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心理健康对教师的要求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h_q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成为新时期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教学能力,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良好道德影响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灵魂,对学生的性格、爱好、品质等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它不仅影响一个学生时代,而且还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
  
  一、良好的师德是形成教师威信的基础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德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也是形成教师威信的基础。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助于树立教师的威信,而教师的威信对教育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威信越高,其教学效果越好。学生对有威信教师的课,专心地听、认真地学,对他的教学心悦诚服。对那些没有威信的教师则会持相反的态度。
  那么,怎样才能形成教师的威信呢?爱因斯坦曾说过:“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是教师的德和才。无德无才的教师绝对不可能受到爱戴和尊重的。”可见,建立教师威信的根本取决于教师的德和才。当一名教师具备了精深的专业素质时,德就是形成教师威信的基础。但是教师威信的建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教师在日常的小事中建立起来的。平时,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首先做到。正所谓校园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做楷模。不积小善无以成大善,日积月累才能形成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真正树立起教师的威信。因此,良好的职业道德才是教师形成威信的基础。
  
  二、良好的师德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
  
  现代心理学认为,个性或人格是一个复杂而完整的结构系统,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成份。这些心理成份的健康发展,正是我们对青少年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要想达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理性传授,而且需要性情陶冶。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重视并强调教师道德行为对教育活动的影响。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的是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以身作则,用教师的人格影响学生,发挥教育的作用。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标准。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学生所关注,被学生所效仿。教师高尚的道德能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道德意识。教师积极的道德情感富于生动性和感染性,可以引起学生情绪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形成丰富的道德情感和健康的情绪。教师坚毅的道德意志对学生有巨大的激励作用,它能增强并鼓舞学生锻炼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教师高尚的道德行为,能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
  
  三、良好的师德有助于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全体受教育者个体在身心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作为素质教育的主体——教师的素质,特别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的教师,将有助于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需要理智和情感的相互作用。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能创造一种使学生的理智活动与情感活动都处于和谐状态的友好、轻松、愉快的教育环境气氛。教师则能以美好的情感投入教学活动,他能调节师生关系、促进师生间的感情交流和思想沟通,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感受到愉悦、自由、个人权力的尊重,获得知识的满足和探索的乐趣。从而在不自觉中获得心理、情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同时,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教师也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勤奋钻研,彻底放弃苟且情绪,能够对学生智慧能力给予有力的启发和指导,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让学生的智慧得到良好的发展。
  不仅如此,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做人。既然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教师就该以高雅的行为举止,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在教师身上学会做人,认识是非、善恶、美丑。如何消除社会上不健康的消极因素,关键在于教师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教师在教育中用自己的知、情、意、行来感染学生,能使学生形成健康的知、情、意、行,并能统一发展。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除能直接感染学生外,可使教师在高度职业责任感的支配下,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自觉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引导他们学会做人。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面貌,也能使学生集体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人际关系。并作为一种示范的内容,加强对学生个体品德影响,从而不仅使学生学到做人的规范,而且有助于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总之,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在教师必备的如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等诸多素质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师的职业形象以它强烈的形象性和示范性影响着他们的劳动对象——学生,其人格品行一直作为重要的教育因素在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
其他文献
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家庭子女的数量日益减少,并且出现了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在我国当代的家庭教育工作中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一、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独生子女家庭情况特殊,家长对这种特殊性缺乏认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因而在家庭教育中出现了很多新问题。  1、重智轻德,期望值过高  曾经有这么一句话:文凭的作用只有三个月,此后你要靠本事说话
期刊
新课标强调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始终把听说放在英语教学的首位,而听是基础,说才是教学的关键。既然说已经被人们日趋重视,只有说才能建立起交际的桥梁,但在长期的教学中,为什么大部分学生的口语表达会如此被动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1、缺乏语言环境;2、缺少听英语的机会;3、心理障碍的影响,怕说不好,怕说错,怕被讥笑,越怕越不敢说,越不说越不会说。  那么如何利用初中生胆子大、爱发言、善模仿的优点,鼓励
期刊
摘要:写作教学一直是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就目前英语写作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及有效的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提出应将写作教学融入到精读教学中,这样才能使英语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写作英语教学    英语写作是体现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各类考试的必考题型之一。在历年的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中,写作一直是困扰着众多考生的题型。本文就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普遍存在
期刊
新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教育要教会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的要求。此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贵州省农村中小学实用技术》(初中)就是体现这一方面的好教材。但是如何才使教材的效益发挥更好,老师心中都没有底。其实要把它的效益发挥到高的水准,就涉及到教材、教师、学校和地方政府的职责等诸多因素。只有从此“四维”入手来进行探索才会有新的认识。
期刊
《教育大辞典》里指出:“后进生”是指思想品德发展上距离教育目标的要求较远,在思想行为上存在较多缺点,落后于一般同学的学生。“后进生”永远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转化“后进生”已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笔者多年担任班主任,逐步探索出有效转化“后进生”的五项工作策略。    一、看法上持公正    受追求升学率和传统思想影响,对于“后进生”学校不抱希望,社会看不起,家庭恨不争气,老师持有偏见,使他们丧失
期刊
2010年的浙江语文卷试题诚如专家所言“稳实又不失亮点”(《2010年浙江省高考试题评析》,连晓,新浪博客)。从考试结果看,难度适中,但白璧可能也有微瑕,笔者以为现代文小阅读的改编有硬伤,干扰了学生的考场解读,第11题的“参考答案”脱离文本,可能不利于实际评分,现提出以求教于方家。    一、文本改编有草率之嫌    本文属于改编性短文。笔者从“中国期刊CNKI全文数据库”中查寻到一篇相似的文章—
期刊
摘 要:会议是领导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议是统一思想,协调关系的手段;会议是集思广益;会议是发现人才、锻炼人才、考察干部的重要场所。  关键词:会议 领导活动 地位和作用    会议是人类为了一定目的,有组织有领导地知照或议事的集合。领导和会议都是伴随着人类的集群活动而产生的。只要人类的集群活动存在,领导和会议就都不可或缺,二者相伴而生。可以说,没有不开会的领导,也没有无领导的会议。  领导者通过
期刊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效果。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不仅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以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教师在自身言行塑造中增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1、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言行举止一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一些让我们扼腕的恶性事件、犯罪事件,更多地出现在青少年身上,而且呈现多发频发的现象。分析其原因,我们会发现,大多数恶性事件背后隐藏的是心理健康问题,是因为青少年的不健康心理长期得不到疏导和帮助,导致这些迷途的孩子找不到回家的路。  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发育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身心尚未发展成熟,容易冲动,情
期刊
正面教育原则是指用正确的思想和道理、先进的榜样、正面地启发学生。实事求是,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觉悟和认识水平。但在具体教学中,如何坚持正面教育原则,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每当面对犯错误的学生,许多老师往往会非常生气,对学生怒目而视,大发雷霆,甚至拳脚相加,企图把学生收拾得服服帖帖。岂不知往往事与愿违,在严厉的批评教育之后,学生的错误还是会重演。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