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商品学》的培养目标偏向于应用型人才,但现在多数学校在《商品学》教学中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实践设施配备薄弱等问题。以海南大学为例,通过对不同班级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以探讨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商品学》;实践教学;海南大学;对比实验法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5.079
《商品学》是市场营销专业、国际贸易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与自然科学紧密相联,例如它研究食品的营养成分与卫生、研究纺织品的纤维结构与组成、研究皮革制品的原料与生产、研究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与性能等等,以上研究将涉及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材料力学与热学、电学及化学自然科学;同时,它与社会科学紧密相连,商品标准、商品检验、商品分类、商品质量认证、商品包装、商品养护等理论分别涉及经济学、历史、法律、统计、数学、物流管理等社会学科。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需要一批既懂专业知识又能将理论快速运用到实际操作中的人才。因此,在《商品学》课程的授课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商品學基础理论与方法,奠定必要的商品知识;另一方面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增强学生的商品品种和质量意识,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能力。但是,在现在的教学中,许多高校仅侧重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尚未开展或重视不足,导致《商品学》教学效果不理想。本文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方法分别运用于两个不同的班级,通过定量分析方法探讨两种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的不同影响。
1海南大学《商品学》教学的问题
目前海南大学的《商品学》课程主要在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两个专业中开设,在该课程开设的几年时间中,学生的普遍反映为此课程“用处不大”,《商品学》原本为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学生中得到如此反应,主要是在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薄弱,教学模式单一
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专业均设有《商品学》课程,但教学模式单一,采取的基本模式为:理论教学为主,较少涉及实践课程,课程教学各个环节与课程实践结合中存在着一定的困境和一些待解决的问题。此外,教师“满堂灌”、“填鸭式”进行授课,将商品学理论知识讲得过细过多,学生主体作用缺失,学生大多被动接受知识,只满足于理解和记忆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对知识的认识停留在表层,甚至许多学生处于考前死记硬背、考后完全忘记的状态,更别提深入学习阅读与该科目有关的书籍、资料,学生缺乏对商品的感性认识和相应的互动性,不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1.2课程设计与实际有脱节,教学内容陈旧
目前,经济管理类学科包括《商品学》的理论知识更新迅速、日新月异,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新理论不断涌现,但是我们所授予学生的知识并未一同随之更新,甚至教授一些理论已经被确认为错误的、不适合于现代社会,教材也比较陈旧,基础型、提高型的实践项目较多,具有研究性、创新性、开拓性、综合性的项目较少,没有达到预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效果。
1.3授课老师的业务能力不足
将实践教学引入《商品学》课程虽然能提高教学效果,但要求授课老师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要求授课教师不断学习、充实多门相关专业课程的知识,细心观察生活、相当了解商品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渗透。但是当前基于高校不断扩招的原因,许多教师的业务能力并没有达到课程设计所要求的水准,部分老师还没有社会实践的具体经验,所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迫在眉睫。
1.4教学实践设施的配备薄弱
分类商品学以《商品学》理论知识为基础,阐述食品、纺织品、日用商品、家用电器等商品的使用价值及应用技术等,本部分内容中如果采用纯理论教学不仅抽象而且空洞,许多教师通过配以示例、图片、影像等方式,但效果仍不佳。只有通过实验教学才能让教师将课堂内容讲解清楚,让学生能更有效地理解课程内容。因此,从软硬件设施上很难保证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而海南大学目前还没有积累相关的教学资源,建设相应的教学资源基地、教学实验室,更不用说实践教学基地,对实践设施的配备环节薄弱。
1.5教学质量评估没有目的性
《商品学》教学质量评估多以试卷的形式,考察的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不能有效的了解到学生是否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目的性太差。《商品学》课程中实行实践教学后,实践教学成果的相关信息如何反馈、实践教学的质量如何评估也是一个待解决的难题。
2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对比研究
以2015级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为授课对象,两个专业《现代商品学》的课程学时全部为32,国际贸易专业在授课的过程中使用纯理论教学方式。市场营销专业在授课过程中理论教学16学时,实践和实验教学16学时:其中《商品学》总论部分包括商品分类与编码、商品质量认证、商品标准、商品检验、商品包装与运输、商品储存与养护等等内容,这些内容课堂讲授16个学时,理论讲授结束后带领学生到海南大学附近的几家商场或超市(例如南国超市、鹏泰欣超市等)进行实地考察以亲身体验相关商品学知识在商品陈列、库存保管、在架管理以及商品包装等环节中的应用,实地考察为6学时;《商品学》分论部分主要学习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五种商品,例如酒、茶叶、皮革制品、化妆品、纺织纤维,每种商品的学习为2学时,这2学时中1学时为相关理论知识讲授,另外1学时是实验教学。
