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选择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铁路企业强化科学管理的有效手段。实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保障体系,实施监督评价机制,规范、约束各部门之间行为,使之发挥联动作用,才能促进铁路企业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铁路企业;预算管理;内控制度;监督评价
1.铁路企业建立内控制度的意义
1.1推动了铁路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落实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深入,对铁路企业是机遇也是挑战,使铁路企业对内部管理规范的要求也更加急迫。自2008年国家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我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明确建立了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几年来铁路企业在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内控制度方面做了探索与实践,有效提升了铁路系统的经营管理和科学决策的水平。尤其是铁路企业通过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已经做到事前预算调查清晰,事中控制有规可循,事后考核有法可依,克服了预算执行监督约束不够,反馈与报告制度运行效率不高等问题。正是铁路系统内控制度的不断完善,实现了管理的提升与制度优化,提高了铁路企业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1.2推动了铁路运输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全面预算管理中的生产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它是对生产量、生产技术指标等非财务资源的控制分析与考评,激励生产部门之间步调一致的围绕机车运用、双周时等指标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挖掘运输潜力,推进生产力的布局改进,进而建立完善相应的内控制度。同时,还需在完善营销制度,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建立配套的制度,实现整体目标。成本、费用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点,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落实,对在成本支出控制方面建立系列控制程序来规范审核流程,采用支出定额管理的手段严控物资消耗,实施物资采购集中管理,发挥定点采购、批量采购的优势,既减少了流通环节和物资库存,提高资金运用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使企业获得了最大的经济效益。
1.3推动了铁路企业内部考核机制的建立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管理方式的变革和实践,是在内部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方面建立有效内控制度,来保证经营合法合规、资产安全、信息完整。提高效率,是对铁路企业现有的企业流程、审核程序、信息反馈、人员素质等各类管理要素的整合,也是不断完善配套管理制度体系,因此,无论是制定办法、细则、标准等相关制度,都是在落实全面预算管理中为考核的有法可依提供坚实的基础,也是把预算目标与集团公司下达的资产经营责任制责任目标的有机结合。通过签订资产经营责任书,实现目标层层分解,形成目标考核体系,再通过落实审核监控机制,对各部门的重点工作落实,归口目标定期分析、控制,不断完善劳动、物资消耗定额,强化管理。同时,实施信息责任报告和分析制度,做到信息必须按日更新数据,做到重点指标日、月季分析,资源共享,经营过程中制度落实与现实跟踪反馈,及时堵塞管理漏洞,提高运输效率和管理质量,实现效益的最大化管理。
2.建立企业内控制度体系
2.1内控制度体系的确定
铁路系统自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以来,已形成了财务管理与生产管理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的管理局面,使铁路企业预算管理控制的主动性得到增强。随着铁路企业公司制改造的完成,从治理结构上看,铁路企业的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构架的“三会四权”的治理结构已经形成,是铁路企业的管理控制核心。从产权结构上看,铁路企业已实行集团公司—子公司—生产单位三级垂直管理体制,子公司是集团公司行业管理中具体实施独立经营管理的主体。对于内控制度又可划分为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两大类,是生产经营内控制度建立的核心。生产单位是生产经营工作的具体责任承担和落实者,是公司内控制度的落实执行核心。“三个核心”形成了铁路系统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基本制度的订立,进一步建立落实责、权。集团公司是制定薪酬制度、设备使用维修保养验收、行业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等政策性规章,子公司是制定质量程序、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相关制度,生产单位是规章制度的执行者,也是落实过程中规定的制度者。从2007年以来,铁路企业在控制程序、内部架构、信息反馈、内部沟通、风险防控、内部监督等六个方面,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
2.2制度建设与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
2.2.1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与全面预算管理的结合
铁路企业年度目标确定,非财务资源预算目标紧紧围绕铁路系统的生产计划,它贯穿于生产的始终,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为了提高铁路的运营效率,由于遵循可靠性和适用性的原则,及时地完成标准、办法、程序的补充与完善,形成制度为目标服务,使铁路系统各部门之间作业中的互相作用、互相联系,用管理控制制度来完成管理控制、作业制度的落实。
2.2.2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与全面预算管理的结合
