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出版界有一本神奇的书,连续7年高居全国畅销书排行榜——它就是《窗边的小豆豆》。书中,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讲述了她童年时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她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
一本好书的力量
小豆豆的可爱在于她的真实,她想跟小燕子聊天,想看宣传艺人,就在窗前傻傻等着。它描述的是一个孩子的成长,展现了人性最纯净的一面。黑柳彻子没有运用任何炫目的写作技巧,只是以孩子的口吻安静地诉说,却异常有力,让人赫然发现,成长原来是如此自然的事,孩子本身的善与美是如此纯真动人。这本书令人惊讶地证明了童年是永恒的,是超越时空的,是有独特价值的。人要经过一个梦想的时代才能成长,这就是童年的价值。
小豆豆最开始是作为儿童读物流行的。里面温馨的短篇故事刚好可以当作孩子的睡前书,许多年轻父母微笑着说:“我家小宝每天不听一个小豆豆的故事,就不肯睡觉。”对于初识文字的孩子,阅读这样纯真明快的文字是无比欣悦的过程,很多孩子背熟了里面那段画画的口诀:“画一个圆,画一个圆,竖着两下,横着两下,画一个圆,画上个点,画一个圆,头发三根,头发三根,头发三根,一眨眼间,一个太太。”孩子们最喜欢巴学园的故事,常常问爸爸妈妈:哪里有那样的学校,我要去上学。还有稍大一点的孩子说:“战争真是残酷,如果没有战争,巴学园就还会存在……”
但借着口耳相传的力量,很多成人开始阅读小豆豆,经常为小豆豆的冒险举动——像她飞身跳入盖有报纸的粪坑,和小狗洛基一起扮狼——大笑不止,这是一种没有功利性的纯粹的快乐。如同很多年前,一本叫《再见了,可鲁》的小书让人们重拾多年未有的感动,豆豆让人直面遗忘许久的童年,这种直指人心的力量难以抗拒。豆豆像成人的童话,却不是童话。我们在其中寻找美好,并深深地感到这种美好值得维护。
淡粉的书封上有一行字:“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阳光灿烂的童年”,遗憾的是,很多人忆起的大多是晦暗的过去。我们都曾经是小豆豆,天真未凿,嬉戏玩耍,眼中的一切都新鲜透明得要滴下水珠来,但来自成人世界的标准答案与不耐烦,一步步磨蚀着纯真的好奇心。上课多说一句话,得到的也许是罚抄生词一百遍;在家多问几个问题,迎来的可能就是父母的呵斥甚至巴掌。渐渐地我们成了千篇一律的“好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姿,背着手听课举手发言……父母和老师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但是,他们不会听我们讲心里话,他们没有时间听一个孩子唧唧歪歪。他们想让我们离完美的好孩子近一点再近一点,可我们回忆里印象最深的是罚站的日子。几乎从未有人弯下腰,和我们平等地对视。
阅读推广人阿甲说过,他认识的一位成年读者,随身携带的唯一一本书是《窗边的小豆豆》,原因就是,“我从来没有一天享受过这样的教育。”
一场教育的革命
随着《窗边的小豆豆》火热畅销,许多老师、家长与学生的心灵被这本小书拨动,一场教育界的大讨论出人意料地掀起,新华社、《北京青年报》、《光明日报》等重要媒体纷纷对其引发的教育话题进行深入报道。
小读者们喜欢那个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一般的巴学园。校门是两节树干,教室是一辆辆电车。笑眯眯的小林校长从来不会责备孩子,没有固定的课表,没有固定的座位,他们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巴学园的孩子从不乱涂乱画,因为每星期两次音乐课,大家会尽情涂啊写啊,充分享受到了涂写的乐趣。巴学园的孩子从不歧视身有残疾的小伙伴,因为怎样的身体都是美丽的。这里从没有规矩的约束,但大家相处融洽。孩子们去散步,蹲在农田里认识油菜花,跟着农民学习种庄稼。巴学园就是如此自然天成,富有生机,所以小豆豆每天很早起床,盼望着赶到学校去,连自家的小狗都想带着一起去。
