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备课“多”与“少”的选择、“巧”与“精”的追寻、问题设计的巧妙性、阅读指导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巧妙地解决了备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备课 问题设计 阅读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057-01
◆背景描述
屈指算来,当老师已十二载。回首漫漫的十二年从教之路,大多如东逝之水,雁去无痕,但有些事情,却总是挥之不去,值得我不断反思。从一名新教师走到今天,我得到了很多,却也丢掉了一名老师最基本的东西:课堂。越来越不会上课,越来越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课堂满意。这或许是我作为一名教师内心中最自责的一点了,特别是多年前老师走进我的课堂听了那节失败的课……
还记得那一年突然接到学校通知,老师要来初三听一节语文课,在接到这项任务的时候,我诚惶诚恐:时间紧迫,压力巨大。当天晚上,我捧起语文课本,翻开了《杨修之死》。
◆备课历程
在反复研读文本后,我问自己:《杨修之死》节选自古典小说,杨修又是历史上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悲剧性人物。这课的定位到底在哪儿?于是我理所当然的按照小说的要点定位在了情节、人物上,匆匆备好课,于是便邀约了备课组几位老师去听我的试教课。
一堂课下来,内心五味杂陈,不用去看同事脸色,单就自己上完课的感觉,我也便知道,这节课太失败!静下心来,好好反思,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一、在“多”与“少”中选择
与很多人一样,为了追求教学的完整性和完美性,为了把我认为最精彩、最靓丽的环节全部展示出来。我將教学环节设定了八个环节,分别是:情境导入、预习检测、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细读课文 分析人物、研读课文 探究死因、解读《三国》真假曹操、拓展思考、布置作业。也就是说,我的课时容量是很大的,一课时完成两课时的内容。
可想而知,这堂课教学环节并没有完成,问题呈现的远远比想象的多:各个环节如“蜻蜓点水”,不到位,初读不够充分,细读在艰难进行;研读更加无法推进。那么,我的理念是什么?我究竟追求怎样的课堂?原来所有的不舍得最终会是什么都没得到。于是我写下了这样的反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被动的接受那么多教学内容,而我却并未真正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学生主体已在我的课堂上缺失。正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与其面面俱到,而无所得,还不如追求实实在在,做足一点,让学生一课一得。
最终我将教学环节大胆取舍,保留了五个环节:(1)定标导学;(2)自主合作: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3)释疑深化:细读课文,分析人物;(4)主体提升:研读课文,探究死因;(5)评估小结、布置作业。
二、在“巧”与“精”中追寻
1.问题设计要巧妙
细看自己的第一次设计就会发现问题的设计过于简单,直来直去,没有层次性,启发性也不强,经过反复琢磨,于是我在“初读课文”这一环节设置了这样的问题: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对杨修每次犯忌,曹操各有什么心理反应?第一问和第二问是一个整体,每述一事毕都要接着说曹操的心理反应。在问题的回答上力求对于述事不是讲梗概,要力求详尽。说心理反应,不能死背书上的话,如“忌之”“心恶之”等,要作点具体分析乃至加进自己的想像,以求活灵活现地画出曹操的心态。
在“研读课文”这一环节设计了另一个问题:关于杨修死因,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之于杨修,有人说另有他因。你持何种观点?说说理由。这个小题具有开放性,意在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不同意见的争论培养学生独立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关键是在讨论前应有充分的准备:一要指导学生深入细致地钻研课文,更好地理解小说作者的意图;二要介绍一点背景常识,使学生粗知曹氏政权接班人斗争的概况。
为了能对曹操这个人物有更多了解,我查阅了大量资料,也利用晚上的时间阅读了易中天的《品三国》,将曹操这个人物延伸到历史上的曹操其人,这样两相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小说作者是站在封建正统的立场上来描写曹操的,从而正确地评论杨修的死因。
2.阅读指导要精妙
