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我拉着生命的马车不放手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c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骥才是个大忙人,写作,绘画,投身文化遗产保护,带研究生和博士生……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知道,平时只要他在天津,每个周二周六,一定提前一小时下班,去看母亲,陪母亲聊天。所以,这两天的下午5点,他们是不会打扰、耽搁他的。冯骥才说,如果出差时间长不能去看母亲,他会每天给母亲打好几个电话,随时“汇报情况”,让母亲心安。
  而每逢周二周六,母亲必定梳妆打扮,有时还穿上旗袍,等候儿子。儿子自然领会母亲的心——希望以最好的状态、最佳的面貌和儿子相处,让儿子觉得她很精神,很健康,让他放心。冯骥才动情地说,现在母亲是我的女儿!母亲老了,我把他当女儿一样爱惜她,搁在手心里,保护她……冯骥才的母亲今年99岁,老人精神健朗,思路清晰。她上网,玩微信,知道儿子每天休息晚,有时自己睡不着时还给儿子发微信,分享好内容。
  冯骥才是著名作家,同时也是颇有造诣的画家。上世纪90年代初,冯骥才在全国举办个人巡回画展,画展间隙他总爱四处逛逛,探访当地有名的民间艺术。一次民间采风中,他发现,传统历史文化遗存亟待保护。从那时起,他到田野里去,到民间去,开始新的征程。
  冯骥才一直在和时间赛跑,为各项文保事项闪转腾挪。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缺乏专家,他便身体力行,“把书桌搬到田野上”,带领专家组奔波在田间地头。筹措资金出现困难,他一着急就卖画。1991年12月,在周庄发现柳亚子南社的活动场所——迷楼面临拆除,他立刻卖画促使其得以保存。这些年,为了保护文化遗产,记不清卖了多少幅画。学院刚创建时,冯骥才邀请莫言和余华前来,说话间有人找他谈文化遗产保护的事,他放下电话,撇开两位老朋友,坐车去北京。田野调查,捐修贺秘监祠,“激活”弘扬重要的民间艺术遗产,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等等,多年来,冯骥才没有写过纯小说,他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文保和坚守文脉上。
  多年来,冯骥才和他的同路人,热诚奉献、一路心酸、一路感怀,无怨无悔。他说,看到老百姓自觉保护文化遗产,我最开心了。冯骥才说,2013年在法国演讲时说要保护中国的古村落,法国人不相信他70多岁。他说:“我也经常忘记自己的年龄,忘记年龄的人永远是年轻的。这里有两方面使然。一是,我永远与现实,与生活,与生活的前沿,与生活的问题纠结在一起,我一直在生活的旋渦里,不会觉得自己老了。二是,我在大学里,与年轻人在一起,培养研究生、博士,充满活力。”充满激情的冯骥才说自己是个理想主义者和唯美主义者,生命有多长理想就有多长,不能忍受不美和庸俗。他的理想是文明,“我所有的写作、所做的文化遗产保护都是为了更加文明。”
  冯骥才说:最有力量的是我们的脊梁,知识分子是脊梁里最有力的那块骨头。我今年75岁了,不知不觉进入人生的下一个季节,如何演奏好这一乐章,必须要总结自己,要活得明白。我自己还有理想,挚爱真善美,关切天地人。我是跨界的,大家说我赶着四驾马车: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这些年,我拉的每一“驾”马车都没有放手,我也不会停止。请大家帮我总结,帮我思考未来更主要的方向。
  朋友们深情话“大冯”
  铁凝他的生命和事业是辽阔的
  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谈起她眼中的冯骥才,真挚地说:
  文学界的老朋友平时都称他“大冯”,是因为他身材高大。我也想说,他的生命和事业确实是大的,是辽阔的。
