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香山鬼见愁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d_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天孙女和同学参加“香山红叶观赏游”,带回来5枚红叶,说是山底下买的,一块钱一枚。我听了孙女的话,去翻找我的旧书,在书柜最上层的《古文观止》中,找到了已经褪色的红叶。我拿给孙女看,告诉她这是60年前我回老家时亲手在香山摘来的。
  我的老家就在香山公园南边一里地,翻过一座“红山头”的小山包,山根底下有两排民居,地名叫“正黄旗营房”。香山周围一带,都是360多年前,清代八旗兵驻防的地方。我的先人是八旗兵。清代统治者对八旗兵实行军垦,平时八旗兵就在香山一带种地、练武,凡是在册的八旗兵,按时发放“钱粮银子”(军饷)。于是这些八旗兵就在香山一带繁衍生息。
  我的祖父早在民国初年就进了北平城,在公安局里当马夫。我的伯父们在香山脚下种地,堂兄弟们也都在香山老家成长起来。
  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年都要跟爷爷回一次香山老家,每次回去必定与堂兄弟们爬香山,而且总要爬到香山最高峰香炉峰,当地人都叫它“鬼见愁”。
  8岁第一次登上鬼见愁
  8岁那年暑假,我回老家,第一次跟随二哥、四哥、七弟去香山公园爬山。他们都是在香山脚下土生土长的,爬起山来都像猴子似的,连蹦带跳,大步流星,把我远远甩在了后边。我拼命地追着,还是越落越远。就在一个拐弯处,我摔趴下了,还滚出去七八米,有棵小树救了我。我二哥吓坏了,赶忙跑过来拽起了我,后来他一直拽着我往上爬。到了山顶,我真是大开了眼界:山下的民居都像积木,大路上的马拉大车也像小孩的玩具。二哥指给我看:那是万寿山,那是昆明湖,最远处那一排矮矮的像皮带似的,就是北平城……
  下山时,二哥还是拽着我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而四哥和七弟两个却是连跑带跳地把我们甩在了后边,一会儿就无影无踪了。
  有时春天和父母来给老人上坟,我和堂兄弟们就去鬼见愁。四哥和七弟有时在鬼见愁上放风筝,他们往往把风筝放飞起来就躺在大石头上又喊又唱。
  秋天,香山公园的红叶吸引了许多城里人来登山。我回香山不是去看红叶,而是跟着四哥、六哥、七弟去漫山遍野地摘酸枣。公园的山上有许多野酸枣,都长在石头缝里,中秋以后结出许多半青半红的酸枣,当地人都叫“老晃眼的大酸枣”。我和哥哥们边摘边吃。那枣儿又甜又酸,特别好吃,摘多了就装在兜里带回家。
  冬天,好天儿时也上鬼见愁,跟堂兄弟们上山搂点柴火,顺便捡点干酸枣。有些树上的酸枣挂在枝子上,大风一吹就都掉在山坡上了。这样的酸枣都风干了,煮水喝很有营养。
  
  一次沉痛的香山之旅
  我读高一的深秋,同学组织了一次骑自行车去香山看红叶的活动。当时还是日本侵占时期,香山底下的门头村就驻扎着一批鬼子兵,附近一些村庄经常受到鬼子兵的骚扰,真是鸡犬不宁,民不聊生。那时的香山公园游人稀少,门可罗雀。公园经费不足,缺乏管理,园内的树木多被砍伐,红叶树的枝杈也多遭折毁,到处杂草丛生,一片荒凉。
  看完红叶,同学们都去登鬼见愁,我就下山回了红头山老家。没想到,我二大爷卧病在床,面黄肌瘦,两眼深陷,不停地呻吟。二大妈拉着我痛哭,她说:“前天晌午,我们两个在白薯地里刨白薯,刨出来的白薯都堆在了大道边上。忽然从山上下来一批鬼子兵,有20多人,当头的骑着一匹大黄马。他们看见道边儿上这一堆白薯就奔了过来,当头的用马鞭子一指,嘴里叽里呱啦喊着,鬼子们都摘下钢盔过来抢白薯,专挑大块儿地往钢盔里扔。你二大爷急忙去拦阻,一个鬼子兵上来就了你二大爷好几个耳刮子。还有一个大胖子,踹了你二大爷两脚。你二大爷趴下就起不来了。两大堆、一百多斤白薯都被抢光了!这是我们老两口一个月的口粮呀!”
  看着眼前的惨状,听了二大妈的哭诉,我也掉下眼泪。临别时,我把身上仅有的零花钱都掏出来,塞进了二大妈的手中。
  回家的途中,鬼子兵的凶残面目一直浮现在我眼前,仇恨的火焰时时燃烧在我心里!
