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无痕 育无声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9106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应该追求本真发展,体现“润物无声、教育无痕”的教育智慧。无痕教育体现顺其自然的“无痕”渗透,坚持以德树人,建构沉浸式德育;不言之教,打造生本化课堂;环境育人,建设儿童味校园;以人为本,促进个性化发展。从而在教育的结果上,达到教育发展的“有痕”变化,形成独特的校本追求。
  【关键词】无痕教育;德育;生本化课堂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2-0032-03
  【作者简介】段定来,南京市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南京,210000)校长,高级教师。
  一、“无痕教育”的基本理念
  1.追求自然,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自然,是指一种真实的状态,是教育追求的一种高境界。追求自然,是指遵循事物本身的自然规律,深入了解儿童的认知特征和知识的本质规律,不刻意雕琢,不机械灌输,不矫揉造作,采用顺应自然规律的教学方法。
  从教育的角度讲,自然不仅是一种品质、气度、修养,更是一种修炼。从一定程度上说,自然不是天然,自然不是彻底的“原生态”,师生在校园里怎么上课,怎么锻炼,怎么游戏,怎么生活,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正面的教育和影响。
  2.归于质朴,回到教育的原点。大道至简,大凡最美的事物通常是朴素无华的。教育需要朴素。朴素,方可追求教育的本真。本真是什么?本真就是教育规律。
  因此,学校反对片面追求感官世界的刺激的教育方式,要建立宁静恬淡的内心世界,要“归于朴素”。无痕教育所追求的就是用简单的方法让学生收获丰富,从而成就学生的人生之大。
  3.有无相生,以“无痕”实现教育发展的“有痕”变化。“有痕”和“无痕”,其内在是对立和统一的,也是互相依存和相互转化的。从教育的过程来说,要体现顺其自然的“无痕”渗透;而从教育的结果来看,要达到教育发展的“有痕”变化。学校的教育不能让学生没有空隙与闲暇,不能过分挤占学生的时间和空间,不能把学习生活安排得过于饱和,只有适当地“留空”和“留白”,使学生有学习的自主空间,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
  二、“无痕教育”的具体内容
  1.德树人,建构沉浸式德育。“德为才之帅。”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德育为先,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引导和教育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努力建构沉浸式德育,以“无痕”之态滋润学生的心田,不干扰学生发展的本来规律,努力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途径。学校从课程德育、社会实践和学校文化三方面进行建构,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狠抓课堂教学主阵地,让学科发挥重要的育人价值。与此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强化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拓展并全方位进行德育渗透,实现德育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
  每周一的集体晨会上,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国旗下讲话,每月不同主题,每周不同内容,从学生的视角,用学生身边的鲜活事例,以小品、演讲、说故事的形式,进行常规教育、情感教育、学习教育等,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同时,学校十分重视仪式的教化价值,抓住小学阶段的三大经典礼仪“入队礼”“成长礼”“毕业礼”,利用各种仪式对师生进行心灵的教化。“入队礼”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成长礼”让三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毕业礼”引导六年级的学生迈好进入青春的第一步。
  2.不言之教,打造生本化课堂。教育无痕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一种“将教育的意图掩盖起来”的真正的教育艺术,一种充满人性化关怀的超凡的教育智慧。当教师自身以一种品质、一种态度、一种情感、一种情绪面对学生时,学生会产生一种熏染,一种无言的感动,一种无可名说的感悟。这样的教育是不露痕迹的。
  而传统的说教式的教育、惩罚式的教育、玩弄些小技巧的教育,这些带有太明显的痕迹或者稍显痕迹的教育,虽当时不被察觉,过后却仍能让孩子感觉到的教育,是不受学生欢迎的,不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容易引起学生反感的,这样的教育效果是不会好的。
  学习,本来就是一种学生个体的行为,是别人无法替代的过程;知识,更多地需要学生去理解和感悟,而不是灌输和填充。所以,我们要善于采用“不言之教”,让学生以顺其自然的态度去获得适合自己的知识,寻找符合学生本性的发展方式。
  “不言之教”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带着积极情感一起学习和探究的课堂,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方式上用情景诱导、活动体验、交流分享、对话争辩等,激发学生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欲望,内化教育要求,促进其行为的自我矫正,使得课堂充满着自由而又紧张的氛围,师生因见识丰富、智慧成长而快乐。老师亦师亦友,学生亦生亦师,师生教学相长,从而达到“使学生受到教育并避免学生感觉有人在教育他”的意境,学习成为一种生命的享受。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学生发现你的教育是在教育他的时候,你的教育是苍白的。”为了真正实现“不言之教”的课堂,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学流程指引及策略指导,针对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编写出一套教学范例,并提出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所使用的教学策略,以此来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行为,使课堂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潜移默化中理解”“循序渐进中掌握”“春风化雨中提升”。
  3.环境育人,建设儿童味校园。学校的物质基础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前提。一个与教育教学工作相协调的育人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围绕“无痕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启示,学校对人文环境进行了整体的规划和建设,让师生置身于浓厚的人文氛围之中,使师生耳濡目染地接受熏陶、受到鞭策。   一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造型优美的假山,山石中点缀着自然生长的植物,显示出充满生机的师生对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的热情欢迎。山石背后镌刻着“润泽”二字,体现出一中心人“以人为本”的教育真谛。
  “碧水润心泉”“润心石”“润心广场”和周围的碧草、绿树、彩花构成了润泽童心的温馨氛围。典雅现代的“润正楼”“润智楼”“润美楼”相得益彰。“润物无声、教育无痕”景观小品,雅韵悠然的“闲润读书长廊”,金声玉润的“京韵坊”,活力四射的运动雕塑,历史与现代融合的“润秦”浮雕,亲近开放的校史大厅,古朴苍劲的“润字墙”等无不显示出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对置身于校园的人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营造出“一草一木皆能育人,每时每刻皆可育人”的文化氛围。每一处景观都是美丽的、精致的、动人的,每一处景观都在为校园增添亮丽的风景,每一处景观都显示着师生的智慧。师生在这里接受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熏陶,享受着成长的幸福。
  4.以人为本,促进个性化发展。学校提倡“用欣赏的眼光看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促成全体师生不同层面的发展,努力使每一个人成就精彩!
