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我现在就生气!

来源 :少年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i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阿Q精神。
  对鲁迅有点研究的人,都听过一句时下流行的话:“吴妈没有答应阿Q,可是阿Q的子孙却绵绵不绝。”
  为什么绵绵不绝?所有的人都哑了嘴巴,只能含糊地说这本是中国人几千年的人性嘛。而鲁迅在《文学与出汗》中又指明:世界上没有亘古不变的人性。我不由得研究“阿Q精神这种人性在中国是如何亘古不变的”。
  因为教育。教育又分多种,比如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等等。日本教育界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篡改其在二战中所犯的滔天罪行,结果惹来世界人民的亿口讨伐,为什么?就是因为教育能使一个人“忘记”,或者“不能忘记”。我在中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上——甚至在数理化等以外国理论为主的教科书上常常看到这样的“有中国特色的注释”:“某技术(或者某定理),中国比出现在外国的同类技术早了N年。”而在现代的技术领域,中国的的确确在世界上是落后很多的。而教科书上的论调呢,其实只是成全了中国人所谓的“激发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爱国心”等等。如果套用我所推崇的“将中国仅仅作为一个中性人看,而不是看成什么母亲”的定理,那么此举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转换成——一个老头子一边喝着功夫茶,一边得意洋洋地自夸:“虽说本老爷现在比不上你们这群暴发户,可是想当年……嘿嘿……”
  “想当年!”精神胜利法便这样一脉相传,中国就是这样深陷在“想当年”的深层催眠之中!这就是活脱脱的阿Q精神。这样隐晦的阿Q精神教育深藏在我们必须背得滚瓜烂熟的教科书中,而且是年年有,月月有,天天有,阿Q的子孙们又如何能绝!?所以鲁迅先生只能哀叹:
  “难见真的人!”
  
  2
  
  现实。
  这是中国人最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老人们对锐意进取的青年们说“这是现实”,就仿佛那是泰山,是大海,是用一个手指就可以毁灭你的力量,所以你不能奈何它分毫。后来,那些生活在黑暗中的既得利益者最习以为常的伎俩便是:把一切应当改变而“难以”改变的不合理的事情都定义为“现实”。不是现实的东西成功地把自己伪装成“社会现实”之后,它就成了你不能反驳的天理、地规、人伦,你一旦对它提出挑战,甚至只是表示怀疑,就成了逆子、叛臣、异端,进而遭到被愚弄的维护“现实”者的合力棒杀。
  其实从“现实”这个词的构成就能看出很多被宣布成“现实”的“非现实”其本质:王者之见为“现”,官者之头为“实”。掌权者常常用自己的“王者之见”来伪造虚假的“现实”而已。
  很多“现实”,是不“现”不“实”,睁大眼睛、放出智慧来辨别什么是真现实什么是伪现实,你完全可以改变那些假货。
  相信我,没错的。
  
