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施工技术在大型群体工程中的应用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之一。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在满足人们居住品质要求的同时,有利于实现自然、建筑、人类的和谐统一,进而推动建筑行业“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对绿色建筑施工在大型群体工程中的应用途径进行了浅谈。
[关键词]绿色建筑 施工技术 大型群体工程 应用途径
中图分类号:TV6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6-233-01
绿色施工技术是指工程施工中,工程负责人认真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与规范的操作方式,将传统施工技术与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新型施工模式,在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从当前建筑企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绿色施工技术已成为其发展的核心所在,绿色施工技术在大型建筑群体工程中的应用,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绿色建筑施工及其内涵
(一)绿色施工定义
一般来讲,所谓的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工程管理人员在保证施工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与先进的施工技术,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及工程对环节造成的负面影响等一系列的施工活动,进而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及环境保护等目的。与传统建筑施工相比,绿色施工的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减少施工场地干扰,结合着工程当地的气候环境开展施工,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前提下,通过节水、节电、节材等方式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另一方面,绿色施工技术除了满足工程节水节能的要求外,还应严格按照建筑环保要求,实现绿色建筑的绿色性能。从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来看,绿色施工建筑队施工技术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施工技术能否满足绿色建筑建设要求,则成为绿色施工的关键所在。
(二)绿色施工技术需求
《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中指出:“发展绿色建筑,应坚持基础创新,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由此可见,真正的绿色施工技术是将“绿色方式”作为一个整体运用到建筑施工中去。这就要求施工企业能够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布置,在减少场地占用面积、降低环节负荷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真正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此外,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离不开绿色建材、信息技术的支持,这些都需要建筑企业加大开发力度来满足绿色施工要求。
二、绿色施工技术在大型群体工程中的应用途径
(一)防尘方面的应用
在环境污染上,施工现场产生的扬尘是污染大气环境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实现绿色环保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抑尘措施,如针对砂石运输中出现的飞扬、散落、遗漏现象,管理人员应对车辆采取封闭措施;而在土方作业、安装装修、结构施工、拆除临时构建物的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结合着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清理积尘、洒水、高压喷雾、围挡等防尘措施。
(二)施工用地节省方面的应用
在施工用地节省上,需要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结合着工程的基础设施及管线分部,对施工现场内的地方特色资源及文物古迹进行保护,同时在设置临时施工用地时,应遵循用地面积最小化的原则进行设计,确保整个施工场地平面布局紧凑、合理,避免不必要的用地浪费。与此同时,在铺设施工现场道路的过程中,可以将临时道路与永久道路相结合,通过环形通路铺设方式来减少道路的占地面积。
(三)施工土壤保护方面的应用
大型群体工程占地面积比较大,需要工程管理人员针对建筑施工中造成的土壤流失、侵蚀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首先,针对建筑施工造成的裸土现象,施工人员应第一时间种植速生草种保护生态环境;设置地标排水系统,避免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的现象发生。其次,针对淀池、隔油池及化粪池的进出口,应及时进行清理,避免堵塞、渗漏、溢出的现象的出现污染土壤。再次,针对那些纯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及涂料等物品,施工人员应将其回收后交给制定单位进行处理,不能与其他建筑垃圾等同处理。最后,针对临时占用的场地,施工单位在施工活动结束后,应与当地的园林、环保部门进行沟通、合作,在先前开发的区域内种植合适的植被,恢复剩余空地地貌或科学绿化,以此来补救建筑施工中对植被及地貌土壤的破坏。
(四)水污染控制方面的应用
