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参观者队伍的学问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sky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世博会的成功、精彩和难忘三个词,可口可乐企业馆总监李一川是这么解释的:所谓“成功”,即安全的营运,顺利的营运。只有保证了营运的万无一失,才能保障后面的“精彩”和“难烹”。
  
  世博会中,在大家都在谈论环保和高科技概念时,唯有可口可乐馆是以“快乐”为主题的。在别的场馆斥巨资打造之时,可口可乐另辟蹊径,不靠投资取胜。而是走设计思路上的创新。李一川说:“可口可乐馆比较小,只能因地制宜靠创新给观众提供独特的体验。”
  在李一川眼里,公司在全球做过不知道多少活动。已经有很多经验的积累。世博会与奥运场馆营运的不同之处只是在于世博周期长,要184天,奥运周期短。只有24天,但不管是几天的活动,除了管理的人数不同,管理方法都是一样的,内部可控的因素基本没有什么大问题。
  
  用人文化营运保证参观者感受
  
  李一川说,人们来到世博馆,“很少有人希望看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展览,而是期待很有意思的东西”。
  都灵冬奥会时,可口可乐的员工穿着公司的制服,在人们排队时,或者送上一枝花,或者来个热情的大大的拥抱。虽然东西方文化对拥抱、送花有着接受的差异,但这种思路被可口可乐的上海世博会团队沿用下来。
  在世博会期间,可口可乐馆快乐工坊的员工会与消费者互动,他们会发些小冰块,还会提示参观者,开闭馆是几点。还要排多久才能入场。“我们希望让观众乐在其中、融入其中,不只是来看,而是来体验快乐。”李一川如是说,“可口可乐馆的快乐工坊要创造不同的感受。这就需要员工是发自内心的对中国骄傲,对活动充满激情,他们绽放出来的笑容不是被训练出来的礼仪小姐式的微笑,他们的年轻、活力、热隋和快乐是具有传染性的。”
  
  用技术保障运营顺利
  
  在人文化创新的同时还要有技术性的保障机制。以馆外参观者排队为例:一方面要尽可能避免等候队伍拐很多弯,还要考虑一条又长又直的队伍中出现特殊情况时从哪里能临时开口,比如方便排队的小孩子上厕所,有人不舒服时能很快出来,减少混乱的可能性。因此,队伍拐几道弯、员工怎么布点都有讲究,比如在拐弯处布点的员工可以同时照看两条队伍,以节约人力。此外队伍在建筑的什么位置与人流的相对关系也很重要。队伍不能放在偏僻的地方,否则排队的人会无聊;如果放在特别热闹的地方,就有可能造成拥堵。可口可乐馆的快乐工坊会通过各种创新来吸引参观者,但排队的人也不能太多,排到一定量就要控制截流,避免参观者等待时间太长。
  场馆营运由一个严密的组织架构来保障,制订了各岗位标准营运手册和突发事件处理流程。现场设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如同神经中枢控制整个场馆的运转,其工作重点是控制人流,每个人都得把一大本营运手册看熟,营运手册上对不同事件的处理都有答案。
  整个场馆分成六大区,有场外排队体验区、可口可乐历史区域、电影院、VIP独立区、零售独立区等。从场外排队体验区开始,随着参观者的流动,每一分钟多少人在什么区域,指挥中心都很清楚。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如增加、减少观众,或者名人、贵宾前来参观,指挥中心马上发布人流控制指令。所有现场的员工在人流控制上要绝对服从指挥中心,没有倒可商量余地。
  可口可乐中国团队请亚特兰大可口可乐博物馆的负责人来开会制订营运计划,还把人流分析报告呈送美国专为环球影城、迪斯尼做人流分析的专家进行评估,通过有效工具和宝贵经验两方面结合,看展会人员流动规划布局是否合理。有了缜密的计划,可口可乐快乐工坊才能在每一个细节处都体现出技术保障与人文关怀的特色。
  
