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活动发现,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了数学成绩的提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合作小组分组不科学
许多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都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但由于诸多原因,如班级人数多,致使小组容量大,教师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室里虽然气氛活跃起来了,你一言我一語。但有的学生乘机做小动作,并没有按教师的要求去展开交流学习,有想法的同学说起来没人听,没想法的同学叽叽喳喳,没有用心去聆听别人的思维过程。另外,在分组时没有照顾学生的性格差异,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有的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只善于思考,没有起到组织全组同学交流讨论的作用,也没有照顾学生之间学习的差异,往往一组当中都是学习好的或都是成绩一般的,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效果。
二、小组分工不明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是简单的把几个人分成一组,随意让一名学生当小组长"管着"其余组员,成员分工不明,互无责任,关系松散,小组成员缺乏凝聚力、向心力、竞争力、责任心,小组长缺乏组织协调能力,谁想发言就发言,你一言我一言语各抒己见,讨论没有头绪,不能围绕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探究交流碰撞的火花更无从谈起。
三、课堂节奏太快,学生无时间合作交流
有的教师上课过分追求形式完美,课本内容面面俱到,且增加诸多辅助性内容练习,教师的"一环紧扣一环",紧锣密鼓的快节奏上课,往往使学生对一个问题还来不及思考周全,来不及交流讨论,教师就已提问,迫使学生只是交换补充答案,根本没时间去探讨思维过程与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真正关注学生的合作情况,没有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走了过场。
四、教师的评价简单,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许多教师提问时往往只从一组中选取成绩好的学生回答,以该同学的回答作为对小组的依据,没有顾及其他学生组员是否有同样的想法,从而使合作学习变成了一个人代表一个组,其他同学只是附和,没有真正积极地参与到合作中来,久而久之,不少学生从思想上附和而过,失去合作的目的,更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
以上几个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违背合作学习的初衷,笔者经过反复的实践,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1.分组科学,搭配合理
我所执行的班级有40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了4人一组分组方法,若人数太多会致使部分同学没时间发言,没办法和别人交流,小组成员搭配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组间同质"即各小组不用成绩学生比例男女比例大体适当,并随成绩的变化而做动态调整,使各小组公平竞争;"组内异质"不仅只各组成员间学生成绩差异,更要注重学生的家庭环境差异,使小组分组时合理混合搭配。以利于学生的优势互补,相互帮助,力争最大限度发挥小组作用,是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受益。
2.分工明确,及时合理
合作式学习,交流学习时通过群体多边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职责的互动性学习,分组分责时,我采取一个成绩较好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分配在合作学习中的任务,发言顺序,总结汇报及事宜。平时对组长进行行之有效的指导,从而使合作交流有的放矢、有条不紊、既省时、又高效。这样的操作使得学生在轻松学习、愉快学习后取的优异成绩,通过成绩体验学习的快乐,由快乐而积极主动,形成一个良性学习循环,另外各组设置一个中心发言人,负责整理总结本组各成员在学习合作交流中取得的成绩,阶段性进步及收获结果以便及时向老师和全班做出总结性汇报。还有,在小组刚刚成立之时,应加强对各组长的及时、有效的指导,使其小组合作学习时避免杂乱无序,使其稳健发展,如时间充分可安排几个组在教师"手把手"式指导,使组员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从而使小组合作交流更有效,更有操作性。
3.内容难度适当
我们所设置的合作学习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学生既可以解决问题,又不很轻易地完成,必须经过一定的动脑思考、交流才能获得。最初设立小组时,教师可适当设置相应的学习梯度台阶,先轻松的而又经过合作才能获得成功体验,稳定住小组的集体性,在经历一个阶段之后要注意台阶过多的问题,减少台阶,使学生感到独立学习有一定难度,合作学习有很大收获使学生能自觉的融入到学习中去,从而自觉寻取他人的帮助合作与支持,使得合作交流有意义、有价值,学生才会有兴趣,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才不至于走过场,流于形式。
4.评价科学,激励充分
小组合作学习是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学生的回答是全体成员交流合作的结果,代表着小组的成绩,所以,教师既要提成绩好的学生也要提成绩一般或成绩差的学生,既要提结果,更要提过程,比如开始是怎样个人持有不同观点,怎样应观点不同而争辩,最后如何形成统一意见。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评定小组成绩,这样做,就能使学生懂得合作学习是大家的事,才能激励学生主动合作,互相帮助,从而带动成绩差的学生,将个人力量凝聚成团体精神。为了是评价公平合理,对同一问题应由个组成绩相当的同学回答,避免组间竞争,应评比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结果带来学生对教师的异议。
5.教学重结果更重过程
现阶段小学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前提,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学会合作,学会倾听与表达,学会帮助别人,学会是别人得到帮助。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从合作学习的过程出发,考虑如何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如何引导学生交流,而不是单纯的强化训练、巩固,要关注教学过程中因内容调整而使教案为动态的"教案",使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新思想、新方法。对学生的一丁点成绩,一丁点进步也要及时鼓励。内容要设计的少而精,给学生以足够的交流时间。