在施工现场污水控制上,需要工程施工人员结合着施工环节产生的污水实况,采取与之相对的防控措施,如化粪池、隔油地、沉淀池等设备的设置;同时需要专业人员对排放的污水水质进行检测,在确保污水排放符合《污水綜合排放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后方可排放。需要注意的是,针对那些有毒性的油料及材料存储地,管理人员应事先设置密封性强的隔水层,避免有毒污水出现渗漏。
(五)噪声与振动控制上的应用
在大型群体工程在施工建设中,施工人员应最大限度的减少建筑施工产生的噪声与振动对周围民居及环境产生的影响,尤其在距离居民区不足200m的工程施工中,禁止在晚上21点——早上6点施工,避免噪声扰民的现象发生;同时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施工人员应尽量采用低振动、低噪音的施工机具,设置临时隔音和隔震动的屏障措施。如在使用电刨、电锯、输送泵之前,施工人员可以在距离居民区较远的地方搭设临时封闭机棚,同时对施工噪音进行实时监测,将其控制在《建筑施工场界噪音限制》的规定范围内。
(六)施工垃圾处理上的应用
绿色施工的宗旨在于节能环保,因而在建设施工中,应遵循减量化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应用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量,我国在对建筑垃圾管理中,明确规定住宅建筑的垃圾每万平方米不能超出400吨,这就要求工程管理人员能够做好垃圾回收再利用工作,结合着建筑垃圾的使用性能,对其进行分类处理,将垃圾的回收率与再利用率提高到30%以上,拆除建筑物所产生的废弃物回收率与再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针对施工人员自身产生的垃圾,可以在其生活区域内设置相应的垃圾容器,方便垃圾处理人员对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进行清理、分类、运送。
三、总 结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针对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在大型群体工程中的开展应用,其基本前提在于施工企业能够摒弃传统施工观念,树立起绿色环保的施工理念,将绿色施工技术应用到工程建设施工中,将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此外,施工企业还应积极学习绿色施工技术,将其看成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在促进建筑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还能获取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参考文献:
[1] 李武.浅谈建筑节能设计要点[J].科学之友.2011(14).
[2] 薛刚.论多层建筑施工技术之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
[3] 周小林.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中外建筑.2010(10).
[4] 王海波.促进节能减排在建筑中应用的对策与建议[J].科技信息.2010(17).
[5] 廖喜元.基于节能条件下的建筑工程造价新理念[J].今日科苑.2009(22).
[关键词]绿色建筑 施工技术 大型群体工程 应用途径
中图分类号:TV6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6-233-01
绿色施工技术是指工程施工中,工程负责人认真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与规范的操作方式,将传统施工技术与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新型施工模式,在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从当前建筑企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绿色施工技术已成为其发展的核心所在,绿色施工技术在大型建筑群体工程中的应用,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绿色建筑施工及其内涵
(一)绿色施工定义
一般来讲,所谓的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工程管理人员在保证施工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与先进的施工技术,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及工程对环节造成的负面影响等一系列的施工活动,进而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及环境保护等目的。与传统建筑施工相比,绿色施工的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减少施工场地干扰,结合着工程当地的气候环境开展施工,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前提下,通过节水、节电、节材等方式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另一方面,绿色施工技术除了满足工程节水节能的要求外,还应严格按照建筑环保要求,实现绿色建筑的绿色性能。从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来看,绿色施工建筑队施工技术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施工技术能否满足绿色建筑建设要求,则成为绿色施工的关键所在。
(二)绿色施工技术需求
