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感悟—提高解题能力

来源 :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igekk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数学新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真正让数学与现实联系,让学生学习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数学的方法去认识世界、去主动解决所碰到的现实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应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在低年级解决问题的教学中适时适当地运用体验的方法,可以帮助低年级学生正确掌握应用题的结构、理清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的审题和解题能力,并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一、体验操作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仅是在课堂上听过教师讲课,那么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可能记忆不深且容易忘记,但如果听过老师讲课,又用游戏方法融入解题过程,则更容易记住;如果既听过、看过、又亲自参与做过,就会印象深刻,且易于真正地明白和理解。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题意,让全体学生动脑想、动手做、之后动口说,让学生进入数学学习情境,再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然后进行抽象概括,之后逐步形成数学模型,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一年级下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几”教学时,让学生猜一猜:粗绳(长一点、横着放),细绳(短一点、竖着放),哪一根绳子长?长多少?引导学生想出要让两根绳一端对齐摆放,并让学生进行操作,把长的一段用剪刀剪下来,理解从粗绳中去掉和细绳同样长的部分,剩下的部分就是粗绳比细绳长的。接着出示:作业评比结果出来了,小雪得了12朵小红花,小磊得了8朵小红花,小雪比小磊多得多少朵小红花?让学生摆出小磊的8朵小红花,小雪的12朵小红花,使小磊的朵数与小雪的朵数一一对应。引导学生说出是小雪的朵数跟小磊的朵数比;小雪多,小磊少;小雪的朵数可以分成哪两部分,理解从12朵里去掉和小磊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部分就是小雪的朵数比小磊多的朵数,所以要用减法计算。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明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为今后解答更复杂的应用题打下基础。
  再如,二年级下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的几倍”。在教有关“倍”的数量关系时,核心问题是对“倍”的认识。为了使学生理解“倍”的意义,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操作:①在第一行摆了2个△,第二行摆了2个○,启发学生说出○与△的个数同样多。②在第二行再摆上1个○,这时○比△多1个。然后在第二行再摆上1个○,使学生说出○比△多2个。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得出:○比△多的部分与△的个数同样多。③如果把2个△看作1份,○有这样的几份呢?○有这样的2份,我们就说○的个数是△个数的2倍,从而初次感知“倍”。在此基础上,再安排两组实际操作的题目,使学生对“○的个数是△个数的几倍”有较深刻的理解,从而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有进一步的认识。在教学例2时,通过用小棒进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看到,15里面有3个5,15是5的3倍,同时也就自然而然地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倍”的认识,并为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的几倍的应用题的解答思路打下基础。
  学生的操作过程实际上是将静态文本进行动态演绎的实践过程,是将抽象的文字具体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经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应用题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形成对数学的思考,且将其具体运用到其他的同类实际问题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游戏角色扮演,在体验中理解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就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大多数低年级的学生是天生好玩的,游戏是孩子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他们在游戏过程中喜欢表现、乐于表现,且不惧表现。所以,在低年级解决问题的教学,教师设计一些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识性的游戏,适当穿插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恐惧感,增强对数学的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解决问题,而且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增强思维的敏锐性,使低年级学生的定向思维模式向发散思维模式转变,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品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让学生懂得学习数学不是件难事,懂得学习数学、学好数学并掌握数学的应用方法和技能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
  例如,教学“连加连减”时,我创设了一个实际情境——与学生一起做开汽车的游戏。老师当司机,做开车动作,老师后面(也就是汽车)有7个同学。汽车启动,老师问学生现在汽车上有几个同学(7个)。老师报站名,停车,又上来几个学生。汽车再启动,老师问又上来几个同学(2个),再问汽车上一共有几个同学(9个)。又到一站,停车,下去了4个学生,老师问现在汽车上还有几个同学(5个)。这样抽象出算式7+2-4=5。如果只让学生看书上的图,是很难理解的,而通过形象的表演,学生知道上车是把人合起来用加法,下车是走掉了用减法,都是学生自己“做”出来的,教学任务出色“玩”成。
  三、联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化数学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就是脱离实际。”教学中应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堂改革的要点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而且更应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参与到一定的、富含数学问题的实践活动中,使他们既能够及时掌握并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视野,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例如,教学《 连乘应用题 》后,教师创设了让学生模拟去“超市”购物的情境:三(1)班有8个小组,每组8人。“六一”节那天,学校给这个班320元为每个学生买礼物,圆珠笔每支1元,钢笔每支2元,水彩笔每盒3元,根据这些条件你们打算怎么买?教师扮演售货员,学生扮演顾客,进行购买活动。这一游戏,把巩固连乘应用题与购物紧密结合起来,购买活动热烈有趣,将课堂教学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编出了很多连乘应用题。