  3
  
  锐利。
  这是很多看过我的文章的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可是他们的脸上却摆出了叫我难以置信的表情,不是赞赏不是认同,而是担忧或轻蔑。
  我不由得揣测什么是能让我赢得称赞的——锐利的反义词,“驽钝”!词典上说,这是比喻人没有才能。但是看起来,驽钝者的确能得到那些在生活中善于钻营、其基本特征为秃顶之徒的交口称赞。
  锐利,就是不“适应”。斧子砍进木头里,因为它不“适应”木头;钉子钉进墙里,因为它不“适应”墙。不适应的确得付出代价,但是如果你是一个追求人生价值的人,是一个立志要改变你所要改变的丑恶现实的人,你所要锻炼和坚持的,首先和永远都是和其“不相适应”“不合作”的锐利。不“适应”的锐利,是任何向前发展的社会唯一的发动机。
  记住:告别“锐利”和“不适应”走向“驽钝”和“适应”的时候,这不是成功,而是你在人生价值上堕落的开始。而你以后所能担任的,只是在像铁一样坚硬的固体里充当一个最普通的原子——在固有位置做心跳式的轻微振动,是永远。
  希望。
  母亲告诉我,她像我现在一样大的时候,也就是20岁,因为家庭成分的缘故,她在寒冷的冬季被发配到了天寒地冻的新疆,相对于一个南方女青年来说,在那里度过每一天都像是被老天爷严刑拷打。有一次她单独出外为集体取信,却不小心弄湿了唯一的一盒火柴,仅仅发现还有一根是干的。在冰天雪地的日子,离农场有一天的路程,一根火柴无异于一个人的生命之火,如果刮着了却不能成功地点起一堆火怎么办呢?点不着取暖的干柴,极有可能会冻死。母亲最终延续了唯一的希望——用随身带的小刀小心翼翼地将唯一的一根火柴一分为二,成了两根火柴,虽然每根都纤细得弱不禁风,但是却成了两个希望,最终她用“半根火柴”就成功地点着了报纸引燃了干柴。“如果那一半点不着的话,我也不能放弃唯一的希望,我会把剩下的那根火柴再一分为二。”母亲这样说。
  新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一步步、一次次地踏出来的;希望,就是从几乎绝望的环境中奋力争取、剥离出来的。对于“希望”的任何注释,最好的无疑是这最后的一根火柴。20年的成长之路中,我遇上过种种强大的可以将我吞噬的黑风巨浪,可是我却从来没有绝望过放弃过,因为我坚信:我还剩下最后的一根火柴,而这最后一根火柴,就是无穷的希望。我从来都不相信注定失败的谎言,我从来都不相信现实不可改变的鬼话,母亲最后一根火柴所燃起的希望之火,让我从来不曾放弃过我对成功的希冀。
  母亲为我取名为“曦”,便是早晨的太阳光之意。而我在母亲用半根火柴燃起的微茫的生命火光中,注定了要成为中国最年轻的普罗米修斯——思想界的盗天火者。■
其他文献
第一次见到C.T.的时候,他穿了一件黯蓝的衬衣,洗得泛出模糊的淡白。  他戴眼镜,没有胡须,像一个神情干净而亮丽的孩子。他用微笑的音调介绍自己是以后的语文老师。  在这个班里坐的都是从独木桥挤过来的人,有着不羁和狂傲,神情闪烁着暧昧,早已厌倦了和老师成为朋友的游戏。那只是一种开在水底的花,优雅华丽却遥不可及。每个人都习惯带着高傲而冷漠的心在时间中行走,看窗外混浊的阳光缓缓移动步子,一寸一寸地吞没身
期刊
用一张白纸  折成船  叠成鹤  却再也不能恢复  平整光滑的它  就像你我的故事  原以为已远去  却在不经意间  触到了当时的痕迹  或深 或浅    风的知己  有人说  鱼是风的知己  风吹起水面圈圈涟漪    后来  造物主把鱼带到了红尘  让它选择想要的生活  鱼说  怀念它和风的一段故事    于是  银色的鱼骨  被制成了 一串  耀着银光的风铃    任凭造物主怎样摇动  听
期刊
普通的一天  沙滩上 坐着个孩子    普通的一天  海在太阳的溺爱下  眨着眼  忽地猛扑上来 给沙滩一记响亮的耳光  又大笑着跑去  他无所顾忌  因为他知道  沙滩是个逆来顺受的家伙    小草躲在岩石背后  偷偷往这边看  海风呵斥了他一声  他连忙低下了头    啊,我爱大海!  两个胖女人欢呼着从海里跑出  脚下沙土飞扬 留下一连串七扭八歪的深洞  一个贝壳被她们踩碎了  
期刊
你的声音真好听  当手指在你雪白的梦中  奔跑、跳跃  你的声音就乘着羽毛  飞出来    窗户突然长出了  梦的眼睛  欢迎你这个新朋友  明亮的尘埃精灵  围着你  开始心爱的舞蹈    那些最高的音符  是乘着星星的翅膀  飞走的  它们要停泊在远方  榛树林的树冠上  等待和黎明五点的鸟  一起歌唱    重的音符在坠落  让我们想起  那只又经典又顽皮的苹果  它正从你的头顶  徐徐降落
期刊
站在街边的树下  一些叶子飘在头上  和那风一起戏弄发丝  乱了吧    手上的书一页页地抖着  老师的话像那叶子  从耳边闪过  和那噪音一起  烦着呢    鼻梁上的眼镜让尘埃蒙了去  看不清路标  远处有人望着我笑  和那街灯一起  恼着呢    我和树站在街边  叶子牵着书包一起下坠  父亲的目光  和那天色一样  沉着呢
期刊
起风了,一片叶子在空中起飞了,他不像蝴蝶,也没有飘落,他宛若一只鸟,在空中飞翔,飞向了遥远的地方。  谁也猜不到他要去哪里,甚至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只是不停地飞,永远也不要落下来。  他要成为一只鸟,完成他一生的心愿,每一片叶子的前世都是一只鸟,每一片叶子都渴望成为一只鸟。  飞呀,他路过了幸福,路过了痛苦,路过了人们的花园,和一个女人的眼泪,他没有为任何人停留,即使错过了自己一生想要得到的东西,
期刊
我没有穿雨衣  只一个人漫步 在那条  甚是熟悉的街  我怕雨的凝重  那种与雨珠肌肤相接的  感觉,让我心动  这是个雨季  可这雨落得柔逸  我听到了雨水分子  相撞的声音  “噼噼”“啪啪”  我看到了击水的泡泡  飞上了天  带我去水珠儿世界    这是个雨季  我十七岁的雨季  而思绪没有因此变湿  落雨在窗外  我的心和这雨季一样  沉醉  (作者系安徽合肥合钢中学高二学生)
期刊
很久已来叶弥已是一个对时间毫无概念的人了,哦,还有对季节。她可以把头埋在一堆书中五个小时不抬一下,比如今天。  若不是为了找一本前两年用过的英语笔记,她还可以这样埋下去,直到天黑。抬起头来的时候她一瞥瞥到了电子钟上的万年历,8月31日,星期日。  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这并非十分平常的一天,因为第二天是开学的日子。  可对于一个即将—不,已经升入高三的学生—叶弥来说,又真的很平常,因为提前补课已进行
期刊
“有喜欢Paul simon & Art Garfunkel 的朋友吗?”我第n次在BBS上贴出这张帖子,也准备第n次一无所获。我很为Simon & Garfunkel 委屈,这个喧闹嘈杂的世界上,真正静下心去听纯净如水的音乐的人,实在太少了!  无关无聊爱情,没有无病呻吟,太简单的旋律,太模糊的字眼——这就是Simon和他的民谣摇滚。说是摇滚,却比任何一首现代电子合成乐都要轻柔舒缓,从遥远的年代
期刊
我写这个短篇正值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大家都处在一种很压抑和内心分裂的状态,这倒让我和许多作者一样,开始思考创作的一些最根本的问题。我一直觉得儿童文学有一种瑕疵叫作矫情,那种用套路编撰一个爱的故事,可以让作者自我感动,也会触动某些读者敏感的感情线,触碰到泪点,可对于更多的读者来说这些套路似曾相识,在消费环境中多是新瓶装旧酒,没有新意。在像新冠这样的大疫情中,人性是崩溃的,在无助中自觉地关爱他人会给人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