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与血压晨峰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06月-2018年06月间收治年龄≥65岁100例老年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实验研究,根据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焦虑观察组(≥50分)50例和非焦虑对照组(<50分)50例,比较两组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值。结果:24h内两组患者非杓型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血压晨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压晨峰与焦虑水平关系密切,临床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保持血压晨峰平稳。
[关键词]血压晨峰;高血压;焦虑
[中图分类号]R54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3-000-01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其防治水平较差,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相关研究表明,焦虑症在我国老年患者中发病率高达7.1%,心血管预后水平与负面情绪关系密切。在临床高血压亚型中,隐蔽性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的可能潜在因素为高血压,焦虑主要由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药物依赖性产生的,但是焦虑对血压的是否存在节律性改变尚不清晰,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主要由清晨血压增加或夜间血压减少有关。本文重点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与血压晨峰的关系,现有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我院2016年06月-2018年06月间收治年龄≥65岁100例老年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实验研究,根据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焦虑观察组(≥50分)50例和非焦虑对照组(<50分)50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眭27例,年龄65185岁,平均年龄(75.21+5.67)岁,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65-87岁,平均年龄(78.23+6.7.8)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相关临床诊断标准;(2)病史超过1年;(3)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I)患有沟通障碍,精神意识异常;(2)患有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等疾病;(3)患者依从性差,拒绝治疗。
1.2方法血压监测:采用全自动无创袖带式血压检测仪(美国太空实验室生产)日间时间段:06:00-22:00,夜晚时间段:22:00-06:00间隔1小时/次测量血压,总测量次数的85%为有效测量次数,记录24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
1.3判定标准夜晚血压下降率一(平均日问血压收缩值一平均夜晚血压收缩值),平均日问血压收缩值x100%。
杓型:下降值超过10%,非杓型:下降值不足10%。
血压晨峰:日问6:00-08:00平均收缩压与夜晚平均最低收缩压差值。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选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其中计数资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测,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表示、x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2.1两组患者动态血压监测比较
24h内两组患者非杓型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血压晨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詳见表1。
3讨论
及时发现、正确识别和预后水平为高血压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所以情绪障碍与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可能存在相关性,提醒临床医师将焦虑情绪治疗当作重点。焦虑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下丘脑一垂体分泌大量茶酚胺有关。其中患者吸烟、饮酒等不良不良习惯均会增大患者情绪压力。其中常见的控制高血压行为障碍为焦虑、抑郁症,血压昼夜节律时常的可能因素为焦虑。
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减少量或清晨血压增加量是血压24h节律改变的重点内容,与高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关系密切。本次实验研究显示,24h内两组患者非杓型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血压晨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晨间高血压上升与患者焦虑存在联系。相关研究表明,早晨为中风、心肌梗死的高发时间,这与清晨血压上升迅速保持统一。
焦虑水平与血压晨峰的相关性尚不明确。相关研究表明,年龄、性别、BMI数值偏高为血压晨峰的影响因素,同时血压晨峰也受到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的影响。说明血压晨峰与焦虑水平之间相互影响,焦虑为血压晨峰的独立影响因素。高血压具有终身伴随的特点,高血压防治工作是漫长的过程,在利用药物有效控制血压的同时,临床应将心理护理作为提升预后水平的重点。
综上所述,血压晨峰与焦虑水平关系密切,临床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保持血压晨峰平稳。
[关键词]血压晨峰;高血压;焦虑
[中图分类号]R54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3-000-01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其防治水平较差,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相关研究表明,焦虑症在我国老年患者中发病率高达7.1%,心血管预后水平与负面情绪关系密切。在临床高血压亚型中,隐蔽性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的可能潜在因素为高血压,焦虑主要由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药物依赖性产生的,但是焦虑对血压的是否存在节律性改变尚不清晰,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主要由清晨血压增加或夜间血压减少有关。本文重点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与血压晨峰的关系,现有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我院2016年06月-2018年06月间收治年龄≥65岁100例老年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实验研究,根据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焦虑观察组(≥50分)50例和非焦虑对照组(<50分)50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眭27例,年龄65185岁,平均年龄(75.21+5.67)岁,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65-87岁,平均年龄(78.23+6.7.8)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相关临床诊断标准;(2)病史超过1年;(3)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I)患有沟通障碍,精神意识异常;(2)患有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等疾病;(3)患者依从性差,拒绝治疗。
1.2方法血压监测:采用全自动无创袖带式血压检测仪(美国太空实验室生产)日间时间段:06:00-22:00,夜晚时间段:22:00-06:00间隔1小时/次测量血压,总测量次数的85%为有效测量次数,记录24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
1.3判定标准夜晚血压下降率一(平均日问血压收缩值一平均夜晚血压收缩值),平均日问血压收缩值x100%。
杓型:下降值超过10%,非杓型:下降值不足10%。
血压晨峰:日问6:00-08:00平均收缩压与夜晚平均最低收缩压差值。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选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其中计数资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测,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表示、x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2.1两组患者动态血压监测比较
24h内两组患者非杓型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血压晨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詳见表1。
3讨论
及时发现、正确识别和预后水平为高血压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所以情绪障碍与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可能存在相关性,提醒临床医师将焦虑情绪治疗当作重点。焦虑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下丘脑一垂体分泌大量茶酚胺有关。其中患者吸烟、饮酒等不良不良习惯均会增大患者情绪压力。其中常见的控制高血压行为障碍为焦虑、抑郁症,血压昼夜节律时常的可能因素为焦虑。
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减少量或清晨血压增加量是血压24h节律改变的重点内容,与高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关系密切。本次实验研究显示,24h内两组患者非杓型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血压晨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晨间高血压上升与患者焦虑存在联系。相关研究表明,早晨为中风、心肌梗死的高发时间,这与清晨血压上升迅速保持统一。
焦虑水平与血压晨峰的相关性尚不明确。相关研究表明,年龄、性别、BMI数值偏高为血压晨峰的影响因素,同时血压晨峰也受到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的影响。说明血压晨峰与焦虑水平之间相互影响,焦虑为血压晨峰的独立影响因素。高血压具有终身伴随的特点,高血压防治工作是漫长的过程,在利用药物有效控制血压的同时,临床应将心理护理作为提升预后水平的重点。
综上所述,血压晨峰与焦虑水平关系密切,临床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保持血压晨峰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