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总结产科胎膜早破诊治的临床效果。方法:22例中初产妇16例,经产妇6例。发生在临产前20例,早产2例。通过病史、症状、体检、羊水涂片镜检综合分析而确诊。结果:均入院给观察与综合治疗,临产前20例,阴道分娩8例,剖宫产12例,母子均安全出院。早产破膜2例,1例引产成功,1例剖宫产,母体良好,2例早产儿抢救无效未能存活。除此母子均良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1]。结论:胎膜早破原因较多,我们观察认为母体、胎儿、胎位、外力等因素综合引起有关。胎膜早破对母体与胎儿是有影响的,积极预防很重要。关于抗生素的应用,我们还是感到及早应用较好。稳定孕妇情绪不可少。
关键词 胎膜早破 早产 分娩
胎膜早破发生在未到临产前,羊水从阴道流出,称为“胎膜早破”(PROM),早产伴发胎膜早破,称为“早产胎膜早破”(PPROM)。这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一旦发生,90%的孕妇将在24小时内分娩,如早产伴发胎膜早破,90%的孕妇在1周内将分娩,处理不当会产发出血、感染等并发症。近20年内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22例,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2例中初产妇16例,经产妇6例。年龄24~38岁,多数在26~36岁间。未到临产前20例,早产破膜2例。孕龄在28~33周2例,37~41周20例。其中农村劳动妇女19例,工人2例,教师1例。
症状:胎膜早破的症状,主要是在怀孕后到临产前,突然阴道内不自主的流出无色液体,无臭味,多数患者在不知不觉情况下发生,少数患者在过度弯腰劳动、被车撞倒、频繁房事后等发生,本文有7例,约1~2天后阴道流出少量液体,起初未加重视,以后逐渐增多,偶见片状物或淡红色液体,才来院检查,个别病例有下腹微痛、坠感、腰酸等症状。
体检:入院后经血压、体温、脉搏、胎心等检查都正常,肛检时触不到羊水囊,有11例直接触到胎先露部,腹部加压可见阴道流水增加。阴道液体离心沉淀,涂片烘干后镜检,见到毳毛等胎儿物质,或羊齿状、十字形样透明结晶,或桔黄色颗料(脂肪小粒)等,基本上可以肯定是胎膜早破。
诊断:诊断难度不大,我们的方法是根据病史、症状、检查、阴道液涂片镜检,综合分析而确诊,本文22例就此诊断,未发生误诊与漏诊。
治疗:22例均入院观察治疗,我们的方法是:①首先稳定定孕妇紧张心情,给心理治疗,或适当应用镇静剂;②卧床休息;③臀部抬高;④增加营养,有缺水,适当补液;⑤勤听胎心,如有异常,考虑有无脐带脱垂可能;⑥严格保持外阴部清洁干燥,防止感染;⑦慎用与不用肛检;⑧禁止灌肠与阴道检查;⑨观察体温有无升高,羊水有无混浊与发臭,如有说明已发生感染;⑩可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预防或治疗感染;B11破膜24小时后无宫缩,又无产科禁忌时,可以考虑应用催产素引产;B12根据孕妇与胎儿的具体情况,需做好剖宫产前的一切准备。
结 果
22例按上述观察治疗后,结果孕龄在36~41周的20例中阴道分娩8例,剖宫产12例,母子均安全出院。孕龄在28~33周的2例均为早产,由于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给引产1例成功,1例引产失败,后改剖宫产,结果2例母体均安全出院,唯2例新生儿因无呼吸、缺氧时间较长,体质小、体重较轻,虽经大力抢救无效未能存活。
讨 论
胎膜早破的原因文献报道颇多,早在5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感染是胎腔早破的观点,1992年Romerro等报道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羊水培养阳性者达30%,从尿道及生殖道培养发现无症状性B族链球菌者,认为可发生胎膜早破与早产,如清除这些菌落,可减少此危险。1998年Kubota研究了B族链球菌对妊娠预后的问题,认为阴道内有B族链球菌不致增加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所说尚需研究。本文22例未作培养,且都及早应用抗生素,又无感染症状,实难断言。
除感染原因外,文献上还谈到胎膜炎症、胎膜发肓不佳、坚韧度与弹性下降等胎膜本身病变、宫内压力增加、宫颈关闭不全、胎位不正、胎儿头盆不称、胎儿巨大、羊水过多、胎儿先露部活动过强、羊膜内压力不均、外力创伤、房事频繁、维生素C与铜的缺乏等等。本文未作研究,但有7例因过度等腰劳动、车撞倒、房事频繁等因素发生胎膜破裂,这是外因或诱因,所以我们认为胎膜早破原因,可能有母体、胎儿、胎位、外力创伤等综合因素引起。
胎膜早破对母体的影响有宫腔内感染、产后出血、羊水栓塞、难产等,特别是感染,一旦发生,羊水会混浊或化脓,有腐臭,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加,子宫触痛,胎心加快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败血症、脓毒血症、感染性或中毒性休克,危及生命。我们及时观察,及早应用抗生素预防,未发生1例母体感染。
胎膜早破对胎儿有影响有早产、新生儿感染 、缺氧、脐带脱垂等,由于及时观察与综合治疗,未发生脐带脱垂,但有2例早产儿缺氧时间较长,抢救无效未能存活。
现在孕妇望子心切,自胎膜破裂后,对胎儿的安危特别敏感,胎儿稍有变化,孕妇心情非常紧张,羊水流出增加,心情安定后,羊水流出减少或无,这说明心理变化对羊水流出量有影响,及时给心理治疗,起到良好作用。