(作者单位:辽宁省西丰县天德小学)
一、合作小组分组不科学
许多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都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但由于诸多原因,如班级人数多,致使小组容量大,教师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室里虽然气氛活跃起来了,你一言我一語。但有的学生乘机做小动作,并没有按教师的要求去展开交流学习,有想法的同学说起来没人听,没想法的同学叽叽喳喳,没有用心去聆听别人的思维过程。另外,在分组时没有照顾学生的性格差异,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有的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只善于思考,没有起到组织全组同学交流讨论的作用,也没有照顾学生之间学习的差异,往往一组当中都是学习好的或都是成绩一般的,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效果。
二、小组分工不明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是简单的把几个人分成一组,随意让一名学生当小组长"管着"其余组员,成员分工不明,互无责任,关系松散,小组成员缺乏凝聚力、向心力、竞争力、责任心,小组长缺乏组织协调能力,谁想发言就发言,你一言我一言语各抒己见,讨论没有头绪,不能围绕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探究交流碰撞的火花更无从谈起。
三、课堂节奏太快,学生无时间合作交流
有的教师上课过分追求形式完美,课本内容面面俱到,且增加诸多辅助性内容练习,教师的"一环紧扣一环",紧锣密鼓的快节奏上课,往往使学生对一个问题还来不及思考周全,来不及交流讨论,教师就已提问,迫使学生只是交换补充答案,根本没时间去探讨思维过程与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真正关注学生的合作情况,没有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走了过场。
四、教师的评价简单,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许多教师提问时往往只从一组中选取成绩好的学生回答,以该同学的回答作为对小组的依据,没有顾及其他学生组员是否有同样的想法,从而使合作学习变成了一个人代表一个组,其他同学只是附和,没有真正积极地参与到合作中来,久而久之,不少学生从思想上附和而过,失去合作的目的,更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
以上几个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违背合作学习的初衷,笔者经过反复的实践,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1.分组科学,搭配合理
我所执行的班级有40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了4人一组分组方法,若人数太多会致使部分同学没时间发言,没办法和别人交流,小组成员搭配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组间同质"即各小组不用成绩学生比例男女比例大体适当,并随成绩的变化而做动态调整,使各小组公平竞争;"组内异质"不仅只各组成员间学生成绩差异,更要注重学生的家庭环境差异,使小组分组时合理混合搭配。以利于学生的优势互补,相互帮助,力争最大限度发挥小组作用,是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受益。
2.分工明确,及时合理
合作式学习,交流学习时通过群体多边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职责的互动性学习,分组分责时,我采取一个成绩较好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分配在合作学习中的任务,发言顺序,总结汇报及事宜。平时对组长进行行之有效的指导,从而使合作交流有的放矢、有条不紊、既省时、又高效。这样的操作使得学生在轻松学习、愉快学习后取的优异成绩,通过成绩体验学习的快乐,由快乐而积极主动,形成一个良性学习循环,另外各组设置一个中心发言人,负责整理总结本组各成员在学习合作交流中取得的成绩,阶段性进步及收获结果以便及时向老师和全班做出总结性汇报。还有,在小组刚刚成立之时,应加强对各组长的及时、有效的指导,使其小组合作学习时避免杂乱无序,使其稳健发展,如时间充分可安排几个组在教师"手把手"式指导,使组员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从而使小组合作交流更有效,更有操作性。
3.内容难度适当
我们所设置的合作学习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学生既可以解决问题,又不很轻易地完成,必须经过一定的动脑思考、交流才能获得。最初设立小组时,教师可适当设置相应的学习梯度台阶,先轻松的而又经过合作才能获得成功体验,稳定住小组的集体性,在经历一个阶段之后要注意台阶过多的问题,减少台阶,使学生感到独立学习有一定难度,合作学习有很大收获使学生能自觉的融入到学习中去,从而自觉寻取他人的帮助合作与支持,使得合作交流有意义、有价值,学生才会有兴趣,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才不至于走过场,流于形式。
4.评价科学,激励充分
小组合作学习是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学生的回答是全体成员交流合作的结果,代表着小组的成绩,所以,教师既要提成绩好的学生也要提成绩一般或成绩差的学生,既要提结果,更要提过程,比如开始是怎样个人持有不同观点,怎样应观点不同而争辩,最后如何形成统一意见。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评定小组成绩,这样做,就能使学生懂得合作学习是大家的事,才能激励学生主动合作,互相帮助,从而带动成绩差的学生,将个人力量凝聚成团体精神。为了是评价公平合理,对同一问题应由个组成绩相当的同学回答,避免组间竞争,应评比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结果带来学生对教师的异议。
5.教学重结果更重过程
现阶段小学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前提,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学会合作,学会倾听与表达,学会帮助别人,学会是别人得到帮助。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从合作学习的过程出发,考虑如何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如何引导学生交流,而不是单纯的强化训练、巩固,要关注教学过程中因内容调整而使教案为动态的"教案",使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新思想、新方法。对学生的一丁点成绩,一丁点进步也要及时鼓励。内容要设计的少而精,给学生以足够的交流时间。
(作者单位:辽宁省西丰县天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