  “冯骥才是著名作家,也是一位独具风格的画家,更是一位文化遗产的执着守护者,这些年来,迅猛的经济社会发展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急剧改变着我们所栖居的城市和乡村的面貌,一切都来得太快,人们还来不及沉吟、来不及细想,有些事物就可能被放弃,有些事物就可能失落。好在还有很多人,他们具有更长远的眼光,他们意识到,不管变化来得多么快,多么令人欣喜,有些事物我们必须珍重地传承下去,那些古老的建筑,那些凝结着前人的灵感和心意的雕塑,那些世代相传的故事和歌谣,这一切都是美好的,是我们得自前人也必须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这些人成为了我们文化遗产的执着守护者,冯骥才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这些年来,他奔波劳碌,既致力于深入田野的普查和抢救,又不知疲倦地向公众宣讲和呼吁。他对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传统和我们共同生活的强烈责任感,他身体力行的示范和推动,感染和带动着越来的越多的人,有力地促进了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提高。现在,中国已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而冯骥才先生正是设立文化遗产目的最初倡议者。”
  铁凝说,无论冯骥才先生有多少种身份,我们都不会忘记他是一位杰出的作家。他是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他的《铺花的歧路》《啊!》《雕花烟斗》等小说被认为是“反思文学”的代表作。而他的《三寸金莲》《炮打双灯》《神鞭》等,从地域传统和民间经验中别开生面,创造了传奇性、具有丰厚文化意涵的艺术世界。他深爱着万家灯火、人闻风致。无论是作为作家、画家,还是作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冯骥才都在执着地、深情地传达着我们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韩美林他有真正的家国情怀
  著名艺术家韩美林与冯骥才的友谊已经有35年,他们年龄之和超过150岁,艺龄之和超过100岁。二人一见面便热情拥抱。韩美林风趣地说:“我比冯骥才大6岁,81了,我是矮大哥。”冯骥才回应道:“我是高小弟。”
  韩美林说:我们两个身高不一样,但是脚下踩的土地是一样的,我们所受的民间文化的滋养是一样的。大冯这些年地毯式地寻找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功在千秋,这是国家宝贵的财富。他的努力让我们的艺术创作能有更多的民间文化滋养,这是以国家、民族为己任,这是真正的家国情怀。作为艺术家、文学家,我们不能只关注画面、文字,我们要关怀这个社会、民族文化、民间艺术和大自然中那些不会说话的朋友们,这是我们的天职,也是底线。
  冯骥才小传
  祖籍浙江宁波,1942年生于天津。初为画家,后入文坛。1990年投入城市文化抢救。2002年发起并主持“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2012年倡议国家紧急保护古村落。现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
  据中新社整理
其他文献
1995年9月,我以执行主编的身份,接手《三联生活周刊》。在接手了《三联生活周刊》后,我就很少再关注文学了。而苏童则一直徜徉在文学的海洋里。  1997年,他发表了他第五个长篇《菩萨蛮》;2002年,又发表了他第六个长篇《蛇为什么会飞》,都发在《收获》上。“菩萨蛮”是一个词牌,李白的“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韦庄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都是“菩萨蛮”。小说中的“我”是一个骑着
期刊
主创人员在一部影视剧开播之际依然沉浸在人物带来的感动里甚至于集体落泪的情形,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近期播出的《黄大年》几乎是笔者所仅见的一部影视剧。  提到丁勇岱饰演的黄大年,凯丽一开口就哽咽了,她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就是:他太感人了,丁勇岱演得太真实了。马跃在拍摄时曾四次落泪,现场依然禁不住哽咽,他说:“黄大年这个人物已经钻到我心里、融到我骨髓里了。演完这部戏,我觉得自己突然长高了,长到了黄大年的脚
期刊
