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分析传统本科生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和近年来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需要,探讨如何在石油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提高本科生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高素质创新型的应用人才。
关键词:本科生教育;实践教学;石油工程;创新型;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9-0032-02
2015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2016年6月,广东省教育厅等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明确广东大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原则上要主动向应用型高校转变。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从简单的操作型向创新应用型转变,工科类实践教学必须改变普通高校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为本科生提供能够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性的实践环境。石油工程专业工科性质强,企业需要的人才不但要技术过硬、动手能力强,还应具有创新精神。要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必须对石油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1-3]。
一、传统实践教学模式
石油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和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生产实习两个部分。实验教学是以实验室为基地,利用实验设备在模拟实验条件下进行的实践教学。认识、生产实习是以企业生产基地为依托,在生产现场进行的实践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两者同等重要,不可或缺。但是,由于石油行业的特殊性,学生去企业进行现场实践,往往会给学校和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于是生产实习也成了认识实习,因为学生去到现场只能观看不能动手操作。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去企业参加生产实习的积极性,慢慢地校外实践环节在培养模式中不断被弱化,逐渐形成实验教学为主、生产实践为辅的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培养的本科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性思维。
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如何加强本科生实践教学,保证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应用型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4,5]。油气开采属于特种行业,油田现场开采的油气为高压、易燃、易爆介质,操作人员需要在现场经过专门的系统培训后持证上岗,考虑到安全性以及保证油田的连续正常生产,一般油田企业不会同意生产实习的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油气开采设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自2014年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石油工程学院在实践教学建设中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建设实物与虚拟仿真實验室和构建校企大学生生产实践培训合作平台。
1.改革实验教学模式。2014年至今,在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石油工程学院新建了7个教学实验室,包括石油地质实验室、油层物理实验室、渗流力学实验室、采油工程实验室、钻井工程实验室、油田化学实验室和非常规油气实验室。按照应用型高校对实验教学的要求,加快校内实验教学基地的建设和完善,构建“自主探索、问题驱动、资源共享、自由开放”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效果为导向、学以致用为目的。
(1)自主探索,主要体现为学生自主选择问题,然后针对所选问题自主设计实验项目和流程,制订方案,并独自完成整个实验操作,探索出答案。这样学生成了实验教学的主体,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全部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工作能力。
(2)问题驱动,主要体现为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寻找答案。问题来自问题库,问题库里面的问题都是在石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遇到的最有代表性和亟待解决的,这样不但能够增加大学生对行业问题的积极关注,而且可以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动地去查资料,设计实验流程,能够更为有效地实现大学生实验技能和创新性的培养。
(3)资源共享,主要体现为实验室按照“资源共享”的思路进行建设,许多设备具有较强的通用性,既可以适应多门实验课程的要求,又面向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第二课程、毕业设计进行开放。这样不但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融合,而且提高了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例如多相管流流态实验设备,既可以做基础性的教学实验,又可以做创新性的科研实验;既属于“采油工程”课程实验项目,又属于“采气工程”课程实验项目。
(4)自由开放,主要体现为学生做实验的时间,实验室时刻有专门的教师进行实验指导,学生只需预约,在上班的任何时候都可以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师仅在必要的时候给予辅导和帮助。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利用课内时间,而且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到实验室进行训练,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2.建设实物仿真实验室。石油工程学院近年从各大油田引进了多名“双师”型人才,充分利用教师与油田的人脉资源,与各油田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企业需要人才,而学校为企业培养人才,两者双赢。由于经费等条件限制,学校很难提供与现场完全相同的实践条件。