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是最好的亲善大使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1980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隔四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一二季总导演陈晓卿归来,与原班人马推出的新作《风味人间》,在这个岁末年初,抓住了很多人的“胃”,也暖了很多人的心。
  《风味人间》的制作公司稻来传媒,位于北京北三环的一处老旧写字楼里,占地不算大,但有一挺大的茶水间。让我吃惊的是,除了提供常规的咖啡、茶点外,柜子上擺满油盐酱醋和各式蘸酱,种类齐全,琳琅满目。据说要不是写字楼规定不能明火烹饪,陈晓卿会把那里改造成一个厨房。
  赶制剪辑和后期那阵子,他和团队经常没空好好吃饭。这让他难受。

《风味人间》剧照。

美食·人与人的交流


  《风味人间》最后一集播出日当天,陈晓卿和他的团队聚了个餐。
  对这位曾笑言“170斤体重有40斤是工伤”的美食纪录片导演,正儿八经地访谈,远不如和他一起吃饭收获大。
  在京城著名的“老男人饭局”里,订餐厅和点菜通常由陈晓卿负责。那天的饭局,或许因为相识已久,老板早早排好了菜,但陈晓卿一到,第一件事就是再“审核”一遍菜单。这是组局者的基本素养,要对自己分享的美味负责。
  我还发现了一个细节,服务员上菜时,要是忘了报菜名,他都会提醒,“你得给我们介绍介绍呀”,然后再从自己浩大的美食储备里掏出一些来补充。
  比如上来一道红烧鱼头,陈晓卿尝一口,皱了下眉头,“没有上次的好吃。”他很快找到原因,那是因为葱香味不够。“为什么不够?因为葱油没熬好。熬葱油一定要用葱须,葱须是葱的风味物质最浓郁的部分,比葱茎高得多。”他知道,如果只说鱼头不好吃,同桌的人没有对比,也感觉不出什么,所以他会很认真地去解释,哪里不够好,不好吃的原因又是什么。
  这样一顿饭下来,大家收获了滋味,也收获了知识,几乎没人顾得上刷手机。
  这让我想起陈晓卿之前说过的一个段子:小龙虾是最好的社交食物。为什么呢?因为吃的时候你玩不了手机呀。
  其实陈晓卿一直认为,食物本就是中国人特有的社交方式,“从宋代到现在,中国人围桌而坐,这种用餐的形式,其实是影响了民族的性格。所以有人会说,米其林只适合分餐,我们合餐式的东西,他们不太好评价。”
  在全民都是手机“低头族”的今天,这种交流被弱化了。所以陈晓卿也是最鄙视点外卖的,它越来越隔离人与人的关系,把食物变得无趣,而成了一种工具。在陈晓卿看来,美食的终极意义在于交流、分享,并由此获得幸福感。表面上,人们看纪录片只是因为“想吃”,其实内心深处期待的是一段美好的关系。
  所以,在他的纪录片里,美食从来不是目的,只是一个切入口。“主要是反映食物背后的东西。人为什么吃?一样食物,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都是表象,而那些食物背后的人,他们现在的性格,是不是跟吃的食物相关?”

《风味人间》第一集里从中国的火腿拍到西班牙的火腿。

美食·民族文化的交流


  拍美食纪录片,陈晓卿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在获得美誉的同时,也有质疑他在重复自己的声音。
  陈晓卿的《风味人间》,看得出在创新这一点上作出了努力。一方面是细致入微的微观摄影,另一方面是放眼全球的视角。《风味人间》通过东西方美食的对比碰撞,寻找“中西方的不谋而合”,这种寻找,用陈晓卿的话说,就像在玩“连连看、找不同”的游戏。
  比如第一集,当画面从中国的火腿切到西班牙的火腿,你就会意识到,这次美食“出国”了——摄制团队走访了六大洲2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法国、西班牙、越南、摩洛哥、秘鲁、埃塞俄比亚等地,收录了许多外国美食。
  陈晓卿告诉我,整部纪录片中国美食占70%,国外美食占到30%。而国外美食的比例,还将在《风味人间2》里增加到50%。
  “中国从来都不是美食孤岛,味觉促成的交流,自古就有。”陈晓卿说。
  片中有一段故事讲述小麦的传播:一万年前,人类驯服了小麦,九千年前小麦四处传播,往西,遇到了火,变成面包;向东,遇到了水,变成了面条、馒头。
  而这中间,也保留了种种类似,比如陕西的石子馍馍和伊朗的类似,格鲁吉亚的烤馕和新疆馕完全是一回事,这种变与不变,都是研究人类文明传播的鲜活样本。
  用陈晓卿的话说,美食,总在迥然不同的民族和文化间扮演着亲善大使,是让我们理解并尊重一个陌生地方的重要通道,是沟通一个族群和另一个族群最好的媒介。
  静默的岁月中,彼此渗透,新的风味就这样奇妙地诞生了。
  “国外的美食,有一部分是奇观性的食物,会引起大家的好奇心,而更多的是东西方的不谋而合,是中国观众看到会会心一笑的食物。”
陈晓卿在拍摄现场。

