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非常迅速,从世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发展的趋势来看,风电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是世界范围内发展最为迅猛的新能源。加快风电发展,促成再生能源领域经济开发和产业化投资的紧密结合 ,探寻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之路,以降低再生能源的成本,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一大问题。
10月下旬,国内能源方面的专家、学者聚会江苏省如皋市,就我国风电产业的现状、市场运行情况、风电市场营销战略、产业投资、研究创新和风力发电与风电设备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讨。
在大背景下认识新能源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需的基本物质保障。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能源的剧增以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天然资源消耗速度的加快,不仅会给全球带来天然资源消耗殆尽的危机,而且,它所造成的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不堪想象的后果。
与会专家指出:当今人们对环保、节能、无污染能源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发展的渴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实施能源结构的战略调整,改变过度依赖煤炭、石油能源的局面,发展低碳经济,把发展新能源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引领本国经济走出低谷。
能源的危机是永恒的、刚性的。发展循环经济,实行可持续发展,都需要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推进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的发展成为历史的必然。
一些经济专家还预言,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有望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一场新的产业革命。
风力,在大自然中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在新能源发展中,风力发电由于技术相对较为成熟,成本相对较低,因此成为最具商业潜力的新能源之一。风力发电代表着21世纪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备受各国政府和电力巨头的追捧。
我国国家领导人多次发表讲话,把利用和发展风电、光电等可再生能源提到战略层面高度,指出,风能的开发和利用,这是人类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利用优质能源的基本保障,大力发展包括风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是抢抓世界新一轮能源革命先机的必然要求,必将引起能源开发利用和消费结构的重要变化,这一产业革命必然带来巨大的商机,为我国跻身于世界强国行列创造条件。并提出我国争取到2020年非石化能源的占比将达到15%的奋斗目标。
国电龙源集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杨校生在风电行业干了17年,他说: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把可再生能源作为新的产业。发展风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这是调整能源产业结构、保护生态安全、保护能源安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保障。我国风电产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正在从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转折,它是由众多条件所决定的,这些条件是:全球化石类资源的短缺、气候生态环保的压力,我国风能利用技术的进步、《可再生能源法》的及时出台。这个重要转折是历史的必然。虽然风电发展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不能以此作为拖后腿而不发展的理由。
我国风电产业方兴未艾
我国风力资源列世界第三,根据最新风能资源评估,我国陆地可利用风能资源2.5亿千瓦,加上近岸海域可利用资源共约10亿千瓦。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任东明说:国际上风电产业发展很快,2008年装机容量新增29%。据统计,到目前为至,世界上已有闭网风机的国家有70多个,有32个国家超过10万KW,16个国家超过百万KW,4个国家超过千万KW。去年美国又一次超过德国,累计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超过印度,从世界第五跨入第四位。据世界风能协会对全世界风力发电的装机容量、产业的统计,2007年新增1970万KW,2008年新增2700万KW,累计超过1. 2亿KW。在2008年新装机容量最多的10个国家中,我国名列第二。2008年我国并网风电新增容量625万KW,截止2008年底,累计装机11600多台,容量已达1215万KW,分布在24个省(区);2008年风电上网电量估计约120亿KW?H。国内风电设备生产企业发展很快,有80多家整机生产企业、100多家配套企业,2008年内资与合资企业生产的的风电机组所占市场份额达62%,首次超过了外资。
中国农机协会风电设备分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德孚介绍:到去年年底,我国离网型小风机产量、产值、出口都是世界第一。去年出口近4万台,比上一年翻了两番,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于分布式发电,广泛用于有风无电的农牧民地区以及城市路灯、草坪、公园、别墅等照明。其中江苏省出口最多。
