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雕塑

来源 :安邸A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i_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阿拉里奥画廊位于上海西岸的空间里,我们见到了艺术家名 和晃平。他正和来自日本的灯光师、音响师调试自己在上海的第二 场个展“Vessel”。在黑色空间里,20个形体柔韧的舞者雕塑的形象在 射灯下点点闪光。他的作品中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感性和诗意,仿佛 投射一个梦幻的光环,令人浸入似曾相识的幻觉记忆。
  这让我们不由想起他那件已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成名 作——那头通体贴满玻璃珠子的小鹿标本《棱镜鹿》。不论鹿上的珠 子还是人形雕塑中的颗粒,在过去20多年来,名和晃平沿袭了他在 艺术上的探索:放大微小的物质单元,把他对微观世界和事物本质 的认知与观察集合于雕塑的形态中。但千万别被这些雕塑限制了你 对这位日本目前极受瞩目的当代艺术家的想象。
  近年来,他带领自己的创意团队SANDWICH(三明治)为日本 福山神胜寺设计了一座禅宗艺术装置《洸庭》(KOHTEI),它犹如一 艘巨大的方舟漂浮于园林中;他策划了京都Hotel Anteroom的翻新计 划,融入了200件艺术作品;他曾受时装设计师川久保玲邀请,为东 京和纽约的Dover Street Market进行室内设计;他还设计衣服、家具、 舞台美术……那么,我们应该定义他为“设计师”?
  “是艺术还是设计,是雕塑还是建筑……这种定义方式非常得 ‘20世纪’,”名和晃平说起话来语调平静,却带有些许批判意味,“我 们现在身处21世纪,界限不复存在,一切都事关‘创造’。”在他看来, 跨界不仅不是问题,与不同人合作还能让他和团队有新的创造机 会。也许,“创造者”这个身份更适合名和晃平。
  不过,无论以何种媒介去创造,支撑他思路的始终是雕塑式构 思方式。这得益于他多年研修雕塑的经历——他在京都市立美术大 学就读雕塑系,其间曾在“全球最难考进的艺术院校”伦敦皇家艺术 学院留学,最后回到京都攻修雕塑系博士。他用“雨”这一最常见的 自然现象来解释雕塑:下雨时,我们所感知到的也许只是“雨水”这 一天气现象,而他所感知到的是表象形成的过程——空气中的水分 蒸发后在云层中聚集,当它们积聚越多越重,最后化作雨滴落下时, 这“雨滴”会是什么形状。这种感知和想象的过程就是他运用于任何 形式创作中的雕塑式思维。
  当我们好奇这次“Vessel”展览中的雕塑所使用的材料和结构 时,他却说:“这不重要。”从表面来看,30多年来,名和晃平似乎热衷 于试验不同的材料,但其实对他而言,每一种性质不同的材料只不 过是一种“词汇”。“我有一个庞大的‘词汇表’,绘画、雕塑、建筑、光、 声音、硅油、硅胶粒子、3D激光雕刻……我一直在积累,每次创作便 从中自由选择。”诗人用文字词汇来表达感受,名和晃平则用他独有 的词汇——材料和技术——来转译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重要的并不 是词汇本身,而是如何组织词汇。
  作为日本当代艺术圈“后村上隆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四十出 头的名和晃平完全具备“网红”特征。但他坦言自己甚少使用社交媒 体,有趣的是,他的Instagram账号上没有一张照片,却有一万多名粉 丝。他选择长期隅居在古老、安静的日本京都。通常你可以在宇治河 畔的一栋旧厂房里找到他。这里从前是三明治工厂,现在是名和晃 平创立的与“三明治”同义的SANDWICH工作室所在地。像他本人 难以界定的身份一样,我们很难用某个领域性名词来定义这个工作 室,因为它的蓬顶下汇集了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年轻学生、社会 学家等各个领域的人。当他们成为“三明治”的一员后,他们的身份 也变得模糊,“这里没有所谓阶层,不同的人、学科、科技自由接触和 碰撞,‘创造’便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对页 Vessel装置作品从雕塑性表演者的身体形态中抽取元素,转化为一 组隐没性征的雕塑群像。





  本页上图 在阿拉里奥画廊的黑色空间中,一条24米长的雕塑底座上,20 个姿态各异的人形雕塑伫立其上,带给人深深的震撼。下图 名和晃平, 日本当代艺术家。1975年出生于日本大阪,目前工作和生活在京都,并 在京都造型艺术大学担任教授。2009年创办了旨在不断创新的工作室 SANDWICH。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以玻璃珠包覆物体的“Pixcell”系列。 2017年他于阿拉里奥画廊上海举办个展“Vessel”。www. kohei-nawa.net





