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君做生意亏了本,还被中间商狠狠地坑了一把。他陷入绝望,决定出家为僧。
小君跋山涉水,来到一家寺庙,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住持,然后恳求道:“大师,我已看破红尘,求您收留我!”
住持双手合十,问:“入门是要进礼的,施主可有礼物带来?”小君两手空空,尴尬地说:“大师,对不起,我没带礼物来。”住持说:“那你先回去吧,若真心想拜师,改天再来。”小君为难地说:“大师,本人囊中羞涩,实在是买不起贵重的礼物。”住持笑了笑:“我要的礼物跟钱没有关系。”
小君又高兴又惭愧,左思右想应该送大师什么礼物才能体现他向佛的诚意,突然灵机一动,决定手抄一份佛经送给大师。他找来笔墨纸,先斋戒三天,焚香洗手,然后一笔一划认真虔诚地伏案抄写。他练过字,基本功扎实,字字可圈可点。写完后,亲自装祯好去拜见大师。
小君恭恭敬敬地把这份用心准备的礼物交给大师。住持接过佛经看了看,称赞了几句,最后却说:“你的佛经写得很好,但这不是我想要的礼物。”
辛辛苦苦写了两个月,竟然竹篮打水一场空。小君忍不住问:“大师,您能告诉我你究竟想要什么吗?”大师呵呵一笑:“我不能告诉你,必须由你自行参悟。你若悟到,我便收你为徒,悟不到,我们就没有缘分。”
小君闷闷不乐地下山,到了半山腰,一个头发灰白的老汉拄着拐杖,背着一只大竹筐吭哧吭哧地往上走,竹筐里装满了蔬果。
两人碰面时,老汉正好放下竹筐休息,坐定一看,小君眼巴巴地瞅着竹筐里的西红柿,就拿了两个递给他,说这些菜都是自家种的,每天从菜园里现摘下来,背上山卖给那座寺庙的师父们,顺便拜拜菩萨,一举两得。
小君心里一动,问:“老人家,我想到山上的寺庙出家,住持大师说要一份入门礼,我送了手抄的佛经,大师却不收。您知道他想要什么礼物吗?”
老汉摇了摇头:“你问错人了,孩子,我一个种菜的乡下老汉,哪里知道大师在想什么?再说,你一个好好的年轻人为什么想要出家啊?”小君又简单地把自己的境遇说了一遍。
老汉问:“这是你所经历的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候吗?”
小君想了想:“最艰难的应该是我高中毕业那年,到城里找工作。工作还没找到,钱就花光了。我穿着一件破旧的衬衣和一条非常通风的长裤,在街头辗转流浪了好几天,才寻到一家餐馆的工作,暂时安定下来。”
老汉笑着说:“那时你只有一身旧衣服,还在努力找工作,现在你穿着西装,为什么反而要放弃呢?”他拍拍小君的肩膀,“年轻人,振作起来,别垂头丧气的。我要赶着送菜,不跟你说了。”
老汉蹲下身子,提起竹筐准备往背上放,身子一晃差点摔倒。小君赶紧过去帮老汉提起竹筐,说:“老人家,这筐太也重了,我帮您背上去吧!”
小君背着竹筐,随着老汉返回了寺庙,多年不干体力活的他累得满头大汗。
老汉帮小君卸下竹筐,对住持说:“这小伙子多好啊,大师,您就别为难他了,想要什么直接告诉他吧。”
住持双手合十:“他已经把礼物送给我了。”小君莫名其妙,喘着粗气问:“大师,我什么也没有给你啊?”住持指指放在廊檐下的竹筐:“这就是最好的礼物。”
一束阳光正好洒过来,竹筐里的各色蔬果映照出温暖而柔和的光晕,一枝水灵灵的蕹菜从竹筐边沿探出头来,像一个初来乍到的小稚童,好奇地观看着场院里一群习武的僧人一板一眼地比划招式,招招力道十足,掌掌生风,一掌下去似乎能把石板劈断。
小君正凝神观望,住持亲切地招呼他:“来来来,今天我就收你为徒。”
小君却道:“大师,我不想出家了。”
住持十分意外:“为什么?”
小君支支吾吾不想说,住持执意让他说出缘由。小君没办法,只好郑重地说:“大师,我觉得您的修为还没到家!”话音甫落,习武的僧人们登时围了过来,说:“你这施主好生无礼,竟出此妄语,你可知我师父名满天下……”
住持摆手制止众僧,和言悦色地问:“施主何出此言?”
小君看了看一众不服气的僧人們,说:“寺里这么多年轻健壮的师父,为什么要让一个老人每天辛苦爬山给你们送菜……”
僧人们张了张嘴,想辩驳两句,竟都哑口无言。
住持抚掌大笑:“施主所言极是,是我迂执了,惭愧。修行本无法,众生得法,方为大法。施主既有佛心,自不必拘泥于出家为僧这一形式了。”
自此,这座寺庙的僧人们多了一个例行事务,每天轮流下山帮老人提菜,日复一日,风雨无阻。
小君跋山涉水,来到一家寺庙,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住持,然后恳求道:“大师,我已看破红尘,求您收留我!”
