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得好坏,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联系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就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进行思考。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思考;对策
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大学生,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故此,笔者就如何提升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进行如下探讨。
一、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低下的成因分析与理论思考
(一)当前高校的教育体制有待进一步深化改革。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体制进行了系列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很多高校更加注重扩大招生规模、优化办学就业条件等,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淡化了。很多高校都将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而思想政治教育则被认为是虚的,是可有可无的。其实,当前外界多元化思潮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更容易通过网络、微信等途径,接受少数民族宗教思想、拜金主义、网络元素等诸多复杂思想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正视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高校教育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
(二)当代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性意识正不断加强。现在的高校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民族地区也是如此。这些学生从小就是家中的掌上明珠或小皇帝,长期被溺爱。故此,他们大多是只注重自我,不在乎别人。特别是经过高中紧张艰苦的学习生涯后,认为到大学就应该好好享受。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较差,很多学生都沉迷于手机电脑上,玩游戏,聊天,微信,整天活在虚拟的网络中,而对于主要的学业没有放在心上。尤其是一些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容易受到少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影响,存在着比较狭隘的民族主义和保守的封建思想,不喜欢与同学交往,也不喜欢过集体生活,与其他同学的往来较少。如果长期下去,对其毕业后进入社会,是很不利的。
(三)当代大学生忽视实用性与务实性的重要性。在思想认识上,由于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从小受民族传统思想的影响较深。但随着年龄和学识水平的增长,少数民族学生的视野更开阔了,思维也相对要活跃了,思想也进一步得到开放。特别是当前追求时尚、追求新潮、追求多元、追求非主流等思潮的影响,容易对大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侵蚀。于是,本来以前比较朴实无华的少数民族学生开始慢慢讲究穿着打扮,甚至产生盲目地攀比心理。在强烈的虚荣心下,不顾及自己的家庭实际,一味地追求名牌、追求档次,追求享受,追求奢华。正是在这些消极错误思想的影响下,就会为图虚名和享受而做出一些违背道德,甚至是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正逐渐变得多元化。现在正处于网络化、信息化、多元化、全球化的时代,通过网络、现实、媒体的多种渠道,很容易产生一味追求物质、只想索取不想付出、追求刺激等,盲目跟风效仿,缺乏最基本思想信念,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缺乏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他们喜欢看娱乐化节目,对明星盲目崇拜模仿,而对于人生目标的准确定位、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等,考虑得不多。特别是如何将自己的理想追求与为国家服务的联系方面,思考不多,关心很少。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只是将眼光局限于本民族、本地区,而没有用更加广阔的眼光和思维与考虑国家及社会的前途与命运同自己的密不可分的关系[1]。
二、提升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几点对策
(一)致力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机制的健全和和谐性的提升。当前我国正处于五位一体全面改革的重要转型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健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上少数民族大学生比较特殊的民族身份、特殊的心理特点和多元易变的思想动态等,必须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工作机制。首先,要加强校内思政工作机制的健全。根据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注重采取新的手段与方法,对不适应的规章制度进行废止、修改,还要建立新的规章制度,以适应思想工作的新要求。其次,要注重构建三维一体的思政教育网络。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更要注重与学生家长、社会的联合,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条渠道,完善高校、政府、家庭、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大教育格局,进一步筑牢大学生思想的防护网[2]。
(二)致力于思政教育观念的转变,强化思政教育工作成效。一是要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工作。思政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人的行为。思政教育工作是高校其他工作的思想基础,如果思政教育不成功,就会直接阻碍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高校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思政工作放在高校教育任务之首,形成全员参与的思想教育大格局。二是要创新思政教育方法。教师要注重将传统手段与现代技术的有效结合,切实注重网络、媒体的积极作用,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博客、微博、微信及QQ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注重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可以通过利用成立的各种社团组织活动、文体娱乐活动、各种论坛、沙龙等,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了解、理解与支持,从而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
(三)致力于隐性与显性教育的有机结合和二者的互补互助。一是注重发挥显性教育作用。显性教育是外在的、直接的,就如学校的规章制度,是直接作用于学生,用于引导、约束和规范学生思想行为的规范。高校可以通过联系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制定出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维护民族感情的规章制度,可以通过借助培养学生的民族情结来激发学生为了民族地区进步而努力学习的精神,以此升华到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繁荣昌盛而奋斗不息的爱精神。要充分发挥高校课堂思政教育主阵地的积极作用,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以提升思政课堂教育的实效性。二是注重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隐性教育是无形的,是间接的、无计划的、隐藏的,可以通过无声的细雨来滋润大学生的心田,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活动来陶冶情操,在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通过构建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民族文化环境,如借助校训、系训、班训、图书馆、校园网络、校园文化墙,让学生在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中受到潜移默化地隐性教育。三是注重两种教育的有效结合。在实际教育中,要注重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地开展思政教育,以达到异曲同工之妙。
(四)致力于价值观念的提升,不断强化大学生的道德水平。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三观,用中国梦、人生梦激励自己。要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正确理解准确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涵与外延,将自己的人生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样就要求学生要拥有健康的身体,要懂得负责,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3]。
三、结语
总之,文章只是联系笔者工作实际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进行肤浅的思考与探讨。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注意立足民族地区实际,采取行之有效方法,不断完善工作运行机制,才能与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发展形势相适应。
参考文献:
[1]杨文富.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问题[J].高教论坛,2010,03:14-16+26.
[2]郭新华,艾尼瓦尔·卡德尔.影响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深层次因素及对策[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0,04:81-83.