  学校的发展靠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学生能否全面健康成长发展,也决定着学校发展品位的高低。学校实施的“三格培养”机制,有着明确、具体的分层培养目标,旨在打造个性化发展、专业化发展的教师团队,引领教师启迪自己,在个性化成长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完善自我。
  根据教师的不同情况,学校将教师分成“入格培养层,促进新教师缩短“磨合期”,尽快成为合格的教师;“升格”培养层,对事业心强、有培养潜力的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使其尽早成为区级骨干教师;“风格”培养层,努力使骨干教师形成和提升自身的教学风格,成为市级名师。
  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全面素养的提高,是坚持学校特色发展的永久探索。学校开发出各种拓展性课程:《京韵》(京剧进课堂,娃娃唱响梨园春)《跟屁虫旅行记》(主题式综合实践,探索综合科学教学)《珠心算》(手脑并用,开发学生潜能)“快乐周三”(一人一个爱好,提高综合素养)“润智课堂”(自主学习,全面提高)。这些拓展性课程激发、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了学生的潜能,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尝试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尝试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初步形成创意的欲望、团结协作的精神、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以及社会责任心。学生们在丰富的童年生活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其他文献
【关键词】分数;教学设计;辩证思想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81-0061-03  小学数学的“分数”知识板块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在教学苏教版五下《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经历分数基本性质的建构过程,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在此过程
暑假到了,终于可以买上一叠DVD,静下心好好看一看了。在多彩的电影世界里,有一种电影叫做“成长”。  青春像一首悠长的诗,每天每页都在更新。更新就像蜕变,有欢欣,有痛苦。在这个过程中,原先看上去都差不多的虫宝宝,当破茧而出的时候,竟然变得千差万别,有的是蝴蝶,有的是飞蛾。于是就有一些电影人,用影像深入茧的内部,去探求这蜕变的秘密。  我们挑选出几种不同类型的青春成长电影,有空的话,关上窗,暂时离开
【关键词】游戏;多连方;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17-0050-06  【课前慎思】   学完北师大版五下“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后,有学生问我:为什么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只有11种?真的找不到第12种吗?我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心头,苦苦思索后我发现:如果找出所有的六连方,再逐一确认它们是否为正方体的
1    每个人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秘密,这些秘密藏在心里,像山谷里的野百合,在某个春天的午后寂寞盛开。  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我从小跟外婆一起生活。现在,父母把我接回了他们身边,但我却时常觉得寂寞。在这个新的环境里,我没有要好的朋友,大多数时间我只能靠听广播来打发。  电台里有一档交友节目,戴上耳机,把调频转到97.2兆赫,就能听到主持人用清脆的声音念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交友信。我记下了那个地址,是惠
他站在教室外的走廊上,庄严地向我宣布,他要写一部旷世奇作。——他要证明给所有人看,他虽然不是个好学生,但却有可能是个伟大的艺术家。  所以,我必须写一部旷、世、奇、作。他一字一顿地强调。  望着他在夕阳下远去的背影,我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幻觉:他好像踏着云彩上了天。我突然想哭,为了他那遥不可及的理想,还有他那似乎再也不愿回来的背影。    1 1     这是一个绿色的小岛,岛上到处是绿色的建筑和街道
【摘 要】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设计中来,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学习方式,关键在于教师要有清晰的课程意识,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激发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兴趣和内驱力。江苏省无锡市东湖塘实验小学让学生亲身经历课程策划、开发、实施及评价的全过程,使课程与学生有机融合。  【关键词】主动参与;课程设计;生命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10-0
【摘 要】學材开发和学程设计是数学结构化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两个环节,它们特别强调从“真实”情境中来,到“真实”问题中去。教师要注意组织基于真实情境的学习过程,聚焦数学本质;开发动静结合的学习材料,助力学生突破学习难点;呈现元素联结的变式材料,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  【关键词】数学结构化教学;学材开发;学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
他们是一群学习艺术的学生,因为对美的向往拿起了手中的笔,从此如痴如醉,线条、色彩交织出一个个只属于青春的绚烂梦想;它们是42条城市深处的小巷,拥有醇厚如美酒的记忆,宁静如水的时光早已在它们的躯体和属于它们的寻常百姓的心中铭刻下不能磨灭的印迹。那一段日子,年轻人和小巷相遇了,他们触碰到了这个城市最坚硬也是最柔软的灵魂。他们的脚步在悠长的巷陌里踩出历史的回声,和着青石路和粉墙黛瓦的平仄,那声音低吟着:
国际中学生汇聚一堂讨论全球热点问题  8月,2009国际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在河北香河开幕。来自中国、美国、印度、韩国等27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500名中学生代表模拟各国领导人的身份,围绕全球热点问题进行了对话。  参加活动的学生,需要“扮演”不同国家的外交官,参与“联合国会议”。代表们遵循大会规则,在会议主席团的主持下,阐述“自己国家”的观点,并进行辩论、游说,与友好国家沟通、协作。  本次大会的
【摘 要】核心素养的提出,不是对素质教育、三维目标的简单重复或直线升级,它实际上是在更换一种表述系统,其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关注生活,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认识前提;开放、对话、多样、自由,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诉求;提升教师的专业态度和专业素养,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条件。  【关键词】知识本位;生活本位;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