关于抗生素的应用问题,有人主张不宜过早应用,认为羊水本身有抑菌作用,能清洁阴道。我们的病例多数是农村妇女,个人卫生较差,入院时就应用了抗生素,结果无1例感染,不能低估其预防作用。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上册).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377~382
关键词 胎膜早破 早产 分娩
胎膜早破发生在未到临产前,羊水从阴道流出,称为“胎膜早破”(PROM),早产伴发胎膜早破,称为“早产胎膜早破”(PPROM)。这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一旦发生,90%的孕妇将在24小时内分娩,如早产伴发胎膜早破,90%的孕妇在1周内将分娩,处理不当会产发出血、感染等并发症。近20年内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22例,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2例中初产妇16例,经产妇6例。年龄24~38岁,多数在26~36岁间。未到临产前20例,早产破膜2例。孕龄在28~33周2例,37~41周20例。其中农村劳动妇女19例,工人2例,教师1例。
症状:胎膜早破的症状,主要是在怀孕后到临产前,突然阴道内不自主的流出无色液体,无臭味,多数患者在不知不觉情况下发生,少数患者在过度弯腰劳动、被车撞倒、频繁房事后等发生,本文有7例,约1~2天后阴道流出少量液体,起初未加重视,以后逐渐增多,偶见片状物或淡红色液体,才来院检查,个别病例有下腹微痛、坠感、腰酸等症状。
体检:入院后经血压、体温、脉搏、胎心等检查都正常,肛检时触不到羊水囊,有11例直接触到胎先露部,腹部加压可见阴道流水增加。阴道液体离心沉淀,涂片烘干后镜检,见到毳毛等胎儿物质,或羊齿状、十字形样透明结晶,或桔黄色颗料(脂肪小粒)等,基本上可以肯定是胎膜早破。
诊断:诊断难度不大,我们的方法是根据病史、症状、检查、阴道液涂片镜检,综合分析而确诊,本文22例就此诊断,未发生误诊与漏诊。
治疗:22例均入院观察治疗,我们的方法是:①首先稳定定孕妇紧张心情,给心理治疗,或适当应用镇静剂;②卧床休息;③臀部抬高;④增加营养,有缺水,适当补液;⑤勤听胎心,如有异常,考虑有无脐带脱垂可能;⑥严格保持外阴部清洁干燥,防止感染;⑦慎用与不用肛检;⑧禁止灌肠与阴道检查;⑨观察体温有无升高,羊水有无混浊与发臭,如有说明已发生感染;⑩可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预防或治疗感染;B11破膜24小时后无宫缩,又无产科禁忌时,可以考虑应用催产素引产;B12根据孕妇与胎儿的具体情况,需做好剖宫产前的一切准备。
结 果
22例按上述观察治疗后,结果孕龄在36~41周的20例中阴道分娩8例,剖宫产12例,母子均安全出院。孕龄在28~33周的2例均为早产,由于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给引产1例成功,1例引产失败,后改剖宫产,结果2例母体均安全出院,唯2例新生儿因无呼吸、缺氧时间较长,体质小、体重较轻,虽经大力抢救无效未能存活。
讨 论
胎膜早破的原因文献报道颇多,早在5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感染是胎腔早破的观点,1992年Romerro等报道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羊水培养阳性者达30%,从尿道及生殖道培养发现无症状性B族链球菌者,认为可发生胎膜早破与早产,如清除这些菌落,可减少此危险。1998年Kubota研究了B族链球菌对妊娠预后的问题,认为阴道内有B族链球菌不致增加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所说尚需研究。本文22例未作培养,且都及早应用抗生素,又无感染症状,实难断言。
除感染原因外,文献上还谈到胎膜炎症、胎膜发肓不佳、坚韧度与弹性下降等胎膜本身病变、宫内压力增加、宫颈关闭不全、胎位不正、胎儿头盆不称、胎儿巨大、羊水过多、胎儿先露部活动过强、羊膜内压力不均、外力创伤、房事频繁、维生素C与铜的缺乏等等。本文未作研究,但有7例因过度等腰劳动、车撞倒、房事频繁等因素发生胎膜破裂,这是外因或诱因,所以我们认为胎膜早破原因,可能有母体、胎儿、胎位、外力创伤等综合因素引起。
胎膜早破对母体的影响有宫腔内感染、产后出血、羊水栓塞、难产等,特别是感染,一旦发生,羊水会混浊或化脓,有腐臭,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加,子宫触痛,胎心加快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败血症、脓毒血症、感染性或中毒性休克,危及生命。我们及时观察,及早应用抗生素预防,未发生1例母体感染。
胎膜早破对胎儿有影响有早产、新生儿感染 、缺氧、脐带脱垂等,由于及时观察与综合治疗,未发生脐带脱垂,但有2例早产儿缺氧时间较长,抢救无效未能存活。
现在孕妇望子心切,自胎膜破裂后,对胎儿的安危特别敏感,胎儿稍有变化,孕妇心情非常紧张,羊水流出增加,心情安定后,羊水流出减少或无,这说明心理变化对羊水流出量有影响,及时给心理治疗,起到良好作用。
关于抗生素的应用问题,有人主张不宜过早应用,认为羊水本身有抑菌作用,能清洁阴道。我们的病例多数是农村妇女,个人卫生较差,入院时就应用了抗生素,结果无1例感染,不能低估其预防作用。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上册).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377~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