[3]张亚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状况、对策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1,15:225-227.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思考;对策
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大学生,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故此,笔者就如何提升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进行如下探讨。
一、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低下的成因分析与理论思考
(一)当前高校的教育体制有待进一步深化改革。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体制进行了系列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很多高校更加注重扩大招生规模、优化办学就业条件等,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淡化了。很多高校都将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而思想政治教育则被认为是虚的,是可有可无的。其实,当前外界多元化思潮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更容易通过网络、微信等途径,接受少数民族宗教思想、拜金主义、网络元素等诸多复杂思想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正视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高校教育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
(二)当代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性意识正不断加强。现在的高校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民族地区也是如此。这些学生从小就是家中的掌上明珠或小皇帝,长期被溺爱。故此,他们大多是只注重自我,不在乎别人。特别是经过高中紧张艰苦的学习生涯后,认为到大学就应该好好享受。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较差,很多学生都沉迷于手机电脑上,玩游戏,聊天,微信,整天活在虚拟的网络中,而对于主要的学业没有放在心上。尤其是一些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容易受到少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影响,存在着比较狭隘的民族主义和保守的封建思想,不喜欢与同学交往,也不喜欢过集体生活,与其他同学的往来较少。如果长期下去,对其毕业后进入社会,是很不利的。
(三)当代大学生忽视实用性与务实性的重要性。在思想认识上,由于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从小受民族传统思想的影响较深。但随着年龄和学识水平的增长,少数民族学生的视野更开阔了,思维也相对要活跃了,思想也进一步得到开放。特别是当前追求时尚、追求新潮、追求多元、追求非主流等思潮的影响,容易对大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侵蚀。于是,本来以前比较朴实无华的少数民族学生开始慢慢讲究穿着打扮,甚至产生盲目地攀比心理。在强烈的虚荣心下,不顾及自己的家庭实际,一味地追求名牌、追求档次,追求享受,追求奢华。正是在这些消极错误思想的影响下,就会为图虚名和享受而做出一些违背道德,甚至是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正逐渐变得多元化。现在正处于网络化、信息化、多元化、全球化的时代,通过网络、现实、媒体的多种渠道,很容易产生一味追求物质、只想索取不想付出、追求刺激等,盲目跟风效仿,缺乏最基本思想信念,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缺乏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他们喜欢看娱乐化节目,对明星盲目崇拜模仿,而对于人生目标的准确定位、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等,考虑得不多。特别是如何将自己的理想追求与为国家服务的联系方面,思考不多,关心很少。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只是将眼光局限于本民族、本地区,而没有用更加广阔的眼光和思维与考虑国家及社会的前途与命运同自己的密不可分的关系[1]。
二、提升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几点对策
(一)致力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机制的健全和和谐性的提升。当前我国正处于五位一体全面改革的重要转型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健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上少数民族大学生比较特殊的民族身份、特殊的心理特点和多元易变的思想动态等,必须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工作机制。首先,要加强校内思政工作机制的健全。根据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注重采取新的手段与方法,对不适应的规章制度进行废止、修改,还要建立新的规章制度,以适应思想工作的新要求。其次,要注重构建三维一体的思政教育网络。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更要注重与学生家长、社会的联合,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条渠道,完善高校、政府、家庭、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大教育格局,进一步筑牢大学生思想的防护网[2]。
(二)致力于思政教育观念的转变,强化思政教育工作成效。一是要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工作。思政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人的行为。思政教育工作是高校其他工作的思想基础,如果思政教育不成功,就会直接阻碍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高校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思政工作放在高校教育任务之首,形成全员参与的思想教育大格局。二是要创新思政教育方法。教师要注重将传统手段与现代技术的有效结合,切实注重网络、媒体的积极作用,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博客、微博、微信及QQ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注重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可以通过利用成立的各种社团组织活动、文体娱乐活动、各种论坛、沙龙等,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了解、理解与支持,从而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
(三)致力于隐性与显性教育的有机结合和二者的互补互助。一是注重发挥显性教育作用。显性教育是外在的、直接的,就如学校的规章制度,是直接作用于学生,用于引导、约束和规范学生思想行为的规范。高校可以通过联系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制定出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维护民族感情的规章制度,可以通过借助培养学生的民族情结来激发学生为了民族地区进步而努力学习的精神,以此升华到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繁荣昌盛而奋斗不息的爱精神。要充分发挥高校课堂思政教育主阵地的积极作用,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以提升思政课堂教育的实效性。二是注重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隐性教育是无形的,是间接的、无计划的、隐藏的,可以通过无声的细雨来滋润大学生的心田,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活动来陶冶情操,在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通过构建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民族文化环境,如借助校训、系训、班训、图书馆、校园网络、校园文化墙,让学生在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中受到潜移默化地隐性教育。三是注重两种教育的有效结合。在实际教育中,要注重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地开展思政教育,以达到异曲同工之妙。
(四)致力于价值观念的提升,不断强化大学生的道德水平。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三观,用中国梦、人生梦激励自己。要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正确理解准确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涵与外延,将自己的人生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样就要求学生要拥有健康的身体,要懂得负责,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3]。
三、结语
总之,文章只是联系笔者工作实际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进行肤浅的思考与探讨。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注意立足民族地区实际,采取行之有效方法,不断完善工作运行机制,才能与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发展形势相适应。
参考文献:
[1]杨文富.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问题[J].高教论坛,2010,03:14-16+26.
[2]郭新华,艾尼瓦尔·卡德尔.影响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深层次因素及对策[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0,04:81-83.
[3]张亚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状况、对策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1,15:22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