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9月19日至9月25日,2013第13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PIP)在平遥古城展开,本次摄影大展的主题为“走向生活的影像”,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余位摄影师、策展人为此次大展带来了427个展览、12000余幅作品。
“走向生活的影像”
“生活”是人类自古至今一直不断思考审视的宏观命题。我们所谈论的“生活”,又包含着形式/内容/意义/观念/物质/精神等众多分支命题。摄影作为一种记录和表达的媒介,也反映着摄影者对于生活的观念。尤其是在这个飞速变化发展的时代,摄影和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摄影的日趋普及与当代影像的丰富性,使得这一话题拥有了更丰满的内涵和外延。“走向生活的影像”,将“影像”与“生活”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可以多层次、深入探讨的话题。
主办方对于此次大展的主题也做了如下阐释:
必须承认,在这个数字的时代,一台相机+一台电脑,甚至只需要一台智能手机,便可以创造无数的“神迹”,而图像泛滥的结果必然是我们不再信任影像自身,而是以一种廉价的快感取代我们对于摄影本身的敬畏。
摄影由半科学与半艺术结合而成,神秘感本不应是摄影的应有之意,但在剥离神秘感的同时,将我们对于摄影本身的敬畏一同剥离,则是过犹不及的愚蠢。
从数码摄影诞生至今,摄影这一行为正逐渐变成“行为”本身,而不再具备其他的意义。被赋予在“摄影”之上的记录历史、反映现实的功能正逐渐被普通民众手中的手机、卡片机、单反所拍摄的各色照片所取代,“摄影”变成某种用以自娱自乐的玩意,一门产业链完整的生意。
走向生活的影像,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摄影神秘性的一次剥离。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展览追求大画幅的视觉冲击力,却忘却摄影本应具有的心灵冲击力,将影像本身变成某种“奇观”,以此来掩饰作者面对生活时所欠缺的敏感与新鲜。
如果说以往的大展主题着重于向外“观看”和“探寻”,那么本届的主题更倾向于从摄影者切身的角度出发,回归一种向内的思考与自省。
记录生活的摄影
摄影最原始、本质的功能就是记录。摄影者按下快门,记录下“此时此地”的情景,也为后人保留了回忆的凭证。
在此次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外众多的纪实影像。我们除了可以观看不同时空的摄影者在生活中关注着什么、记录下什么,还可以思考:我们可以用怎样的形式和脉络呈现这种生活记录。
重要的不仅仅是影像本身,更是观看和整合的思路。在此次大展上,我们可以看到,众多策展人、摄影师将分散在时空中的影像精心地梳理和串联,并尝试用新鲜、多元的形式呈现给观者,带给观者全新的感受。
由国内策展人那日松和来自美国的乔纳森·科斯里德(Jonathan Kos-Read)策展的《谁·看》展,展示了21位中国摄影师和21位外国摄影师拍摄的中国当代人日常生活的纪实影像。这其中也许有你在生活中见到过、甚至很熟悉的场景,也有那些你可能甚少关注的景象。这些照片全部来自网络,摄影师并不全是专业摄影师,更多是业余爱好者。参展者和照片的选择都有很大的随机性。“我们的意图是想看一看中国摄影师和外国摄影师拍摄的‘当代中国’有什么不同。当然也许这个意图产生的结果是根本没有意义的。如果单纯看照片,你也许几乎分不出哪个是中国摄影师拍摄的,哪个是外国摄影师拍摄的。因为经过了策展人的挑选和编辑之后,所有的展览照片都有了一种共同的‘概念’—这些照片展示的都是当代中国的社会景观:一个城市化进程中多元、混乱、生机勃勃的国家以及生活在这个国家中的人民。”
