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久米系家谱特征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h3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洪武五年(一三七二),明太祖遣使杨载往琉球,诏令来明朝贡。此时琉球正处于三分天下之势,中山、山南、山北三国鼎立。同年十二月,中山王察度派遣王弟泰期等随杨载赴明并献上方物,从而揭开了中琉持续近五百年宗藩关系的序幕。鉴于琉球造船航海技术落后,为方便贡使往来,明太祖在赐琉球三王海船的同时,随船派遣前往琉球的还有闽籍舵工、水手、通译人士等,这便是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的最初由来。此外,在长期的朝贡贸易交往中,也有许多福建沿海民众通过各种途径移居琉球国。琉球国对闽人三十六姓的到来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琉球国王“即令三十六姓择土以居之。号其地曰唐营(俗称久米村),亦称营中”。不仅如此,琉球对闽人三十六姓十分重用,“知书者授大夫、长史,以为贡谢之司;习海者授通事,总为指南之备”,其“子孙世袭通使之职,习中国之语言、文字”。闽人三十六姓所居地久米村成为中国文化向琉球传播的中心。

一、久米村家谱编撰


  清康熙年间,受中国修谱之风影响,琉球国王下令士族修谱。康熙二十八年(一六八八),琉球国王“始授御系图奉行职,而始令群臣各修家谱,已滕写二部以备,上览。其一部藏御系图座,一部押御朱印以为颁赐,各为传家之至宝”(《球阳》卷八)。由此,琉球掀起修谱热潮,逐步形成《久米村系家谱》《首里系家谱》和《那霸泊村系家谱》三个系列家谱。康熙五十一年(一七一二),琉球规定家谱五年一修,从而大大推进了琉球修撰家谱的进程。
  其实早在康熙二十八年前,部分久米村家族已经开始编纂和保存族谱资料。如久米村蔡崇之《蔡氏家谱》序文《叙中山蔡氏世系图》,其落款为“崇祯甲戌福建长乐榜眼陈全”,作序时间崇祯七年(一六三四)。又如《孙氏本家家谱》序文落款为“康熙二十六年岁次丁卯仲春吉旦”,证明家谱修撰时间在康熙二十六年或之前。不过从整体上看,久米村家谱大部分修撰时间仍在康熙二十八年之后。
  康熙二十八年琉球王府下令修谱的目的正如谱序中所提“今册封世袭爵士,令诸陪臣各修家谱,以备核实”[《阮氏家谱》(双牛宫城家)],即通过修撰家谱,区分爵位等级,可谓极具政治目的。然而,久米村人修谱目的却有所不同。琉球久米村教育家程顺则在《孙氏家谱》“谱序”中写道:“家谱之义大矣哉!家之中谱,犹国之有史也。本始必正,远迩必明,同异必审,定昭穆,序长幼,彰往法来,皆赖乎谱,谱之义大矣哉。故崇孝之道,莫急于尊亲,尊亲莫大于合族,合族莫先于修谱,修谱然后本始正,远迩明,同异审,谱修然后昭穆定,长幼序,往彰来法而族始称。”上述可知久米村人修家谱立说于苏洵谱论,深受中国宋明以来的谱学思想影响,家谱与方志、国史并称,以敬宗收族、敬亲睦亲、发扬忠孝节义精神作为修谱宗旨。

二、久米系家谱与福建家谱的比较


  明代中期以后,由于中琉间贸易衰退等原因,导致主要从事中琉贸易活动的久米村随之凋敝。明万历七年(一五七九)册封使萧崇业及副使谢杰到达琉球,副使谢杰曾描述久米村“三十六姓今所存者,仅七姓”(《琉球录撮要补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0六)夏子阳出使琉球之时,久米村仅存蔡、郑、林、程、梁、金六家。随着久米村的衰落,琉球国的海外活动受到极大影响,明清交替,久米村再受打击,清顺治七年(一六五0),闽人三十六姓后裔,仅余蔡、郑、林、梁、金五家。所幸明嘉靖万历年间以及清顺治康熙年间,琉球王府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宗族整合,使久米村呈现了生机,但亦加剧久米村与琉球人宗族与血统的融合,总体而言,整合后的久米村宗族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是由福建迁入琉球的中国人,其中包括明初赐姓和明末补姓;二是中国与琉球氏族联姻后出现的新宗族,明末久米村衰微后,琉球国王让部分通晓华语的琉球人补籍久米村;三是在部分闽人姓氏已經后无子嗣情况下,部分通晓华语的琉球人在琉球国王命令下继承这部分华人的姓氏;四是明末清初部分琉球人奉王命以自身姓氏入籍久米村,以此补三十六姓之缺。总之,不管何种类型承嗣久米村家族的人员,通晓汉语、知晓礼数、擅长诗文是其必备条件。