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更好地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应设法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石油工程学院与油田企业通过科研项目合作的形式,为企业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另外油田将生产现场不再使用的废旧设备捐赠给学校作为教具,在学校建立类似于油田生产现场的实践基地,采用模拟油气作为介质,让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这可以让学生体验现场,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由于石油与天然气深埋地下,无论是油气在地层中渗流的过程,还是向数千米的地层中钻井或采油、采气,都存在不可视性,这给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带来很大困难,若学生能通过操作虚拟仿真软件平台将各种“不可视”变为“可视”,并通过人机交互将操作结果及时反馈给操作者,从而可以让操作者通过“视频”了解地下油气层中微观油气渗流规律、钻井、采油和采气过程等知识,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6]。于是,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决定在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背景下,准备筹建石油钻采虚拟仿真实验室。该仿真中心不但可以承担本科生实践教学任务,还可以兼顾指导本科生科研创新任务,真正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4.构建校企大学生生产实践培训合作平台。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与中海油湛江安全环保公司南油培训中心签订合作协议,我校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在中海油南油培训中心进行生产实践,双方共同制订实践培训方案。南油培训中心采油仿真平台,是仿照海上平台采油工艺,在室内按一定比例缩小的仿真平台,以模拟油为介质进行采油仿真,学生可以亲自对采油设备进行动手操作。依托校企实践培训合作平台,改变了以往实践停留在参观层面,学生可以亲自操作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最后进行实际操作的考核,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企业生产现场的环境中实践。同时,企业的业务骨干还可以走进课堂,对学生的生产实践进行指导,使实践教学不偏离行业的发展方向。
三、结语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我校石油工程系的实践教学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改革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在保持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同时突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各种专业比赛中获得的成绩越来越好,比如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从成功参赛奖—全国鼓励奖,向全国三等奖—全国总决赛提高。
参考文献:
[1]许冬进,廖锐全,马丽,等.石油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石油石化,2017,(7).
[2]张继成,陈新宇,赵跃军,等.石油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石油教育,2016,(2):24-26.
[3]邓小玲,高荣礼,蔡苇,等.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8):136-137.
[4]朱梦冰,刘晶如,杨燕,等.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7):186-189.
[5]刘永辉,姚利,李早元,等.石油工程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J].石油教育,2016,(5):19-21.
[6]任永良,贾光政,高胜,等.石油钻采机械虚拟仿真建设[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6):223-225.
关键词:本科生教育;实践教学;石油工程;创新型;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9-0032-02
2015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2016年6月,广东省教育厅等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明确广东大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原则上要主动向应用型高校转变。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从简单的操作型向创新应用型转变,工科类实践教学必须改变普通高校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为本科生提供能够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性的实践环境。石油工程专业工科性质强,企业需要的人才不但要技术过硬、动手能力强,还应具有创新精神。要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必须对石油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1-3]。
一、传统实践教学模式
石油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和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生产实习两个部分。实验教学是以实验室为基地,利用实验设备在模拟实验条件下进行的实践教学。认识、生产实习是以企业生产基地为依托,在生产现场进行的实践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两者同等重要,不可或缺。但是,由于石油行业的特殊性,学生去企业进行现场实践,往往会给学校和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于是生产实习也成了认识实习,因为学生去到现场只能观看不能动手操作。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去企业参加生产实习的积极性,慢慢地校外实践环节在培养模式中不断被弱化,逐渐形成实验教学为主、生产实践为辅的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培养的本科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性思维。
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如何加强本科生实践教学,保证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应用型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4,5]。油气开采属于特种行业,油田现场开采的油气为高压、易燃、易爆介质,操作人员需要在现场经过专门的系统培训后持证上岗,考虑到安全性以及保证油田的连续正常生产,一般油田企业不会同意生产实习的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油气开采设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自2014年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石油工程学院在实践教学建设中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建设实物与虚拟仿真實验室和构建校企大学生生产实践培训合作平台。