在《穿影越像—威廉·桑德斯1866年的中国影像》展上,你可以观看到150年前中国的日常生活。这位来自英国的摄影师威廉·桑德斯(William Sauders')是19世纪在中国拍照的最出色的摄影师之一,尽管他的作品有很多都是摆拍,但仍然准确地记录下来了那个时代的风光与故事。此次展览,除了展示这些老照片以外,策展者还别出心裁地选择了全息技术(虚拟成像技术)来呈现这些影像,通过投影配合交互技术,让人们看到新颖的影像呈现方式,让时间和空间再次生动起来。
由策展人陈小波策划的《中国式合影》影展,搜集、展示了中国近代以来的众多黑白老照片—遥远年代中的集体照,每一幅照片里的人们,都端正地摆好姿态,望向镜头。陈小波在策展人语中这样阐释:“每当我走进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寻找老照片,最吸引我的是那些从中国大历史中走出来的面孔……这些面孔置身于他们所处的时代,为我讲述大时代中每个人独特的经历、每个人的悲欢喜乐、每个人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过去的每一天成为历史,历史帮助我们洞察现在。过往的人委身黄土,但图片的存留却让我们在疏远和陌生的时代与历史上各种角色相会,并试图重新捕捉过去的时空和人物的生命,去探寻他们的故事,体贴他们的情感,重新组织一段被历史因果和必然规律解释得支离破碎的人生。这些面孔,我们完全可以看作是时代的记忆、一个如此独特的国家的记忆……”
透过影像感知世界
“媒介是人的延伸。”麦克卢汉的观点至今仍然被奉为经典。摄影延伸了我们的视觉和知觉,通过不同时空的摄影者的镜头,我们看到了从未见过的世界。陌生的人、新奇的场景,我们在赞叹和震撼的同时,也被世界另一端所感染,被人类共通的情感联结在一起。
《平凡中的非凡》拉丁美洲五国展由澳大利亚总策展人阿拉斯戴尔·福斯特(Alasdair Foster)策划,由来自拉丁美洲五个国家的展览组成:哥伦比亚、古巴、危地马拉、墨西哥、委内瑞拉,每个展览的策展人都是各自国家摄影界的领军人物,而所有参展摄影师的作品都从不同角度探究这个缤纷世界里日常生活中的非凡之处。哈瓦那人潮涌动的防海墙,坚忍不拔的哥伦比亚传统马戏团旅者,委内瑞拉繁华街头工作的美甲师,正在虔诚祈祷的危地马拉人家,喧嚣的墨西哥公路之旅……拉丁美洲国家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尽管贫富悬殊,这里的人们仍然享受轻松愉悦的生活。生命即是生活,平凡的每一天也会呈现出诗意,生活在这里的摄影师和艺术家们不断地用镜头捕捉着人们生活中的情境。 此外,《澳门馆》、《跨界》、《非洲印象》、《美拉尼西亚》等众多展览都可以让观者领略“生活在别处”的风景与文化,为观者打开全新的视野。
照片背后的审视与反思
除了通过照片记录生活、观察世界,影像也是输出观念、引导人们对生活进行批判与反思的媒介。
《日常困境—四月风中国影像展》,包含了几十位国内摄影者的作品。作品关注当下尖锐的社会问题:环境、城市化、教育、贫困……这个展览呼吁人们在真切、实在的日常生活中,感受和思考生活的困境和疑惑,用影像记录和表达。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微小参与汇集成流,“日常困境”有可能被逐渐改变。
策展人杜曦云为这个展览作了如下注解:“基本生存处境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肉身感受,再貌似宏大、高远、深奥的思想或舆论,都需要落实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生活中来,日常生活才是真切、实在的。生存在中国的个体,日常生活的欲望、诉求、体验、思考等都被中国当下的现实境况塑造、制约着。同时,这些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欲望、诉求、体验、思考等,也在生产、塑造、制约着中国当下的现实境况。专注日常生活,就是面对真切、实在、具体的日常生活,困境直接显露了出来。有些困境是个人的、私密的,但在当下,更多的困境是普遍性的、公共性的。对它们的追问,又可能牵扯出更多的政治、经济、文化原因。发现、感受困境,同时用记录或者创作的影像方式表达这种困境,是对日常生活的负责。但发现、感受、表达困境,不是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感受和深刻认知,以及带着问题意识的‘镜头’”。
