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末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各级媒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疫情信息,普及防疫知识,宣传抗疫部署,辨明谣言与真相,有效引导舆论。笔者通过观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媒体及公众的反应,量化分析媒体与公众的行为特征,以健康报社为例,总结其融合报道经验,并提出疫情信息公开的建议。
社会高度关注,媒体快速反应
此次疫情暴发后,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据中青华云大数据分析平台统计显示,自1月23日零时至2月21日24时,此次传播热词集中聚焦于疫情(出现次数616798)、病毒(出现次数371120)、肺炎(出现次数323102)、感染(出现次数218236)、武汉(出现次数163552)、医院(出现次数163481)、病例(出现次数149771),此外还包括口罩、患者、加油、隔离、防护、物资等。其中,“疫情”在新闻中出现最多的文章是《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研究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病毒”在微博中出现最多的文章是《速扩!#新型肺炎求助通道开启#》等。
据笔者统计,民众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什么是新型肺炎、症状如何、如何防范、疫情地图、所在省市地区有无感染者等。
此次疫情引起媒体快速反应。各地媒体融合发展建立起多形态、广覆盖的传播矩阵,不断尝试跨形态、跨地媒体联动,壮大主流舆论声势,在疫情报道中发挥了稳定人心的压舱石作用。
特别是新兴媒体传播方式对推动信息透明、缓解民众焦虑情绪起到促进作用。近几年直播短视频的兴起,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日渐突出。就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而言,央视直播建医院是一则典型案例,创造了(当前)最高纪录——2000万人同时在线观看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建造过程。在微博热搜榜上出现的“直播造医院”“雷神山火神山”等话题累计阅读量、讨论量分别达到了2.3亿、10万。甚至施工设备叉车、铲车登上热搜,成为“网红”,创造新词网络“云监工”。
统筹指挥把方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健康报社启动新闻报道应急机制,在战“疫”打响第一时间即把兵力投入到主战场武汉,周密组织、前后呼应,用手中的纸和笔,为赢得抗击疫情的胜利做着独特贡献。
第一,成立健康报社战“疫”情报道领导小组,社党委书记、总编辑任组长、副组长,其他社领导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掌大局、把方向,保证报道不跑偏、不走样。
第二,成立抗击疫情报道应急小组,总编辑任组长,其他社领导入组。在报社层面全面统筹报道选题策划、整合新闻资源、调度采访力量、协调技术支持,建立“共享厨房”,实现新闻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全方位呈现的传播格局。小组成员由各中心主编和部门主任、副主任组成,研判抗击疫情走向,确定新闻报道重点,掌握报道节奏和力度,统筹协调报道资源全力投向抗击疫情战“疫”的新闻宣传报道。前方记者每日预报发稿动态情况,及时与后方反馈调整报道选题热点关键词,做到了“水流到头”。
第三,紧急组建报道精锐队伍。抗击疫情战“疫”打响正值春节,报社立即调集精锐力量,向武汉主战场派出一名副主任和一位资深记者,保证现场报道。具体报道工作则由融媒体新闻中心协调行业和科技科普两中心记者编辑开展紧急新闻采访。成员从最初的不到10人增加到现在的40余人,还有不少同事参加应急采访和远程网络操作但没在小组名单之中,大家放弃休假挺身而出为防控疫情的新闻宣传辛勤工作。
融合报道显成果
《健康报》充分利用健康报官方微信、微博、健康中国政务新媒体,积极申请权限,加大编发频次,调动大量编辑记者人力,盯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官方信息发布,同时利用电话连线的形式,第一时间寻找权威信息源,第一时间采写生产最权威的报道内容。健康报官方微信每天发布11次左右,在部门领导的带领下坚持24小时值守,做到重大新闻及时发布,典型事迹重点发布,科普资讯不间断发布。报纸和官方微信开设专栏。其他许多同志在用各种新媒体手段发布信息、传播知识、宣传典型,报社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按照中央和卫健委的要求部署,发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立足本职,扎实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健康报》纸媒方面,春节假期前和节日期间,《健康报》持续关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报道。1月31日、2月1日两期报纸推出整版特别报道。31日《健康报》头版刊发时评《这一战,我们万众一心》,并在当日以两个版面的容量,及时推出了假日期间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大事记,以通版形式进行报道。同时,《健康报》还开设了“武汉疫情防控现场直击”“连线国家医疗队”等专栏,源源不断刊发来自抗击疫情第一线的报道。1月20日-3月17日,《健康报》纸媒及《大众健康》杂志、《中国卫生》杂志、《健康文摘报》、《学生健康报》等各个版面共刊登抗击疫情稿件消息、通讯、评论、摄影报道、科普等报道近万篇。
