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年”的思念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ui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繁华丰富的生活光芒几乎纤毫无遗地照临生活各个角落,在新年的模糊踪影重又渐渐清晰浮于眼前之时,对不少人而言,对“年”的深挚触摸和把玩,则又要不得不借遥远的时空印痕去翻捡、去咀嚼、去领味了。
  如今的年,由于物质和精神上与常态生活间的零落差,让人们几乎有了天天虽过年、年年却寡味的感觉。幼时对“年”保留的那份期盼、享用和即兴参与意识早已消逝殆尽,而唯独往昔烟云里的“年”味,每每于闲暇时还在你斟一盅、呷一口的那份悠然里,继续保持着令人心驰神往的神奇魅力。
  
  忙碌
  
  忙,永远是远“年”的年关里升温最快的一个字眼,那时,家家户户为忙而忙。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家里三个姐姐还在寒月斜挂的一大清早,就带上各种粮食去碾,高粱、玉米、黍子、谷子、碗豆等等,一样样、一包包被带到碾上去碾成面。
  我记得十分清楚,还在我的朦胧梦境里,年前整个山村里大大小小的石碾,哼出的不知倦怠的调子就少有停下来的时候。我是家里的老小,体力活一般轮不到我,只是不帮倒忙地看着三个哥哥、三个姐姐随着“年”那匆迫的步子一个劲儿地转着。
  我喜欢母亲蒸制和做出的各种饭食,年糕、各种面的窝头、馒头、米面、煎饼等等,整整齐齐地码放在大容器里,或者是一个大筐,或者是那个传了几代人的浅口平底的大酒缸就适逢其时地会把母亲和姐姐们一番忙碌后的果实塞个满满当当。年前年后的风光日子里,母亲犹如一位调度得方的将军,幸福轻松地搭配着每一餐的饭食。在我记忆里,那是拮据生活背景里天堂般的快活日子,神定心闲时,那些饭食的余香至今依然会令自己唇齿生津添香。
  忙,几乎波及了除小孩子外的每一个家庭成员。哥哥们的忙碌则以体力劳动为主,他们帮着父亲赶集备菜、割肉,或者劈木柴炸制各种莱肴。那个清贫的年代里,对绝大多数家庭而言,炸制的肉类、鱼类,皆属奢侈品,除了上供鬼神外,由于数量有限,家庭成员一般不会由着自己的欲望随意享用的,只在年夜饭和午后待客的光鲜日子里,它们才会堂而皇之地入菜上桌,以飨大家高高吊起的胃口。那时的鱼肉之香,虽然也有了二十几载岁月烟云阻隔,但余味缭绕,丝毫未减当初。
  
  访亲
  
  年,是一个特定的日子或具体时刻;在另一个意义上,它又是一个连绵持续的心理体验过程。年后的走亲访友,自然也化为年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了年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在我小时,就跟随三叔年后走亲戚了。在年幼的思维里,走亲戚就是享受稀缺鱼肉美食的妙方。那时,我常想,要是有天天有肉吃的日子相伴该多好呀!当然,吃的方便也不全是我走亲戚的唯一。我本身就非常愿意走远路,那一路上得来的观感,常常能消解我途中的疲劳,并带给我丰富的精神营养。
  印象中最深的莫过于跟三叔去探望舅老爷一家了。他们是纯粹的山里人家,一行三十几里地,我们俩全用脚步来丈量。一路上,三叔会把沿途村庄的名字逐一告诉我,并把相关村庄里牵情动人的传说讲给我听。一株古老的枯槐、一处断壁颓垣或仅存地基的古庙、一方常年不息汩汩流淌的老泉,在三叔的嘴里都能演绎出一段段美丽动人的故事。我那时很崇拜三叔,常常盼着新年快来,好再随他上路远行。
  过年出门,在大人眼里并不盼着有雪,因为那样走路有危险,而我则对雪有着特别的感情,甚至私下里常常盼着大雪狠狠封山、封路。因为,我特别喜欢雪絮覆盖下的原野,那绵绵无垠的洁净,总带给我一种莫名的激动、舒爽和振奋。那时,雪原里串亲访友的人会一人踩着一人的脚印小心翼翼向前赶,匀称有致的雪野上踩出的脚印,承载着单行行进的人影,依势随形,穿谷越岭,迤逦前行,绝似一幅水墨画,接通着一家和一家的亲情,串联起一户和一户的幸福。
  如今的交通便捷多了,沟通的形式也多元化了,但远“年”岁月里那种用脚去触抚和接通的亲情,以及亲口嘘寒问暖的直面关爱,断断不是今天便捷手段下的情感联系所能比拟的。
  