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出台后,将实施一系列细则。展望未来,我国风电产业战略发展目标宏伟、前景广阔。按照规划,到2020年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1.5亿千瓦;到2050年左右装机将争取达到4—4.5亿千瓦,在整个电源结构中约占五分之一,成为我国的主力电源之一。同时,在我国北部地区将在6个省、区规划建设7个千万千瓦风级风电基地,大部份集中在资源丰富、幅员辽阔的北部地区,到2020年装机容量争取达到1.26亿千瓦。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已在甘肃酒泉启动,规划中还有新疆、河北、内蒙等地的风电基地建设。吉林西部规划到2020年总量达到2300万千瓦,建10个升压站。在江苏省风力资源丰富的东部沿海地区,2020年将建成陆上300万千瓦、在潮汐带和近海700万千瓦的风电基地。到2020年国内风电上网电量预计将达200亿千瓦时,其中包括西北往东南输送的。
目前,我国正在紧锣密鼓制定新能源振兴规划,随着国务院有关文件的出台,年内新能源产业规划的公布,风电产业的发展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预计到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亿千瓦,届时风电将成为火电、水电以外的中国第三大电力来源,中国也将成为全球风能开发第一大国。
国家发改委把江苏作为全国风电开发三大重点区域之一,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将风电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处于沿江开发最前沿的如皋发展风电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
记者了解到,江苏省有丰富的风电资源。该省风电设备发展迅速,是国内离网型风机的三大生产基地之一,产量、产值、出口等均居国内第一。江苏省风电龙头企业——江苏九鼎集团,积极策应江苏省新能源发展规划纲要,充分放大企业自主创新优势,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风电成套设备,经过不懈努力,目前已成功研制国内首台完全依靠自主研发、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1.5MW“天地风能”风力发电机,形成了包括风机叶片、发电机、复合材料机舱罩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其科技含量之高、研发速度之快均创全国之最,首台机组已运往内蒙古赤峰市并网发电,运行状况稳定,各项技术指标均在国内领先,产品营销也取得全面突破。
如皋市委市政府提出,抓住产业振兴和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结合本地实际,凭借江苏九鼎集团的优势,坚持高点定位,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并提出了打造千亿元新能源产业基地的宏伟目标。
多个“瓶颈”亟待克服
目前,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在风电行业中竞争已十分激烈。风电产业出路何在?如何健康发展?
专家们坦言: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存在“软肋”和“瓶颈”:一些风电企业发展路径和目标不清晰;国内除“天地风能”在机组方面有自主研发能力外,许多企业研发和管理人才不足,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风电机组难以满足市场要求;电网建设滞后,风电储不进输不出,丢失电量,造成浪费;有些地方重建设轻运行管理,造成风电运行效率不高;海上风电场没有做好规划.准备;零部件配套一二年后将存在缺口……
为此,专家、学者认为,在众多制约因素中,电网将成为最大瓶颈。我国电网企业是垄断性的,应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迫切需要建立有效地激励机制,才能使电网企业由被动转为主动接受风电上网的状态,否则随着风电装机规模的增大,风电上网的阻力会越来越大。2007年国家规划中提出了电网覆盖范围内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的电量指标,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将这个电量指标规定为电网企业的义务或强制性市场份额,也没有激励政策让电网受益,这个问题迫切需要从法律和机制方面进行研究解决。
中国风电集团副总工程师张世惠从事风力发电20多年,曾参与负责“95国际风能大会“、风能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等项目。他指出:我国风电场的地理环境复杂多变,高原、低温、冰冻、雷雹、台风等,风机的选择要与当地的资源相匹配,有的生产厂家已在对机组进行个性化设计,使机组设备具有抗冰冻、抗台风、抗低温油品固化等性能,值得倡导。
清华大学教授、博导范钦珊指出:实行产学研结合是解决当前风电设备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个有效途径。
记者获悉,目前,江苏九鼎集团凭借领先的技术人才优势,正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所合作,全力进行研发2.5MW及3MW风力发电机组,向风机系列化、个性化、专业化以及更大功率、更稳定性能的方向和目标迈进,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成拥有强大市场竞争优势、年销售超百亿元的大型风电制造企业集团。
专家们指出:质量是生命。目前,一些风电企业的风电技术质量还较差,故障多。一些国产品牌和国外品牌相比电量低7%——10%,而且交货不及时,不配套,调试调不出。专家指出,质量不好造成的损失是双倍的,既有风能资源的损失又有设备的损失。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电设备必将面临大洗牌,质量技术是关键,应引起风电设备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
专家们呼吁: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风电技术与国际相比,与其他行业相比,如汽车行业相比,差距不大,风电等新能源发展目前面临最好的发展机遇,一定不能错失良机。
专家们指出:滞后的配套条件已成为风电快速发展的“瓶颈”,不能让风电发展停下来等着。专家们纷纷建言献策:加快风电产业发展一定要引入新的机制,要建立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要引入配合制,对风电实行全额保障性收购,各电网公司实行区域联网,保证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国家要建设一系列平台,包括标准、检测、论证、项目策划等;要有激励政策,加大投入;要加强售后服务;要加强技术合作与交流;要加强国际合作,开拓国际市场;要加快制定有关配套政策,包括税收等优惠政策,等等。■