  拍摄中,陈晓卿特地去了广西三江县。几年前他去过一次,向导带他吃酸鱼,臭得他受不了。这次,他们寻找的是镇上延续数百年的“风味”——广西侗族的酸鸭子,味更臭。
  有意思的是,全世界都会吃“臭”——距离广西一万多公里的北欧国家冰岛,吃的是臭鲨鱼;瑞典人吃臭鲱鱼罐头;法国人则吃臭的蓝纹起司……一张“世界吃臭地图”就这样在节目里诞生了。   同样是“臭”味相投,瑞典人钟爱浓重炽烈,法国人钟情含蓄悠远。食物和当地人性格的勾连,让陈晓卿觉得很有趣。
  《风味人间》总顾问陈立的一句话更是准确概括了食物在文化交流上的作用:“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寻觅食物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渐形成多元文化、多元文明的过程,也是我们今天的世界丰富多彩的一个重要基石。”

美食·游子与故乡的交流


  和身边的朋友聊起《风味人间》,有的说,只有在吃饭的时候才敢看,因为怕解不了馋。也有的说,看完,觉得腮帮子酸,鼻子酸,因为不仅饿了,还想家了。
  曾有一位观众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印象里,故乡就只有一小块,它在我的舌头上。”
  前几天,陈晓卿在美国留学的儿子回家探亲,时差还没倒过来,就早早起来去吃藏在北京街头小店里的早餐。
  这让作为父亲的他很欣慰:“比起故乡的样貌,人们更容易记住的是故乡的口味。”对此,陈晓卿用了“味觉编码”这个词,“从科学层面上说,人的口味的习惯基本成型于童年时代,你童年吃到什么,以后的口味就是什么。”
  在《风味人间》里,陈晓卿和团队就做了这件事——用食物给大家描绘一个美味的故乡。
  中式烹饪和饮食风尚的传布,一直跟随着中国人远行的脚步。俗话说,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华侨华人,有华侨华人的地方就有中餐馆,有中餐馆的地方就有中华元素。中餐馆是海外游子重拾乡情和亲情的所在,中餐文化也理所应当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但食物到另一个地方,会变成别的样子,看秘鲁人那么熟悉地点云吞、点炒面,你会觉得这就是他们自己的食物,看了纪录片才知道,这些食物是一百年前中国劳工带去的。当年的劳工们漂洋过海,死亡大半,庄园主为了慰藉他们的乡愁,规定食谱中必须要有广东人喜欢的腊肠和大米。
  还有片子里的澳门土生葡萄牙人,他们一点也没有放弃家乡的烹饪传统,还开发出了崭新的烹饪手法。那一集的导演告诉我,澳门土生葡萄牙人只有一万左右,并不多,可是他们不仅把家乡的菜搬到半个地球之外的小半岛,还利用当地的特产,制作很多自己母国人都不知道的“葡萄牙菜”。乡愁,还真是一种最好的食物呢。
  《风味人间》希望做到的,就是带着一个中国胃去探索脚下的这片土地和辽阔丰富的世界,然后蓦然回首,发现家的味道一直在舌尖,一直陪伴着我们。