  整合后的久米村家族,其血缘关系、社会结构乃至文化背景毕竟发生了一定变化,因此他们所纂修的家谱不可能完全是其祖居地家谱的翻版。归纳来看,与福建家谱相比较,久米系家谱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一)久米村家谱撰写的内容与体例较为简化
  明清时期福建家谱的内容大致有:谱序、谱例、目录、字辈派语、领谱字号、像赞、诰赦恩纶、宗规族诫、宗族源流、世系谱表、族人传记、祖坟墓志、祠堂族产、契约文书、艺文著述等类目。而久米村系家谱大部分仅有谱序、宗族源流、世系图表、纪录、宠荣、官爵、勋庸、婚嫁、墓图、采地等类目,个别家谱收录了契约文书、赠言、著作等内容。
  以《毛氏家谱》(与世山家)为例,其家谱编撰由以下条目组成:毛氏家谱序、元祖始迁备考、毛氏世袭总图、纪录。
  方宝川教授认为,与福建家谱比较,琉球久米系谱的修谱形式虽说与福建族谱相似,但从内容、体例上看,久米村家谱远不如福建家谱规范和详尽。福建的部分大姓宗谱编有目录以供查找,由此体现了家谱资料在向史料方向的变化,更体现出区别一般家谱的完整性。但现存的久米村家谱并没有编撰目录。再如,宗规族诫,亦称家法、家约、家训等,它是家族条令的明文规定,同样也是家谱的一部分。而久米村家谱中并没有专门规定宗规族诫。仅有少数族谱,如《魏氏家谱》(庆佐次家)在“谱序”中提道:“观世家之盛衰,不胜之忧者五:一曰好酒致弊于谱;二曰好色致弊于谱;三曰耽财致弊于谱;四曰纵气致弊于谱;五曰失言致弊于谱。若一在于身,则紊谱亡家之基也,汝为子孙者,慎之戒之。”琉球家谱中类似家训的内容比较简单,与福建家谱差距颇大。
  (二)久米村家谱存在攀附名门、文字重合的现象
  古人修谱时普遍存在着叙其远世,攀附名门现象,其目的就是炫耀家族身份及历史渊源。福建家谱和久米系谱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一通病。
  《蔡氏家谱》(义间家)元祖蔡崇条记载:“元祖讳崇,号升亭,行二,福建泉州府南安县人,乃宋朝鼎甲端明殿忠惠公,讳襄字君谟六世孙也。”琉球蔡氏自诩是北宋名臣,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蔡襄(谥号忠惠公)的后裔,但家谱中并无蔡崇父辈以上的世系传承资料作为佐证。   此外,久米村家谱中部分姓氏谱序存在着严重的文字重合现象。
  《林氏家谱》(平安座家)谱序记载:“家谱之义大矣哉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本始必正远迩必明同异必审定昭穆序长幼彰往法来皆赖乎谱谱之义大矣哉故崇孝之道莫急于尊亲尊亲莫大干合族合族莫先于修谱修谱然后本始正远迩明同异审昭穆定长幼序性彰来法而族始称粤吾元祖座安公讳胤莆号清岩小禄郡双牛宫城村人也公蚤岁丧父母无所归依。”
  《曾氏家谱》(仲宗根家)谱序记载:“家谱之义大矣哉家之有家谱犹国之有史也本始必正远迩必明同异必审定昭穆序长幼彰往法来皆赖乎谱□之义大矣哉故崇孝之道莫急于尊亲尊亲莫大于合族合族莫先于修谱□修然后本始末正远迩明同异审谱修然后昭穆定长幼序性彰来法而族始称粤由虞氏之族世居东土。”
  两者对比来看,前面基本是雷同,唯有叙述本家族先祖时才有所区分。从成书时间来看,前者谱序完成时间为顺治十三年(一六五六),后者为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此外,类似情况也发生在《红氏家谱》和《陈氏家谱》谱序中。《孙氏家谱》与《曾氏家谱》谱序也存在文字重合现象。
  (三)久米村家谱有关妇女以及避讳事宜的撰写
  琉球久米系譜有关妇女的记事,与明清福建家谱的情况大致相同,主要记录其姓氏、住地、何人之女以及嫁娶情况,但这些都是依附在男子之下而记。不过,琉球家谱也有其特殊之处。如琉球家谱世系表中并没有体现重男轻女的思想,家谱中不仅记录女性名字,并且根据男女出生顺序来加以记录。林氏二世林茂丰条下记:“长女真嘉户,康熙十四年乙卯十二月十二日丑时生,适成氏嘉手□筑登之亲云上林记。次女真德,康熙十七年戊午二月十一日亥时生,适霍氏嘉手川仁也咏伦。三女真玉,康熙十九年庚申二月初九日午时生,适□氏仲村渠筑登之宝知。长男宗琏娶正议大夫金元达安次岭亲云上三女真武多瑠。四女真古瑞,康熙二十九年庚午十二月十六日未时生,适经氏仪保筑登之亲云上□蜜。次男宗璧娶茄氏庆留阊筑登之亲云上知宴女思户。”[《林氏家谱》(平安座家)]
  久米系家谱在“女子贞节”的记录上与福建家谱大相径庭,其对于离婚、改嫁等事照实登录,并不忌讳。阮氏元祖阮国条下记:“长女思户金,号雪径,万历三十五年丁未六月二十二日生,始适通事梁济民神谷通事亲云上,生一男,济民早逝后,再适正议大夫兽志美新垣亲云上。”[《阮氏家谱》(双牛宫城家)]
