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类号】:TD327.3
采煤工作面的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本文仅对工作面顶板安全管理进行探讨。针对吉林省蛟河市三井煤矿303采煤队,在开采二分层时工作面出现了三次推垮型冒顶事故,现结合顶板管理理论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对上分层冒落状况的分析
对于上分层的冒落状况要认真的观测和分析,以便进行预防性处理。
如果上分层有效的采用全部陷落法管理项板,那么总的冒落状况应符合下式
H= (M-?S)/(K-l)
式中H——第一分层顶板冒落厚度,单位:m;
M——第一分层采高,单位:m;
?S——冒落高度以上的顶板下沉量,单位:m;
K——冒落岩层的碎胀系数。
上分层用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冒落状况见图1。
从图1可见,顶板自然冒落后与冒落岩石顶部相接,形成就全部开采范围内的所谓已“落实”的部分,且面积占很大比例。否则第一分层就不可能有效的用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由于开采范围周边煤柱的存在,上位岩层的下沉值(?S1、?S2、?S3、?S4)都大大小于?s,因此在冒落高度较小的情况下,周边(切割眼处、工作面停采线处、上回风道处、下运输道处)存在空隙(未“落实”部分)是常见的(图2)。
则可能存在的空隙高度为
h1= M+H - HK -?S1
=l1tgα1
h2= M+H - HK- ?S2
= 12tgα2
h3= M+H - HK -?S3
= 13tgα3
h4= M+H - HK -?S4
= 14tgα4
式中 l1、l2、l3、l4上位岩层与冒落矸石接顶点距煤帮的距离,单位:m;
α1、α2、α3、α4——项板下沉角,单位:度;
从无数次这类冒顶事故看,绝大多数事故是发源在起始开采阶段、工作面停止收尾阶段、工作面上风道以下阶段、运输道以上阶段。即l1、l2、l3、l4的范围内。
通过处理这类事故的现场观测,在坚硬顶板或直接顶厚度H《M- ?S)/(K-l),其上是坚硬顶板的条件下,空隙和大块冒落矸石的存在是金属网下推垮型冒顶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首要的预防措施是观测空隙的大小和范围,采取预防性处理。这些措施归纳起来有:
1.在开采第一分层时,沿切割眼老塘煤帮处,向项板打深孔(1.5~2.O采高)爆破,创造一个薄弱的地段,促使顶板冒落,减少空隙。
2.随着上层工作面的推进,在初次放頂以前,在切割眼的另一帮打深孔(3~5m)爆破,将煤崩出、崩破,但不装运。一方面是为了增加这个区域的充填物,减少空隙,另一方面使老塘侧的顶板断裂向内延伸,并增加顶板的下沉值。上下顺槽处也同样采取这些措施。
3.如果上述措施还不能有把握的充填采空区,防止空隙的产生,则应在上分层开采时,在放顶前局部充填采空区(图3)。充填物的厚度为
h= M+H - HK - ?S
充填物用矸石或用另一侧崩出的煤均可,由于充填物的厚度不大,沿推进方向的距离很短,所以比较容易做到。同样在上下顺槽内亦应随着工作面的推进作局部充填。
二、第二分层金属网假顶顶板的安全控制