铁路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控制的核心,是保证资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在《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它可以保证帐目和财务报告真实性和完整性,按着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的有关标准,依靠月份预算目标、消耗定额、目录价格对数量、价格进行审核,并结合目标完成情况,适时地进行控制,就可以利用会计信息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以保证铁路企业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2.2.3内部监督控制与全面预算管理的结合
铁路企业的内部监督是对管理过程和效益的认定,从母公司角度上看,以资产经营责任制评价体系和内部审计制度对子公司运行情况进行评价与监督,是提高整体经营绩效的有效手段。在子公司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以公司章程或议事规则对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董事会通过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对经理层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监事会行使独立监督职责。经理层通过专门考核委员会对生产单位制度执行、预算完成、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考评、对标,从而实现内部监督机制。
2.3铁路内控制度的特点
2.3.1具有有效性和全面性
铁路企业的内控制度应约束企业内部的所有人员,都不应具有特权,同时又要涵盖生产的关键控制点,同时做到帐、资、物分离,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方式,对资产进行定期不定期清点,确保铁路企业的资产完整和安全。
2.3.2具有互控性和协调配合性
铁路运输生产的完成需要各部门的有机配合,作业环节的互动,单项的制度需要对各部门进行强有力的约束和制约,既要按标准化作业确保安全,又要按规定时间保质完成工作量,同时做到作业环节相互配合,只有通过控制制度来实现,才能提高生产效率。
2.3.3具有动态性和层次性
铁路企业生产过程是通过产品运输一次性完成的,制度的控制和约束是从静止到动态的一个过程,由于生产季节、作业地点、作业人员的变化,生产作业控制的重点也必然随之变化,因此,一次性作业需要几个工种与设备的紧密配合才能实现,也需要提高实时动态和多层次的监控来完成。
3.结语
制度管理是铁路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在实践中已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管控流程,它需要一系列的内控制度与之相匹配,互相支撑,才能使管理质量得到提升、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只有强化铁路系统科学化的管理理念,才能使铁路系统的管控制度更加完善,推动铁路系统强大的步伐。 [科]
【参考文献】
[1]徐遥正.对铁路运输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铁路,2004(6):50-52.
[2]袁细寿.关于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J].铁路运输与经济,2011(4):51-54.
[3]周卫华.内部控制实施机制研究[J].财会月刊,2011(12):3-5.
【关键词】铁路企业;预算管理;内控制度;监督评价
1.铁路企业建立内控制度的意义
1.1推动了铁路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落实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深入,对铁路企业是机遇也是挑战,使铁路企业对内部管理规范的要求也更加急迫。自2008年国家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我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明确建立了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几年来铁路企业在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内控制度方面做了探索与实践,有效提升了铁路系统的经营管理和科学决策的水平。尤其是铁路企业通过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已经做到事前预算调查清晰,事中控制有规可循,事后考核有法可依,克服了预算执行监督约束不够,反馈与报告制度运行效率不高等问题。正是铁路系统内控制度的不断完善,实现了管理的提升与制度优化,提高了铁路企业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1.2推动了铁路运输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全面预算管理中的生产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它是对生产量、生产技术指标等非财务资源的控制分析与考评,激励生产部门之间步调一致的围绕机车运用、双周时等指标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挖掘运输潜力,推进生产力的布局改进,进而建立完善相应的内控制度。同时,还需在完善营销制度,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建立配套的制度,实现整体目标。成本、费用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点,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落实,对在成本支出控制方面建立系列控制程序来规范审核流程,采用支出定额管理的手段严控物资消耗,实施物资采购集中管理,发挥定点采购、批量采购的优势,既减少了流通环节和物资库存,提高资金运用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使企业获得了最大的经济效益。
1.3推动了铁路企业内部考核机制的建立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管理方式的变革和实践,是在内部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方面建立有效内控制度,来保证经营合法合规、资产安全、信息完整。提高效率,是对铁路企业现有的企业流程、审核程序、信息反馈、人员素质等各类管理要素的整合,也是不断完善配套管理制度体系,因此,无论是制定办法、细则、标准等相关制度,都是在落实全面预算管理中为考核的有法可依提供坚实的基础,也是把预算目标与集团公司下达的资产经营责任制责任目标的有机结合。通过签订资产经营责任书,实现目标层层分解,形成目标考核体系,再通过落实审核监控机制,对各部门的重点工作落实,归口目标定期分析、控制,不断完善劳动、物资消耗定额,强化管理。同时,实施信息责任报告和分析制度,做到信息必须按日更新数据,做到重点指标日、月季分析,资源共享,经营过程中制度落实与现实跟踪反馈,及时堵塞管理漏洞,提高运输效率和管理质量,实现效益的最大化管理。
