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语文之本,是托起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最主要支柱;阅读是学习之母、教育之本;阅读是成人之源、树人之本。小学一年级是学生阅读的起步阶段,是培养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的关键期,因此阅读要从一年级的阅读教学着手。如何在一年级实施阅读教学,现就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初步探究如下。
(一)导学(5分钟左右)
导学是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JPRS,它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调控功能。一年级采用教师揭示学习目标,每堂课的第一步亮标,引领学生有目的的去学习。教师根据一年级的学情和不同课文的特点设置生动、贴切的导学环节,力求生动、简练、有效。例如:一年级上册《雨点儿》一文可以设计出这样的导学环节:
师:小朋友们,你们要仔细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什么?(老师用白粉笔在黑板上画了几朵云)
引导学生自由表达
(师又在云下面画了一些雨点儿)
师:瞧,这是云妈妈的孩子,它们从天上飘落下来了,它们去干什么呢?请小朋友们翻开书借助音节大声朗读课文,去课文中圈出答案。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可运用猜谜语、讲故事、趣味提问、介绍主要内容等方法进行导学。教师根据学生年龄、认知结构和生理特点的差异而选择不同的导学方法。
(二)自学(10分钟左右)
自学是“先学后教”的前提,自学不充分决不上课。教师一方面要编写预习练习让学生读书、思考、解答,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预习方法的指导和预习效果的检查。根据一年学生的特点并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我们可以设置读一读等练习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导入新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放声读,可轻声读,怎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就怎么读。例如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可以设计出这样的自学环节。
1.课前自学(即预习)。预习目标:①读课文2-3遍。②圈记生字词,给我会认的生字注音。③初步认识自然段,标出自然段。
2.当堂自学。(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学情,自学提示分步出示。)(1)出示自学提示①:初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互相检测(同桌检测或组长检测)。(4)小组赛读。(由小组长组织本组的同学逐个进行朗读比赛,评选出选出优秀朗读小能手)。(5)出示自学提示②:再读:快速读课文并思考“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各指什么?(6)学生边读根据课文插图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7)出示自学提③:细读:课文题目为什么取名《爷爷和小树》。(8)小组交流。
学生自学,是一堂课中的大环节,而自学成功与否又是上好这堂课的基础。此过程中教师做一名参与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在参与的过程中,启发思考,留心观察,有重点地辅导差生。从而及时了解学生探究的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为接下来的助学作好准备。
(三)互助学习(8分钟左右)
在课堂结构中,根据一年级学生知识面比较窄等特点,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宜采用教师助学,助学可以分为小组助学和教师助学。学生自学结束后,就顺势进入了当堂课的“助学”环节,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这也是当堂课堂教学的高潮。例如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可以设计出这样的助学环节:
1.“暖和(huo)、爷爷(ye)、衣裳(shang)等轻声词语的练读。
2.课文题目为什么取名《爷爷和小树》(因为爷爷爱护小树,小树为爷爷遮阳。人与树之间亲密、和谐.)