健康报官方微信1月22日-3月17日,共发送微信1360余条,累计阅读量超过2100万。阅读量10万+的34条,100万+的3条。其中微信公众号推送《发热门诊量攀升!发烧、咳嗽别先自乱阵脚,盲目就医存在隐患!》一文阅读量达260余万;《农村如何防新冠?国家卫健委:发挥村医作用,不大办红白宴席》《紧急科普!新冠肺炎患者擅自服用抗艾药“克力芝”危险!》等文章,从不同侧面普及预防新冠肺炎的知识,引导受众正确对待疫情,科学预防病毒传播。健康报官方微信制作推出疫情一图读懂及战“疫”海报,得到读者广泛关注。此外,健康报官方微信还与不同平台合作推出免费义诊平台服务、全民战“疫”同程查询服务、科普答题活动、发热门诊查询及疫情动态地图等服务。
此次抗击疫情报道中,健康报社还重点尝试了短视频,并取得不错的效果。
健康报快手号自1月9日至3月17日,共发送视频240条,累计播放量14.1亿,点赞量达6770万,评论数近10万条。播放量在100万+的短视频有140条,1000万+的有39条。其中《最后一家方舱医院即将休舱》视频播放量7101万,《医疗队护士,身上没有一块衣服是干的》视频播放量6255万,《直击武汉发热门诊》视频播放量5807万;健康报抖音号自1月9日以来,共发送视频240条,累计播放量6740万,点赞量达132.8万。播放量100万+的8条,1000万+2条。其中《武汉不明原因肺炎“元凶”初步判定》视频播放量4072万;《美容做到一定程度,如果心里有问题,会是一条不归路》视频播放量1005万;《肺炎预防要点指南》视频播放量263万;《武汉社区医院物资告急》视频播放量136万。
在疫情报道中信息公开的重要性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信息的公开与社会的稳定并不是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相反,信息的公开在很多时候恰恰能够带来社会的稳定。
《新京报》在發表的评论中指出,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信息公开是最好的疫苗”。疫情所涉及的医疗防护知识,本身具有专业性,只有加大信息公开,才能最大程度提升社会抗疫合力。这里的信息公开,不仅是指直接针对疫情的介绍,也包括数据开放,满足社会对疫情大数据的使用需求。比如,眼下不少地方所公布的病例情况,就不只有数字,也包括病患的年龄、经历、发病路径等,这其实就压缩了不实信息的传播空间,也有利于各种大数据机构针对案例分布情况作出多种维度和模式的分析,为抗疫和防疫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决策参考。
各地媒体的疫情报道显示,融合发展不仅铺就了广泛覆盖的主流价值内容传播网络,更形成一张反应迅速、形态多样、功能全面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传播与动员网络,为打赢防疫阻击战提供了保障。
作者系健康报社融媒体新闻中心副主任
社会高度关注,媒体快速反应
此次疫情暴发后,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据中青华云大数据分析平台统计显示,自1月23日零时至2月21日24时,此次传播热词集中聚焦于疫情(出现次数616798)、病毒(出现次数371120)、肺炎(出现次数323102)、感染(出现次数218236)、武汉(出现次数163552)、医院(出现次数163481)、病例(出现次数149771),此外还包括口罩、患者、加油、隔离、防护、物资等。其中,“疫情”在新闻中出现最多的文章是《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研究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病毒”在微博中出现最多的文章是《速扩!#新型肺炎求助通道开启#》等。
据笔者统计,民众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什么是新型肺炎、症状如何、如何防范、疫情地图、所在省市地区有无感染者等。
此次疫情引起媒体快速反应。各地媒体融合发展建立起多形态、广覆盖的传播矩阵,不断尝试跨形态、跨地媒体联动,壮大主流舆论声势,在疫情报道中发挥了稳定人心的压舱石作用。
特别是新兴媒体传播方式对推动信息透明、缓解民众焦虑情绪起到促进作用。近几年直播短视频的兴起,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日渐突出。就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而言,央视直播建医院是一则典型案例,创造了(当前)最高纪录——2000万人同时在线观看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建造过程。在微博热搜榜上出现的“直播造医院”“雷神山火神山”等话题累计阅读量、讨论量分别达到了2.3亿、10万。甚至施工设备叉车、铲车登上热搜,成为“网红”,创造新词网络“云监工”。
统筹指挥把方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健康报社启动新闻报道应急机制,在战“疫”打响第一时间即把兵力投入到主战场武汉,周密组织、前后呼应,用手中的纸和笔,为赢得抗击疫情的胜利做着独特贡献。
第一,成立健康报社战“疫”情报道领导小组,社党委书记、总编辑任组长、副组长,其他社领导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掌大局、把方向,保证报道不跑偏、不走样。
