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跨文化交际中来自不同民族文化群体的人们无可避免地会遇到交际障碍,这种障碍往往是民族文化差异所致。对于异族文化与本族文化的差异,要正视以待,既不可抱有优越感,不尊重、鄙视异族文化;亦不能怀有自卑感,忽略了本民族的文化立场,这些都会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民族文化差异 民族文化优越感 民族文化自卑感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033-03
随着世界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任何一个国家、民族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无可避免地要同其他国家、民族交往,而且这一交往与合作的必然性越来越显现出强劲的势头,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大势所趋。然而在不同民族之间的实际交际中,人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影响着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有时成为一种障碍、鸿沟,是每一个跨文化交际参与者的不惑。文化定型是人类的一种思维认知方式,是人类对其他人与事物某种固定的认识与观念,它仅停留于表层的、笼统的认识,因而缺乏辩证的思考与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交际者间的沟通,严重的甚至形成大民族中心主义、民族偏见与歧视,这不利于本民族的发展,也影响到与其他民族的正常交往及和睦相处。本文从民族文化定型对跨文化交际影响的角度出发,探讨在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时代,如何看待异族文化,如何剔除文化定型的不利影响,促进民族间和谐有效的交际。
一、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于1871年在他的名著《原始文化》第一章中将文化定义为“一种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及习惯。”
国内许多学者把文化定义为人化,例如肖前、陈志良指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实质与人的发展作统一的理解,认为文化的实质即人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以及人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人化的形式的特殊活动。”《中国大百科辞典》将文化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意义上界定,“文化:广义上指人类在社会历史活动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则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民族学界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与修订,目前倾向于用下述定义去阐明民族学所讨论的文化,即文化是人类为维系各个具体的社会集团(这里指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经该集团所有成员在其世代延续中以渐次积累和约定俗成的方式建立起来,并由后天习得而加以延续与丰富的一个相对稳定而又独立完整的规范总和。
跨文化交际通常指一种文化背景的人、群体与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群体所进行的交际,跨文化交际源于美国,始于60年代,侧重于研究交际文化,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跨文化交际学将影响交际的因素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层面上,而是扩大到文化层面上,从更宽广的视角进行研究,帮助人们预见和解决交际中出现的问题,改善人们的自我认识,促使人们对自己的文化重新审度,从而更好地与外界交往。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人们发现即使能够熟练运用目的语的交际者依然会遭遇沟通上的障碍,这一障碍往往不是来自语言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交际双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在跨文化沟通上遇到障碍所导致的。霍尔说:“我深信存在于我们和其他国家的人们之间交际的障碍很多来源于对跨文化交际所知甚少。”(Edward Hall,1959)因此要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必须了解交际双方文化要素中的类似点和不同点及在交际中如何发挥它们的作用,减少信息发送者发出信息时的盲目性,增加信息的准确性,以减少接收者对所得信息的误解,提高人们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二、民族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一)掌握民族文化差异,使交际效果事半功倍
Gudykunst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民族文化差异 民族文化优越感 民族文化自卑感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033-03
随着世界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任何一个国家、民族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无可避免地要同其他国家、民族交往,而且这一交往与合作的必然性越来越显现出强劲的势头,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大势所趋。然而在不同民族之间的实际交际中,人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影响着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有时成为一种障碍、鸿沟,是每一个跨文化交际参与者的不惑。文化定型是人类的一种思维认知方式,是人类对其他人与事物某种固定的认识与观念,它仅停留于表层的、笼统的认识,因而缺乏辩证的思考与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交际者间的沟通,严重的甚至形成大民族中心主义、民族偏见与歧视,这不利于本民族的发展,也影响到与其他民族的正常交往及和睦相处。本文从民族文化定型对跨文化交际影响的角度出发,探讨在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时代,如何看待异族文化,如何剔除文化定型的不利影响,促进民族间和谐有效的交际。
一、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于1871年在他的名著《原始文化》第一章中将文化定义为“一种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及习惯。”
国内许多学者把文化定义为人化,例如肖前、陈志良指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实质与人的发展作统一的理解,认为文化的实质即人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以及人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人化的形式的特殊活动。”《中国大百科辞典》将文化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意义上界定,“文化:广义上指人类在社会历史活动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则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民族学界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与修订,目前倾向于用下述定义去阐明民族学所讨论的文化,即文化是人类为维系各个具体的社会集团(这里指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经该集团所有成员在其世代延续中以渐次积累和约定俗成的方式建立起来,并由后天习得而加以延续与丰富的一个相对稳定而又独立完整的规范总和。
跨文化交际通常指一种文化背景的人、群体与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群体所进行的交际,跨文化交际源于美国,始于60年代,侧重于研究交际文化,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跨文化交际学将影响交际的因素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层面上,而是扩大到文化层面上,从更宽广的视角进行研究,帮助人们预见和解决交际中出现的问题,改善人们的自我认识,促使人们对自己的文化重新审度,从而更好地与外界交往。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人们发现即使能够熟练运用目的语的交际者依然会遭遇沟通上的障碍,这一障碍往往不是来自语言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交际双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在跨文化沟通上遇到障碍所导致的。霍尔说:“我深信存在于我们和其他国家的人们之间交际的障碍很多来源于对跨文化交际所知甚少。”(Edward Hall,1959)因此要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必须了解交际双方文化要素中的类似点和不同点及在交际中如何发挥它们的作用,减少信息发送者发出信息时的盲目性,增加信息的准确性,以减少接收者对所得信息的误解,提高人们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二、民族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一)掌握民族文化差异,使交际效果事半功倍
Gudykun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