  福建的家谱在宋明之后,对于许多事情有所避讳,并不会如实记录于家谱。如逆理伦常的不书,儿童夭折的不书,出为僧道的不书。但琉球家谱似乎并无此忌讳,如陈氏十三世陈志学“勋庸条”:“乾隆四十六年辛丑八月二十二日,因逆悖父教诲,流罪于宫古岛。乾隆五十一年丙午十一月十二日,蒙恩回国。”[《陈氏家谱》(仲本家)]此外,儿童夭折的事例亦不少见。王氏八世王世模条下记:“长男忠哲,童名思百岁,道光元年辛巳九月二十日卯时生,五年乙酉十二月初九日天,享年五。”[《王氏家谱》(和宇庆家)]久米村家谱关于女童夭折亦有记载,王氏五世王裕之条:“次女真龟,康熙六十年辛丑八月十七日亥时生,雍正五年丁末五月二十日死,享年七。”[《王氏家谱》(和宇庆家)]
  出家为僧的也在久米村系家谱中发现其踪。《毛氏家谱》(与世山家)毛世显的五男条:“顺良,顺治十三年丙申十二月二十日生,出家从天久住持赖秀法师为和尚,康熙十二年癸丑十月初三日死,享年十八,葬于庆莲寺松厚墓。”
  琉球家谱对于男子再娶的记录也并不避讳。郑氏十一世郑思善条下记:“室蔡氏正议大夫稻福亲云上蔡锦女真伊奴,未几早逝。继室扶氏真牛,天启七年丁卯七月二十三日辰时生,顺治八年辛卯五月二十三日辰时终,享年二十五,葬于若狡町中濑墓。继室口氏真嘉度,崇祯九年丙子八月初八日寅时生,康熙四十五年丙戌三月初四日戌时卒,享年七十一,葬于博弈屋南墓。”[《郑氏家谱》(池宫城家)]

三、结语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冲绳县教育委员会对家谱进行大规模调查,冲绳地区现存家谱约有两千八百册,其中久米村家谱有一百三十二册,但实际调查现存仅七十八册。久米村系家谱文化滥觞于福建移民,不可避免受到福建家谱文化的影响,但久米村家谱文化也有自己的独特性。一种文化形态在域外的传播和移植过程中,不可能由表及里保持着一种完全不变的模式和原有的水准,而必定会在传播地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及地理环境的诸多因素作用下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异。通过对久米村家谱特征的探究,久米村系家谱中确实也出现了一些有别于中国家谱的写法。如对于妇女的记事,依出生次序编纂,依据实际记载妇女离异、改嫁等情况,不过这个现象可能与琉球王国提倡编纂家谱的目的有关。当初是为分别身份而修撰士族家谱的,女子如果出自名门望族,当然就更需要记录了。受琉球当地习俗与文化的影响,中国族谱学在向琉球传播过程中会发生或多或少的改变,这也是正常的。
  久米村家谱作为一家一族的历史记录,保存了大量有关社会学、民族学、人口学、政治学、经济学、人物传记、宗族制度、文化活动等各方面的珍贵资料,对久米村社会变迁、琉球历史演变乃至明清中琉交往史的研究,意义重大。
其他文献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一首大众十分熟悉的歌曲《国家》,唱出了国与家的紧密关系,也唱出了家与国碰撞出来的家国情怀。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众多的家庭撑起一个国家,“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小家”的幸福安康离不开“大国”的繁荣富强,“大国”的强盛背后
雨后的草原,绿变得湿润油亮,更加鲜活、生动,空气清新异常,吸一口要把人灌醉似的。男孩握着女孩的手站在这绿色的海里,心随着风儿徜徉。  “嗨,你看,彩虹!”女孩指着天边。  “真美!”男孩转头看向女孩,“但没有你美!”  “看,又一道彩虹!”女孩挣脱男孩的手,双手用力鼓起掌来,“双彩虹!我看到双彩虹了!奶奶说,看到彩虹,会有吉祥和好运。”  男孩把女孩连同女孩的惊喜拥抱进怀里:“你就是我今生的吉祥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体现时代发展的最新要求;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又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经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科学社会主义的
在中国近年学术著作中,渐渐兴起一股以“帝国”指称二十世纪前中国的热潮。固然有很多原因令这潮流出现,其中最不可忽略的是,随着“中国崛起”后,使用“帝国”一词隐隐渗透出中国历史骄人成就的意味。在这里无法深入分析各种理据,但很明显的是中国学者及舆论界采用“帝国”一词指清朝以前的中国 (或谓“传统中国”) ,出现了一种有别过去的规范。这新范式的出现不禁令我们思考一个根本的问题──传统中国是一个帝国吗?  
