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对周围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我们要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呢?
新课导入非常重要,首先要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导入方式,这
直接关系到能否迅速激发起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兴趣的问题。如果导入部分设计得好,学生带着浓厚兴趣进行新课学习,那么本节课的成功就有了良好的开端。但是新课的导入又不能脱离知识,所以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新课引入很有必要。
小学科学课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不同的内容导入的方式也不同,因而导入新课的方法也有很多。例如导入法有谜语导入法、激趣导入法、直接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直接演示导入法、实验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等等。要让学生自发自动地进行探究,就要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小动物单元《蚂蚁》一课时,编了这样一个谜语:排队地上跑,身体细又小,做事最勤劳,纪律第一好。接着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小动物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被激发起来。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谜底呢?学生聚精会神,积极思考,教师顺理成章地引出课题,导入新课。
我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碘遇淀粉变蓝”的内容时,表演小魔术“无字天书”,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用米汤写的一页文字,但米汤干了学生看不清上面的文字,也就无字了。我向学生展示“无字天书”后接着说:“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上边写的是什么?老师念动‘咒语’就会让白纸上出现文字,你们相信吗?”学生直摇头,表示不认同,我抓住机会用碘酒把文字显现出来,这时所有的学生个个瞪大了眼睛,满脸惊奇,学习兴趣空前高涨。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呢?那大家看书,同时我进一步加以讲解,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课堂学习内容,知道了碘遇淀粉变蓝的特点,课堂效果非常
突出。
帮助学生提高对科学课的认识。小学科学课的学科地位非常重要,但在一些学生和家长眼里把它看成是副科或偏科,认为它是小科,学不学不重要,只要学好语文、数学、英语这三大主科就行了,根本不把科学当作一门主科来对待,所以我们要帮助学生摆正对学好科学课重要性的认识,消除科学课是偏科的错误想法,把科学课与语文、数学、英语课放在同等的位置。同时向学生讲一些科学家如何刻苦钻研科学的故事,真正让学生认识到学好科学课的重要性,提高科学课的魅力。
教师设计的实验要新颖,才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兴趣。通过实验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正是学生主动进行探索活动的基础。如果在科学实验教学中能利用和保护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并加以正确引导,就能引起学生对科学课和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例如在教学五年级科学下册“让马铃薯浮起来”的内容时,我把马铃薯放在一个装满水的水槽里(水槽比较深,透明),问学生谁能让马铃薯离开水底浮起来而且不再沉下去,我有几种物质:味精、食盐、白糖。同学们你们有办法吗?接着教师演示,往水里放一些食盐,暂不告诉学生是什么物质,同学们看到马铃薯慢慢地浮起来了,老师放的是什么物质呢?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很快被激发出来,个个跃跃欲试,接着教师指导分组实验,发放材料(和老师同样的材料),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操作,弄清了马铃薯浮起来的原因,这个实验引起了每一个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对本节课产生很大的影响,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师演示多媒体课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多媒体课件能对学生同时进行听觉、视觉的强烈刺激,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日食和月食”的教学,老师演示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声像动画效果,向学生展示了“日食和月食”形成的动画过程,使原来很难理解的内容变得很容易,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同时课堂效果也很突出,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把游戏带进课堂,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锦上添花。游戏是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用游戏的方式教学知识,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能兴致勃勃地观察、探索和研究问题。例如在教学小学六年级上册“轮轴”一课时我设计了“比谁的力气大”的游戏,让学生推荐班级公认的力气大的和力气小的两名同学来比试。力气大的握住轮轴,力气小的握住轮盘,看谁能转动对方,结果力气小的几次都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这样的结果很明显出乎学生的意料,于是我提出问题:“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研究轮轴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效果非常突出,课堂教学非常成功。
总之,只要教师关爱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上你的课,引导学生消除错误的观念,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利用有趣的引入,采用变魔术、做有趣的实验的方法等等,这些可爱的孩子就会非常喜爱科学课。
参考文献:
方天宇.浅谈小学科学课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学周刊,2011(23).
