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善于捕捉学生德育工作的最佳时期,即把社会环境、学生心理和教育内容三者看成是综合的动态系统,寻求他们的最佳结合点,满腔热情地去点燃学生上进的火花,使学校德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德育工作者必须善于捕捉并积极创造有利时机,通过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促使学生积极的内因在外因的影响下得到健康发展,使学生美好的理想得到实现。
关键词:德育;艺术;实效
当代学生的思想活跃,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摆脱德育困境,适应时代的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体贴学生,讲求德育工作的艺术。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善于捕捉学生德育工作的最佳时期,即把社会环境、学生心理和教育内容三者看成是综合的动态系统,寻求他们的最佳结合点,满腔热情地去点燃学生上进的火花,使学校德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只有当学生对某种道德要求的认识带上积极的情绪,才能为其形成某种信念打下基础。本文就如何“利用德育工作的最佳期,增强德育实效性”浅谈见解。在多年的政教实践中我们发现中学生常常在下列时期出现积极情绪:
一、新生入学
新生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他们或多或少都会产生良好的愿望,萌发重新开始的向上心理。这往往会成为学生生活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转机。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特别注意抓住这个有利时期,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学校优良传统教育、《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从而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入团前后
在中学入团,这是许多同学共同的愿望。当他们第一次接受团的教育,第一次参加团的活动,第一次向团组织递交入团申请书时,心情是非常真诚,非常圣洁的。当然,也有少数人入团动机有差异,但不管怎样,在争取入团的过程中,他们都会变得出奇的“听话”,对团组织和老师的意见,他们会毫无异议地接受,并很快改正。对团组织和老师交给的任务,他们会想方设法地去完成。这对加强他们的团的基本知识的教育效果肯定很有帮助。入团后,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名字上了红榜,当他们领到自己渴望已久的团徽、团员证,当他们举起右手在团旗下庄严宣誓时,一种团员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便会油然而生,这更是他们接受共青团理想教育的大好时机。
三、遇到困难
马卡连柯说过:“我们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心理学、教育学告诉我们:尊重、信任和友爱是人的高级需要。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和友爱,从而得到感情上的满足。学生尤其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爱护。因此,当学生生病或学习生活发生困难时,老师应该满腔热情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使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师生的柔情,从而产生一种向上、向善的动力。这时,如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也就易于为他们所接受。
四、受到奖惩
受到表扬、奖励的同学,他们获得的是愉快、成功的体验,可产生愉快感、自豪感,虽然未必每个学生都会记下自己欢快的情绪,但从他们眼神中不难看出内心的感动。因此,恰当地应用“奖励激励法”必然会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热的效应,使其他学生产生羡慕之情,仿效之行,从而形成你追我赶、从善如流的好局面。而惩罚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因此,教师应特别注意做好被惩罚学生的工作,帮助其认清错误,明确方向,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让受惩罚的学生,从中感受到教师的爱,教师的期望,从而让其改正缺点,不断进步。
五、新年伊始
新的一年,能给学生带来新的振奋,新的憧憬,使学生充满信心地跨入新年,揭开人生历史上新的一页。因此,一年一度的辞旧迎新活动,学生倾注了全部的希望和热情,他们自编自演文艺节目、组织快乐游园活动,交换贺年片和新年礼物等。此时,如果向学生提出新年要求,就为学生所喜闻乐见,易于接受了。
六、干部轮换
很久以来,中学生干部的“三年一贯例”,作为学生管理上的固定模式,一直被沿用。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为了适应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培养干部能上能下的观念,一些班级把实行学生干部轮换制作为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改革进行尝试。实践证明,实行干部轮换制可以调动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他们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表现在学习上努力,工作上卖力。但由于干部大调整,许多是“新手”,不可能一上任就娴熟地开展工作。因此,新干部急需老师的指导。与此同时,对于一些“轮换”下来的干部应及时做好思想工作,肯定他们的成绩,帮助他们树立能“官”能“民”的思想,积极支持新干部做好工作。
七、节日活动