10月下旬,国内能源方面的专家、学者聚会江苏省如皋市,就我国风电产业的现状、市场运行情况、风电市场营销战略、产业投资、研究创新和风力发电与风电设备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讨。
在大背景下认识新能源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需的基本物质保障。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能源的剧增以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天然资源消耗速度的加快,不仅会给全球带来天然资源消耗殆尽的危机,而且,它所造成的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不堪想象的后果。
与会专家指出:当今人们对环保、节能、无污染能源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发展的渴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实施能源结构的战略调整,改变过度依赖煤炭、石油能源的局面,发展低碳经济,把发展新能源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引领本国经济走出低谷。
能源的危机是永恒的、刚性的。发展循环经济,实行可持续发展,都需要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推进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的发展成为历史的必然。
一些经济专家还预言,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有望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一场新的产业革命。
风力,在大自然中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在新能源发展中,风力发电由于技术相对较为成熟,成本相对较低,因此成为最具商业潜力的新能源之一。风力发电代表着21世纪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备受各国政府和电力巨头的追捧。
我国国家领导人多次发表讲话,把利用和发展风电、光电等可再生能源提到战略层面高度,指出,风能的开发和利用,这是人类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利用优质能源的基本保障,大力发展包括风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是抢抓世界新一轮能源革命先机的必然要求,必将引起能源开发利用和消费结构的重要变化,这一产业革命必然带来巨大的商机,为我国跻身于世界强国行列创造条件。并提出我国争取到2020年非石化能源的占比将达到15%的奋斗目标。
国电龙源集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杨校生在风电行业干了17年,他说: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把可再生能源作为新的产业。发展风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这是调整能源产业结构、保护生态安全、保护能源安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保障。我国风电产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正在从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转折,它是由众多条件所决定的,这些条件是:全球化石类资源的短缺、气候生态环保的压力,我国风能利用技术的进步、《可再生能源法》的及时出台。这个重要转折是历史的必然。虽然风电发展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不能以此作为拖后腿而不发展的理由。
我国风电产业方兴未艾
我国风力资源列世界第三,根据最新风能资源评估,我国陆地可利用风能资源2.5亿千瓦,加上近岸海域可利用资源共约10亿千瓦。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任东明说:国际上风电产业发展很快,2008年装机容量新增29%。据统计,到目前为至,世界上已有闭网风机的国家有70多个,有32个国家超过10万KW,16个国家超过百万KW,4个国家超过千万KW。去年美国又一次超过德国,累计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超过印度,从世界第五跨入第四位。据世界风能协会对全世界风力发电的装机容量、产业的统计,2007年新增1970万KW,2008年新增2700万KW,累计超过1. 2亿KW。在2008年新装机容量最多的10个国家中,我国名列第二。2008年我国并网风电新增容量625万KW,截止2008年底,累计装机11600多台,容量已达1215万KW,分布在24个省(区);2008年风电上网电量估计约120亿KW?H。国内风电设备生产企业发展很快,有80多家整机生产企业、100多家配套企业,2008年内资与合资企业生产的的风电机组所占市场份额达62%,首次超过了外资。
中国农机协会风电设备分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德孚介绍:到去年年底,我国离网型小风机产量、产值、出口都是世界第一。去年出口近4万台,比上一年翻了两番,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于分布式发电,广泛用于有风无电的农牧民地区以及城市路灯、草坪、公园、别墅等照明。其中江苏省出口最多。
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出台后,将实施一系列细则。展望未来,我国风电产业战略发展目标宏伟、前景广阔。按照规划,到2020年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1.5亿千瓦;到2050年左右装机将争取达到4—4.5亿千瓦,在整个电源结构中约占五分之一,成为我国的主力电源之一。同时,在我国北部地区将在6个省、区规划建设7个千万千瓦风级风电基地,大部份集中在资源丰富、幅员辽阔的北部地区,到2020年装机容量争取达到1.26亿千瓦。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已在甘肃酒泉启动,规划中还有新疆、河北、内蒙等地的风电基地建设。吉林西部规划到2020年总量达到2300万千瓦,建10个升压站。在江苏省风力资源丰富的东部沿海地区,2020年将建成陆上300万千瓦、在潮汐带和近海700万千瓦的风电基地。到2020年国内风电上网电量预计将达200亿千瓦时,其中包括西北往东南输送的。
