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项目管理是为实现项目投资、进度、质量目标而进行的垒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工作,内容是研究如何高效益地实现项目目标。基于建设项目是一次性的,故项目工程需要用系统的观点、理念和方法进行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施工前准备
1.要熟悉施工图纸、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了解设计要求及细部、节点做法,弄清有关技术资料对工程质量的要求。
2.要熟悉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技术经济文件对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技术措施、施工进度及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弄清完成施工任务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
3.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了解,古语有云:“纸上得来终学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熟悉施工图纸。只是对工程在纸上了解,这是不够的。要清楚全面了解工程,掌握工程概况,必须亲自到现场进行勘察、了解。
二、施工成本控制
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其他对象是息息相关的,不能盲目追求降低成本来实现最低成本目标。因为不合理的节约成本可能导致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和进度的滞后,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因不舍得安全生产的投入,结果出了安全事故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成本控制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和核心,进行成本控制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成本最低化原则。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促进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目标成本的要求。施工单位应根据市场价格编制施工定额。施工定额要求成本最低化,同时还应注意成本降低的合理性。施工定额还应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经常地进行调整。
2.全面成本控制原则。全面成本管理是垒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项目成本的垒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人人不管。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要求成本控制工作要随着项目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既不能疏漏,也不能时紧时松,应使施工项目成本自始至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
3.动态控制原则。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从项目施工的开始一直到结束。在施工前,应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在施工中,应对成本进行实时控制,及时校正偏差;在施工结束后,对成本控制的情况进行总结。
4.目标管理原则。项目施工开始前,应对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确立目标。目标的确定应注意其合理性,目标太高则易造成浪费,太低又难以保证质量。
5.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各部门有权力有义务对各自工作范围进行成本控制,从而形成整个项目成本控制责任网络。只有真正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三、旖工进度控制
施工进度控制必须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遵循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动态地调整和控制工程进度,不能盲目赶工,以降低质量,甚至以安全为代价。
1.编制进度计划应在充分掌握工程量及工序的基础上进行。
2.确定计划工期。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在招标时会提供标底工期。施工单位应参照该工期,同时结合自己所能调配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最终确定计划工期。
3.实时监控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
4.应尽量减少赶工期现象。
四、施工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就是为了保证达到工程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和方法。质量控制的首要工作是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正常运行。应按照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的原则。质量不能与安全生产、进度、成本对立起来,不能为了其他目标而影响工程质量。应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来控制成本和进度。
1.科学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切实达到指导施工的目的。工程开工前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将企业技术主管部门批准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核。对于重大或关键部位的施工,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要提前一周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保证措施,以及新技术新材料试验,鉴定证明材料呈报监理主管工程师审批。
2.按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根据有关规范和企业编制作业指导书组织分部分项技术人员编制各工序工种的质量保证措施,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及技术培训工作,将质量技术交底和作业指导书发到施工班组。
3.严格按施工程序施工。所有隐蔽工程记录,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等有关验收单位签字认可,方可组织下道工序施工。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部位设质量管理点,并设专人负责。工程施工过程中,除按质量标准规定的检查内容进行严格检查外,在重点工序施工前,必须对关键的检查项目进行严格的复核。
4.做好每道工序的检验工作。每道工序完后,首先由作业班组提出自检,再由施工员项目经理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质检员、技术员进行互检和交接检。隐蔽工程“三检制”的基础上,请监理工程师审核并签证认可。
5.建立高效灵敏的质量反馈系统。以专职质检员、技术人员作为信息中心,负责搜集、整理和传递质量动态信息给决策机构(项目经理部)。决策机构对异常情况信息迅速做出反应,并将新的指令信息传递给执行机构,调整施工部署,纠正偏差。形成一个反应迅速、畅通无阻的封闭式信息网。现场质检员要及时搜集班组的质量信息,按照单纯随机抽样法、分层随机抽样法、整群随机提样法客观地提取产品的质量数据,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并采用质量预控法中的因果分析图、质量对策表开展质量统计分析。
五、施工项目的验收
施工项目在竣工验收合格后才开始工程结算。因此验收工作应在施工工作结束后尽快完成。有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验收过程相当缓慢,其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施工资料不齐全,到施工工作结束后才开始后补资料。对工程资料的整理,尤其是现场施工工序资料(含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管理技术类资料、材料质保资料。必须要在平时的施工过程中进行整理归档,并随时接受工程监管单位的检查,也就是说,施工验收工作应从工程项目开工就开始着手进行。
六、建设工程项目的保修
施工验收结束后,施工单位并不是就此结束对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还应按合同要求继续履行工程的保修义务,负责保修期内的工程维修工作。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管理过程,其有严格的工作范围、时间进度、成本预算、质量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单纯依靠个人英雄式的单打独斗或者孤军奋战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而必须借助团队合作的力量,项目管理的过程,也是团队合作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徐朗.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探析[J].建筑经济,2004(6).