一年里,有许多与学生有关的节日.利用这些节日和纪念日组织开展活动,可调动同学的积极情绪,使他们乐于接受教育。如春节组织访亲拜友,慰问老师;植树节组织绿化美化校园;清明节组织祭扫烈士墓;“五四”青年节组织各种比赛,召开表彰“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大会;“十一”举行“我爱祖国歌咏比赛”;“十·十三”少先队建队纪念日组织主题中队会等。这些活动能增进学生对党史、国史、军史、团史、队史的了解,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八、心理受挫
人生自古无直路。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因此同学之间难免有时被人误解,有时被人嫉妒,有时为流言蜚语而苦恼,有时为师生矛盾而烦闷……这时他们渴望有人理解,有人同情。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不能让学生在人生的长河中喝了几口苦水,便大叫苦海无边,自甘沉溺,而要不失时机地帮助学生一道分析受挫原因,正确认识前进目标。化压力为动力,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那么,学生将不会忘记老师的教诲。
九、社会实践
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当代学生特别崇尚实际,如果学校能适时地组织学生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用社会的积极信息来教育学生,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巨大变化,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时代责任感,从而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更加珍惜时间,发愤学习,掌握过硬的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成为“四有”新人。
十、毕业前夕
毕业前夕,学生思想变化快,波动性大,容易产生一些心理倾向。这些心理倾向因受社会因素和个性心理特点的制约表现多种多样。有的态度端正,学习安心,希望以优异成绩升入更高一级学校;有的渴求知识,希望成才,对前途充满信心;但有的由于受到某些社会弊端的影响,使他的成才动机模糊;有的甚至自暴自弃。因此教师要深入实际,掌握学生毕业前的心理倾向,以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帮助学生“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矛盾的斗争性推动事物的发展。同样,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是思想品德发展的根本动机。一个学生无论向哪个方面发展,都必须在思想上经过矛盾转化。积极情绪的出现,正是学生想向好的方面转化的动力。此时,外部如给予适当的“加温”,就能促使学生积极情绪的高涨,促进学生思想情绪的转化。因此德育工作者必须善于捕捉并积极创造上述积极情绪产生的有利时机,通过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促使学生积极的内因在外因的影响下得到健康发展,使学生美好的理想得到实现,思想境界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邢元敏.大中小学德育规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中国教育出版社编委会.中小学德育工作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8.
(永嘉县沙头中学)
关键词:德育;艺术;实效
当代学生的思想活跃,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摆脱德育困境,适应时代的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体贴学生,讲求德育工作的艺术。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善于捕捉学生德育工作的最佳时期,即把社会环境、学生心理和教育内容三者看成是综合的动态系统,寻求他们的最佳结合点,满腔热情地去点燃学生上进的火花,使学校德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只有当学生对某种道德要求的认识带上积极的情绪,才能为其形成某种信念打下基础。本文就如何“利用德育工作的最佳期,增强德育实效性”浅谈见解。在多年的政教实践中我们发现中学生常常在下列时期出现积极情绪:
一、新生入学
新生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他们或多或少都会产生良好的愿望,萌发重新开始的向上心理。这往往会成为学生生活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转机。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特别注意抓住这个有利时期,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学校优良传统教育、《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从而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入团前后
在中学入团,这是许多同学共同的愿望。当他们第一次接受团的教育,第一次参加团的活动,第一次向团组织递交入团申请书时,心情是非常真诚,非常圣洁的。当然,也有少数人入团动机有差异,但不管怎样,在争取入团的过程中,他们都会变得出奇的“听话”,对团组织和老师的意见,他们会毫无异议地接受,并很快改正。对团组织和老师交给的任务,他们会想方设法地去完成。这对加强他们的团的基本知识的教育效果肯定很有帮助。入团后,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名字上了红榜,当他们领到自己渴望已久的团徽、团员证,当他们举起右手在团旗下庄严宣誓时,一种团员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便会油然而生,这更是他们接受共青团理想教育的大好时机。
三、遇到困难