目前,我国正在紧锣密鼓制定新能源振兴规划,随着国务院有关文件的出台,年内新能源产业规划的公布,风电产业的发展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预计到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亿千瓦,届时风电将成为火电、水电以外的中国第三大电力来源,中国也将成为全球风能开发第一大国。
国家发改委把江苏作为全国风电开发三大重点区域之一,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将风电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处于沿江开发最前沿的如皋发展风电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
记者了解到,江苏省有丰富的风电资源。该省风电设备发展迅速,是国内离网型风机的三大生产基地之一,产量、产值、出口等均居国内第一。江苏省风电龙头企业——江苏九鼎集团,积极策应江苏省新能源发展规划纲要,充分放大企业自主创新优势,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风电成套设备,经过不懈努力,目前已成功研制国内首台完全依靠自主研发、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1.5MW“天地风能”风力发电机,形成了包括风机叶片、发电机、复合材料机舱罩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其科技含量之高、研发速度之快均创全国之最,首台机组已运往内蒙古赤峰市并网发电,运行状况稳定,各项技术指标均在国内领先,产品营销也取得全面突破。
如皋市委市政府提出,抓住产业振兴和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结合本地实际,凭借江苏九鼎集团的优势,坚持高点定位,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并提出了打造千亿元新能源产业基地的宏伟目标。
多个“瓶颈”亟待克服
目前,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在风电行业中竞争已十分激烈。风电产业出路何在?如何健康发展?
专家们坦言: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存在“软肋”和“瓶颈”:一些风电企业发展路径和目标不清晰;国内除“天地风能”在机组方面有自主研发能力外,许多企业研发和管理人才不足,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风电机组难以满足市场要求;电网建设滞后,风电储不进输不出,丢失电量,造成浪费;有些地方重建设轻运行管理,造成风电运行效率不高;海上风电场没有做好规划.准备;零部件配套一二年后将存在缺口……
为此,专家、学者认为,在众多制约因素中,电网将成为最大瓶颈。我国电网企业是垄断性的,应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迫切需要建立有效地激励机制,才能使电网企业由被动转为主动接受风电上网的状态,否则随着风电装机规模的增大,风电上网的阻力会越来越大。2007年国家规划中提出了电网覆盖范围内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的电量指标,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将这个电量指标规定为电网企业的义务或强制性市场份额,也没有激励政策让电网受益,这个问题迫切需要从法律和机制方面进行研究解决。
中国风电集团副总工程师张世惠从事风力发电20多年,曾参与负责“95国际风能大会“、风能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等项目。他指出:我国风电场的地理环境复杂多变,高原、低温、冰冻、雷雹、台风等,风机的选择要与当地的资源相匹配,有的生产厂家已在对机组进行个性化设计,使机组设备具有抗冰冻、抗台风、抗低温油品固化等性能,值得倡导。
清华大学教授、博导范钦珊指出:实行产学研结合是解决当前风电设备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个有效途径。
记者获悉,目前,江苏九鼎集团凭借领先的技术人才优势,正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所合作,全力进行研发2.5MW及3MW风力发电机组,向风机系列化、个性化、专业化以及更大功率、更稳定性能的方向和目标迈进,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成拥有强大市场竞争优势、年销售超百亿元的大型风电制造企业集团。
专家们指出:质量是生命。目前,一些风电企业的风电技术质量还较差,故障多。一些国产品牌和国外品牌相比电量低7%——10%,而且交货不及时,不配套,调试调不出。专家指出,质量不好造成的损失是双倍的,既有风能资源的损失又有设备的损失。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电设备必将面临大洗牌,质量技术是关键,应引起风电设备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
专家们呼吁: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风电技术与国际相比,与其他行业相比,如汽车行业相比,差距不大,风电等新能源发展目前面临最好的发展机遇,一定不能错失良机。
专家们指出:滞后的配套条件已成为风电快速发展的“瓶颈”,不能让风电发展停下来等着。专家们纷纷建言献策:加快风电产业发展一定要引入新的机制,要建立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要引入配合制,对风电实行全额保障性收购,各电网公司实行区域联网,保证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国家要建设一系列平台,包括标准、检测、论证、项目策划等;要有激励政策,加大投入;要加强售后服务;要加强技术合作与交流;要加强国际合作,开拓国际市场;要加快制定有关配套政策,包括税收等优惠政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