  
  国民党在香山抓壮丁,二哥深夜蹿上鬼见愁
  1948年深秋,正是香山红叶如火如荼令人心醉的时候。在红山头脚下,一天深夜发生了“石壕吏”的悲剧。国民党军队为了充实炮灰,在香山一带农村大肆滥抓青壮年,深更半夜堵窝掏。
  正巧,我二哥后半夜起来解手,忽然听见外边狗叫。他警觉起来,把耳朵贴近门缝细听,人哭声、人喊声乱成一片。灵机一动,二哥叫起来二嫂,穿上衣服,跟二嫂说:“坏了!别是抓兵的!我得躲躲!”他掀起后窗户跳了下去,立刻上了红山头。跑到半山腰他回头一看,见自家的屋里亮灯了,他知道这是抓兵的进去了。走!快走!他急忙翻过红山头,径直向香山公园跑去。
  这时天色已是鱼肚白,四周静悄悄。二哥对这一带地理特熟,不敢走大道,就拣羊肠小道走,直奔公园界墙的豁口处。在界墙外,他折了一根枯树枝,作为防身的武器。二哥翻进公园的界墙,太阳刚露头儿时,他已登上鬼见愁。
  二哥在山顶上一直向红山头的方向窥视,仔细观察山底下的动静。到太阳普照大地的时候,二哥才从豁口出了界墙,顺着羊肠小道摸到红山头西侧。他先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看见两个妇女拉着小孩出来,他一看有三婶,赶快跑下山,一问得知六弟、七弟都被抓走了,前排住的聪儿姐姐的丈夫也被抓走了。
  据抓兵的说,他们是保安旅的,驻防就在北平城里,吃得好,住得好,就是为了保卫北平城,还说每月发军饷。
  后来北平和平解放,六弟、七弟都参加了解放军,并且都参加了解放太原的战斗。1950年他们俩都参加了入朝志愿军。复员以后,六弟回到香山老家,后来当了四季青香山大队的果树队队长。七弟复员后分配到七机部,担任了汽车班班长。聪儿姐姐的丈夫,据说撤退去了台湾,一直没有音信。
  
  最后一次登鬼见愁
  最后一次登鬼见愁,是在1979年的暑假,我们天津邮电学校组织老师们去北京旅游。工会主席把传达室的刘大爷交给了我,说:“刘大爷再过两个月便退休了,老人家这次一再申请参加北京旅游。他说没来过北京,更没见过真的山,更别说爬山了,他说登一次山,这辈子死了也值了!”
  登香山这天响晴白日的,天气特别好,大家先逛了碧云寺,再进香山公园。山道两边草香扑鼻,山坡上又有野花松树,空气异常清新。老师们都非常兴奋,刘大爷更是心花怒放,笑得合不拢嘴。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走了半个小时,老天倏忽就变脸了,一片乌云飘过来,顷刻就下起了小雨。刘大爷几次险些摔倒,我又拽又架很吃累。
  当我拽着刘大爷终于登上鬼见愁的时候。所有人都向我们鼓掌欢呼!山顶的景色很美,美中不足的是,一片乌云徘徊在半山腰,人们只能看到半山间的景物。不一会儿,山腰的乌云退去了,山下的大路、行人、车辆、农家的屋舍、田地、小河都历历在目,远处的万寿山、昆明湖、玉泉山也都看得很真切。苍茫中也看到了北京城的轮廓,人们都极目远眺,心情特别舒畅。
  
  下山时,山路上的雨水已经流走,地面已风干。大家又说又唱又笑地慢慢踱下山来。
  鬼见愁,再见啦!
