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89-01
作为一线历史教师,面对新课程理念,要实现其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做好对学生的研究是重要前提。马斯洛曾经说过:“人都有自我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中学生对这种需要表现更为强烈,渴望显示自身价值得到老师、同学、家长以及社会的承认”。学生是一个群体,势必存在各方面差异。不同个体在同一领域内会有不同的发展水平,不同的个体也会在不同的领域里表现他们的特性或才能。而差异不是固定不变的,学生某一方面差,不能就主观地认为他各方面都不行。而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正视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个体差别,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现出新课程理念下的人文精神和求实精神,具有很强的推广性和可操作性。它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调动了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更加活跃和有效。那么该如何进行分层教育的实施呢?下面就浅显地谈一些认识:
一、研究学情和学生,划分层级
研究学情和学生,利于教学进度的安排,利于教学设计的安排,利于教学技能技巧的确定。从而能更好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促使不同群体与个体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起初,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和测试,不断增强对学生的研究和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将自己所教的班级学生进行隐形分层,我将其分为A、B、C、D四个层次,并随着教学进程和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分层变化进行灵活调整。A层为高级层,他们的特点是悟性快,学习效率高,理解能力强,学习自律性好,以导学和自学相结合,可不受教科书的限制;B层为中级层学生大多为中等生,他们一般能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C层为初级层学生,基础差,属成绩靠后的学生;D层属于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和基础都比较差的,学习欲望和学习自信心较低。每层级确定一名负责学生,负责各项学习任务的落实。这样,根据各层次学生的发展情况,抓两头,促中间,依课堂表现和成绩进退,有上有下,使学生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学习目标和能力培养分层
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与学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诸因素的綜合作用。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第一层为基础目标,要求掌握大纲中最基本的要求和内容,是全体学生都必须掌握的;第二层为提高层,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并对所学的知识具有分析、归纳的能力和应用能力;第三层为高级层,要求学生达到以上层次外,还要达到有所创造,力争在质疑解惑中发展能力。这样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自由、开放的氛围中思索,创造发挥。在实际授课中,不论基础深浅、不论智力高下、不论天赋厚薄,精心设计各种问题和活动,尽可能的让各层次的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课堂教学,品尝学习的成功和喜悦,整个班级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系统。随后,根据学情变化,及时调整层次结构,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看到希望。
三、研读教材、新课标,备课分层
课堂教学是落实教学要求的主渠道,我在课上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要求。如在讲必修2《古代商业的发展》一节时,请同学们仔细观看《清明上河图》,我提出了三个问题:①请同学仔细观看局部图,看看图中反映了什么样的场景?有哪些活动?②此图是哪个朝代哪个画家画的?③请你谈谈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呈现怎样情况?为什么?这三个问题全班都允许回答,但第一个问题,只要学生有一定的读图能力,集中注意力观看,就基本上能回答。D层和其它层级的学生都是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的。第二个问题课本中没有答案,但初中时已学过,B、C层次的学生回答是不难的。第三个问题就需要综合分析能力和较强的理解能力,才能回答好,一般由A层级学生回答。同时,在课堂上,我始终会用言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只要敢讲、讲得有道理都应得到赞扬。这对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分析能力是有极大帮助的。
四、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分层教学,提高课堂实效性
分层要设置不同的目标,一般情况要立足中级层,提高高级层,扶持初级层,关注困学层。做到“统一授课,面向全体,分层练习,个别辅导,重点关注”。首先,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以提高整体学习氛围和成绩,就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进一步培养学习兴趣。如:电化教学、多媒体课件、把某些文字性的知识图像化、放映一些与课本知识关联密切的录像、提供一些历史知识网址、介绍历史书籍、实地参观、趣味历史小竞赛、演讲等等。其次,要巧设课堂提问,精心推敲,课堂提问层次化。教师精心推敲设计阶梯型问题,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一般要有“易:D层级;一般:C层级;中:B层级;难:A层级”四个层次的问题。如:在讲到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一课《鸦片战争》: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我根据学生的层次,设计了7个不同难度的问题:①鸦片战争发生在哪一年?②这次战争为什么称为鸦片战争? ③英国为何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④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仅仅是为了要走私鸦片吗?⑤英国为何选择中国作为侵略对象? ⑥如果林则徐不禁烟,鸦片战争会爆发吗?⑦鸦片战争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惨痛教训?你有怎样的认识?以上1、2问由C、D层级学生回答,3、4问由B、C层级学生回答,5、6问由A层级学生回答,7问全体学生都可发表看法,不论对错,倡导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谈认识。这样随着讨论一步一步深入,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对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结果的认识,在不同程度上加深,让学生都有机会品尝到成功的愉悦。
总之,分层化的教学方法,是符合学生实际的好办法,也是一种创新教育,同时分层教学是一件说来易,做起来却有较多实际困难的教学活动,需要我们教师在不断努力和进步中总结更多的经验。