  用培训保证人员素养
  
  李一川配合现场培训制订了一张复杂的培训表。标明哪天哪些人做哪个岗位的训练。每位员工都有一本详尽的营运手册,不同岗位的员工分工合作,每个人只要把营运手册上与自己岗位相关的几页看熟,清楚知道自己岗位的职责,之后通过角色扮演进行演练测试。在角色扮演中,员工要倒班,A班做观众,B班做员工,相互考查,来回倒换,确保每个岗位的员工将自己的职责烂熟于心、挥洒自如,也有部分员工被训练成能适合多个岗位的“多面手”。最后团队还要通过参加世博局的试运营,接受市民的考核和检验。
  在选人和用人上,主管是每一区里最有经验的员工,并且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但人流控制点的员工只要头脑灵活、表达清楚就可以了,通常他们不会派以非常复杂的工作,控制人流本就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场馆的组织管理中,整个场馆分三级管理:指挥中心、主管、员工。员工发现问题直接向上级主管汇报,上级主管搞不清向指挥中心汇报,相互间用对讲机沟通。为及时解决现场出现的重大事件,营运手册中给员工一个不超过十件事的简单指引,如果有这十件事就不必走流程,直接找一眼能看到的现场最高负责人解决。
  两个班次的员工倒班有严格的交接时间,每个班次都配备五人机动岗,这些人被训练成能做很多不同的岗位。当场内参观者不多时,员工可进休息室歇一会儿,户外员工则规定半小时休息一次。
  关于场馆的营运保障,李一川的介绍也只是择其要点,但就是这几点已经让人感受到要制造出“快乐”原来并不简单。李一川希望,多年之后别人还会想起可口可乐馆的快乐工坊,只要说一句“快乐工坊挺有意思的,特好玩”,在她眼里,那绝对好过任何高调的报道。
其他文献
一年多以前开心网刚刚诞生的时候,时不时有朋友通过QQ、MSN、邮件给你发来一条链接,再附带一句类似“推荐一个不错的购物网站”的话。最近,仿佛一夜之间冒出了数百个大大小小的团购网站,也仿佛一夜之间,那些走在潮流前沿的人群开始热捧之,并且以火山喷发般的影响力向外扩张。  从目前看来,虽然大部分团购网的命数还不好预测,但是团购本身的确是个省钱又减压的好活动——遇到限量的团购,在你的推动下成功“团成”……
期刊
刚才楼道里一通嘈杂,那是报纸编辑部同事去开评报会了。评报会这个传统已经持续了N多年。我当记者的时候,评报会是一关,无论你自以为写得多好,都会被批。领导有理论:记者平均三个月就懈怠,因此,要每周提醒、每季打击,以此来挑战生命节律而让记者保持旺盛的斗志。不过,80后们来了,据说,会开得越来越和谐了。  今年开始,我又得做点两本杂志的事了。有时候,坐在会议桌的“尽头”,听大家用外交辞令来评刊,连相互理论
期刊
随着5月1日上海世博会的开幕,在未来一段时间“世博会”三个字将会更为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耳边——精美的场馆、盛大的活动,你是否想过如此庞大的世博会是怎样从无到有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参与其中的世博人又在如何工作?  我们这组文章的采访对象,在去年甚至更早的时间就已经开始投身到世博,他们敏锐地发现了世博带给自己的机会,并积极地用自己的方法去成就世博会。从他们的身上,我们能看到如何追求和把握一个机会;也能看
期刊
王敏所带领的团队成员是可口可乐为世博而专门招募的人才,四五个人却要面对许多广告公司、活动公司、咨询公司,开园后还要负责大型活动和184天内各种小活动。    让王敏感到颇为幸运的是,在世博项目开展前,可口可乐2008年北京奥运团队遵循传统先为世博团队做培训,分享奥运项目的宝贵经验。可口可乐有一个巨大的财富就是将每次大型活动之后的活动总结传递给所有今后从事大型活动的团队。大型活动总结资料采用光盘的形
期刊
2010年,可口可乐作为上海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在世博园区建立了可口可乐馆“快乐工坊”,在这个相对来说面积并不算大的场馆背后,是可口可乐从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开始,70多年来从不间断地赞助19届奥运会积累下的丰富大型活动项目管理经验:对内他们有合理的人员调配、激励机制;对外他们的运营管理会精细到如何使排队更合理……  当一枚硬币投进可口可乐的自动售卖机,你知道它去哪儿了吗?  它不停地往下翻
期刊
从表面上看,他们在世博会项目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在平常工作中难以发生:一个文案要经过至少七八次的返工;一个方案要向至少五方不同部门确认;一个决策连续十几天的会议仍没有定论……可是如果总结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你就会发现其实都是自己工作中天天遇到的问题:零散资源整合、多头沟通、复杂流程,因此,看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工作的智慧,即便是你没有遇到世博会这样的大项目,也会颇有裨益。  作为上汽通用汽车馆公关合
期刊
从奥运会到建国60周年庆典,再到世博会,这几年中国大事件连连,但似乎大部分都市工作族却并未觉得自己和这些事件相关——生活本来就如此繁忙,哪有时间参与“政府和企业”的大Party?作为一个普通的职场人,与其做一个强势者的热情观众,不如保持点距离,独善其身!着眼于眼下工作,做好自己的事儿——殊不知正是这种带着点小叛逆的想法,也让很多人错过了大事件能带给自己的机会,  要知道,中国年轻人遇到的机会,正在
期刊
如若说大雷音寺是修佛者心目中的朝圣地,那么BOBBI BROWN和M.A.C许就是彩妆师心目中的大雷音寺。只要有幸入得其门,便能终日与斑斓为伍,舞化妆刷弄彩妆盒,一段修行过后,几百样精致的器物便能在手中使得虎虎生气,化腐朽为神奇,做足“表面”功夫。  雅诗兰黛集团旗下有好几个让美肤达人拥戴的牌子,比如海蓝之谜、倩碧、雅诗兰黛、悦木之源等;比如彩妆品牌BOBBI BROWN和M.A.C——毫不夸张地
期刊
xc  世博会的性质和项目制类似,可以加速知识、经验、资源的积累。未来项目制式的弹性组织会越来越多,从锻炼和资源角度来讲,为世博会工作都是有利的尝试。    1 明确目的,切忌盲目玩票    有的人是从国有企业或机关抽调去的,把这次经历当做很好的试验机会,如果合适,就离开原来的单位、选择别的地方,不合适也可以再回去。这样的调派形式是没有风险的。  有的岗位专业相关性比较强,需要专业人士去做,而进行
期刊
对于这一群人而言,世博会不仅是上海的机会,更是实现个人梦想的机会。可即便如此,同样的世博会,他们的视角不同;追求的目标不同,因此看到的机会点不同;借力机会的方式不同;把机会变成目标的过程也不同……通过他们的故事,我们能看到要如何找到并把握住属于自己的机会。  作为一个28岁的创业公司老板,朱子梓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对公司业务的冲击和自己35岁挣够足够钱退休的梦想,选择了提前在上海开出分公司,在离目标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