课程结束后使用问卷的方式调查两个班的学生在应用能力、理论掌握能力等几个方面的差异。
2.1课程学习的兴趣对比
国际贸易班87%学生认为这本课程的内容很抽象并难以理解,市场营销班仅有10%的学生认为这本课程的内容很抽象并难以理解;国际贸易班仅有8%的学生认为《商品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但市场营销班91%的学生都认为这门实用性很强;当问及“如果《商品学》是一门选修课,你愿意选吗?”国际贸易仅有19%的学生愿意选择,而市场营销有92%的学生愿意选择这门课程。 2.2应用能力对比
当问及“你知道超市中商品上的条形码表示什么含义吗?”时,国际贸易专业55%的学生表示知道,市场营销专业84%的学生表示明白;当问及“你知道如何来评定茶叶的质量吗?”时,国际贸易专业42%的学生表示知道,市场营销专业79%的学生表示知道如何评定茶叶的质量;当问及“你知道如何来鉴别涤纶、锦纶、腈纶吗?”国际贸易专业12%学生知道如何来鉴别这几种纺织纤维,市场营销专业46%的学生知道如何来鉴别这几种纺织纤维。
2.3知识掌握能力对比
在课程结束后,两个班采用同一份试卷考试,将两个班的卷面成绩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假设两个班的卷面成绩不存在显著差异。spss软件分析后得出如表1结果。
3总结
从以下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商品学》的讲授中其教学效果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学生兴趣、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理论掌握能力等方面,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参考意见。
3.1建立《商品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基地
《商品学》的内容都是实践性较强的知识,只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突显课程的价值,因此应积极与学校附近的商场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寻求更多的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能够和实际联系起来,学以致用,加强学习效果。
3.2建立《商品學》实验室或增加相关实验设施
向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申请《商品学》实验室,如果学院资金不充足,则可通过增加相关实验设施的方式,针对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细类商品(例如茶叶、粮油商品、酒类、化妆品类、纺织品类、电子类等)设置相关实验,以激起学生的兴趣,改变传统的单向教授模式。
3.3搭建《商品学》网络教学平台
借助THEOL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搭建《商品学》网络教学平台。善用翻转课堂,学生课前学习网络教学平台的视频资源、课程背景材料、经典案例等,课内对不理解、不清楚的地方对教师进行提问,颠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朱晓燕.高等院校商品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
[2]申小刚.《商品学》课程教学效果改进探讨[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5).
[3]严玉薇.高职物流管理与市场营销专业商品学教学对比分析[J].文化教育市场,2009.
关键词:《商品学》;实践教学;海南大学;对比实验法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5.079
《商品学》是市场营销专业、国际贸易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与自然科学紧密相联,例如它研究食品的营养成分与卫生、研究纺织品的纤维结构与组成、研究皮革制品的原料与生产、研究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与性能等等,以上研究将涉及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材料力学与热学、电学及化学自然科学;同时,它与社会科学紧密相连,商品标准、商品检验、商品分类、商品质量认证、商品包装、商品养护等理论分别涉及经济学、历史、法律、统计、数学、物流管理等社会学科。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需要一批既懂专业知识又能将理论快速运用到实际操作中的人才。因此,在《商品学》课程的授课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商品學基础理论与方法,奠定必要的商品知识;另一方面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增强学生的商品品种和质量意识,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能力。但是,在现在的教学中,许多高校仅侧重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尚未开展或重视不足,导致《商品学》教学效果不理想。本文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方法分别运用于两个不同的班级,通过定量分析方法探讨两种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的不同影响。
1海南大学《商品学》教学的问题
目前海南大学的《商品学》课程主要在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两个专业中开设,在该课程开设的几年时间中,学生的普遍反映为此课程“用处不大”,《商品学》原本为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学生中得到如此反应,主要是在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薄弱,教学模式单一
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专业均设有《商品学》课程,但教学模式单一,采取的基本模式为:理论教学为主,较少涉及实践课程,课程教学各个环节与课程实践结合中存在着一定的困境和一些待解决的问题。此外,教师“满堂灌”、“填鸭式”进行授课,将商品学理论知识讲得过细过多,学生主体作用缺失,学生大多被动接受知识,只满足于理解和记忆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对知识的认识停留在表层,甚至许多学生处于考前死记硬背、考后完全忘记的状态,更别提深入学习阅读与该科目有关的书籍、资料,学生缺乏对商品的感性认识和相应的互动性,不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1.2课程设计与实际有脱节,教学内容陈旧