第二,成立抗击疫情报道应急小组,总编辑任组长,其他社领导入组。在报社层面全面统筹报道选题策划、整合新闻资源、调度采访力量、协调技术支持,建立“共享厨房”,实现新闻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全方位呈现的传播格局。小组成员由各中心主编和部门主任、副主任组成,研判抗击疫情走向,确定新闻报道重点,掌握报道节奏和力度,统筹协调报道资源全力投向抗击疫情战“疫”的新闻宣传报道。前方记者每日预报发稿动态情况,及时与后方反馈调整报道选题热点关键词,做到了“水流到头”。
第三,紧急组建报道精锐队伍。抗击疫情战“疫”打响正值春节,报社立即调集精锐力量,向武汉主战场派出一名副主任和一位资深记者,保证现场报道。具体报道工作则由融媒体新闻中心协调行业和科技科普两中心记者编辑开展紧急新闻采访。成员从最初的不到10人增加到现在的40余人,还有不少同事参加应急采访和远程网络操作但没在小组名单之中,大家放弃休假挺身而出为防控疫情的新闻宣传辛勤工作。
融合报道显成果
《健康报》充分利用健康报官方微信、微博、健康中国政务新媒体,积极申请权限,加大编发频次,调动大量编辑记者人力,盯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官方信息发布,同时利用电话连线的形式,第一时间寻找权威信息源,第一时间采写生产最权威的报道内容。健康报官方微信每天发布11次左右,在部门领导的带领下坚持24小时值守,做到重大新闻及时发布,典型事迹重点发布,科普资讯不间断发布。报纸和官方微信开设专栏。其他许多同志在用各种新媒体手段发布信息、传播知识、宣传典型,报社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按照中央和卫健委的要求部署,发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立足本职,扎实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健康报》纸媒方面,春节假期前和节日期间,《健康报》持续关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报道。1月31日、2月1日两期报纸推出整版特别报道。31日《健康报》头版刊发时评《这一战,我们万众一心》,并在当日以两个版面的容量,及时推出了假日期间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大事记,以通版形式进行报道。同时,《健康报》还开设了“武汉疫情防控现场直击”“连线国家医疗队”等专栏,源源不断刊发来自抗击疫情第一线的报道。1月20日-3月17日,《健康报》纸媒及《大众健康》杂志、《中国卫生》杂志、《健康文摘报》、《学生健康报》等各个版面共刊登抗击疫情稿件消息、通讯、评论、摄影报道、科普等报道近万篇。
健康报官方微信1月22日-3月17日,共发送微信1360余条,累计阅读量超过2100万。阅读量10万+的34条,100万+的3条。其中微信公众号推送《发热门诊量攀升!发烧、咳嗽别先自乱阵脚,盲目就医存在隐患!》一文阅读量达260余万;《农村如何防新冠?国家卫健委:发挥村医作用,不大办红白宴席》《紧急科普!新冠肺炎患者擅自服用抗艾药“克力芝”危险!》等文章,从不同侧面普及预防新冠肺炎的知识,引导受众正确对待疫情,科学预防病毒传播。健康报官方微信制作推出疫情一图读懂及战“疫”海报,得到读者广泛关注。此外,健康报官方微信还与不同平台合作推出免费义诊平台服务、全民战“疫”同程查询服务、科普答题活动、发热门诊查询及疫情动态地图等服务。
此次抗击疫情报道中,健康报社还重点尝试了短视频,并取得不错的效果。
健康报快手号自1月9日至3月17日,共发送视频240条,累计播放量14.1亿,点赞量达6770万,评论数近10万条。播放量在100万+的短视频有140条,1000万+的有39条。其中《最后一家方舱医院即将休舱》视频播放量7101万,《医疗队护士,身上没有一块衣服是干的》视频播放量6255万,《直击武汉发热门诊》视频播放量5807万;健康报抖音号自1月9日以来,共发送视频240条,累计播放量6740万,点赞量达132.8万。播放量100万+的8条,1000万+2条。其中《武汉不明原因肺炎“元凶”初步判定》视频播放量4072万;《美容做到一定程度,如果心里有问题,会是一条不归路》视频播放量1005万;《肺炎预防要点指南》视频播放量263万;《武汉社区医院物资告急》视频播放量136万。
在疫情报道中信息公开的重要性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信息的公开与社会的稳定并不是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相反,信息的公开在很多时候恰恰能够带来社会的稳定。
《新京报》在發表的评论中指出,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信息公开是最好的疫苗”。疫情所涉及的医疗防护知识,本身具有专业性,只有加大信息公开,才能最大程度提升社会抗疫合力。这里的信息公开,不仅是指直接针对疫情的介绍,也包括数据开放,满足社会对疫情大数据的使用需求。比如,眼下不少地方所公布的病例情况,就不只有数字,也包括病患的年龄、经历、发病路径等,这其实就压缩了不实信息的传播空间,也有利于各种大数据机构针对案例分布情况作出多种维度和模式的分析,为抗疫和防疫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决策参考。
各地媒体的疫情报道显示,融合发展不仅铺就了广泛覆盖的主流价值内容传播网络,更形成一张反应迅速、形态多样、功能全面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传播与动员网络,为打赢防疫阻击战提供了保障。
作者系健康报社融媒体新闻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