很早之前,就听到有人说起大理:“北京有非常非常多的艺术家,最先聚集在圆明园附近和房价低的村落里,后来一部分人开始寻找新大陆,一些人去了南京,还有一些人去到了大理。”  我喜欢西部,喜欢大理,所以,第一次长时间的出游,献给了大理。  和你说说我旅居的大理吧。  苍山上有一片云,叫作望夫云,山有多寬云就有多宽,面朝洱海。当地的白族人家提到望夫云的由来,说这里面有一段凄美的故事,关于爱情,美丽与哀愁并存
早就听说一九六六年作家出版社曾出版卡夫卡的《审判及其他》,“供内部参考”,因为封面为黄色,也称“黄皮书”。二○一一年春天,我从网上查到北京大学图书馆有藏,于是通过“馆际互借”借到了此书。拿在手里一看,果然黄色封面上只有三行字:“审判及其他,弗朗兹·卡夫卡,供内部参考。”没有其他任何装饰或图案。封底右下角也印有“供内部参考”字样,定价一元九角五分。版权页上印着作家出版社上海编辑所,一九六六年一月上海
我们一行十多人经西安坐飞机去西藏贡嘎机场,下机后转乘葛洲坝集团的专车去加查县若米村的工地现场,参加雅鲁藏布江铁路大桥项目施工。若米村建在国道两侧,住户依山而建,高低错落有致,大致呈一字形。  我们年内到此,没几天就是农历新年。若米村的村长在家里宴请我们这些打工的,以藏民的礼节敬酒,须连喝三杯才符合表达敬意的规矩。那酒是自酿的青稞酒,非常好喝。村长和村民们的房子都非常宽敞,生活、生产设施一应俱全,感
我一直相信,生命的本相,不在表层,而是在极深极深的内里。这里的“内里”即为“初心”,它不常显露,很难用语言文字去清楚形容,只能偶尔透过直觉去感知其存在,但在遇到选择之时,在不断地衡量、判断与取舍之时,往往能感知其存在。  ——知名诗人 席慕容  回到最单纯的初心,在最空的地方安坐,让世界的吵闹去喧嚣它们自己吧!让湖光山色去清秀它们自己吧!让人群从远处走开或者自身边擦过吧!  ——散文家 林清玄  
《云中记》题图(《十月》二0一九年第一期)《云中记》与《寻羌》  在时隔十年之后,阿来反映汶川大地震的长篇小说《云中记》于二0一九年初甫一发表,就激起了广泛好评;到年底为止,《云中记》连续斩获《收获》、《当代》、中国小说学会三个重要文学排行榜的年度长篇小说第一名。一部没有“时效性”的灾难小说如此受人关注,原因或在于和此前许多应景的“地震文学”相比,《云中记》的重心已经不在渲染灾难本身或所谓大爱,而
贵州是神秘的,也是多彩的。  在“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谷雨时节,我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把对贵州的向往和憧憬匆匆装进行囊。  贵广高铁,拉近了贵州与广东的距离,就像平常走亲戚一样,在广州吃过早餐,三个多小时就能赶上肇兴侗寨的中午饭。  肇興侗寨处于东西纵向的狭长山谷中。我站在西端高处的观景台,只见侗寨的房屋蜂拥在一条小溪和一条主街两旁,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五座高大的鼓楼突兀地点缀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