1.尽可能增加第一分层和第二分层开采间隔时间。在第一分层开采时,顶板的冒落高度具有一定值,这是必然的。其冒落高度大部分符合H= (M-?S)/(K一1),但经过开采面积的逐渐扩大,时间过了数月或1~2年,随着推进距离和时间增长顶板下沉值?S增大,K值逐渐减小。三井煤矿通过观测证实,当上分层工作面推进160m以后,顶板的沉降值可以达到采高的80%,此时顶板下沉速度非常缓慢,达到了稳定阶段。因此在讨论第二分层的安全控制时,一、二分层开采时间间隔的长短,是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只要生产衔接,金属网的防腐期允许,要尽可能增长间隔时间。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空隙。
2.适当降低第二分层工作面的起始开采高度。在开采第一分层时,由于对项板岩石的性质及运动规律便于认识和观测,支柱的稳定性可以得到较充分的保证(尤其在坚硬顶板下),所以控制顶板关键在于支护强度。在能够通过强化支护,人工挑顶、软化顶板等措施达到安全控制的情况下,采高尽可能高些,以迫使顶板的冒落高度增大(绝大部分顶板是存在这种条件的),这个冒落高度也就是下分层的直接顶板的厚度,它对决定下分层的安全采高有极重要的意义。
适当降低第二分层的起始开采高度(比第一分层),对顶板的安全控制,尤其是初次放顶期闻更为有利。如果第二分层的起始开采高度为M≤H(K-l)+?S,那么顶板就有较大的稳定性。因为顶板的空隙将被降低的采高和一分层增高的冒落矸石所补充,金属网以上冒落的大块矸石失去了冲击动能,矸石沿倾斜向下的移动量也将大大减少,使已降低的增加了稳定性的支柱更为稳定。降低第二分层的起始开采高度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且只是需要在起始时,即在11的阶段内。而后即可恢复设计采高。所以它成为现场最易接受,最为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采高也有一定的限度,采高过小带来操作上的困难,所以一般采高不小于或等于1.4m。
3.要适当加大控顶距。在采矿教科书中,多讲到缩小控顶距对顶板控制的有利方面、经济性方面,从来没有提到加大控顶距。这主要是人们只注意正常条件下的普遍性规律,例如,顶板随着支柱的回撤而及时冒落;而不了解特殊条件下的特殊性规律,因而会做出错误的决策:缩小控顶距。这在初次放顶时尤为危险,甚致是致命的危险。
三、缩小控顶距的危险性在于:
(1)缩小控顶距使安全空间大为减少,当金属网上冒落的矸石不能形成为再生顶板,二分层再次冒落后又不足以立即充填采空区时,此时由于冒落岩层的内摩擦角决定其冒落形态,见图(4、图5) 图4可见在初次放顶期间,控顶区内的支柱仅仅只支撑冒落的矸石,支柱承压是很小的。所以支柱实际上全部处于失稳状态;一旦上层的大块矸石失去平衡,加之本来一分层中的空隙区,到第二分层更为扩大,其冲击动能是很大的,使仅有的较小空间被推垮。只要一出现这个问题,会立即波及很大范围,形成大型冒顶事故。
即使在初次放顶以后,如果冒落的矸石仍不足以当即充填采空区,呈现如图5的冒落状况,由于冒落角的存在,则使控顶区内的支柱承压值很小,越近老塘边缘越小。因而这个区域的支柱全部处于失稳状态,一旦上层顶板冒落,处于失稳状态下的支柱受到强大的冲击载荷将会立即倾倒,形成大面积的冒顶事故。
除了上述两种冒落状况以外,还有一些其它不同的状态。例如,当上分层冒落的矸石块度很大,随着第二分层工作面的推进和放顶回柱,开始出现大块矸石的悬顶,当失去平衡以后产生旋转运动(工人称之谓“打挺”),它所产生的测向推力,往往将控顶区内的支柱推倒,见图6。
再如,在倾角较大的煤层中(30度以上),金属网以上的冒落矸石在放顶回柱后,并不落在冒落点的法线位置附近,它不充填与其相对应的本处的采空区,而是充填其下方的采空区。因此凡是冒落厚度不能立即充满采空区的,随着回柱放顶自下而上进行,冒落矸石由上向下流动,必然会产生老塘空、顶空的现象。尤其在冒落矸石以上有大块度的岩块时,更易被抽空(图7)。这种抽空是极其危险的,当大块矸石突然冒落时,立即冲垮该范围的较小的控顶区,甚致延续以上的全部工作面。1986年蛟河市三井煤矿303工作面三次冒顶事故就是这种实例。這个工作面长80m,煤层傾角26度左右,金属网以上有一层1.5~2.Om的破碎矸石,没有胶结,其上岩石块度较大。当回柱回到下端650m处(65m以下充填较严),65m以上出现如图7的抽空状况。结果因大块矸石的冒落冲击,65m以上的工作面全部推垮。