小林校长的教学手段冲击着当今的教育观念。教育专家徐国静曾深深感慨,如果把《窗前的小豆豆》作为一面镜子,就会发现今天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中的困惑和痛苦的根源,也会发现成人自身的问题。成人对童年的记忆大都源于儿时的乐趣,遗憾的是,今日身为父母的他们,却毫不留情地驱逐孩子的乐趣。名目繁多的课程、作业、考试,不知不觉摧残了纯美的童年生活。孩子的个性在刚刚萌芽的时候就被扼杀了,每天重复着公式化的生活,不是上课就是上补习班,写着公式化的作文,内容不是逛公园就是洗碗。一位小学生在“小豆豆,我想对你说”的对话会上说:“我现在不仅佩服小林校长,还佩服小豆豆,她说出了我们不敢说的东西。她像我们的影子,非常有勇气。孩子的心就像一片天空,而家长不太了解我们这片天空下发生的事。”
孩子从小豆豆身上,看到的就是自己,而成人们则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出版方曾在北京一些小区内举办过读书会,许多家长读着读着都流泪了,想起了孩子曾在学校里受到的错误对待,以及自己对孩子的误解。有位家长的孩子和小豆豆十分相似,活泼爱动,老师对他的误解非常大,这位年轻母亲便买了十几本《窗边的小豆豆》,送给孩子所在学校的每一位老师。
阅读对一个人的影响十分深远,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甚至可以改变整个世界。这本粉红色的小书改变了无数师长的观念,他们从此开始尊重与了解孩子,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也许我们暂时无从改变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却能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用爱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心中的巴学园。
怎样的教育才是成功?怎样的童年才是快乐?当别的学校的孩子在围墙外喊“巴学园,破学校”的时候,巴学园的孩子们一起喊:这是好学校!这或许就是理想的教育吧。走出巴学园的孩子也许没有举世闻名的人物,但都是初放的花一般纯真善良的人。围绕着小豆豆,有难以数清的动人故事,但最令人难忘的是一位还在上小学的读者,他以稚嫩的字体写道:“巴学园被炸毁了,我很难过。我画了一张自己心里的巴学园,希望能转交给小豆豆。”以彩色蜡笔稚拙地勾画出的巴学园,是孩子心里美丽的天堂,是爱与希望的象征。
时至今日,小豆豆的故事已被奉为教育经典,入选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本。小豆豆的力量,就是心的力量。应该感谢那个多年前站在窗边的小姑娘,给我们的心灵抹上一笔温暖的色彩。
一本好书的力量
小豆豆的可爱在于她的真实,她想跟小燕子聊天,想看宣传艺人,就在窗前傻傻等着。它描述的是一个孩子的成长,展现了人性最纯净的一面。黑柳彻子没有运用任何炫目的写作技巧,只是以孩子的口吻安静地诉说,却异常有力,让人赫然发现,成长原来是如此自然的事,孩子本身的善与美是如此纯真动人。这本书令人惊讶地证明了童年是永恒的,是超越时空的,是有独特价值的。人要经过一个梦想的时代才能成长,这就是童年的价值。
小豆豆最开始是作为儿童读物流行的。里面温馨的短篇故事刚好可以当作孩子的睡前书,许多年轻父母微笑着说:“我家小宝每天不听一个小豆豆的故事,就不肯睡觉。”对于初识文字的孩子,阅读这样纯真明快的文字是无比欣悦的过程,很多孩子背熟了里面那段画画的口诀:“画一个圆,画一个圆,竖着两下,横着两下,画一个圆,画上个点,画一个圆,头发三根,头发三根,头发三根,一眨眼间,一个太太。”孩子们最喜欢巴学园的故事,常常问爸爸妈妈:哪里有那样的学校,我要去上学。还有稍大一点的孩子说:“战争真是残酷,如果没有战争,巴学园就还会存在……”
但借着口耳相传的力量,很多成人开始阅读小豆豆,经常为小豆豆的冒险举动——像她飞身跳入盖有报纸的粪坑,和小狗洛基一起扮狼——大笑不止,这是一种没有功利性的纯粹的快乐。如同很多年前,一本叫《再见了,可鲁》的小书让人们重拾多年未有的感动,豆豆让人直面遗忘许久的童年,这种直指人心的力量难以抗拒。豆豆像成人的童话,却不是童话。我们在其中寻找美好,并深深地感到这种美好值得维护。
淡粉的书封上有一行字:“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阳光灿烂的童年”,遗憾的是,很多人忆起的大多是晦暗的过去。我们都曾经是小豆豆,天真未凿,嬉戏玩耍,眼中的一切都新鲜透明得要滴下水珠来,但来自成人世界的标准答案与不耐烦,一步步磨蚀着纯真的好奇心。上课多说一句话,得到的也许是罚抄生词一百遍;在家多问几个问题,迎来的可能就是父母的呵斥甚至巴掌。渐渐地我们成了千篇一律的“好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姿,背着手听课举手发言……父母和老师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但是,他们不会听我们讲心里话,他们没有时间听一个孩子唧唧歪歪。他们想让我们离完美的好孩子近一点再近一点,可我们回忆里印象最深的是罚站的日子。几乎从未有人弯下腰,和我们平等地对视。