2.建立企业内控制度体系
2.1内控制度体系的确定
铁路系统自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以来,已形成了财务管理与生产管理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的管理局面,使铁路企业预算管理控制的主动性得到增强。随着铁路企业公司制改造的完成,从治理结构上看,铁路企业的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构架的“三会四权”的治理结构已经形成,是铁路企业的管理控制核心。从产权结构上看,铁路企业已实行集团公司—子公司—生产单位三级垂直管理体制,子公司是集团公司行业管理中具体实施独立经营管理的主体。对于内控制度又可划分为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两大类,是生产经营内控制度建立的核心。生产单位是生产经营工作的具体责任承担和落实者,是公司内控制度的落实执行核心。“三个核心”形成了铁路系统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基本制度的订立,进一步建立落实责、权。集团公司是制定薪酬制度、设备使用维修保养验收、行业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等政策性规章,子公司是制定质量程序、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相关制度,生产单位是规章制度的执行者,也是落实过程中规定的制度者。从2007年以来,铁路企业在控制程序、内部架构、信息反馈、内部沟通、风险防控、内部监督等六个方面,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
2.2制度建设与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
2.2.1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与全面预算管理的结合
铁路企业年度目标确定,非财务资源预算目标紧紧围绕铁路系统的生产计划,它贯穿于生产的始终,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为了提高铁路的运营效率,由于遵循可靠性和适用性的原则,及时地完成标准、办法、程序的补充与完善,形成制度为目标服务,使铁路系统各部门之间作业中的互相作用、互相联系,用管理控制制度来完成管理控制、作业制度的落实。
2.2.2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与全面预算管理的结合
铁路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控制的核心,是保证资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在《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它可以保证帐目和财务报告真实性和完整性,按着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的有关标准,依靠月份预算目标、消耗定额、目录价格对数量、价格进行审核,并结合目标完成情况,适时地进行控制,就可以利用会计信息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以保证铁路企业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2.2.3内部监督控制与全面预算管理的结合
铁路企业的内部监督是对管理过程和效益的认定,从母公司角度上看,以资产经营责任制评价体系和内部审计制度对子公司运行情况进行评价与监督,是提高整体经营绩效的有效手段。在子公司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以公司章程或议事规则对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董事会通过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对经理层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监事会行使独立监督职责。经理层通过专门考核委员会对生产单位制度执行、预算完成、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考评、对标,从而实现内部监督机制。
2.3铁路内控制度的特点
2.3.1具有有效性和全面性
铁路企业的内控制度应约束企业内部的所有人员,都不应具有特权,同时又要涵盖生产的关键控制点,同时做到帐、资、物分离,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方式,对资产进行定期不定期清点,确保铁路企业的资产完整和安全。
2.3.2具有互控性和协调配合性
铁路运输生产的完成需要各部门的有机配合,作业环节的互动,单项的制度需要对各部门进行强有力的约束和制约,既要按标准化作业确保安全,又要按规定时间保质完成工作量,同时做到作业环节相互配合,只有通过控制制度来实现,才能提高生产效率。
2.3.3具有动态性和层次性
铁路企业生产过程是通过产品运输一次性完成的,制度的控制和约束是从静止到动态的一个过程,由于生产季节、作业地点、作业人员的变化,生产作业控制的重点也必然随之变化,因此,一次性作业需要几个工种与设备的紧密配合才能实现,也需要提高实时动态和多层次的监控来完成。
3.结语
制度管理是铁路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在实践中已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管控流程,它需要一系列的内控制度与之相匹配,互相支撑,才能使管理质量得到提升、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只有强化铁路系统科学化的管理理念,才能使铁路系统的管控制度更加完善,推动铁路系统强大的步伐。 [科]
【参考文献】
[1]徐遥正.对铁路运输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铁路,2004(6):50-52.
[2]袁细寿.关于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J].铁路运输与经济,2011(4):51-54.
[3]周卫华.内部控制实施机制研究[J].财会月刊,2011(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