新课导入非常重要,首先要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导入方式,这
直接关系到能否迅速激发起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兴趣的问题。如果导入部分设计得好,学生带着浓厚兴趣进行新课学习,那么本节课的成功就有了良好的开端。但是新课的导入又不能脱离知识,所以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新课引入很有必要。
小学科学课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不同的内容导入的方式也不同,因而导入新课的方法也有很多。例如导入法有谜语导入法、激趣导入法、直接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直接演示导入法、实验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等等。要让学生自发自动地进行探究,就要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小动物单元《蚂蚁》一课时,编了这样一个谜语:排队地上跑,身体细又小,做事最勤劳,纪律第一好。接着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小动物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被激发起来。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谜底呢?学生聚精会神,积极思考,教师顺理成章地引出课题,导入新课。
我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碘遇淀粉变蓝”的内容时,表演小魔术“无字天书”,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用米汤写的一页文字,但米汤干了学生看不清上面的文字,也就无字了。我向学生展示“无字天书”后接着说:“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上边写的是什么?老师念动‘咒语’就会让白纸上出现文字,你们相信吗?”学生直摇头,表示不认同,我抓住机会用碘酒把文字显现出来,这时所有的学生个个瞪大了眼睛,满脸惊奇,学习兴趣空前高涨。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呢?那大家看书,同时我进一步加以讲解,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课堂学习内容,知道了碘遇淀粉变蓝的特点,课堂效果非常
突出。
帮助学生提高对科学课的认识。小学科学课的学科地位非常重要,但在一些学生和家长眼里把它看成是副科或偏科,认为它是小科,学不学不重要,只要学好语文、数学、英语这三大主科就行了,根本不把科学当作一门主科来对待,所以我们要帮助学生摆正对学好科学课重要性的认识,消除科学课是偏科的错误想法,把科学课与语文、数学、英语课放在同等的位置。同时向学生讲一些科学家如何刻苦钻研科学的故事,真正让学生认识到学好科学课的重要性,提高科学课的魅力。
教师设计的实验要新颖,才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兴趣。通过实验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正是学生主动进行探索活动的基础。如果在科学实验教学中能利用和保护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并加以正确引导,就能引起学生对科学课和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例如在教学五年级科学下册“让马铃薯浮起来”的内容时,我把马铃薯放在一个装满水的水槽里(水槽比较深,透明),问学生谁能让马铃薯离开水底浮起来而且不再沉下去,我有几种物质:味精、食盐、白糖。同学们你们有办法吗?接着教师演示,往水里放一些食盐,暂不告诉学生是什么物质,同学们看到马铃薯慢慢地浮起来了,老师放的是什么物质呢?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很快被激发出来,个个跃跃欲试,接着教师指导分组实验,发放材料(和老师同样的材料),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操作,弄清了马铃薯浮起来的原因,这个实验引起了每一个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对本节课产生很大的影响,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师演示多媒体课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多媒体课件能对学生同时进行听觉、视觉的强烈刺激,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日食和月食”的教学,老师演示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声像动画效果,向学生展示了“日食和月食”形成的动画过程,使原来很难理解的内容变得很容易,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同时课堂效果也很突出,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把游戏带进课堂,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锦上添花。游戏是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用游戏的方式教学知识,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能兴致勃勃地观察、探索和研究问题。例如在教学小学六年级上册“轮轴”一课时我设计了“比谁的力气大”的游戏,让学生推荐班级公认的力气大的和力气小的两名同学来比试。力气大的握住轮轴,力气小的握住轮盘,看谁能转动对方,结果力气小的几次都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这样的结果很明显出乎学生的意料,于是我提出问题:“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研究轮轴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效果非常突出,课堂教学非常成功。
总之,只要教师关爱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上你的课,引导学生消除错误的观念,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利用有趣的引入,采用变魔术、做有趣的实验的方法等等,这些可爱的孩子就会非常喜爱科学课。
参考文献:
方天宇.浅谈小学科学课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学周刊,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