用虚构折射现实生活
在此次摄影大展中,美国摄影师罗杰·拜伦(Roger Ballen)的个展《魔力与神话》可谓相当引人关注。他此次的展出作品分为《影子房间》和《寄宿公寓》两个系列,非常切合“魔力与神话”这个主题,带有一种诡异而独特的超现实感。作品看似梦境中的场景,充斥着丰富的细节和复杂的构象,发人深思。
“对于我们惯常的视觉习惯和语法逻辑而言,罗杰·拜伦作品无处不充斥着‘物’与‘词’的冲突,人们的观看经验被刻意割裂,意义判读失去了常识性和有效性。”策展人连芷平这样诠释罗杰·拜伦的作品。
罗杰·拜伦在作品中有意混淆纪实摄影与虚构摄影的界限,用“幻象”代替了“现实”,却又坚称“它们内部有一个世界,我如实记录了那个世界”,将纪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陷入新的争执。
“以虚构去纪实,实际上便是装置。罗杰·拜伦的创作方式如同装置艺术家,他营造特定空间,安排戏剧性情节,画面元素铺陈如道具,又犹如画家那般注重调子、肌理、线条……每幅作品虽皆为日常生活场景,却展现出一种全新的魔鬼一般的措辞,暴力感与陌异感被推向了极致。”
与此类似的“虚构纪实”还有由澳大利亚摄影师布罗尼克·科茨卡创作的系列作品《101房间》。《101房间》系列表现人的缺点、恐惧以及脆弱,不仅反映人的生活片段,同时也反映人类内心存在的恐惧—害怕失败、害怕孤独等等,整个系列从不同的人物、场景、影像反映生活的不同片段。风格上,《101房间》借用了电影中表现破旧旅店的方法,融合了诸多书记、电影、戏剧的手法,你可以通过《101房间》想象到一个破败小旅店的景象,即使你从未踏入现场。《101房间》探索自我身份和地位的认同,它搭建了虚构的场景,创造出想象中的房间。
作为观展者,我们可以选择多个维度来思考“走向生活的影像”这个主题—其中之一即是摄影如何进入并改变着我们观察和表现世界的方式:我们用镜头记录下什么,我们如何通过摄影拓展对世界的认知,摄影引导我们思考什么……此外,生活又是如何进入摄影并改变摄影的内涵与外延:生活方式对摄影产生的影响,摄影有了哪些新的表达和呈现方式,我们如何将新的观念赋予摄影创作……
这些维度可以作为线索,供我们思考影像与生活之间的关联,但两者融合所产生的碰撞与思考绝不仅限于此。
“走向生活的影像”
“生活”是人类自古至今一直不断思考审视的宏观命题。我们所谈论的“生活”,又包含着形式/内容/意义/观念/物质/精神等众多分支命题。摄影作为一种记录和表达的媒介,也反映着摄影者对于生活的观念。尤其是在这个飞速变化发展的时代,摄影和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摄影的日趋普及与当代影像的丰富性,使得这一话题拥有了更丰满的内涵和外延。“走向生活的影像”,将“影像”与“生活”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可以多层次、深入探讨的话题。
主办方对于此次大展的主题也做了如下阐释:
必须承认,在这个数字的时代,一台相机+一台电脑,甚至只需要一台智能手机,便可以创造无数的“神迹”,而图像泛滥的结果必然是我们不再信任影像自身,而是以一种廉价的快感取代我们对于摄影本身的敬畏。
摄影由半科学与半艺术结合而成,神秘感本不应是摄影的应有之意,但在剥离神秘感的同时,将我们对于摄影本身的敬畏一同剥离,则是过犹不及的愚蠢。
从数码摄影诞生至今,摄影这一行为正逐渐变成“行为”本身,而不再具备其他的意义。被赋予在“摄影”之上的记录历史、反映现实的功能正逐渐被普通民众手中的手机、卡片机、单反所拍摄的各色照片所取代,“摄影”变成某种用以自娱自乐的玩意,一门产业链完整的生意。
走向生活的影像,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摄影神秘性的一次剥离。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展览追求大画幅的视觉冲击力,却忘却摄影本应具有的心灵冲击力,将影像本身变成某种“奇观”,以此来掩饰作者面对生活时所欠缺的敏感与新鲜。