所有这些状态下的冒顶事故,都是发生于瞬间,虽有警惕,也防不胜防。这些条件除了客观存在的如地质条件以外,人为的
控制因素中,控顶距离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适当增大控顶距,使工作面人员活动的空间处在较稳定的区域内,可以大大减少从采空区到煤帮的全切断型的冒顶,大大减少人员伤亡的可能性。控顶距应以多大为好呢?我认为在上述这个条件下,控顶距应为
Q=4+ Hctgθ
式中 Q——最小控顶距,单位:m;
4——保持较稳定的最小安全空间,
H——易冒落的松碎顶板的厚度,单位:m;
Θ——顶板的自然冒落角度。
上式各参数见图8表示。
(2)只有适当加大控顶距,存在较稳定的空间,才能使支护有效和稳定。从图8中 我们可以看出,处在距离为Hctge下的支护 效果是很差的,实侧也证实了支柱几乎没有承压。所以在此处增加支护强度(如特殊支架)几乎毫无作用。但在预留的较稳定的空间中,加大支柱的初撑力,增加支护密度、支护强度,增设特殊支架(如木垛、抬板等),使支柱相互支柱连结,都可以起到稳定和有效的支护作用。尤其采用双排木垛作为特殊支架时,更增加了支护的稳定性 (图9)。
(3)用此法在每放顶回撤一排支柱时,木垛 1、3、5--不动,将木垛2、4、6--撤出移到新的位置上。再次回柱前先撤木垛1、3、5,木垛2、4、6不动。木垛支设好后才能回柱。根据我们的经验,加大控顶距离,增加支护强度,特殊支架采用三角木垛,以及上述的其它措施,推垮型冒顶事故时可以避免的。
采煤工作面的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本文仅对工作面顶板安全管理进行探讨。针对吉林省蛟河市三井煤矿303采煤队,在开采二分层时工作面出现了三次推垮型冒顶事故,现结合顶板管理理论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对上分层冒落状况的分析
对于上分层的冒落状况要认真的观测和分析,以便进行预防性处理。
如果上分层有效的采用全部陷落法管理项板,那么总的冒落状况应符合下式
H= (M-?S)/(K-l)
式中H——第一分层顶板冒落厚度,单位:m;
M——第一分层采高,单位:m;
?S——冒落高度以上的顶板下沉量,单位:m;
K——冒落岩层的碎胀系数。
上分层用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冒落状况见图1。
从图1可见,顶板自然冒落后与冒落岩石顶部相接,形成就全部开采范围内的所谓已“落实”的部分,且面积占很大比例。否则第一分层就不可能有效的用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由于开采范围周边煤柱的存在,上位岩层的下沉值(?S1、?S2、?S3、?S4)都大大小于?s,因此在冒落高度较小的情况下,周边(切割眼处、工作面停采线处、上回风道处、下运输道处)存在空隙(未“落实”部分)是常见的(图2)。
则可能存在的空隙高度为
h1= M+H - HK -?S1
=l1tgα1
h2= M+H - HK- ?S2
= 12tgα2
h3= M+H - HK -?S3
= 13tgα3
h4= M+H - HK -?S4
= 14tgα4
式中 l1、l2、l3、l4上位岩层与冒落矸石接顶点距煤帮的距离,单位:m;