[2]罗翠华.杨子清.浅谈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J].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施工前准备
1.要熟悉施工图纸、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了解设计要求及细部、节点做法,弄清有关技术资料对工程质量的要求。
2.要熟悉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技术经济文件对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技术措施、施工进度及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弄清完成施工任务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
3.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了解,古语有云:“纸上得来终学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熟悉施工图纸。只是对工程在纸上了解,这是不够的。要清楚全面了解工程,掌握工程概况,必须亲自到现场进行勘察、了解。
二、施工成本控制
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其他对象是息息相关的,不能盲目追求降低成本来实现最低成本目标。因为不合理的节约成本可能导致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和进度的滞后,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因不舍得安全生产的投入,结果出了安全事故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成本控制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和核心,进行成本控制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成本最低化原则。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促进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目标成本的要求。施工单位应根据市场价格编制施工定额。施工定额要求成本最低化,同时还应注意成本降低的合理性。施工定额还应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经常地进行调整。
2.全面成本控制原则。全面成本管理是垒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项目成本的垒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人人不管。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要求成本控制工作要随着项目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既不能疏漏,也不能时紧时松,应使施工项目成本自始至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
3.动态控制原则。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从项目施工的开始一直到结束。在施工前,应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在施工中,应对成本进行实时控制,及时校正偏差;在施工结束后,对成本控制的情况进行总结。
4.目标管理原则。项目施工开始前,应对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确立目标。目标的确定应注意其合理性,目标太高则易造成浪费,太低又难以保证质量。
5.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各部门有权力有义务对各自工作范围进行成本控制,从而形成整个项目成本控制责任网络。只有真正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三、旖工进度控制
施工进度控制必须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遵循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动态地调整和控制工程进度,不能盲目赶工,以降低质量,甚至以安全为代价。
1.编制进度计划应在充分掌握工程量及工序的基础上进行。
2.确定计划工期。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在招标时会提供标底工期。施工单位应参照该工期,同时结合自己所能调配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最终确定计划工期。
3.实时监控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
4.应尽量减少赶工期现象。
四、施工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就是为了保证达到工程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和方法。质量控制的首要工作是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正常运行。应按照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的原则。质量不能与安全生产、进度、成本对立起来,不能为了其他目标而影响工程质量。应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来控制成本和进度。
1.科学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切实达到指导施工的目的。工程开工前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将企业技术主管部门批准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核。对于重大或关键部位的施工,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要提前一周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保证措施,以及新技术新材料试验,鉴定证明材料呈报监理主管工程师审批。
2.按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根据有关规范和企业编制作业指导书组织分部分项技术人员编制各工序工种的质量保证措施,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及技术培训工作,将质量技术交底和作业指导书发到施工班组。
3.严格按施工程序施工。所有隐蔽工程记录,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等有关验收单位签字认可,方可组织下道工序施工。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部位设质量管理点,并设专人负责。工程施工过程中,除按质量标准规定的检查内容进行严格检查外,在重点工序施工前,必须对关键的检查项目进行严格的复核。
4.做好每道工序的检验工作。每道工序完后,首先由作业班组提出自检,再由施工员项目经理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质检员、技术员进行互检和交接检。隐蔽工程“三检制”的基础上,请监理工程师审核并签证认可。
5.建立高效灵敏的质量反馈系统。以专职质检员、技术人员作为信息中心,负责搜集、整理和传递质量动态信息给决策机构(项目经理部)。决策机构对异常情况信息迅速做出反应,并将新的指令信息传递给执行机构,调整施工部署,纠正偏差。形成一个反应迅速、畅通无阻的封闭式信息网。现场质检员要及时搜集班组的质量信息,按照单纯随机抽样法、分层随机抽样法、整群随机提样法客观地提取产品的质量数据,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并采用质量预控法中的因果分析图、质量对策表开展质量统计分析。
五、施工项目的验收
施工项目在竣工验收合格后才开始工程结算。因此验收工作应在施工工作结束后尽快完成。有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验收过程相当缓慢,其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施工资料不齐全,到施工工作结束后才开始后补资料。对工程资料的整理,尤其是现场施工工序资料(含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管理技术类资料、材料质保资料。必须要在平时的施工过程中进行整理归档,并随时接受工程监管单位的检查,也就是说,施工验收工作应从工程项目开工就开始着手进行。
六、建设工程项目的保修
施工验收结束后,施工单位并不是就此结束对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还应按合同要求继续履行工程的保修义务,负责保修期内的工程维修工作。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管理过程,其有严格的工作范围、时间进度、成本预算、质量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单纯依靠个人英雄式的单打独斗或者孤军奋战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而必须借助团队合作的力量,项目管理的过程,也是团队合作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徐朗.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探析[J].建筑经济,2004(6).
[2]罗翠华.杨子清.浅谈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J].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