马卡连柯说过:“我们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心理学、教育学告诉我们:尊重、信任和友爱是人的高级需要。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和友爱,从而得到感情上的满足。学生尤其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爱护。因此,当学生生病或学习生活发生困难时,老师应该满腔热情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使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师生的柔情,从而产生一种向上、向善的动力。这时,如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也就易于为他们所接受。
四、受到奖惩
受到表扬、奖励的同学,他们获得的是愉快、成功的体验,可产生愉快感、自豪感,虽然未必每个学生都会记下自己欢快的情绪,但从他们眼神中不难看出内心的感动。因此,恰当地应用“奖励激励法”必然会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热的效应,使其他学生产生羡慕之情,仿效之行,从而形成你追我赶、从善如流的好局面。而惩罚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因此,教师应特别注意做好被惩罚学生的工作,帮助其认清错误,明确方向,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让受惩罚的学生,从中感受到教师的爱,教师的期望,从而让其改正缺点,不断进步。
五、新年伊始
新的一年,能给学生带来新的振奋,新的憧憬,使学生充满信心地跨入新年,揭开人生历史上新的一页。因此,一年一度的辞旧迎新活动,学生倾注了全部的希望和热情,他们自编自演文艺节目、组织快乐游园活动,交换贺年片和新年礼物等。此时,如果向学生提出新年要求,就为学生所喜闻乐见,易于接受了。
六、干部轮换
很久以来,中学生干部的“三年一贯例”,作为学生管理上的固定模式,一直被沿用。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为了适应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培养干部能上能下的观念,一些班级把实行学生干部轮换制作为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改革进行尝试。实践证明,实行干部轮换制可以调动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他们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表现在学习上努力,工作上卖力。但由于干部大调整,许多是“新手”,不可能一上任就娴熟地开展工作。因此,新干部急需老师的指导。与此同时,对于一些“轮换”下来的干部应及时做好思想工作,肯定他们的成绩,帮助他们树立能“官”能“民”的思想,积极支持新干部做好工作。
七、节日活动
一年里,有许多与学生有关的节日.利用这些节日和纪念日组织开展活动,可调动同学的积极情绪,使他们乐于接受教育。如春节组织访亲拜友,慰问老师;植树节组织绿化美化校园;清明节组织祭扫烈士墓;“五四”青年节组织各种比赛,召开表彰“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大会;“十一”举行“我爱祖国歌咏比赛”;“十·十三”少先队建队纪念日组织主题中队会等。这些活动能增进学生对党史、国史、军史、团史、队史的了解,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八、心理受挫
人生自古无直路。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因此同学之间难免有时被人误解,有时被人嫉妒,有时为流言蜚语而苦恼,有时为师生矛盾而烦闷……这时他们渴望有人理解,有人同情。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不能让学生在人生的长河中喝了几口苦水,便大叫苦海无边,自甘沉溺,而要不失时机地帮助学生一道分析受挫原因,正确认识前进目标。化压力为动力,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那么,学生将不会忘记老师的教诲。
九、社会实践
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当代学生特别崇尚实际,如果学校能适时地组织学生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用社会的积极信息来教育学生,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巨大变化,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时代责任感,从而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更加珍惜时间,发愤学习,掌握过硬的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成为“四有”新人。
十、毕业前夕
毕业前夕,学生思想变化快,波动性大,容易产生一些心理倾向。这些心理倾向因受社会因素和个性心理特点的制约表现多种多样。有的态度端正,学习安心,希望以优异成绩升入更高一级学校;有的渴求知识,希望成才,对前途充满信心;但有的由于受到某些社会弊端的影响,使他的成才动机模糊;有的甚至自暴自弃。因此教师要深入实际,掌握学生毕业前的心理倾向,以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帮助学生“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矛盾的斗争性推动事物的发展。同样,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是思想品德发展的根本动机。一个学生无论向哪个方面发展,都必须在思想上经过矛盾转化。积极情绪的出现,正是学生想向好的方面转化的动力。此时,外部如给予适当的“加温”,就能促使学生积极情绪的高涨,促进学生思想情绪的转化。因此德育工作者必须善于捕捉并积极创造上述积极情绪产生的有利时机,通过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促使学生积极的内因在外因的影响下得到健康发展,使学生美好的理想得到实现,思想境界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邢元敏.大中小学德育规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中国教育出版社编委会.中小学德育工作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8.
(永嘉县沙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