α1、α2、α3、α4——项板下沉角,单位:度;
从无数次这类冒顶事故看,绝大多数事故是发源在起始开采阶段、工作面停止收尾阶段、工作面上风道以下阶段、运输道以上阶段。即l1、l2、l3、l4的范围内。
通过处理这类事故的现场观测,在坚硬顶板或直接顶厚度H《M- ?S)/(K-l),其上是坚硬顶板的条件下,空隙和大块冒落矸石的存在是金属网下推垮型冒顶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首要的预防措施是观测空隙的大小和范围,采取预防性处理。这些措施归纳起来有:
1.在开采第一分层时,沿切割眼老塘煤帮处,向项板打深孔(1.5~2.O采高)爆破,创造一个薄弱的地段,促使顶板冒落,减少空隙。
2.随着上层工作面的推进,在初次放頂以前,在切割眼的另一帮打深孔(3~5m)爆破,将煤崩出、崩破,但不装运。一方面是为了增加这个区域的充填物,减少空隙,另一方面使老塘侧的顶板断裂向内延伸,并增加顶板的下沉值。上下顺槽处也同样采取这些措施。
3.如果上述措施还不能有把握的充填采空区,防止空隙的产生,则应在上分层开采时,在放顶前局部充填采空区(图3)。充填物的厚度为
h= M+H - HK - ?S
充填物用矸石或用另一侧崩出的煤均可,由于充填物的厚度不大,沿推进方向的距离很短,所以比较容易做到。同样在上下顺槽内亦应随着工作面的推进作局部充填。
二、第二分层金属网假顶顶板的安全控制
1.尽可能增加第一分层和第二分层开采间隔时间。在第一分层开采时,顶板的冒落高度具有一定值,这是必然的。其冒落高度大部分符合H= (M-?S)/(K一1),但经过开采面积的逐渐扩大,时间过了数月或1~2年,随着推进距离和时间增长顶板下沉值?S增大,K值逐渐减小。三井煤矿通过观测证实,当上分层工作面推进160m以后,顶板的沉降值可以达到采高的80%,此时顶板下沉速度非常缓慢,达到了稳定阶段。因此在讨论第二分层的安全控制时,一、二分层开采时间间隔的长短,是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只要生产衔接,金属网的防腐期允许,要尽可能增长间隔时间。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空隙。
2.适当降低第二分层工作面的起始开采高度。在开采第一分层时,由于对项板岩石的性质及运动规律便于认识和观测,支柱的稳定性可以得到较充分的保证(尤其在坚硬顶板下),所以控制顶板关键在于支护强度。在能够通过强化支护,人工挑顶、软化顶板等措施达到安全控制的情况下,采高尽可能高些,以迫使顶板的冒落高度增大(绝大部分顶板是存在这种条件的),这个冒落高度也就是下分层的直接顶板的厚度,它对决定下分层的安全采高有极重要的意义。
适当降低第二分层的起始开采高度(比第一分层),对顶板的安全控制,尤其是初次放顶期闻更为有利。如果第二分层的起始开采高度为M≤H(K-l)+?S,那么顶板就有较大的稳定性。因为顶板的空隙将被降低的采高和一分层增高的冒落矸石所补充,金属网以上冒落的大块矸石失去了冲击动能,矸石沿倾斜向下的移动量也将大大减少,使已降低的增加了稳定性的支柱更为稳定。降低第二分层的起始开采高度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且只是需要在起始时,即在11的阶段内。而后即可恢复设计采高。所以它成为现场最易接受,最为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采高也有一定的限度,采高过小带来操作上的困难,所以一般采高不小于或等于1.4m。
3.要适当加大控顶距。在采矿教科书中,多讲到缩小控顶距对顶板控制的有利方面、经济性方面,从来没有提到加大控顶距。这主要是人们只注意正常条件下的普遍性规律,例如,顶板随着支柱的回撤而及时冒落;而不了解特殊条件下的特殊性规律,因而会做出错误的决策:缩小控顶距。这在初次放顶时尤为危险,甚致是致命的危险。