如果说以往的大展主题着重于向外“观看”和“探寻”,那么本届的主题更倾向于从摄影者切身的角度出发,回归一种向内的思考与自省。
记录生活的摄影
摄影最原始、本质的功能就是记录。摄影者按下快门,记录下“此时此地”的情景,也为后人保留了回忆的凭证。
在此次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外众多的纪实影像。我们除了可以观看不同时空的摄影者在生活中关注着什么、记录下什么,还可以思考:我们可以用怎样的形式和脉络呈现这种生活记录。
重要的不仅仅是影像本身,更是观看和整合的思路。在此次大展上,我们可以看到,众多策展人、摄影师将分散在时空中的影像精心地梳理和串联,并尝试用新鲜、多元的形式呈现给观者,带给观者全新的感受。
由国内策展人那日松和来自美国的乔纳森·科斯里德(Jonathan Kos-Read)策展的《谁·看》展,展示了21位中国摄影师和21位外国摄影师拍摄的中国当代人日常生活的纪实影像。这其中也许有你在生活中见到过、甚至很熟悉的场景,也有那些你可能甚少关注的景象。这些照片全部来自网络,摄影师并不全是专业摄影师,更多是业余爱好者。参展者和照片的选择都有很大的随机性。“我们的意图是想看一看中国摄影师和外国摄影师拍摄的‘当代中国’有什么不同。当然也许这个意图产生的结果是根本没有意义的。如果单纯看照片,你也许几乎分不出哪个是中国摄影师拍摄的,哪个是外国摄影师拍摄的。因为经过了策展人的挑选和编辑之后,所有的展览照片都有了一种共同的‘概念’—这些照片展示的都是当代中国的社会景观:一个城市化进程中多元、混乱、生机勃勃的国家以及生活在这个国家中的人民。”
在《穿影越像—威廉·桑德斯1866年的中国影像》展上,你可以观看到150年前中国的日常生活。这位来自英国的摄影师威廉·桑德斯(William Sauders')是19世纪在中国拍照的最出色的摄影师之一,尽管他的作品有很多都是摆拍,但仍然准确地记录下来了那个时代的风光与故事。此次展览,除了展示这些老照片以外,策展者还别出心裁地选择了全息技术(虚拟成像技术)来呈现这些影像,通过投影配合交互技术,让人们看到新颖的影像呈现方式,让时间和空间再次生动起来。
由策展人陈小波策划的《中国式合影》影展,搜集、展示了中国近代以来的众多黑白老照片—遥远年代中的集体照,每一幅照片里的人们,都端正地摆好姿态,望向镜头。陈小波在策展人语中这样阐释:“每当我走进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寻找老照片,最吸引我的是那些从中国大历史中走出来的面孔……这些面孔置身于他们所处的时代,为我讲述大时代中每个人独特的经历、每个人的悲欢喜乐、每个人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过去的每一天成为历史,历史帮助我们洞察现在。过往的人委身黄土,但图片的存留却让我们在疏远和陌生的时代与历史上各种角色相会,并试图重新捕捉过去的时空和人物的生命,去探寻他们的故事,体贴他们的情感,重新组织一段被历史因果和必然规律解释得支离破碎的人生。这些面孔,我们完全可以看作是时代的记忆、一个如此独特的国家的记忆……”
透过影像感知世界
“媒介是人的延伸。”麦克卢汉的观点至今仍然被奉为经典。摄影延伸了我们的视觉和知觉,通过不同时空的摄影者的镜头,我们看到了从未见过的世界。陌生的人、新奇的场景,我们在赞叹和震撼的同时,也被世界另一端所感染,被人类共通的情感联结在一起。
《平凡中的非凡》拉丁美洲五国展由澳大利亚总策展人阿拉斯戴尔·福斯特(Alasdair Foster)策划,由来自拉丁美洲五个国家的展览组成:哥伦比亚、古巴、危地马拉、墨西哥、委内瑞拉,每个展览的策展人都是各自国家摄影界的领军人物,而所有参展摄影师的作品都从不同角度探究这个缤纷世界里日常生活中的非凡之处。哈瓦那人潮涌动的防海墙,坚忍不拔的哥伦比亚传统马戏团旅者,委内瑞拉繁华街头工作的美甲师,正在虔诚祈祷的危地马拉人家,喧嚣的墨西哥公路之旅……拉丁美洲国家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尽管贫富悬殊,这里的人们仍然享受轻松愉悦的生活。生命即是生活,平凡的每一天也会呈现出诗意,生活在这里的摄影师和艺术家们不断地用镜头捕捉着人们生活中的情境。 此外,《澳门馆》、《跨界》、《非洲印象》、《美拉尼西亚》等众多展览都可以让观者领略“生活在别处”的风景与文化,为观者打开全新的视野。