第一次试上,抱着学生已经提前布置预习的侥幸心理,理所当然的认为学生已经初读课文,对文本有了一定了解,所以在设计的第二环节中我并没有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文本,结果在思考第二个问题上,他们就卡了壳,因为对文本不熟,他们无法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答案,更加不能概括每一件事情。而后面的细读课文和研读课文就更难把握。反思原因,我觉得是自己没有很好理解初读、细读、研读,也没有对学生做精细的阅读指导。因此,再次备课,我界定好初读的要求,让学生带着提出的问题,通过初步阅读来了解文本内容,同时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并在阅读中做好批注,这样一来虽然课堂上花了阅读文本的时间,但反而解决问题的速度更快了。在细读课文时,如何做到对人物细致的分析,我指导学生对文本中重点词、句、段进行分析,从中发掘人物性格,并设计填空式问题,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在研读课文中,为了让学生灵活自如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达到“由此及彼”的应用掌握知识的目的,亦即力争做到“知识的迁移”。我设计了对杨修死因的探究这一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各抒己见。这样一来,课堂环节顺畅了很多,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问题的探究也深入了很多,课堂不再是沉默与卡壳。
反思会发现语文阅读是感性认识阶段,我们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在阅读指导上要给予学生更精细的指导。
三、再度反思,艰难前行
教案设计得再好,但没有执教者灵动、智慧的演绎,课堂是无论如何也精致精彩不起来的。这堂课,不是一堂成功的课,遗憾太多。但这段历程,依然给了我不少收获,它让我在教学的困惑中反思、自省。曾有人说:选课是结茧,磨课在破茧,做课就是美丽的蜕变,过程虽然痛苦,收获的却是快乐。我还在教学的路上艰难前行,期待着蜕茧成蝶的那一刻!
参考文献:
[1]徐庆华.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弊端和可持续发展语文教材的建构[D]. 西北师范大学,2002
[2]钱霞.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09,(05)
[3]王彦玲.立足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情感培养语文兴趣[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4]杜军琦.生活之树常青 语文不会苍白——感悟教育的一点尝试[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关键词】备课 问题设计 阅读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057-01
◆背景描述
屈指算来,当老师已十二载。回首漫漫的十二年从教之路,大多如东逝之水,雁去无痕,但有些事情,却总是挥之不去,值得我不断反思。从一名新教师走到今天,我得到了很多,却也丢掉了一名老师最基本的东西:课堂。越来越不会上课,越来越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课堂满意。这或许是我作为一名教师内心中最自责的一点了,特别是多年前老师走进我的课堂听了那节失败的课……
还记得那一年突然接到学校通知,老师要来初三听一节语文课,在接到这项任务的时候,我诚惶诚恐:时间紧迫,压力巨大。当天晚上,我捧起语文课本,翻开了《杨修之死》。
◆备课历程
在反复研读文本后,我问自己:《杨修之死》节选自古典小说,杨修又是历史上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悲剧性人物。这课的定位到底在哪儿?于是我理所当然的按照小说的要点定位在了情节、人物上,匆匆备好课,于是便邀约了备课组几位老师去听我的试教课。
一堂课下来,内心五味杂陈,不用去看同事脸色,单就自己上完课的感觉,我也便知道,这节课太失败!静下心来,好好反思,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一、在“多”与“少”中选择
与很多人一样,为了追求教学的完整性和完美性,为了把我认为最精彩、最靓丽的环节全部展示出来。我將教学环节设定了八个环节,分别是:情境导入、预习检测、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细读课文 分析人物、研读课文 探究死因、解读《三国》真假曹操、拓展思考、布置作业。也就是说,我的课时容量是很大的,一课时完成两课时的内容。
可想而知,这堂课教学环节并没有完成,问题呈现的远远比想象的多:各个环节如“蜻蜓点水”,不到位,初读不够充分,细读在艰难进行;研读更加无法推进。那么,我的理念是什么?我究竟追求怎样的课堂?原来所有的不舍得最终会是什么都没得到。于是我写下了这样的反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被动的接受那么多教学内容,而我却并未真正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学生主体已在我的课堂上缺失。正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与其面面俱到,而无所得,还不如追求实实在在,做足一点,让学生一课一得。