  结语
  
  远“年”的那份特殊感觉不知不觉间已叠加上了一层层厚厚的岁月烟尘,但它具有的那份魅力,却倍具极强的穿透力和震撼力,不时在今日同名异味的节日跟前。悠然浮现于心头,让你毫无餍足地去千尝百品、浅斟慢酌那线绵缈不绝的远“年”厚味和缕缕余香。
  远“年”的种子早已深植于丰沃肥厚的心田里,如今它已发芽壮大,根深叶茂,并将让我永远无法忘记和释怀。
其他文献
我当年就读的中学,有一中型的图书馆。我那时不大会看书,只是常常利用午休时间去那里翻翻杂志。《世界知识》上有很多好看的彩色照片。一种航空杂志也曾让我浮想联翩。  “文革”开始,这个图书馆照例关闭,因受到媒体批判的“毒草”越来越多,图书馆疲于清理和下架,只好一关了之。类似的情况是,城里各大书店也立刻空空荡荡,除了马克思、列宁、毛泽东一类红色圣经,除了少许充当学习资料的社论选编,其他书籍几近消失。  1
期刊
南阳汉画像石的内容题材繁多,缤纷万千。汉代人对升天成仙的希望,对身后理想家园的追求,他们的信仰崇拜,衣食住行,他们对忠奸善恶的评价,对自然天象的奇思,都通过无名艺术家之手,复活在一块块的画像石上。    一 神仙世界    汉画像石展现了古人的精神世界。风雨雷电、山河湖泊,这些自然现象与景观在古人的脑海中都是仙界众神。我们看到古人对前生来世、自然万物神圣非常的膜拜。  《山海经》中的西王母,本是传
期刊
写作是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体现,在学生应考和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让学生的文章出现夺人眼球的“亮点”,是学生作文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我想结合命题作文“对镜”的写作情况来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心得和建议。我曾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文题:我们身边有各种不同的“镜子”。有人在时间的流转中,从“它”照见了容颜的改变;有人在人生的戏局中,从“它”观看出真正的自我;但也有人不愿或不能面对“它”。试
期刊
星;可文学社简介  广东佛山顺德区勒流中学星河文学社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她是华夏大地校园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星河文学社现有社员371人,另有学生记者18人。文学社社员每年在各级报刊上发表或获奖的作品达100余篇。  星河文学社被顺德区教育局评为全区“示范文学社”,被顺德区委宣传部授予首批“顺德传统文化(写作)教育培训基地”,被佛山市教育局评为全市中学生优秀文学社“特等奖”,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广东
期刊
王泗原先生见过很多面,衣着朴素,看上去很干瘦,愁容满面,虽是长者,却不多见言笑。享誉学界,后来也有人以国学大师头衔相赠,与许多著名的文化人相比,这位王泗原还算不上大名鼎鼎。他是祖父的老部下,也是祖父最信任的人,有人甚至把他戏称为叶圣陶的左膀右臂,年龄要比我伯父还大,应该是比吕叔湘先生略小,如果活着,差不多也有100岁了。  王泗原送父亲的书,居然称“至诚兄”,这让人觉得很搞笑,父亲也觉得太过客气,
期刊
中国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个极富诗意的国度。在中国历史上,由诗经、楚辞、汉赋、乐府至唐诗、宋词、元曲……延绵数千年的诗歌词赋传统,风靡百代,赓续不绝。历代先贤、文人墨客、志士仁人,无不痴之迷之,乐此不疲。此足以证明古典诗词歌赋具有巨大、无穷之魅力,是一个值得永续继承的艺术宝库。熟悉古典诗词,将有助于培养当代学生高尚的精神气质,提高其道德修养,并能从中获得智慧的启迪和美的享受。许多外国人,为
期刊
天上掉下水滴来了,这就是下雨。  “雨”字甲骨文像天下雨的样子,上面一横象征天,也可以指高空的云层,下面六条短线表示下落的雨水。是一个象形字。到小篆变化较大,上面多一横,像一个“天”字,下面的雨水有断有续。所以“雨”的本义是雨水和下雨。  雨,是从云中降落下来的水滴,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变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当它们在运力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大气托不住
期刊
“日”是象形字,一个圆圈,中间加一个黑色圆点。  在地球人眼里,早晨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天落下的太阳是一个红色的火球,所以画一个圆来表示太阳。但是太阳中间的黑点是什么呀?  在远古时代,传说太阳中居住着三足金乌。三足金乌(金色乌鸦)被古人视为神鸟。其实所谓金乌就是古人观察到的太阳黑子。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是中国公元前140年前后成书的《淮南子》中记载的。  “日”字在甲骨文中是圆的,到金文成
期刊
不同类型(文体)的文本有着不同的解读方式,依据文本体式是文本解读必须遵循的基本通则。  演讲词是在重要会议和群众集会上进行演说的文稿,结构上一般由开题、主体、结尾构成,是一种议论性的、说理性的应用文体。演讲是一种社会活动,因而不可避免地体现出这一活动的特征,如针对性、鼓动性,因此演讲对语境(时代感、听众因素等)的依赖性比较强,后人阅读前人的演讲词,距离感比较大,这就更需要依据文本体式,充实必要的背
期刊
老天爷总是会遗忘些事,比如我,分了那么多礼物给别人,独独忘了我。看着别人乖巧可爱,我只能眼馋;听着别人声如天籁,我只能耳馋,尤其当离得最近那个人都快聪明绝顶时,我已馋得急红了眼,成天叫唤了。  小时候妈妈总对我说,丑小鸭总会变成白天鹅的,我满心欢喜地挨过了一介又一个冬天,我的变化却更加趋于丑小鸭,如果有安徒生童话的官方解释,那就是这只丑小鸭基因突变了。  我想要变好,却是那样力不从心;想做个梦找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