摄影活动)正是在这个前提下应运而生的新动态。全世界痴迷这个冷门爱好的不过万儿八千人,不过这也正体现了摄影的可爱之处,拍摄题材可以越来越怪,越来越单一;拐弯掉头,随性发挥,摄影的未来或许正是如此。
美国费城的摄影师马修·克里斯托弗(Matthew Christopher)以被遗弃建筑为主题拍摄的照片在摄影界引起不小的轰动。他的作品确实触动了一些对偏门题材感兴趣的摄影爱好者。我们不妨暂且称这为“废墟摄影”,但实际上,这是一种比较另类的建筑摄影。
细观“废墟摄影”,它不仅为我们留住过去,还向人们展示了一种说不出的美,一种苍凉中带点韵味儿的美,那是新建筑所没有的—好似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小说里的“呼啸山庄”就近在眼前。
遗憾的是,美的东西未必都能得到人们的共识与珍惜,何况有些美的东西还需要花大钱去保护。就如同这些风雨飘摇的老房子,实在维护不起,那一定要在彻底消失之前将它拍下来。我们当年要是有马修这样的眼光,北京古老的城墙和数不清的胡同老房子,至少还能以影像的形式展示给后人。事实上,现在保留的这类照片真的很少。如果不是马修的照片摆在面前,谁也不会相信当年花巨资盖起来的教堂会被遗弃和糟蹋成那样子,里面的那架当初价值连城的巨型管风琴,据说是匹茨堡的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捐赠的,而今想当做废木料处理还没找着下家呢。他的照片中还有一座看上去几近完好的歌剧院,昂贵的彩色拼花玻璃窗和丝绒幕布都完好无损,这样的剧院现在花一千万美元未必盖得下来,但它同样被人遗弃了。
给没人住的老房子拍“遗照”,是一些摄影师绝好的展露才华与眼识的机会。如果想象力再丰富一些,纪实摄影/新闻摄影/风光摄影/创意摄影等都可以跟形形色色的老房子挂上钩。
现在大多数人面对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如今什么商品都不太好卖,唯独大城市里的房子供不应求。价格不但看涨,而且好像还涨不到尽头。但是,另外一个或许不被多数人所知的事实是,在世界各地,近20年来形成的“鬼城”也不少—一座城市中大量的近郊豪宅和普通住宅楼被遗弃。这类情况在美国、英国和德国发生得最多,欧洲其他地区也不鲜见。
英美一些城市的住宅楼经常是整栋甚至整街区地被抛弃,据说是因为有些开发商认为把旧建筑先拆掉再盖新的,要比找块新地方直接盖楼成本更高。还有更离谱的,几乎整个城市都被废弃了。最近宣布破产的美国底特律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今年夏天宣布破产后,底特律全城有七八万座房屋被废弃,五年前值45万美元的房子,现在开价2300美元,而这个价格只够在纽约第五大道上买个中高档次的名牌手袋;而100平米出头的小型独户住宅则开价在500美元左右,这个价格只能在美国买到一双比较好的运动鞋。即便如此便宜,真正敢出手的买房人并不多。
在欧美国家,豪宅通常指的是那些永久性结构,占地面积广大,单体使用面积不小于200平米,建筑式样经过主人精心设计的独栋建筑。在摄影师眼中,这种房子是最值得拍摄“留姿”的。有一个专干此事的摄影师说:“豪宅即使被人遗弃,外表破败不堪,也是金碗破了分量还在,特有的苍凉和建筑的外在美,都是上好的拍摄素材。”虽然被遗弃,但是私宅的内部并不易拍到,因为在未得到主人允许之前,外人是不能擅自进入的。而这些房子的主人,天晓得都在哪里。欧洲的一些废弃豪宅,几十年前以至上百年前都是由主人委托专业机构精心设计,匠人精心施工的杰作;绝非像现在的大多数豪宅,光有面积,材不真料不实,墙里塞的都是泡沫保温板,屋顶上盖的是锌铁皮,门前的柱子看上去倒是像“爱奥尼克”(Lonic Order,古希腊三种柱式之一),但实际上是包出来的空心柱。而以前的老房子,那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大理石,最不济的也是花岗岩,水泥柱都几乎看不着。
商人能在几天之内停止销售已不再畅销的食品或电子产品,却无法将那些卖不出去的房子一举收回放进仓库。有的房子是盖好后一直找不到买主的新房,也有一些是因为政治变故或战争被人遗弃的上好住宅,但更多是那些无力承担高昂维护费或遗产税的后人不得不放弃的。不管怎么说,结实考究的老房子被人为毁弃的不多,任凭其风吹雨打,自然凋零的占多数。“正是这样的老房子最有味道,怎么拍都好看。”
早在几年前,在一些对“老玩艺儿”特感兴趣的西方人中,就悄然兴起这种以城市旧宅和废弃建筑为探险对象的旅游方式,并无形中带动了“废墟摄影”潮流。尽管真正痴迷上“废墟摄影”的只是这支探险大军中的少数人,但如今的摄影趋势也是朝着小众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一个拍摄主题,全世界有百十来号人参与都该算多的了。这些人之间彼此互通信息,互相切磋,互相介绍废墟地点,没几年的工夫,已形成一定规模。其中,有些人还发现了商机,把所摄照片传到网上,摇身一变成了电影公司和对旧宅另有用意的人的“房探”。而一些废墟建筑,也因为这些摄影师而被重新找到了剩余价值。
还有些上档次的废墟集中地,渐渐成了小众化的旅游景点。对从事商业摄影的摄影师来讲,这些弃而不用,旧而不倒的老建筑绝对是上好的免费布景。有些建筑的式样,花钱搭个假的都难。加拿大多伦多市有一本专门面向废墟探险者的杂志名为《渗透》(Infiltration),现在的固定阅读群体已近万人。这里面的照片全都出自于爱好这一题材的摄影师之手。
废墟旅游和当下比较流行的工业旅游不仅有异曲同工之妙,也为当今摄影人开启了一扇新窗户。对于那些到北京旅游的西方摄影爱好者来说,最能抓住他们心的当然不是耀眼的玻璃幕墙和光怪陆离的购物广场,而恰恰是北京的老胡同、旧房子。在大多数人眼里,中国城市里高档的废墟豪宅屈指可数,这些旧宅要不被拆得个精光,要不就修得油光水滑,将过去的痕迹一并抹去,紧锁大门,让那些乘兴而来的摄影师,败兴而归。但据我所知,中国一些城市里值得一拍的旧豪宅还是有不少的,只是不集中,不太好找而已,如果碰上既懂行,又爱摄影,还有那么点闲工夫的人,中国的“废墟摄影”应该不是“二流货”。
天下事,新的还会更新,旧的一旦失去,不会再来。眼瞧着有些老旧建筑,质量还不错,但因为种种原因,最终逃不脱被遗弃或被拆毁的命运。能把它们昔日的雄姿倩影长留人间供人回忆,看起来感怀一番,这个重担只能交给那些有先见之明,再加上有点儿小情调的摄影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