最终我将教学环节大胆取舍,保留了五个环节:(1)定标导学;(2)自主合作: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3)释疑深化:细读课文,分析人物;(4)主体提升:研读课文,探究死因;(5)评估小结、布置作业。
二、在“巧”与“精”中追寻
1.问题设计要巧妙
细看自己的第一次设计就会发现问题的设计过于简单,直来直去,没有层次性,启发性也不强,经过反复琢磨,于是我在“初读课文”这一环节设置了这样的问题: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对杨修每次犯忌,曹操各有什么心理反应?第一问和第二问是一个整体,每述一事毕都要接着说曹操的心理反应。在问题的回答上力求对于述事不是讲梗概,要力求详尽。说心理反应,不能死背书上的话,如“忌之”“心恶之”等,要作点具体分析乃至加进自己的想像,以求活灵活现地画出曹操的心态。
在“研读课文”这一环节设计了另一个问题:关于杨修死因,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之于杨修,有人说另有他因。你持何种观点?说说理由。这个小题具有开放性,意在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不同意见的争论培养学生独立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关键是在讨论前应有充分的准备:一要指导学生深入细致地钻研课文,更好地理解小说作者的意图;二要介绍一点背景常识,使学生粗知曹氏政权接班人斗争的概况。
为了能对曹操这个人物有更多了解,我查阅了大量资料,也利用晚上的时间阅读了易中天的《品三国》,将曹操这个人物延伸到历史上的曹操其人,这样两相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小说作者是站在封建正统的立场上来描写曹操的,从而正确地评论杨修的死因。
2.阅读指导要精妙
第一次试上,抱着学生已经提前布置预习的侥幸心理,理所当然的认为学生已经初读课文,对文本有了一定了解,所以在设计的第二环节中我并没有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文本,结果在思考第二个问题上,他们就卡了壳,因为对文本不熟,他们无法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答案,更加不能概括每一件事情。而后面的细读课文和研读课文就更难把握。反思原因,我觉得是自己没有很好理解初读、细读、研读,也没有对学生做精细的阅读指导。因此,再次备课,我界定好初读的要求,让学生带着提出的问题,通过初步阅读来了解文本内容,同时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并在阅读中做好批注,这样一来虽然课堂上花了阅读文本的时间,但反而解决问题的速度更快了。在细读课文时,如何做到对人物细致的分析,我指导学生对文本中重点词、句、段进行分析,从中发掘人物性格,并设计填空式问题,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在研读课文中,为了让学生灵活自如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达到“由此及彼”的应用掌握知识的目的,亦即力争做到“知识的迁移”。我设计了对杨修死因的探究这一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各抒己见。这样一来,课堂环节顺畅了很多,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问题的探究也深入了很多,课堂不再是沉默与卡壳。
反思会发现语文阅读是感性认识阶段,我们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在阅读指导上要给予学生更精细的指导。
三、再度反思,艰难前行
教案设计得再好,但没有执教者灵动、智慧的演绎,课堂是无论如何也精致精彩不起来的。这堂课,不是一堂成功的课,遗憾太多。但这段历程,依然给了我不少收获,它让我在教学的困惑中反思、自省。曾有人说:选课是结茧,磨课在破茧,做课就是美丽的蜕变,过程虽然痛苦,收获的却是快乐。我还在教学的路上艰难前行,期待着蜕茧成蝶的那一刻!
参考文献:
[1]徐庆华.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弊端和可持续发展语文教材的建构[D]. 西北师范大学,2002
[2]钱霞.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09,(05)
[3]王彦玲.立足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情感培养语文兴趣[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4]杜军琦.生活之树常青 语文不会苍白——感悟教育的一点尝试[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