住持双手合十,问:“入门是要进礼的,施主可有礼物带来?”小君两手空空,尴尬地说:“大师,对不起,我没带礼物来。”住持说:“那你先回去吧,若真心想拜师,改天再来。”小君为难地说:“大师,本人囊中羞涩,实在是买不起贵重的礼物。”住持笑了笑:“我要的礼物跟钱没有关系。”
小君又高兴又惭愧,左思右想应该送大师什么礼物才能体现他向佛的诚意,突然灵机一动,决定手抄一份佛经送给大师。他找来笔墨纸,先斋戒三天,焚香洗手,然后一笔一划认真虔诚地伏案抄写。他练过字,基本功扎实,字字可圈可点。写完后,亲自装祯好去拜见大师。
小君恭恭敬敬地把这份用心准备的礼物交给大师。住持接过佛经看了看,称赞了几句,最后却说:“你的佛经写得很好,但这不是我想要的礼物。”
辛辛苦苦写了两个月,竟然竹篮打水一场空。小君忍不住问:“大师,您能告诉我你究竟想要什么吗?”大师呵呵一笑:“我不能告诉你,必须由你自行参悟。你若悟到,我便收你为徒,悟不到,我们就没有缘分。”
小君闷闷不乐地下山,到了半山腰,一个头发灰白的老汉拄着拐杖,背着一只大竹筐吭哧吭哧地往上走,竹筐里装满了蔬果。
两人碰面时,老汉正好放下竹筐休息,坐定一看,小君眼巴巴地瞅着竹筐里的西红柿,就拿了两个递给他,说这些菜都是自家种的,每天从菜园里现摘下来,背上山卖给那座寺庙的师父们,顺便拜拜菩萨,一举两得。
小君心里一动,问:“老人家,我想到山上的寺庙出家,住持大师说要一份入门礼,我送了手抄的佛经,大师却不收。您知道他想要什么礼物吗?”
老汉摇了摇头:“你问错人了,孩子,我一个种菜的乡下老汉,哪里知道大师在想什么?再说,你一个好好的年轻人为什么想要出家啊?”小君又简单地把自己的境遇说了一遍。
老汉问:“这是你所经历的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候吗?”
小君想了想:“最艰难的应该是我高中毕业那年,到城里找工作。工作还没找到,钱就花光了。我穿着一件破旧的衬衣和一条非常通风的长裤,在街头辗转流浪了好几天,才寻到一家餐馆的工作,暂时安定下来。”
老汉笑着说:“那时你只有一身旧衣服,还在努力找工作,现在你穿着西装,为什么反而要放弃呢?”他拍拍小君的肩膀,“年轻人,振作起来,别垂头丧气的。我要赶着送菜,不跟你说了。”
老汉蹲下身子,提起竹筐准备往背上放,身子一晃差点摔倒。小君赶紧过去帮老汉提起竹筐,说:“老人家,这筐太也重了,我帮您背上去吧!”
小君背着竹筐,随着老汉返回了寺庙,多年不干体力活的他累得满头大汗。
老汉帮小君卸下竹筐,对住持说:“这小伙子多好啊,大师,您就别为难他了,想要什么直接告诉他吧。”
住持双手合十:“他已经把礼物送给我了。”小君莫名其妙,喘着粗气问:“大师,我什么也没有给你啊?”住持指指放在廊檐下的竹筐:“这就是最好的礼物。”
一束阳光正好洒过来,竹筐里的各色蔬果映照出温暖而柔和的光晕,一枝水灵灵的蕹菜从竹筐边沿探出头来,像一个初来乍到的小稚童,好奇地观看着场院里一群习武的僧人一板一眼地比划招式,招招力道十足,掌掌生风,一掌下去似乎能把石板劈断。
小君正凝神观望,住持亲切地招呼他:“来来来,今天我就收你为徒。”
小君却道:“大师,我不想出家了。”
住持十分意外:“为什么?”
小君支支吾吾不想说,住持执意让他说出缘由。小君没办法,只好郑重地说:“大师,我觉得您的修为还没到家!”话音甫落,习武的僧人们登时围了过来,说:“你这施主好生无礼,竟出此妄语,你可知我师父名满天下……”
住持摆手制止众僧,和言悦色地问:“施主何出此言?”
小君看了看一众不服气的僧人們,说:“寺里这么多年轻健壮的师父,为什么要让一个老人每天辛苦爬山给你们送菜……”
僧人们张了张嘴,想辩驳两句,竟都哑口无言。
住持抚掌大笑:“施主所言极是,是我迂执了,惭愧。修行本无法,众生得法,方为大法。施主既有佛心,自不必拘泥于出家为僧这一形式了。”
自此,这座寺庙的僧人们多了一个例行事务,每天轮流下山帮老人提菜,日复一日,风雨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