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课的教学方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ma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要突出学科特点,不能“泛语”和“非语”,要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做到读写结合,要引导学结合语境理解文本。方法可以创新,但不能模式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选择
  【中图分类号】G633.3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载体。近年来,特别是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语文教学一直都在倡导创新教学方法,但我认为,教学方法在于选择是否得当,不是“新”就一定有效,我们讲究,根据教学规律、原则和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既可是传统的,也可是創新的,但不能模式化,下面结合我工作实际谈点个人体会。
  一、读写结合要务求实效
  新课标中的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语文竞教,一位老师教学《云南歌会》,在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情感之后,要求学生进行肖像描写,描写对象是本班老师或学生,写完念给全班听,要让同学听了后知道描述的是谁。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可模仿的范例,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了两段肖像描写:一是课文《云南歌会》第三段中的内容,一是课文《边城》(节选)描写翠翠的一段话。从实际结果看,训练目的没有达到。学生没有按老师提供的材料仿写,而是随心所欲,按照自己想写的方式来写。
  利用适宜模仿的课文进行片段练习,或者整篇文章的练习,是一种教学常态。只要把握得好,是能收到实效的。但是我们不能图形式,走过场,为读写结合而读写结合,而不管课文内容是否适宜模仿。模仿对象没选好,不仅达不到训练目的,反而浪费时间。上述那位老师所选的两个片段均不适宜初二学生模仿。《云南歌会》第三段描写的肖像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云南妇女,而是脸谱化的肖像。象这样的描写,老师如果不加以分析引导,让学生写作,的确让人为难。很显然老师的教学目的难以达成,教学实效也就大打折扣了。所以,我们倡导读写结合,还要看读的内容和写的要求能否结合,不能结合,不可勉强;能够结合,要寻找二者的最佳契合点,还要注重方式方法的指导点拨。
  二、理解文本勿离开语境
  文本理解离不开语境,了解和掌握语境是正确理解文本的重要前提。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意义的意义》这本书中给语境下了定义,并把语境分为两类:文化语境(指说话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景语境(言语行为发生时的具体背景)。他说如果没有语境,词什么也不能代表,只有在具体的语言语环境中才赋于词的真正内涵。因此在日常词语理解和课文内容理解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切莫望文生义或牵强附意,弄巧成拙,节外生枝。前不久,听一位老师上《山居秋暝》一课,老师引领学生理解文本时,采取互动、点拨方法,很不错。但是老师对“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分析则有点牵强,说是诗人关心劳动人民疾苦,体现了诗人悲悯情怀,希望同学们也要学会关心劳动人民。《山居秋暝》本是古代描摹山水的名篇,作者描绘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既有环境美,也有人物活动美。“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描绘的是一群村姑洗罢衣服踏月归来,顺流而下的渔舟划浆的声音打破了夜晚宁静的情景,展现的是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过着纯洁美好生活的画面。那位老师硬要说该诗歌中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生活疾苦的关心、具有悲悯情怀就有些不当了。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但要因文而异,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本质之中,从不同内容中感受不同的情感,千万不能从任何课文中都能读出关心劳动人民、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来。
  三、方法选择不能定于一个模式
  古人云:“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这“规矩”决不是僵化的教学模式,它指的是教学规律和原则,而且教学规律和原则是发展的,方法也应是发展变化的。只有遵循它的教学方法才是可行的、合适的,反之,无论这种教学方法被标榜得多么“先进”,都是不好的。教学方法没有新旧之分,优劣之别,更不能厚此薄彼,因为,“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当一种教学方法被合适的人用于合适的地方并产生合适的效果时,它就有效,反之就无效。”现行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为追求华丽的形式本末倒置,“舍质求新”,除了哗众取宠外,毫无实际意义。但也不能长期一种教法,定于一尊,别无创新,导致学生太熟悉会腻而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收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有人说到传统教法就认为“过时”,不适合新课改。其实新课改不是空中楼阁,无传统之基;相反,他更要求在传统中多創新,发扬光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便更能适应现代课堂教学。在我们今天的课堂上,到处能看到传统教法的影子,要求学生注重背诵,注重积累;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都是很好的传统教法。只要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精神成长的,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与此同时,我们提倡教法创新,但反对只在教法形式上作追求。在所有学科中,恐怕只有语文教法最多。你今天弄出个“××法”,他明天又总结出“几段几步”教学模式。这种教法好被推广,老师还没有适应,忽啦,又一种新的教法给介绍来了,让老师们眼花瞭乱。有个性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一般不会受什么影响,可不少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心中的那点自信恐怕就被折腾得差不多了,只好诚惶诚恐,紧跟形势,疲于奔命。不少语文老师感叹:越来越不会教书了,大概有此缘故吧。这究竟是不是语文老师的一种悲哀?
  语文教学要讲究方法。选择和使用都应从教材实际、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和教师实际出发,不能一成不变,更不能运用所谓新的方法把语文“泛语化”或“非语化”。总之,我认为要继承传统,贵在创新,舍此,奢谈教学方法,则毫无意义。
其他文献
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围绕“提问”编排了提问策略单元,笔者把教学重点聚焦在“学习提问”上,在课前预习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以小组
学习兴趣是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性因素.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最饱满的状态开展阅读知识的深入探究,
第一章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在当今社会,英语作为使用最广泛的公共语言之一,在交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语言的三要素词汇、语音和语法中,词汇的作用显而易见,它是语音和语法的载体。没有词汇,任何语言都不能得到表达,没有词汇,人们无法使用语言进行交流。所以,在学习一门语言时,词汇学习是重中之重。一个新的单词,如果不知道如何运用它,那么,对这个单词的学习就是无意义的。词汇的学习离不开语言教学。不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逐渐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也应当立足于当前新课改的要求和理念,不断创新,创建自主的高中英语学习课堂,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英语;自主;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41  一、高中英语自主课堂教学研究现状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
摘 要: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初中阶段的课堂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从根本上讲,数学知识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尤其是理科类科目的基础。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强化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本文中,笔者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思想,提出在新形势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改;特点;原则;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近年来,国
摘要:以儿童为中心、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这是学前教育的根木原则。然而,现阶段的学前教育模式却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本文结合幼儿园教育现状,分析存在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和危害,并探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科学方法。  关键字: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0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和危害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1、幼儿行为规范的小学化  
摘 要: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当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中,笔者立足于当前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存在的问题,分析新形势下小学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应用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数学;问题;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