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理论教学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常常被忽视,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落实素质教育的角度,阐述加强体育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重点论述了搞好体育理论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体育理论; 教学方法
体育理论,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部分,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奠定基础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进行体育理论的传授,也是大纲和教材所要求的。可是实际操作中体育理论却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许多体育教师只是象征性的上一、二节理论课,甚至有的根本就不进行理论的传授。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纠正这一错误观点,认真对待体育理论,搞好体育理论的教学,对于体育素质教育的开展尤为重要。要搞好体育理论的教学,可以从几点着手: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理论被许多体育教师忽视或马虎对待。因为检查体育教学工作的好坏,一般只是以达标率的高低来衡量,体育教师的能力强弱是以中、高考以及带队成绩为标准,而这一切似乎都与理论牵扯不上。这样就造成了体育教师只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提高,甚至出现了考什么就练什么的教学现家,致于体育理论则抛之不顾,即使下雨天就在教室里玩游戏,进行素质练习,或者干脆就上学生上自习。殊不知,抛开理论,只讲实践,将在很大程度的限制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实际是通过理论的传授可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因而促进学生对动作技术的理解、掌握,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增进教学的效果,有利于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完成。同时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有效地增强学生自我锻炼,自我组织,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要搞好理论的教学,首先转变错误的观念,认识到理论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合理进行体育理论的传授。
二、精心备课,避免照本宣科
备课是整个教学的开始与基础,是上好课的前提。无论是实践课还是理论课都应认真备好课,特别是上理论课,还更应精心准备,避免照本宣科。因为大多学生对体育理论兴趣不大,加上教材的内容一般都是理论知识性较强,缺乏趣味性。照本宣科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失去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理论教学的效果。只有在课前通过精心的准备,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以书本知识为中心,但讲解时却辅以大量的与中心有关的知识性、趣味性的课本之外的内容,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也就使教学效果得到质的飞跃。
三、改革理论教学的方法
体育理论教学的方法,长期以来,基本上是靠单一的注入式的“讲授法”,即从开始上课至下课都是老师讲、学生;老师写、学生抄。实际上这种教学法,只注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一节课下来,只是机械地听了一下,抄了一点,根本没有进行思考和理解,是违背教育应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法。况且,在这种|“讲授法”下所获得的知识,来的快,去的也快,用不了多长时间,学生可能就忘得一干二净了。进行理论的教学,必须改变这种“讲授法”,应该采取那些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如导读法和问题讨论法,即布置导读或思考题→课堂或课前阅读→个人思考准备→讨论、发言→小组或全班集中研讨→教师小结、讲解。这样才能彻底改变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不致于学生边学边忘,从而有利于理论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单独进行理论教学的时间不能太多,否则会影响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但是我们可以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使体育理论教学与实践课及各类体育活动的开展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加强传授理论的时间、范围及力度。如:每节实践课时抽出2-3分钟的时间专门讲授本课学习项目的特点、价值与作用、发展史、竞赛规则等;在学生出现运动损伤及时传授损伤的预防及出现损伤后的处理方法;在开展某项体育活动时讲解该活动的组织方法、裁判法等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在实践中进行理论的传授,比起单调的理论教学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更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的记忆、理解以及运用。
五、落实理论的考核
理论成绩一直都是大纲所要求的,在体育成绩中理论成绩所占的比例应为20%左右。可是由于对理论的认识不足,同时为了简单了事,避免麻烦,许多教师对理论成绩敷衍了事,对理论成绩感觉给分或干脆就置之于不顾,从来不进行考核,其实理论考核的落实并不复杂,平时的考核,可利用上课时来落实,即上课时抽出2分钟左右对已学过的理论进行提问,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为学生打分。在期终考试时,选择好内容,出一份题量适中的试卷,进行一次正规考试,将成绩计入学期结束的总分中。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年.
〔2〕李祥.《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 .
〔3〕黄汉升、容仕霖.《体育科学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2年.
关键词:体育理论; 教学方法
体育理论,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部分,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奠定基础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进行体育理论的传授,也是大纲和教材所要求的。可是实际操作中体育理论却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许多体育教师只是象征性的上一、二节理论课,甚至有的根本就不进行理论的传授。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纠正这一错误观点,认真对待体育理论,搞好体育理论的教学,对于体育素质教育的开展尤为重要。要搞好体育理论的教学,可以从几点着手: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理论被许多体育教师忽视或马虎对待。因为检查体育教学工作的好坏,一般只是以达标率的高低来衡量,体育教师的能力强弱是以中、高考以及带队成绩为标准,而这一切似乎都与理论牵扯不上。这样就造成了体育教师只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提高,甚至出现了考什么就练什么的教学现家,致于体育理论则抛之不顾,即使下雨天就在教室里玩游戏,进行素质练习,或者干脆就上学生上自习。殊不知,抛开理论,只讲实践,将在很大程度的限制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实际是通过理论的传授可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因而促进学生对动作技术的理解、掌握,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增进教学的效果,有利于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完成。同时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有效地增强学生自我锻炼,自我组织,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要搞好理论的教学,首先转变错误的观念,认识到理论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合理进行体育理论的传授。
二、精心备课,避免照本宣科
备课是整个教学的开始与基础,是上好课的前提。无论是实践课还是理论课都应认真备好课,特别是上理论课,还更应精心准备,避免照本宣科。因为大多学生对体育理论兴趣不大,加上教材的内容一般都是理论知识性较强,缺乏趣味性。照本宣科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失去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理论教学的效果。只有在课前通过精心的准备,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以书本知识为中心,但讲解时却辅以大量的与中心有关的知识性、趣味性的课本之外的内容,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也就使教学效果得到质的飞跃。
三、改革理论教学的方法
体育理论教学的方法,长期以来,基本上是靠单一的注入式的“讲授法”,即从开始上课至下课都是老师讲、学生;老师写、学生抄。实际上这种教学法,只注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一节课下来,只是机械地听了一下,抄了一点,根本没有进行思考和理解,是违背教育应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法。况且,在这种|“讲授法”下所获得的知识,来的快,去的也快,用不了多长时间,学生可能就忘得一干二净了。进行理论的教学,必须改变这种“讲授法”,应该采取那些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如导读法和问题讨论法,即布置导读或思考题→课堂或课前阅读→个人思考准备→讨论、发言→小组或全班集中研讨→教师小结、讲解。这样才能彻底改变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不致于学生边学边忘,从而有利于理论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单独进行理论教学的时间不能太多,否则会影响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但是我们可以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使体育理论教学与实践课及各类体育活动的开展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加强传授理论的时间、范围及力度。如:每节实践课时抽出2-3分钟的时间专门讲授本课学习项目的特点、价值与作用、发展史、竞赛规则等;在学生出现运动损伤及时传授损伤的预防及出现损伤后的处理方法;在开展某项体育活动时讲解该活动的组织方法、裁判法等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在实践中进行理论的传授,比起单调的理论教学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更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的记忆、理解以及运用。
五、落实理论的考核
理论成绩一直都是大纲所要求的,在体育成绩中理论成绩所占的比例应为20%左右。可是由于对理论的认识不足,同时为了简单了事,避免麻烦,许多教师对理论成绩敷衍了事,对理论成绩感觉给分或干脆就置之于不顾,从来不进行考核,其实理论考核的落实并不复杂,平时的考核,可利用上课时来落实,即上课时抽出2分钟左右对已学过的理论进行提问,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为学生打分。在期终考试时,选择好内容,出一份题量适中的试卷,进行一次正规考试,将成绩计入学期结束的总分中。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年.
〔2〕李祥.《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 .
〔3〕黄汉升、容仕霖.《体育科学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