作为一线历史教师,面对新课程理念,要实现其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做好对学生的研究是重要前提。马斯洛曾经说过:“人都有自我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中学生对这种需要表现更为强烈,渴望显示自身价值得到老师、同学、家长以及社会的承认”。学生是一个群体,势必存在各方面差异。不同个体在同一领域内会有不同的发展水平,不同的个体也会在不同的领域里表现他们的特性或才能。而差异不是固定不变的,学生某一方面差,不能就主观地认为他各方面都不行。而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正视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个体差别,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现出新课程理念下的人文精神和求实精神,具有很强的推广性和可操作性。它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调动了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更加活跃和有效。那么该如何进行分层教育的实施呢?下面就浅显地谈一些认识:
一、研究学情和学生,划分层级
研究学情和学生,利于教学进度的安排,利于教学设计的安排,利于教学技能技巧的确定。从而能更好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促使不同群体与个体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起初,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和测试,不断增强对学生的研究和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将自己所教的班级学生进行隐形分层,我将其分为A、B、C、D四个层次,并随着教学进程和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分层变化进行灵活调整。A层为高级层,他们的特点是悟性快,学习效率高,理解能力强,学习自律性好,以导学和自学相结合,可不受教科书的限制;B层为中级层学生大多为中等生,他们一般能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C层为初级层学生,基础差,属成绩靠后的学生;D层属于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和基础都比较差的,学习欲望和学习自信心较低。每层级确定一名负责学生,负责各项学习任务的落实。这样,根据各层次学生的发展情况,抓两头,促中间,依课堂表现和成绩进退,有上有下,使学生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学习目标和能力培养分层
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与学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诸因素的綜合作用。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第一层为基础目标,要求掌握大纲中最基本的要求和内容,是全体学生都必须掌握的;第二层为提高层,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并对所学的知识具有分析、归纳的能力和应用能力;第三层为高级层,要求学生达到以上层次外,还要达到有所创造,力争在质疑解惑中发展能力。这样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自由、开放的氛围中思索,创造发挥。在实际授课中,不论基础深浅、不论智力高下、不论天赋厚薄,精心设计各种问题和活动,尽可能的让各层次的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课堂教学,品尝学习的成功和喜悦,整个班级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系统。随后,根据学情变化,及时调整层次结构,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看到希望。
三、研读教材、新课标,备课分层
课堂教学是落实教学要求的主渠道,我在课上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要求。如在讲必修2《古代商业的发展》一节时,请同学们仔细观看《清明上河图》,我提出了三个问题:①请同学仔细观看局部图,看看图中反映了什么样的场景?有哪些活动?②此图是哪个朝代哪个画家画的?③请你谈谈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呈现怎样情况?为什么?这三个问题全班都允许回答,但第一个问题,只要学生有一定的读图能力,集中注意力观看,就基本上能回答。D层和其它层级的学生都是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的。第二个问题课本中没有答案,但初中时已学过,B、C层次的学生回答是不难的。第三个问题就需要综合分析能力和较强的理解能力,才能回答好,一般由A层级学生回答。同时,在课堂上,我始终会用言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只要敢讲、讲得有道理都应得到赞扬。这对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分析能力是有极大帮助的。
四、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分层教学,提高课堂实效性
分层要设置不同的目标,一般情况要立足中级层,提高高级层,扶持初级层,关注困学层。做到“统一授课,面向全体,分层练习,个别辅导,重点关注”。首先,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以提高整体学习氛围和成绩,就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进一步培养学习兴趣。如:电化教学、多媒体课件、把某些文字性的知识图像化、放映一些与课本知识关联密切的录像、提供一些历史知识网址、介绍历史书籍、实地参观、趣味历史小竞赛、演讲等等。其次,要巧设课堂提问,精心推敲,课堂提问层次化。教师精心推敲设计阶梯型问题,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一般要有“易:D层级;一般:C层级;中:B层级;难:A层级”四个层次的问题。如:在讲到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一课《鸦片战争》: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我根据学生的层次,设计了7个不同难度的问题:①鸦片战争发生在哪一年?②这次战争为什么称为鸦片战争? ③英国为何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④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仅仅是为了要走私鸦片吗?⑤英国为何选择中国作为侵略对象? ⑥如果林则徐不禁烟,鸦片战争会爆发吗?⑦鸦片战争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惨痛教训?你有怎样的认识?以上1、2问由C、D层级学生回答,3、4问由B、C层级学生回答,5、6问由A层级学生回答,7问全体学生都可发表看法,不论对错,倡导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谈认识。这样随着讨论一步一步深入,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对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结果的认识,在不同程度上加深,让学生都有机会品尝到成功的愉悦。
总之,分层化的教学方法,是符合学生实际的好办法,也是一种创新教育,同时分层教学是一件说来易,做起来却有较多实际困难的教学活动,需要我们教师在不断努力和进步中总结更多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