阅读推广人阿甲说过,他认识的一位成年读者,随身携带的唯一一本书是《窗边的小豆豆》,原因就是,“我从来没有一天享受过这样的教育。”
一场教育的革命
随着《窗边的小豆豆》火热畅销,许多老师、家长与学生的心灵被这本小书拨动,一场教育界的大讨论出人意料地掀起,新华社、《北京青年报》、《光明日报》等重要媒体纷纷对其引发的教育话题进行深入报道。
小读者们喜欢那个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一般的巴学园。校门是两节树干,教室是一辆辆电车。笑眯眯的小林校长从来不会责备孩子,没有固定的课表,没有固定的座位,他们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巴学园的孩子从不乱涂乱画,因为每星期两次音乐课,大家会尽情涂啊写啊,充分享受到了涂写的乐趣。巴学园的孩子从不歧视身有残疾的小伙伴,因为怎样的身体都是美丽的。这里从没有规矩的约束,但大家相处融洽。孩子们去散步,蹲在农田里认识油菜花,跟着农民学习种庄稼。巴学园就是如此自然天成,富有生机,所以小豆豆每天很早起床,盼望着赶到学校去,连自家的小狗都想带着一起去。
小林校长的教学手段冲击着当今的教育观念。教育专家徐国静曾深深感慨,如果把《窗前的小豆豆》作为一面镜子,就会发现今天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中的困惑和痛苦的根源,也会发现成人自身的问题。成人对童年的记忆大都源于儿时的乐趣,遗憾的是,今日身为父母的他们,却毫不留情地驱逐孩子的乐趣。名目繁多的课程、作业、考试,不知不觉摧残了纯美的童年生活。孩子的个性在刚刚萌芽的时候就被扼杀了,每天重复着公式化的生活,不是上课就是上补习班,写着公式化的作文,内容不是逛公园就是洗碗。一位小学生在“小豆豆,我想对你说”的对话会上说:“我现在不仅佩服小林校长,还佩服小豆豆,她说出了我们不敢说的东西。她像我们的影子,非常有勇气。孩子的心就像一片天空,而家长不太了解我们这片天空下发生的事。”
孩子从小豆豆身上,看到的就是自己,而成人们则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出版方曾在北京一些小区内举办过读书会,许多家长读着读着都流泪了,想起了孩子曾在学校里受到的错误对待,以及自己对孩子的误解。有位家长的孩子和小豆豆十分相似,活泼爱动,老师对他的误解非常大,这位年轻母亲便买了十几本《窗边的小豆豆》,送给孩子所在学校的每一位老师。
阅读对一个人的影响十分深远,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甚至可以改变整个世界。这本粉红色的小书改变了无数师长的观念,他们从此开始尊重与了解孩子,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也许我们暂时无从改变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却能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用爱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心中的巴学园。
怎样的教育才是成功?怎样的童年才是快乐?当别的学校的孩子在围墙外喊“巴学园,破学校”的时候,巴学园的孩子们一起喊:这是好学校!这或许就是理想的教育吧。走出巴学园的孩子也许没有举世闻名的人物,但都是初放的花一般纯真善良的人。围绕着小豆豆,有难以数清的动人故事,但最令人难忘的是一位还在上小学的读者,他以稚嫩的字体写道:“巴学园被炸毁了,我很难过。我画了一张自己心里的巴学园,希望能转交给小豆豆。”以彩色蜡笔稚拙地勾画出的巴学园,是孩子心里美丽的天堂,是爱与希望的象征。
时至今日,小豆豆的故事已被奉为教育经典,入选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本。小豆豆的力量,就是心的力量。应该感谢那个多年前站在窗边的小姑娘,给我们的心灵抹上一笔温暖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