(四)展示交流(10分钟)
展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品质,展示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体验生命律动的过程。展示的主要任务是展示交流自主探学、小组助学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的提炼提升。在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诵、说话等活动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展示。
1.朗诵展示。(每小组一名选手进行朗读水平的展示,教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设置评价和奖励机制。)
2.角色扮演(说一说):例如一年级语文上册《平平搭积木》一文可以设计这样说话练习:(1)你喜欢平平吗?为什么?(2)如果平平是咱们班的同学,你想对他说什么?(学生任选其一)
朗诵比赛展示学习成果,既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也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角色扮演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开拓学生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
(五)巩固提升(7分钟左右)
巩固本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题型要灵活、多样,量要适中。一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固学环节可以设计为:1.背一背(熟读:背诵全文或精彩段落、语句,形成积累。),2.课后习题(每堂课精选两道练习题为宜)。
借鉴与反思
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因此,教师应该改变备课方法,把备课变为研究,把教案变为学案。教师围绕教材和学情灵活设计各环节:科学合理制定学习目标;围绕重点设计指导学生交流释疑的办法;紧扣重点设计出当堂训练的题目。真正做到备为教用、备为学用。
【参考文献】
[1]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
[2]特级教师陆恕:《简单高效的“主题阅读”实验策略》
(一)导学(5分钟左右)
导学是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JPRS,它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调控功能。一年级采用教师揭示学习目标,每堂课的第一步亮标,引领学生有目的的去学习。教师根据一年级的学情和不同课文的特点设置生动、贴切的导学环节,力求生动、简练、有效。例如:一年级上册《雨点儿》一文可以设计出这样的导学环节:
师:小朋友们,你们要仔细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什么?(老师用白粉笔在黑板上画了几朵云)
引导学生自由表达
(师又在云下面画了一些雨点儿)
师:瞧,这是云妈妈的孩子,它们从天上飘落下来了,它们去干什么呢?请小朋友们翻开书借助音节大声朗读课文,去课文中圈出答案。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可运用猜谜语、讲故事、趣味提问、介绍主要内容等方法进行导学。教师根据学生年龄、认知结构和生理特点的差异而选择不同的导学方法。
(二)自学(10分钟左右)
自学是“先学后教”的前提,自学不充分决不上课。教师一方面要编写预习练习让学生读书、思考、解答,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预习方法的指导和预习效果的检查。根据一年学生的特点并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我们可以设置读一读等练习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导入新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放声读,可轻声读,怎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就怎么读。例如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可以设计出这样的自学环节。
1.课前自学(即预习)。预习目标:①读课文2-3遍。②圈记生字词,给我会认的生字注音。③初步认识自然段,标出自然段。
2.当堂自学。(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学情,自学提示分步出示。)(1)出示自学提示①:初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互相检测(同桌检测或组长检测)。(4)小组赛读。(由小组长组织本组的同学逐个进行朗读比赛,评选出选出优秀朗读小能手)。(5)出示自学提示②:再读:快速读课文并思考“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各指什么?(6)学生边读根据课文插图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7)出示自学提③:细读:课文题目为什么取名《爷爷和小树》。(8)小组交流。
学生自学,是一堂课中的大环节,而自学成功与否又是上好这堂课的基础。此过程中教师做一名参与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在参与的过程中,启发思考,留心观察,有重点地辅导差生。从而及时了解学生探究的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为接下来的助学作好准备。
(三)互助学习(8分钟左右)
在课堂结构中,根据一年级学生知识面比较窄等特点,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宜采用教师助学,助学可以分为小组助学和教师助学。学生自学结束后,就顺势进入了当堂课的“助学”环节,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这也是当堂课堂教学的高潮。例如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可以设计出这样的助学环节:
1.“暖和(huo)、爷爷(ye)、衣裳(shang)等轻声词语的练读。
2.课文题目为什么取名《爷爷和小树》(因为爷爷爱护小树,小树为爷爷遮阳。人与树之间亲密、和谐.)
(四)展示交流(10分钟)
展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品质,展示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体验生命律动的过程。展示的主要任务是展示交流自主探学、小组助学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的提炼提升。在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诵、说话等活动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展示。
1.朗诵展示。(每小组一名选手进行朗读水平的展示,教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设置评价和奖励机制。)
2.角色扮演(说一说):例如一年级语文上册《平平搭积木》一文可以设计这样说话练习:(1)你喜欢平平吗?为什么?(2)如果平平是咱们班的同学,你想对他说什么?(学生任选其一)
朗诵比赛展示学习成果,既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也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角色扮演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开拓学生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
(五)巩固提升(7分钟左右)
巩固本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题型要灵活、多样,量要适中。一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固学环节可以设计为:1.背一背(熟读:背诵全文或精彩段落、语句,形成积累。),2.课后习题(每堂课精选两道练习题为宜)。
借鉴与反思
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因此,教师应该改变备课方法,把备课变为研究,把教案变为学案。教师围绕教材和学情灵活设计各环节:科学合理制定学习目标;围绕重点设计指导学生交流释疑的办法;紧扣重点设计出当堂训练的题目。真正做到备为教用、备为学用。
【参考文献】
[1]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
[2]特级教师陆恕:《简单高效的“主题阅读”实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