在轻松的“购物”情境中,学生对连乘应用题的数学关系理解得更加透彻,学得更加轻松,也让学生能够体验生活的情趣和品尝成功的滋味,也能够体味失败的苦涩,从而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历,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实践证明,选择并开展日常生活中内容和形式都符合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的数学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更加真实、亲切和自然,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体验,即感受到生活中数学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种心理体验,有利于逐渐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总之,走“体验”之路,是一条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数学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途径。只有学生真心感悟,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才能最终沉淀到他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伴其一生,受用一生。在小学数学低年级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精心设置各种数学活动,给学生提供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积极体验知识形成过程,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也使学生在展示探索成果的同时,体验成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作者单位:武宣县教师进修学校附设小学,广西 武宣,545900)
其他文献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经过10年的改革,已经实现了知识教学向活动体验的转型。这无疑是一大进步。然而,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依旧缺乏亲和力,在改善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依旧显得有些乏力。小学思想品德课程进一步改革路在何方?最近网络热传的“爬树”课程,或许能给予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大学开爬树课程折射出“生存力退化现象”  最近,“爬树”一词很热。据今年7月24日《 大河报 》的报道,“厦门大学微博协会”
期刊
【摘 要】一个国家坚持的人格理论会影响整个民族的性格。“由外化内”的育人思路形成了日本强烈的双面性民族性格。这种人格培养模式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否定人的主体性的谬误。通过对日本双面性矛盾性格的归因,揭示其背后的教育影响因素,并结合中国民族文化的特点,指出我国教育应在以“内在修心”为主的人格修养的同时,辅以外在的行为规范,从而实现“心”与“行”的内外兼修,帮助学生最终成为无需规矩规范的真正自由、
期刊
【摘 要】通过深入甘肃省农村地区参与复式课堂教学管理技能培训活动,提出完善农村小学复式教师培训的学科结构、不断更新和完善农村小学复式教师培训模式、建立健全发展性评价体系、认真落实复式教学和支持计划等建议。  【关键词】农村小学; 复式教学; 培训;  一、研究背景介绍  1.甘肃农村复式教学背景  复式教学,是指把两个年级(包括两个年级)以上的学生编在同一个教室,由一位教师在同一节课内用不同的教材
期刊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提出:“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自然的环境。”大自然是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它向儿童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为幼儿获得对世界的感性认识提供了天然的场所。农村幼儿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大自然以其生机勃勃的姿态存在于他们的生活中,是他们的快乐之源。农村的自然环境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开放、自然、有趣的活动场所。作为农村的幼儿教师,应尽力
期刊
一、创建“书画校园·翰墨飘香”特色学校的背景  书法、绘画是中国文化艺术传统的国粹,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文化。为了更好地展现学校的活力,发展学生个性和打造“一校一品牌”特色发展格局,我校于2011年9月27日隆重举行了创建“书画校园·翰墨飘香”特色学校启动仪式。自此,我校全体师生加入了“与书法为伴,塑造美好心灵;与绘画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书画为轴,打造特色品牌”的行列。  二、创建“书画校园·翰
期刊
教育部于2010年12月颁布了《 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 纲要》)。《 纲要 》要求中小学校要“知行统一”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为学生文明生活、幸福成长奠定基础。而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灿烂文明,国学正是其中最精华的部分,是炎黄子孙修身养性、教化道德、完善人格的重要载体,也是《 纲要 》颁布背景下学校拓展德育空间的崭新课题。为此,笔者结合国学文化教育,在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方
期刊
【摘 要】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是师资均衡配置,师资均衡配置的核心是提升薄弱学校师资水平,提升薄弱学校师资水平的主要途径是培训。目前,我国中小学师资培训主要存在两个障碍,一是中小学编制紧张,教师们没有时间和机会进行有效培训;二是培训机构撤并,常规性培训受到影响。扩大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编制,恢复和重建高水平师资培训机构,建立经常性教师轮流培训制度,大力提升薄弱学校师资水平,是我国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途径。 
期刊
【摘 要】受西方评价理念的影响,表扬和鼓励在基础教育中受到推崇,而批评、惩罚和体罚则“集体失语”,导致人们对批评、惩罚和体罚等概念的混淆。但在中国的文化环境当中,一味照搬西方评价理念并不可取,更何况这一理念本身还未经检验。在中国的基础教育中,恰当的批评和惩罚是必须的,这需要对批评和惩罚的范围做出准确的界定,并明确行为规范。  【关键词】批评 惩罚 体罚 教育评价    1.“我还是不敢批评学生” 
期刊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枢纽。对教师提问的研究一直是课堂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2011年江苏省14节优质课中的7节课里英语教师的课堂提问,来总结初中英语课的交互特征,希望能为初中英语课堂交互活动的有效进行带来一定的启示。  一、理论背景  现代语言学家往往把课堂教学视为一个交互过程 [1] [2] ,把它和“真实社会”的交际情形相比较来分析语言课堂的交际性。[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边境贸易往来的繁荣,教育成了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国门学校的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无疑也成为了关注点。笔者重点选择了广西与越南接壤的崇左市下辖的大新县、龙州县、宁明县、凭祥市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做了深层次分析。对生均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进行了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促进国门学校区域内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