目前,经济管理类学科包括《商品学》的理论知识更新迅速、日新月异,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新理论不断涌现,但是我们所授予学生的知识并未一同随之更新,甚至教授一些理论已经被确认为错误的、不适合于现代社会,教材也比较陈旧,基础型、提高型的实践项目较多,具有研究性、创新性、开拓性、综合性的项目较少,没有达到预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效果。
1.3授课老师的业务能力不足
将实践教学引入《商品学》课程虽然能提高教学效果,但要求授课老师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要求授课教师不断学习、充实多门相关专业课程的知识,细心观察生活、相当了解商品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渗透。但是当前基于高校不断扩招的原因,许多教师的业务能力并没有达到课程设计所要求的水准,部分老师还没有社会实践的具体经验,所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迫在眉睫。
1.4教学实践设施的配备薄弱
分类商品学以《商品学》理论知识为基础,阐述食品、纺织品、日用商品、家用电器等商品的使用价值及应用技术等,本部分内容中如果采用纯理论教学不仅抽象而且空洞,许多教师通过配以示例、图片、影像等方式,但效果仍不佳。只有通过实验教学才能让教师将课堂内容讲解清楚,让学生能更有效地理解课程内容。因此,从软硬件设施上很难保证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而海南大学目前还没有积累相关的教学资源,建设相应的教学资源基地、教学实验室,更不用说实践教学基地,对实践设施的配备环节薄弱。
1.5教学质量评估没有目的性
《商品学》教学质量评估多以试卷的形式,考察的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不能有效的了解到学生是否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目的性太差。《商品学》课程中实行实践教学后,实践教学成果的相关信息如何反馈、实践教学的质量如何评估也是一个待解决的难题。
2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对比研究
以2015级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为授课对象,两个专业《现代商品学》的课程学时全部为32,国际贸易专业在授课的过程中使用纯理论教学方式。市场营销专业在授课过程中理论教学16学时,实践和实验教学16学时:其中《商品学》总论部分包括商品分类与编码、商品质量认证、商品标准、商品检验、商品包装与运输、商品储存与养护等等内容,这些内容课堂讲授16个学时,理论讲授结束后带领学生到海南大学附近的几家商场或超市(例如南国超市、鹏泰欣超市等)进行实地考察以亲身体验相关商品学知识在商品陈列、库存保管、在架管理以及商品包装等环节中的应用,实地考察为6学时;《商品学》分论部分主要学习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五种商品,例如酒、茶叶、皮革制品、化妆品、纺织纤维,每种商品的学习为2学时,这2学时中1学时为相关理论知识讲授,另外1学时是实验教学。
课程结束后使用问卷的方式调查两个班的学生在应用能力、理论掌握能力等几个方面的差异。
2.1课程学习的兴趣对比
国际贸易班87%学生认为这本课程的内容很抽象并难以理解,市场营销班仅有10%的学生认为这本课程的内容很抽象并难以理解;国际贸易班仅有8%的学生认为《商品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但市场营销班91%的学生都认为这门实用性很强;当问及“如果《商品学》是一门选修课,你愿意选吗?”国际贸易仅有19%的学生愿意选择,而市场营销有92%的学生愿意选择这门课程。 2.2应用能力对比
当问及“你知道超市中商品上的条形码表示什么含义吗?”时,国际贸易专业55%的学生表示知道,市场营销专业84%的学生表示明白;当问及“你知道如何来评定茶叶的质量吗?”时,国际贸易专业42%的学生表示知道,市场营销专业79%的学生表示知道如何评定茶叶的质量;当问及“你知道如何来鉴别涤纶、锦纶、腈纶吗?”国际贸易专业12%学生知道如何来鉴别这几种纺织纤维,市场营销专业46%的学生知道如何来鉴别这几种纺织纤维。
2.3知识掌握能力对比
在课程结束后,两个班采用同一份试卷考试,将两个班的卷面成绩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假设两个班的卷面成绩不存在显著差异。spss软件分析后得出如表1结果。
3总结
从以下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商品学》的讲授中其教学效果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学生兴趣、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理论掌握能力等方面,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参考意见。
3.1建立《商品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基地
《商品学》的内容都是实践性较强的知识,只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突显课程的价值,因此应积极与学校附近的商场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寻求更多的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能够和实际联系起来,学以致用,加强学习效果。
3.2建立《商品學》实验室或增加相关实验设施
向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申请《商品学》实验室,如果学院资金不充足,则可通过增加相关实验设施的方式,针对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细类商品(例如茶叶、粮油商品、酒类、化妆品类、纺织品类、电子类等)设置相关实验,以激起学生的兴趣,改变传统的单向教授模式。
3.3搭建《商品学》网络教学平台
借助THEOL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搭建《商品学》网络教学平台。善用翻转课堂,学生课前学习网络教学平台的视频资源、课程背景材料、经典案例等,课内对不理解、不清楚的地方对教师进行提问,颠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朱晓燕.高等院校商品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
[2]申小刚.《商品学》课程教学效果改进探讨[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5).
[3]严玉薇.高职物流管理与市场营销专业商品学教学对比分析[J].文化教育市场,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