1.改革实验教学模式。2014年至今,在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石油工程学院新建了7个教学实验室,包括石油地质实验室、油层物理实验室、渗流力学实验室、采油工程实验室、钻井工程实验室、油田化学实验室和非常规油气实验室。按照应用型高校对实验教学的要求,加快校内实验教学基地的建设和完善,构建“自主探索、问题驱动、资源共享、自由开放”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效果为导向、学以致用为目的。
(1)自主探索,主要体现为学生自主选择问题,然后针对所选问题自主设计实验项目和流程,制订方案,并独自完成整个实验操作,探索出答案。这样学生成了实验教学的主体,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全部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工作能力。
(2)问题驱动,主要体现为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寻找答案。问题来自问题库,问题库里面的问题都是在石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遇到的最有代表性和亟待解决的,这样不但能够增加大学生对行业问题的积极关注,而且可以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动地去查资料,设计实验流程,能够更为有效地实现大学生实验技能和创新性的培养。
(3)资源共享,主要体现为实验室按照“资源共享”的思路进行建设,许多设备具有较强的通用性,既可以适应多门实验课程的要求,又面向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第二课程、毕业设计进行开放。这样不但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融合,而且提高了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例如多相管流流态实验设备,既可以做基础性的教学实验,又可以做创新性的科研实验;既属于“采油工程”课程实验项目,又属于“采气工程”课程实验项目。
(4)自由开放,主要体现为学生做实验的时间,实验室时刻有专门的教师进行实验指导,学生只需预约,在上班的任何时候都可以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师仅在必要的时候给予辅导和帮助。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利用课内时间,而且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到实验室进行训练,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2.建设实物仿真实验室。石油工程学院近年从各大油田引进了多名“双师”型人才,充分利用教师与油田的人脉资源,与各油田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企业需要人才,而学校为企业培养人才,两者双赢。由于经费等条件限制,学校很难提供与现场完全相同的实践条件。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更好地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应设法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石油工程学院与油田企业通过科研项目合作的形式,为企业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另外油田将生产现场不再使用的废旧设备捐赠给学校作为教具,在学校建立类似于油田生产现场的实践基地,采用模拟油气作为介质,让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这可以让学生体验现场,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由于石油与天然气深埋地下,无论是油气在地层中渗流的过程,还是向数千米的地层中钻井或采油、采气,都存在不可视性,这给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带来很大困难,若学生能通过操作虚拟仿真软件平台将各种“不可视”变为“可视”,并通过人机交互将操作结果及时反馈给操作者,从而可以让操作者通过“视频”了解地下油气层中微观油气渗流规律、钻井、采油和采气过程等知识,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6]。于是,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决定在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背景下,准备筹建石油钻采虚拟仿真实验室。该仿真中心不但可以承担本科生实践教学任务,还可以兼顾指导本科生科研创新任务,真正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4.构建校企大学生生产实践培训合作平台。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与中海油湛江安全环保公司南油培训中心签订合作协议,我校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在中海油南油培训中心进行生产实践,双方共同制订实践培训方案。南油培训中心采油仿真平台,是仿照海上平台采油工艺,在室内按一定比例缩小的仿真平台,以模拟油为介质进行采油仿真,学生可以亲自对采油设备进行动手操作。依托校企实践培训合作平台,改变了以往实践停留在参观层面,学生可以亲自操作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最后进行实际操作的考核,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企业生产现场的环境中实践。同时,企业的业务骨干还可以走进课堂,对学生的生产实践进行指导,使实践教学不偏离行业的发展方向。
三、结语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我校石油工程系的实践教学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改革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在保持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同时突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各种专业比赛中获得的成绩越来越好,比如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从成功参赛奖—全国鼓励奖,向全国三等奖—全国总决赛提高。
参考文献:
[1]许冬进,廖锐全,马丽,等.石油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石油石化,2017,(7).
[2]张继成,陈新宇,赵跃军,等.石油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石油教育,2016,(2):24-26.
[3]邓小玲,高荣礼,蔡苇,等.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8):136-137.
[4]朱梦冰,刘晶如,杨燕,等.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7):186-189.
[5]刘永辉,姚利,李早元,等.石油工程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J].石油教育,2016,(5):19-21.
[6]任永良,贾光政,高胜,等.石油钻采机械虚拟仿真建设[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6):22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