“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不能以生命长短作为标准,而应该以生命的质量和厚度来衡量。得了这个病,活着对我是一种折磨和痛苦。我要有尊严地离开。爸爸和妈妈,你们要坚强地、微笑着生活,不要为我难过。  我走之后,头部可留给医学做研究。希望医学能早日攻克这个难题,让那些因为‘渐冻症’而饱受折磨的人,早日摆脱痛苦……”  这段感人的文字,是29岁的北大女博士娄滔,患上“渐冻症”后,清醒时留下的“遗嘱”。  10月9
期刊
大山挑夫三万里挑起女儿梦想  木兰是一个弃婴,现就读于武汉城市建设学院。1997年7月,出生才6个月的她,就被家人遗弃在了大别山区一个小村子村口小卖部的大门口,村里一对年老夫妇把她抱回了家……  上天送来的女婴  这对老夫妇家境贫寒,有个33岁的儿子,名叫王惠敏。很多年以前,他们也给儿子订过一门亲。但王惠敏却在一次上山伐木时,被电锯锯断了左臂,亲事也泡了汤。老人当时心里想,有了这个上天送来的女婴,
期刊
黄元御是乾隆皇帝的御医。一天,他正走在路上,却被一穿着打扮十分朴素的中年人拦住了去路。  “久闻先生大名,在下家里有位病人,可否请您去给看一看?”中年人说。“好吧。”黄御医见这个中年人从头到脚都散发着一股书卷气,便不由得对他先有了几分好感。当下,就随着这个中年人走进了附近一个长满了秋草的院落。小院里有三间老屋,室内陈设非常简单,最为醒目的是,在靠窗摆放的一张书桌上,堆着厚厚的一摞儿书稿……  “请
期刊
前不久,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在全国上映,演员王凯在片中饰演了刑警学院任职的物理天才唐川,他在一起杀人案的调查中与中学教师石泓开展了一场高智商的对决,最终拨开层层迷雾,揭开了震撼人心又令人扼腕的谜底……而现实中,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刑侦支队七中队探长陈旭,人称“警队中的王凯”,身高1.82米,肌肉线条分明,浓密的剑眉,锐利的眼神,高挺的鼻粱,在硬朗刚毅的脸庞上组合出飒爽的英气,他在打击恶性犯罪的战
期刊
秦凯和何姿都是跳水运动员、奥运冠军,但两人一路走到今天,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一帆风顺,爱情的小船也曾一度搁浅……  爱情在碧水中绽放  2010年1月,国家跳水队开始筹备一年一度队内的春节联欢晚会,秦凯和何姿被安排为主持人。两人除正常训练外,还要忙里偷闲准备串场词。秦凯内向稳重、俊朗帅气,何姿活泼开朗、笑容纯净,是跳水队里的一对金童玉女。  一天彩排间隙,何姿从包里掏出一个小本子,一笔一画地在上面
期刊
最近一段时间,津城多雨,每个雨停的间隙,天津市武清区崔黄口镇苏楼村卢绍良老人就开始忙碌,他先步行到村西容易出坑洼的路段查看,如果发现坑洼,他就回家捡砖头,用心把坑洼处填好。“三爷,您慢着点,刚下完雨路滑,招呼一声,我们去就行了。”附近村民打招呼。“没事,干惯了,就当锻炼身体啦。”卢绍良回应着,手里不停地忙活。  一人、一车、一锹、一榔头。他为了一个“不让更多人跌倒”的简单心愿,62年坚持为群众义务
期刊
作为中国商飞大飞机制造的首席钳工,胡双钱37年来加工过数十万个飞机零件,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从一名仰望蓝天的少年到大国工匠,他用坚守和恒心实现了筑梦蓝天的夙愿。  2017年5月5目,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承载着几代人梦想的中国商飞大飞机C919呼啸着飞向蓝天。“成功了,成功了。”欢呼的人群里,两鬓已经斑白的胡双钱像个孩子一样,激动地和徒弟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好手艺从岁月中来  胡双钱从小喜欢飞机
期刊
在北京西苑颐东苑华克放的家中,她小心翼翼地拿出母亲沈安娜珍藏的一枚印章。这枚印章历经75年的风风雨雨,仍然保存完好。  校园爱情在西湖边开花结果  1915年11月7日,沈安娜(原名沈琬)出生于江苏省泰兴县一个书香世家。7岁时,她被家里强行裹脚,因此对这种封建陋习厌恶至极。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沈安娜正就读于泰兴县立初级中学。在学校进步老师的影响下,她和同学们多次参加学生会组织的各种抗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