美食·现在与过往的交流


  有一句话说,回得去的叫家乡,回不去的才叫故乡。
  巨变下的中国,一方面,无数人的故乡翻天覆地,另一方面,本地食材、传统工艺受到巨大冲击,记忆里的故乡味道已难寻觅。
  同时改变的还有与食物相伴的商业传统:曾经让人留恋的、烟火气很重的小店,被日益刷高的租金赶到了城乡接合部;大都市里的排档,缩到了一个个钢筋水泥的建筑中。
  这种变化快到,有些东西摄制组刚拍完,等到节目播出的时候就已经没有了。
  当然,变化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这不单是中国,全世界都一样。“但不能因为我们走得太快,就忽略了那些被我们打碎的东西。”陈晓卿说。
  所以对于那些逝去的美味,陈晓卿觉得,他有责任把它们记录下来。
  “我出生的时候大概有一千种谷物,到我儿子的时候,只剩200种左右了,将来可能只有几十种了。产量高、营养价值高、加工方便、少人工的食物才会留下来。”就像节目里,城里的孩子回到家鄉的爷爷奶奶家,吃奶奶做的莜面,还调笑着学爷爷的方言,故意夸大了语调。“在他们心里,这种东西是好奇,是开心,但他们可能不知道,莜麦这种作物,在中国,每年都在锐减。”
  这些年来,陈晓卿和团队研究美食,恰恰是为了找到现代饮食习惯背后那些遗落的传统,在我们吃得越来越便捷、越来越健康、越来越安全的同时,唤起观众对逐渐淡去、又饱含乡愁的美味的回忆。
《风味人间》里展示宁波人喜爱的霉苋菜梗。

  节目里有一个场景他特别喜欢:有一对老夫妻,老伴做的烧肉,老头子吃得很开心,边吃边用当地方言说:这是谁做的呀,那么好吃,我要谢谢她。“这样的食物是带着温度的,也是一代人生活的背影。”
  那些美食让我们欲罢不能还在于,你目睹了人们获取这些食材的故事。
  “比如我们去拍梅干菜,至少大家看了会知道,梅干菜是这样做出来,是带着人的体温和心思的工艺,用质朴的风味凝聚亲情,勾连过往。”
  食物诞生,食物流动,食物散落在各地,食物又在新生——在这趟风味之旅中,我们有幸得到食物上的人情密码,帮助我们在日趋雷同的日常生活里,辨认对方,看清自己。
其他文献
云松书舍正门 The fa?ade of Yun Song Estate in Hangzhou  Louis Cha Leung-yung,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novelists, and better known by his pen name, Jin Yong, died in Hong Kong Sanatorium and Hosp
期刊
It was in 1986 that Therese Hesketh arrived in Hangzhou, a pilot city in the nation’s modernization drive. Over the past 32 years, she has worked as a doctor, teacher, expert and scholar in Hangzhou.
期刊
史乔恩练习书法。Joseph Svadlenka practices Chinese calligraphy.  Joseph Svadlenka had been teaching English at Number 14 Middle School in Hangzhou for 12 years by the time received West Lake Friendship Award
期刊
林小發在介绍德语版《西游记》。Eva Luedi Kong talks about the German edition of Journey tothe West at a cultural event.  Swiss sinologist Eva Luedi Kong’s Germa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novel was launched on
期刊
巴拿馬当地观众热情地跟剧组合影。Local people take a photo with some dancers from Hangzhou.  Commissioned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Tourism, Hangzhou Opera & Dance Theater staged , a dance drama whose production
期刊
浙婺“歡乐春节巡演”在意大利罗马进行。Artists of Zhejiang Wuju Opera Troupe stage a lion dance in celeb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New Year in Rome,Italy.  Wuju Opera is an ancient regional tradition that originated a
期刊
The Fourth Meeting of the UNESCO Silk Roads Online Platform International Network was held in Muscat, Sultanate of Oman, from 28 - 31 October 2018. Present at the meeting were about 80 representatives
期刊
特展的展品吸引美國观众。CAA exhibition at SFAI in San Francisco观众观看特展。CAA exhibition at SFAI in San Francisco  2018年年底,中国美术学院与旧金山美术学院在旧金山联合举办“哲匠之道:中国美术学院旧金山特展”。  特展以旧金山美术学院两个校区作为一个剧目的两幕场景,分别呈现“征兆:八个背影”“造化I:山水宣言”“
期刊
Wu Fenghua started her Yueju Opera career in 1986 after threeyears of learning the tradition in a theater school in Shaoxing, a cityin the east of Zhejiang where Yueju Opera originated and has prosper
期刊
From November 1st to 5th, 2018, the China Craft Week was held in Hangzhou, the capital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 in eastern China, to showcase works by international masters. Ten Hands Crafts, a grou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