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鼓励之泉,润评价之园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zh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激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鼓励性评价,就是在教学评价中,教师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寻找闪光点,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不断增强学生成功的愿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性评价对学生的美术学习具有积极引导、正面教育的功能,那么,怎样在美术教学中进行鼓励性评价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几点尝试:
  一、评价亮点,鼓励探微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当学生完成美术作品时,很愿意听到别人的看法,尤其是老师的评价,学生的心灵对成功是充满希望的。教师此时不要忽略他们的心理要求,要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他们作品中的亮点,肯定他们的努力,鼓励他们的参与,畅谈他们的进步,用富有个性的鼓励语言,点燃他们喜欢绘画的星星之火。
  【教学片断一】
  《家乡》一课的学生作业中,我注意到两幅作品与众不同:一幅是小高同学细微地刻画了家乡集场,反映了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另一幅是小林同学画的放风筝,在风筝飞舞处,细微地刻画了家乡林立的高楼,以此歌颂家乡的美丽,构思十分奇妙。我及时把两位同学的亮点在全班做了详细点评。简短的鼓励评价激活了全班同学的热情,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追求细节的闪光点不时出现,令人激动不已。
  【教学反思】
  教育不仅是给学生以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品格。《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指出:“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对许多学生在绘画中存在心浮气躁、粗枝大叶的毛病,我在教学中提倡注重细节,在课堂评价中鼓励“细微表现”,从学生的作业中敏锐地捕捉细节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学习信心。
  二、针对评价,鼓励创新
  教育家多萝茜·洛·诺尔特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有人说教育是一种鼓励。在美术学习中,学生的创新意识较强,这时教学评价就不能让学生强烈的创新欲望磨灭,而应采用鼓励性评价启发和引导学生,肯定学生的创新精神。但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一概都用“不错、很好”,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听来“不屑一顾”,与教者的预期效果反差悬殊。因此教师还需在评价的针对性上动一番脑筋。
  【教学片断二】
  《超然之形》一课上,学生十分惊异于超现实主义超越习惯性逻辑思维的想象力。作业中他们便发挥出创造性的才华,有的设计出可爱怪异的小怪物形象;有的用剪贴画的方式,将不相关的元素进行了有机的组合;有的用绘画表现了对未来世界的憧憬。对这节课我是这样评价的:“形式有创新,色彩效果好……”“新颖富有创造力的造型……”“制作精巧,独具匠心……”“你的思路真好,给大家开了一个好头……”这些真诚的鼓励评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反思】
  鼓励性评价要掌握鼓励的技巧和策略,鼓励性语言要真诚、适时、恰当、有针对性,才能真正显现它的价值。教师用敏锐的目光,随时对学生的创新行为给予热情的、高度的肯定和鼓励评价。教师的鼓励评价,又能给其他学生以提醒或纠正。
  三、动态评价,鼓励个性
  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美术尊重多元文化,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美术教学中不需要给学生精确的分数,因此美术教学评价不应该是静态评价,而应是一种动态的引导。即不要做结论性评价,而应发挥美术评价的诊断、启发功能。教师在评价时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鼓励他们的个性发展。
  【教学片断三】
  《感受色彩》一课,在欣赏了梵高的《向日葵》后,我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色彩练习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要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自由选择。在学生交上的作业里,我欣喜地看到有的色彩单纯而明快;有的色彩和扭曲的笔触形成了视觉冲击力;有的色彩充斥着震撼人心的激情;有的学生画出了一团火焰般的色彩……对于学生精彩纷呈的作业,我一一给予了点评,鼓励学生抒发个性,绽放自我,在美术的海洋中自由翱游。
  【教学反思】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不正说明了人的共性之美,人的个性之别吗?《课程标准》也指出:“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动态评价,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个性理解,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发散性思维习惯,较好地发展学生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但要注意,在鼓励的同时,教学评价也要客观地、恰当地指出学生的不足,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如果说成功的教学像繁花似锦的花园,鼓励评价就是滋润花朵的甘泉。教师作为知识的播撒者、文明火炬的传递者,应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让我们细心揣摩,认真钻研,创造性地使用鼓励评价,把成功的甘露洒向每一个学生吧!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湖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小偷,是一个人人都厌恶的身份,被人所不齒,可是作为老师、同学、家人眼中乖乖女的我却说自己是个小偷,你信吗?  从未出生开始,我就注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偷了,在父母结婚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就出现了,本该过着甜蜜的二人世界的父母之中突然蹦出了个我,是我偷走了父母甜蜜的二人时光。  接下来,偷走了时光的我更贪婪了,我并不就此而满足,我又偷走了父母的青春。  父亲更加努力地工作,家里多了个孩子,当然开支
