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孩子的日常教育中,家庭与学校扮演了主要的角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应当是互为补充、和谐共进的关系。家长和教师的出发点都是将孩子教育成一个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和健全人格的人。但是由于各自的角色、地位、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衔接有许多障碍,甚至出现了“1 1=0”的状况。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使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这就需要老师以心换心,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形成教育合力,让孩子得到全面有效的教育。
一、用爱心换家长的安心
爱孩子是建立良好家校关系的法宝。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家长和学校的共同目标,一切从利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爱,家长得到的是一份安心,老师得到的是家长的信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还会有什么矛盾产生呢?
大强是2008级学生,与培训班学员因争东西动起手来。待我得到消息赶到,大强已脸色煞白地躺在地上。他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情况紧急,我迅速找到领导请求派车送往医院(我校地处偏僻,距镇医院还有十里路)。在车上,我关切地看着大强,不停地安慰他,那一刻我竟没有想到老师的责任义务,而是一种发自母性本能的爱,一切都那么自然。在医院里我跑前跑后,得知并无大碍才松了口气,当时已到晚上八点多。通过电话我向家长说明情况(他们家距学校一百多里,当晚不能赶过来了)让家长放心,老师和同学们会照顾好孩子的。整晚我都在医院里悉心照料,顾不上自己年仅一岁的孩子。第二天大强父亲赶到时,孩子已好端端地站在面前。大强父亲没有一句责备的话,反而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老师对孩子的照顾,说孩子在学校他放心!
爱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即使是与家长的沟通。老师与家长爱的对象是共同的,所以爱是建立良好家校关系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换得家长的安心,才能得到他们对孩子教育上的配合。
二、用苦心换家长的“上心”
由于农村经济水平低,家庭环境差,很多家长把心思放在挣钱上,很少关心孩子的学业和思想情况,认为他们的责任便是让孩子吃饱穿暖。重养轻教,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等现象普遍存在。和孩子缺乏最起码的沟通,致使孩子出现亲情危机,认为家长根本不爱他们不关心他们。这时老师要用自己的良苦用心让家长对孩子“上心”。
秀秀自进校就闷闷不乐,有时眼圈红红的,有时独自趴在桌上出神。通过周记得知她母亲早逝,父亲在外打工,在叔叔家长大。父亲只给些生活费,其余都不过问。秀秀认为爸爸不再爱她,而她是多么渴望得到爱啊!看到这儿,我沉思良久,作为父亲是不可能不爱自己的女儿的,一定是缺乏沟通。我偷偷地给秀秀爸打了电话,让他来看秀秀。当天中午秀秀爸就急冲冲地赶来了,我把秀秀的周记拿给他,让他了解女儿的情感需求。秀秀爸激动地向我诉说自己是多么疼爱女儿。我告诉他对女儿的爱一定要表达出来,见到秀秀不要说是我让来的,而说想她了。把秀秀找来,我便退了出去,把时间和空间留给这对苦命的父女。自此以后,秀秀变得欢快了,爸爸对她不再不闻不问,开始对她的成长上心了。
三、用诚心换家长的明心
农村家长的责任意识淡薄,教育观念落后,不少言行有悖于教育规律。很多家长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认为上学是浪费钱,特别是女孩子,将來终要嫁人,花那么多钱上学有什么用。他们自己没有文化糊涂一辈子也要子女和他们一样糊涂。
小倩辍学了,据同学反映她很想上学,只是妈妈不让上。我带着一名学生,风尘仆仆地打听到她家。我的到来让母女俩吃了一惊。让同学与小倩在屋里聊,我则在院里和妈妈聊,聊两个女人之间的话题。得知妈妈十六岁从四川骗来嫁给了小倩的爸爸,稀里糊涂一辈子就过来了。“为什么不让小倩上学呢?可不能让她和你一样再上当受骗啊!”小倩妈妈有些不好意思,便说上学花钱太多了。其实她家四口除了小倩都在外打工,供她上学应该没有问题,于是我说小倩的钱我来管,不让她乱花,有大的开销,我往家里打电话证实。就这样,我终于做通了小倩妈妈的工作,成功“解救”了小倩。两年来小倩表现非常出色,成为模特队的一员,参加了各级比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四、用慧心换家长的贴心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基督徒在教主的监督下做祷告,有两个教徒烟瘾发作。一个说:“教主,作祷告的时候能抽烟吗?”教主严厉地说:“不行,这是对真主的极大不敬!”他只好忍住烟瘾继续祷告。另一个过了一会儿说:“教主,抽烟的时候能祷告吗?”教主谦和地说:“完全可以,这是对真主的极大尊敬!”另一个开始抽烟。
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表达方式其效果截然不同。这与做家长工作有相同之处,要达到家校合力的目的,需要老师有一颗慧心——有高度的机智和敏感,善于和不同的家长打交道,能调动不同类型家长的积极性,要让家长感觉到你的爱不比他们少,只是比他们更高远、更理智。你能发现他们发现不了的问题,他们不知道的事我可以透露。以这样的形式告诉家长孩子的问题,可以避免家长认为老师在告状,家长感情上和教师近了,成为学校教育的贴心人。
如果有条件可以设法让家长进入孩子的成长历程。郑学志老师的“把家长请进课堂,让昨日温暖重现”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他让家长轮流到学校讲课,把家长的人生阅历资源引入教育过程。学生表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态度端正了,班级面貌焕然一新。这便是一颗慧心换来的家长的贴心,整合了教育资源,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最终受益的还是孩子。
老师与家长沟通是一种艺术,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需要老师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但不管什么方法,都要以心换心,使双方在沟通过程中达到共识,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徐州市铜山区张集中等专业学校)
一、用爱心换家长的安心
爱孩子是建立良好家校关系的法宝。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家长和学校的共同目标,一切从利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爱,家长得到的是一份安心,老师得到的是家长的信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还会有什么矛盾产生呢?