  本页上图 名和晃平为2017年Reborn艺术节创作的White Deer装置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下图 为日本福山神胜寺设 计的禅宗艺术装置《洸庭》(KOHTEI)猶如一艘园林中的方 舟,线条、造型、材质三者达到和谐平衡。
其他文献
日前完成重新设计的高端中餐厅会所贰仟金是设计师Thomas Dariel的新作,也是双方的第二次合作。餐厅主理人之一Lucy在四年 前找到了Thomas,她欣赏他对设计的热情及想法,双方在之后的合 作中建立了深厚的信任。4年之后,贰仟金计划重新设计,与他合作 自然而然。“Thomas经常有一些跳脱出框架的想法,总让我惊喜万 分”在第一次合作时,Lucy对Thomas利用粗細不一的线条装点空间、 宛
期刊
雖然“网红”这个词已经开始引得 越来越多人的怀疑甚至远离, 但请专业设计师包装颜值,几乎成了 每个新张餐厅、店铺的必经门槛。 不仅拍菜,也拍餐厅,社交媒体的活跃, 让更多人理解到设计师才是 真正的空间颜值魔术师。
期刊
新年伊始,我們想做些与数字新技术、网络新事物有关的选题。 选题会上大家侃到了“自拍”“网红”“爆款”“虚拟与现实”……从表 面的现象聊到了人的心理、哲学层面,有意思!我们不想人云亦云、 随波逐流,一味地去追网红、推爆款;也不想故作清高、酸溜溜地对 某些社会现象冷嘲热讽……还好,在智能手机当道、社交媒体异常 活跃的今天,我们竟有个惊喜发现,那就是在秀美图、拼颜值的背 后,终于凸显出设计的重要!“现在
期刊
很多人喜欢北京正因她的多元性,胡同中的人们依旧如往昔般 生活,在中央商务区又能找到与全球接轨的节奏,Meeting Somcone的 创始人王晓申第一次来到北京时,上海出生、美国长大的他深深喜 欢上北京的交融与混杂,这种感触在他先后开辟的Meeting Someone 与Ayeby、Meeting Someone餐厅中得到体现。藏于杨梅竹斜街的前者频 引回头客,后者则遁于中央商务区。这次他选择将普
期刊
当知名时尚品牌和泰国米其林星级主厨遇上百年建筑时,无疑 他们又勾画出上海外滩的一道魅力风景。时装品牌initial十多年来在 中国积累了不错的知名度,它注重面料触感、独特剪裁到空间五感 体验所延伸出的美感,此回将其讲究的日式侘寂之美(Wabisabi)、北 欧简约之美融进风格独具的餐饮,打造出这家既时尚又充满艺术感 的泰国融合菜餐厅。走进initialx Vanilla,立刻就能理解为何这家餐厅
期刊
历经4年改造的巴黎瑰丽酒店,沿袭了初建时的典雅奢华,又被注入当代摩登,还有时装大师Karl Lagerfeld为其特别设计的套房。  任凭3个世纪以来的风云变幻,她都矗立在那儿,灵魂不老,优雅始终。  “再次站在我的阳台上,俯瞰着眼前协和广场的美丽景色,心中是无限快乐。”1989年,古稀之年的美国作曲家伦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在HoteI de Crillon的酒店宾
期刊
Sugarmat 甜蜜运动  当瑜伽变成时尚宠儿健身的一种宣言式活动时,如何让做瑜伽 从里到外都充满潮流感,成了HeikalGani这位年轻创业者眼中的淘金 热点。二十出头就曾经以男士西裝定制品牌创业成功的经历,Heikal Gani再度将触角伸到瑜伽垫,并创立Suagrmat品牌,首先以网络行销 作为第一步,成功在instagram等社交平台上打响名声后,近期在上 海前法租界一代衡山路上开设了第
期刊
香港中环爱马仕旗舰店开业当天,香港报纸头版以“香港的橙盒子”为大标题报道此盛事。“因为这个绝佳的地理位置,我们决 定重张新店。”爱马仕家族第六代成员、全球艺术总监Pierre-Aexis Dumas先生介绍道,“不是一味地开更多新店,而是以一些新店取代 旧店,新店不仅大,还要给客人更好的服务。”  聊起香港,Pierre-Alexis总是一往情深。25年前,刚从学校毕业的 他,进入家族企业的第一份
期刊
因为狂热喜爱历史悠久的瑞典皇室品牌Skultuna1607,Joseph通 过朋友帮忙,终于在一年前拿到了品牌的代理许可。也许是之前在 奢侈品牌工作过,Joseph除了眼光好之外,也很能抓准消费者心理, 再加上服務好,虽只是线上售卖,但业绩卓著,顺理成章,他也开始 做更多品牌。在短短时间内,便开了现在这家拥有两层空间的独立 设计买手店。  “可能是比较喜欢复古的东西吧,我就想这里要能做成一个复 合
期刊
如果你想为家里营造一种既古典高贵,又不乏时髦细节的氛围,那么你必须具备这样一种本事:能鉴别和发挥每一个物件自身的美,创造一种微妙的和谐感,而不是随意地将它们拼凑在一起。在这间位于米兰的公寓里,我们找到了这种久违的和谐:整个公寓面积为280平方米,装饰材质以大理石、镜面和黄铜为主。在空间里,出自名家之手的设计单品与随处可见的古董收藏相得益彰,尽显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