聚元号弓箭铺第十代传人杨福喜清朝时期,聚元号弓箭铺是皇家作坊  清朝时期,擅长骑射的清军对弓箭的需求量非同寻常。为此,官府在北京城内东四路口西南角特设弓箭大院,鼎盛时期院内云集40多家弓箭铺,所制弓箭只对皇家专供,不能私自售卖。其中,聚元号弓箭铺位于弓箭大院南大门内第一家。  聚元号弓箭铺留存有一张特别的弓作为镇店之宝,该弓表面镌刻“道光三年毅甫制”字样,是老掌柜为了纪念聚元号弓箭铺成立100周年
摘 要:现代的大部分职校学生在进校前就有着从初中学校所带来的特有的“自卑”,所以在职校的学习过程中也很容易自我放弃。财会属于文科类专业,知识与技能更多地需要学生主动去练习,如何使学生主动?这无疑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竞赛式”教学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比赛形式而进行的某项或某几项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课堂上学生之间的比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
在21世纪的今天,新知识、新事物不断涌现,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学生要适应这个时代,就必须有一定的学习能力。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探索,我觉得要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路子是成功的路子。  “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教学模式正好适应了时代的号召,我组以《在课堂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发展素质》为研究课题,在“双自主”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化学组发挥集体的智
女,壮族,广西鹿寨人。广西作家协会会员。柳州市第二、三届签约作家。有作品刊发《民族文学》《散文海外版》《山花》《黄河文学》《广西文学》《散文选刊》《海外文摘》等,著有历史人文散文集《鹿城图谱》。  这一组文字,来自脱贫攻坚现场——广西鹿寨县四十八?的小山村。  这里是广西区政府授予的革命老区。四十八?腹地,群山环抱,喀斯特地貌,像一张巨大的木耙翻仰着,天地之间耸立着数十根耙齿。连绵的耙齿之下,它们
摘 要:在中长期探究活动中大部分孩子对事物关注所产生的情感是阶段性的。例如:如何将孩子们对凤仙花的生长加以更多的关注,如何把孩子在关注中获取的情感转化为内在的动力,以此来激励孩子,长时间地去关注一样事物的发展。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励;思考    一、研究缘起  近日,重新翻阅学校组织的绿色成长系列活动的资料、照片、信件,还有一篇篇观察日记。孩子们那朴实的言语,纯真的图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性格尚未定型,情绪变化大,自制能力差,所以言行难免有不当之处,这是很正常的。但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育,不成才”,对学生的错误、缺点进行批评,这不仅是教师应尽的职责,也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班主任要让学生接受批评,认识错误,改正缺点,使批评真正如春风化雨润心田,就必须讲究批评的艺术。  一、情之所至体现“爱”  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核
以“主题式教研”引领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主题式网络教研活动以解决教师在新课改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基层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网络教研活动把新课程的理念、目标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的手段、方式与桥梁,进而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充分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网络教研机制。广大教师要结合本学科特点,遵循素质教育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立足于课堂教学、立足于校本研究的网络教研思路,确立网络教研
科学教学法就是科学教学的实施方式。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六大类:开放教学、合作教学、讨论教学、问题教学、活动教学和游戏教学。进行这种分类一是为表述方便,二是为突出现代的教学方式。这种分类并不是唯一的,当然也不一定是最好的,不过这一分类对科学教师的日常运用还是非常适合的。分类也不是完全的,因为我们既不能穷尽一切科学教学法,又不能使我们的分类不重复,它们之间可以相互适用。如开放教学当然可以采用讨论方式,也可
【 I 】An Album’s Secret    We dance round in a ring and suppose,  But the Secret sits in the middle and knows1—Robert Frost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ago, my mother gave me, as a college graduation 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