《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中指出:“发展绿色建筑,应坚持基础创新,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由此可见,真正的绿色施工技术是将“绿色方式”作为一个整体运用到建筑施工中去。这就要求施工企业能够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布置,在减少场地占用面积、降低环节负荷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真正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此外,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离不开绿色建材、信息技术的支持,这些都需要建筑企业加大开发力度来满足绿色施工要求。
二、绿色施工技术在大型群体工程中的应用途径
(一)防尘方面的应用
在环境污染上,施工现场产生的扬尘是污染大气环境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实现绿色环保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抑尘措施,如针对砂石运输中出现的飞扬、散落、遗漏现象,管理人员应对车辆采取封闭措施;而在土方作业、安装装修、结构施工、拆除临时构建物的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结合着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清理积尘、洒水、高压喷雾、围挡等防尘措施。
(二)施工用地节省方面的应用
在施工用地节省上,需要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结合着工程的基础设施及管线分部,对施工现场内的地方特色资源及文物古迹进行保护,同时在设置临时施工用地时,应遵循用地面积最小化的原则进行设计,确保整个施工场地平面布局紧凑、合理,避免不必要的用地浪费。与此同时,在铺设施工现场道路的过程中,可以将临时道路与永久道路相结合,通过环形通路铺设方式来减少道路的占地面积。
(三)施工土壤保护方面的应用
大型群体工程占地面积比较大,需要工程管理人员针对建筑施工中造成的土壤流失、侵蚀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首先,针对建筑施工造成的裸土现象,施工人员应第一时间种植速生草种保护生态环境;设置地标排水系统,避免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的现象发生。其次,针对淀池、隔油池及化粪池的进出口,应及时进行清理,避免堵塞、渗漏、溢出的现象的出现污染土壤。再次,针对那些纯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及涂料等物品,施工人员应将其回收后交给制定单位进行处理,不能与其他建筑垃圾等同处理。最后,针对临时占用的场地,施工单位在施工活动结束后,应与当地的园林、环保部门进行沟通、合作,在先前开发的区域内种植合适的植被,恢复剩余空地地貌或科学绿化,以此来补救建筑施工中对植被及地貌土壤的破坏。
(四)水污染控制方面的应用
在施工现场污水控制上,需要工程施工人员结合着施工环节产生的污水实况,采取与之相对的防控措施,如化粪池、隔油地、沉淀池等设备的设置;同时需要专业人员对排放的污水水质进行检测,在确保污水排放符合《污水綜合排放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后方可排放。需要注意的是,针对那些有毒性的油料及材料存储地,管理人员应事先设置密封性强的隔水层,避免有毒污水出现渗漏。
(五)噪声与振动控制上的应用
在大型群体工程在施工建设中,施工人员应最大限度的减少建筑施工产生的噪声与振动对周围民居及环境产生的影响,尤其在距离居民区不足200m的工程施工中,禁止在晚上21点——早上6点施工,避免噪声扰民的现象发生;同时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施工人员应尽量采用低振动、低噪音的施工机具,设置临时隔音和隔震动的屏障措施。如在使用电刨、电锯、输送泵之前,施工人员可以在距离居民区较远的地方搭设临时封闭机棚,同时对施工噪音进行实时监测,将其控制在《建筑施工场界噪音限制》的规定范围内。
(六)施工垃圾处理上的应用
绿色施工的宗旨在于节能环保,因而在建设施工中,应遵循减量化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应用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量,我国在对建筑垃圾管理中,明确规定住宅建筑的垃圾每万平方米不能超出400吨,这就要求工程管理人员能够做好垃圾回收再利用工作,结合着建筑垃圾的使用性能,对其进行分类处理,将垃圾的回收率与再利用率提高到30%以上,拆除建筑物所产生的废弃物回收率与再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针对施工人员自身产生的垃圾,可以在其生活区域内设置相应的垃圾容器,方便垃圾处理人员对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进行清理、分类、运送。
三、总 结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针对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在大型群体工程中的开展应用,其基本前提在于施工企业能够摒弃传统施工观念,树立起绿色环保的施工理念,将绿色施工技术应用到工程建设施工中,将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此外,施工企业还应积极学习绿色施工技术,将其看成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在促进建筑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还能获取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参考文献:
[1] 李武.浅谈建筑节能设计要点[J].科学之友.2011(14).
[2] 薛刚.论多层建筑施工技术之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
[3] 周小林.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中外建筑.2010(10).
[4] 王海波.促进节能减排在建筑中应用的对策与建议[J].科技信息.2010(17).
[5] 廖喜元.基于节能条件下的建筑工程造价新理念[J].今日科苑.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