大强是2008级学生,与培训班学员因争东西动起手来。待我得到消息赶到,大强已脸色煞白地躺在地上。他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情况紧急,我迅速找到领导请求派车送往医院(我校地处偏僻,距镇医院还有十里路)。在车上,我关切地看着大强,不停地安慰他,那一刻我竟没有想到老师的责任义务,而是一种发自母性本能的爱,一切都那么自然。在医院里我跑前跑后,得知并无大碍才松了口气,当时已到晚上八点多。通过电话我向家长说明情况(他们家距学校一百多里,当晚不能赶过来了)让家长放心,老师和同学们会照顾好孩子的。整晚我都在医院里悉心照料,顾不上自己年仅一岁的孩子。第二天大强父亲赶到时,孩子已好端端地站在面前。大强父亲没有一句责备的话,反而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老师对孩子的照顾,说孩子在学校他放心!
爱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即使是与家长的沟通。老师与家长爱的对象是共同的,所以爱是建立良好家校关系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换得家长的安心,才能得到他们对孩子教育上的配合。
二、用苦心换家长的“上心”
由于农村经济水平低,家庭环境差,很多家长把心思放在挣钱上,很少关心孩子的学业和思想情况,认为他们的责任便是让孩子吃饱穿暖。重养轻教,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等现象普遍存在。和孩子缺乏最起码的沟通,致使孩子出现亲情危机,认为家长根本不爱他们不关心他们。这时老师要用自己的良苦用心让家长对孩子“上心”。
秀秀自进校就闷闷不乐,有时眼圈红红的,有时独自趴在桌上出神。通过周记得知她母亲早逝,父亲在外打工,在叔叔家长大。父亲只给些生活费,其余都不过问。秀秀认为爸爸不再爱她,而她是多么渴望得到爱啊!看到这儿,我沉思良久,作为父亲是不可能不爱自己的女儿的,一定是缺乏沟通。我偷偷地给秀秀爸打了电话,让他来看秀秀。当天中午秀秀爸就急冲冲地赶来了,我把秀秀的周记拿给他,让他了解女儿的情感需求。秀秀爸激动地向我诉说自己是多么疼爱女儿。我告诉他对女儿的爱一定要表达出来,见到秀秀不要说是我让来的,而说想她了。把秀秀找来,我便退了出去,把时间和空间留给这对苦命的父女。自此以后,秀秀变得欢快了,爸爸对她不再不闻不问,开始对她的成长上心了。
三、用诚心换家长的明心
农村家长的责任意识淡薄,教育观念落后,不少言行有悖于教育规律。很多家长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认为上学是浪费钱,特别是女孩子,将來终要嫁人,花那么多钱上学有什么用。他们自己没有文化糊涂一辈子也要子女和他们一样糊涂。
小倩辍学了,据同学反映她很想上学,只是妈妈不让上。我带着一名学生,风尘仆仆地打听到她家。我的到来让母女俩吃了一惊。让同学与小倩在屋里聊,我则在院里和妈妈聊,聊两个女人之间的话题。得知妈妈十六岁从四川骗来嫁给了小倩的爸爸,稀里糊涂一辈子就过来了。“为什么不让小倩上学呢?可不能让她和你一样再上当受骗啊!”小倩妈妈有些不好意思,便说上学花钱太多了。其实她家四口除了小倩都在外打工,供她上学应该没有问题,于是我说小倩的钱我来管,不让她乱花,有大的开销,我往家里打电话证实。就这样,我终于做通了小倩妈妈的工作,成功“解救”了小倩。两年来小倩表现非常出色,成为模特队的一员,参加了各级比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四、用慧心换家长的贴心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基督徒在教主的监督下做祷告,有两个教徒烟瘾发作。一个说:“教主,作祷告的时候能抽烟吗?”教主严厉地说:“不行,这是对真主的极大不敬!”他只好忍住烟瘾继续祷告。另一个过了一会儿说:“教主,抽烟的时候能祷告吗?”教主谦和地说:“完全可以,这是对真主的极大尊敬!”另一个开始抽烟。
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表达方式其效果截然不同。这与做家长工作有相同之处,要达到家校合力的目的,需要老师有一颗慧心——有高度的机智和敏感,善于和不同的家长打交道,能调动不同类型家长的积极性,要让家长感觉到你的爱不比他们少,只是比他们更高远、更理智。你能发现他们发现不了的问题,他们不知道的事我可以透露。以这样的形式告诉家长孩子的问题,可以避免家长认为老师在告状,家长感情上和教师近了,成为学校教育的贴心人。
如果有条件可以设法让家长进入孩子的成长历程。郑学志老师的“把家长请进课堂,让昨日温暖重现”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他让家长轮流到学校讲课,把家长的人生阅历资源引入教育过程。学生表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态度端正了,班级面貌焕然一新。这便是一颗慧心换来的家长的贴心,整合了教育资源,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最终受益的还是孩子。
老师与家长沟通是一种艺术,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需要老师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但不管什么方法,都要以心换心,使双方在沟通过程中达到共识,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徐州市铜山区张集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