  (编辑  王文娜)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记得在2007年迷笛音乐节上,一幅“禁止戒烟”的标志张贴在海淀公园的每个角落,看上去,它就像“禁止吸烟”标志的孪生兄弟,极具黑色幽默的讽刺意味,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狂欢气氛下的集体诉讼。这是个挑起现场气氛的不错设计,同时,它也引出一个问题,政府控烟为何总成一纸空谈?    政令空谈造就人人空谈  政府禁烟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但实际情况令人堪忧。几十年前,百货商场里很容易就能找到一边抽烟,一边逛街的
期刊
《北京日报》2011年6月29日刊登北京壮景之二,一幅涵盖了故宫、人民大会堂及相邻的国家大剧院照片。看似风格迥异的三种建筑文化,却有着一脉相承的精神线索。与往东的天安门广场、国家博物馆,往西的中南海等,构成我们民族最宏大的首都文化气场。  平时就人流滚动,七八月望去更是一片人海。倒退30年,广场是可以练自行车的,而现在走着都费劲。毛主席纪念堂一直是免费,等两个多小时也没有怨言,光站在那儿就会融入强
期刊
我的第一把成人琴还是父亲1975年的时候在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的时候用的,由北京星海提琴厂生产的普及琴。无论从做工还是发音都是“工厂级”的。回想上大学的时候,老师借了我一把琴,用了几年以后,声音已经很棒了。这种感觉就像是谈恋爱,两个人的感觉已经很好了。可毕业了琴就要还了,这种感觉就像是失恋。于是我打算买一把属于自己的琴,这才算是结束了恋爱史,走入了婚姻殿堂!  演奏和制作真的是两个不同的专业,作为
期刊
纪晓岚的老家,河北献县崔尔庄盛产金丝小枣。上世纪30年代,纪晓岚第七世孙女纪根藩还是一个小姑娘,她对老家的枣林又爱又怕。春天,和姐姐们在一望无际的自家枣树行子里“藏猫猫”;夏天,在浓阴漫地的枣林深处侍弄女红;秋天,佃户用长竿前脚打枣,她们姐几个专挑大的、红的,包在自己的手绢里比着品;冬天,苍茫白雪皑皑,枣林里一跑一道沟的野兔子和凌空而飞的雉鸡,把她的一颗心也扯得扑扑棱棱的。她穿着那件最喜欢的、殷红
期刊
差点向售货员汇报工作  过去的北京人大多喜爱读书、看报、听广播,有的人走路、骑自行车,口袋里还要揣上个半导体。现在时代进步了,科技发达了,又加上了看电视、上互联网,于是北京人就更成了消息灵通人士。在所有的报道、文章、节目中,要说最受北京人关注的,还得是时事新闻。拿电视说吧,从早间新闻到午间新闻,再到晚间新闻,不少人是回回不落,哪怕是重播的新闻也要看。喜欢看报纸的,每天早早就去报亭买报,既遛了早,又
期刊
合租是北漂族们初到北京时的一般选择,有过北漂经历的人们,几乎都有合租的经历。细究原因,无非是这么几点:省钱,北京的房租在初到北京的北漂们看来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合租,不必一个人承担整套房子的租金;方便,许多人选择离公司或单位比较近的地方合租,不用每天花大把时间在上下班路上;热闹,有人和自己一起住,不至于在不上班的时间里太孤单。   在如今房价逐步降低,房租逐步升高的大环境下,合租生活依然是北漂族们的
期刊
敲开钱民协教授办公室的门,她正伏案看着文献。循着声音微笑着与我对望,我心底刹那间便被这温存的笑容激活、点亮了。  坐在简单却被布置得井然有序的办公室里,何先生的女儿钱民协慢慢回忆起那个远逝的年代——  或许“名人之后”真的并非轻松角色。身为何泽慧先生次女,钱民协教授不得不经常生活在回忆中。这对于已不很年轻的她而言,的确有些勉为其难。但好在,母亲所给予她的财富是一泓永不枯竭的甘泉。尽管直到今天还在沿
期刊
台湾著名文化人龙应台曾说:“检验一座城市或一个国家是不是够现代化,一场大雨足矣……”每到夏天的雨季,这句话都会被不断提及,这位言语辛辣犀利的作家没有想到的是,中国的首都北京,也一直深受城市型水灾诟病。近日来,几场瓢泼大雨让北京成了水上威尼斯,被网友高度围观。北京这座历史古都,也终于在经历了建国60多年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和数十年城市内涝之后,开始正式研讨并实施收集利用雨水的方案。从忌讳下雨到合理利用雨
期刊
渴望长生,好多人还是陆陆续续走了,谁都没做到——从皇上到贫民。   犹如逛菜市场,买着没买着可心的蔬菜,最终都要家转。候着散市更耽误工夫,且谁也不能给您签一张保票找俩铺保,生意难做,谁还有闲心诗意呢?  北京话言死,有点似街上耍着的中幡,远处驻脚儿瞧,花棱棱好听也怪好看,走近,越往下捯根儿才越接近死亡事件的本质。  先从远处所见——中幡缨络宝盖——那些由锦缎、响铃、小旗、流苏组成的伞帽子说起,一起
期刊
2011年6月20日,久负盛名的柴可夫斯基音乐大赛小提琴、大提琴、钢琴比赛第二轮参赛名单产生,中国大陆的参赛选手已经全部出局。消息传来,国内一片哗然。中国琴童怎么了?我们是否该好好反思一下?国内的音乐教育体系有没有什么弊端?中国琴童经历的教育是怎样的?为什么这两年我们培养出来的选手技术过硬但音乐却缺乏灵魂?    你的孩子是不是“音乐难民”?  大部分学琴的孩子都有一笔血泪史,郎朗如此,郎朗的同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