照片背后的审视与反思
除了通过照片记录生活、观察世界,影像也是输出观念、引导人们对生活进行批判与反思的媒介。
《日常困境—四月风中国影像展》,包含了几十位国内摄影者的作品。作品关注当下尖锐的社会问题:环境、城市化、教育、贫困……这个展览呼吁人们在真切、实在的日常生活中,感受和思考生活的困境和疑惑,用影像记录和表达。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微小参与汇集成流,“日常困境”有可能被逐渐改变。
策展人杜曦云为这个展览作了如下注解:“基本生存处境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肉身感受,再貌似宏大、高远、深奥的思想或舆论,都需要落实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生活中来,日常生活才是真切、实在的。生存在中国的个体,日常生活的欲望、诉求、体验、思考等都被中国当下的现实境况塑造、制约着。同时,这些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欲望、诉求、体验、思考等,也在生产、塑造、制约着中国当下的现实境况。专注日常生活,就是面对真切、实在、具体的日常生活,困境直接显露了出来。有些困境是个人的、私密的,但在当下,更多的困境是普遍性的、公共性的。对它们的追问,又可能牵扯出更多的政治、经济、文化原因。发现、感受困境,同时用记录或者创作的影像方式表达这种困境,是对日常生活的负责。但发现、感受、表达困境,不是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感受和深刻认知,以及带着问题意识的‘镜头’”。
用虚构折射现实生活
在此次摄影大展中,美国摄影师罗杰·拜伦(Roger Ballen)的个展《魔力与神话》可谓相当引人关注。他此次的展出作品分为《影子房间》和《寄宿公寓》两个系列,非常切合“魔力与神话”这个主题,带有一种诡异而独特的超现实感。作品看似梦境中的场景,充斥着丰富的细节和复杂的构象,发人深思。
“对于我们惯常的视觉习惯和语法逻辑而言,罗杰·拜伦作品无处不充斥着‘物’与‘词’的冲突,人们的观看经验被刻意割裂,意义判读失去了常识性和有效性。”策展人连芷平这样诠释罗杰·拜伦的作品。
罗杰·拜伦在作品中有意混淆纪实摄影与虚构摄影的界限,用“幻象”代替了“现实”,却又坚称“它们内部有一个世界,我如实记录了那个世界”,将纪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陷入新的争执。
“以虚构去纪实,实际上便是装置。罗杰·拜伦的创作方式如同装置艺术家,他营造特定空间,安排戏剧性情节,画面元素铺陈如道具,又犹如画家那般注重调子、肌理、线条……每幅作品虽皆为日常生活场景,却展现出一种全新的魔鬼一般的措辞,暴力感与陌异感被推向了极致。”
与此类似的“虚构纪实”还有由澳大利亚摄影师布罗尼克·科茨卡创作的系列作品《101房间》。《101房间》系列表现人的缺点、恐惧以及脆弱,不仅反映人的生活片段,同时也反映人类内心存在的恐惧—害怕失败、害怕孤独等等,整个系列从不同的人物、场景、影像反映生活的不同片段。风格上,《101房间》借用了电影中表现破旧旅店的方法,融合了诸多书记、电影、戏剧的手法,你可以通过《101房间》想象到一个破败小旅店的景象,即使你从未踏入现场。《101房间》探索自我身份和地位的认同,它搭建了虚构的场景,创造出想象中的房间。
作为观展者,我们可以选择多个维度来思考“走向生活的影像”这个主题—其中之一即是摄影如何进入并改变着我们观察和表现世界的方式:我们用镜头记录下什么,我们如何通过摄影拓展对世界的认知,摄影引导我们思考什么……此外,生活又是如何进入摄影并改变摄影的内涵与外延:生活方式对摄影产生的影响,摄影有了哪些新的表达和呈现方式,我们如何将新的观念赋予摄影创作……
这些维度可以作为线索,供我们思考影像与生活之间的关联,但两者融合所产生的碰撞与思考绝不仅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