三、缩小控顶距的危险性在于:
(1)缩小控顶距使安全空间大为减少,当金属网上冒落的矸石不能形成为再生顶板,二分层再次冒落后又不足以立即充填采空区时,此时由于冒落岩层的内摩擦角决定其冒落形态,见图(4、图5) 图4可见在初次放顶期间,控顶区内的支柱仅仅只支撑冒落的矸石,支柱承压是很小的。所以支柱实际上全部处于失稳状态;一旦上层的大块矸石失去平衡,加之本来一分层中的空隙区,到第二分层更为扩大,其冲击动能是很大的,使仅有的较小空间被推垮。只要一出现这个问题,会立即波及很大范围,形成大型冒顶事故。
即使在初次放顶以后,如果冒落的矸石仍不足以当即充填采空区,呈现如图5的冒落状况,由于冒落角的存在,则使控顶区内的支柱承压值很小,越近老塘边缘越小。因而这个区域的支柱全部处于失稳状态,一旦上层顶板冒落,处于失稳状态下的支柱受到强大的冲击载荷将会立即倾倒,形成大面积的冒顶事故。
除了上述两种冒落状况以外,还有一些其它不同的状态。例如,当上分层冒落的矸石块度很大,随着第二分层工作面的推进和放顶回柱,开始出现大块矸石的悬顶,当失去平衡以后产生旋转运动(工人称之谓“打挺”),它所产生的测向推力,往往将控顶区内的支柱推倒,见图6。
再如,在倾角较大的煤层中(30度以上),金属网以上的冒落矸石在放顶回柱后,并不落在冒落点的法线位置附近,它不充填与其相对应的本处的采空区,而是充填其下方的采空区。因此凡是冒落厚度不能立即充满采空区的,随着回柱放顶自下而上进行,冒落矸石由上向下流动,必然会产生老塘空、顶空的现象。尤其在冒落矸石以上有大块度的岩块时,更易被抽空(图7)。这种抽空是极其危险的,当大块矸石突然冒落时,立即冲垮该范围的较小的控顶区,甚致延续以上的全部工作面。1986年蛟河市三井煤矿303工作面三次冒顶事故就是这种实例。這个工作面长80m,煤层傾角26度左右,金属网以上有一层1.5~2.Om的破碎矸石,没有胶结,其上岩石块度较大。当回柱回到下端650m处(65m以下充填较严),65m以上出现如图7的抽空状况。结果因大块矸石的冒落冲击,65m以上的工作面全部推垮。
所有这些状态下的冒顶事故,都是发生于瞬间,虽有警惕,也防不胜防。这些条件除了客观存在的如地质条件以外,人为的
控制因素中,控顶距离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适当增大控顶距,使工作面人员活动的空间处在较稳定的区域内,可以大大减少从采空区到煤帮的全切断型的冒顶,大大减少人员伤亡的可能性。控顶距应以多大为好呢?我认为在上述这个条件下,控顶距应为
Q=4+ Hctgθ
式中 Q——最小控顶距,单位:m;
4——保持较稳定的最小安全空间,
H——易冒落的松碎顶板的厚度,单位:m;
Θ——顶板的自然冒落角度。
上式各参数见图8表示。
(2)只有适当加大控顶距,存在较稳定的空间,才能使支护有效和稳定。从图8中 我们可以看出,处在距离为Hctge下的支护 效果是很差的,实侧也证实了支柱几乎没有承压。所以在此处增加支护强度(如特殊支架)几乎毫无作用。但在预留的较稳定的空间中,加大支柱的初撑力,增加支护密度、支护强度,增设特殊支架(如木垛、抬板等),使支柱相互支柱连结,都可以起到稳定和有效的支护作用。尤其采用双排木垛作为特殊支架时,更增加了支护的稳定性 (图9)。
(3)用此法在每放顶回撤一排支柱时,木垛 1、3、5--不动,将木垛2、4、6--撤出移到新的位置上。再次回柱前先撤木垛1、3、5,木垛2、4、6不动。木垛支设好后才能回柱。根据我们的经验,加大控顶距离,增加支护强度,特殊支架采用三角木垛,以及上述的其它措施,推垮型冒顶事故时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