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我国正处于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都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寻求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水上交通行业也是同样。我国水上运输由于其成本低廉、装载能力强等优点,在交通运输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尤其在能源运输上有极重要的作用。而在水路运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交通安全,相关部门必须不断采取更具针对性更有效的措施,提高其安全管理效率,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为水上交通人员、货物运输功能的进一步发挥创造前提。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手段多样,本文则主要介绍信息化技术在此领域的应用,希望能为海事部门的实际管理工作带来借鉴。
关键词:信息化;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应用探究
随着我国网络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手段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水上交通作为我国五种主要运输手段之一,在安全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手段势在必行。并且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可以使危险因素较多的水上运输,以更高效率的方式,降低事故发生率。本文将主要通过对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发展历史的分析,具体介绍信息化手段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1 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发展历史
水上交通的主要作用就是实现大洋与大洋之间的连接和交流,从其产生起,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就在不断发展。17世纪的西方国家,在水路运输上,主要通过天象和指南针来辨别方向,完成航行,这在当时具有相当的可行性,却缺乏精确度。在明朝,郑和下西洋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事件,它实现了国家之间的交流,此时的水上交通,主要依靠顺洋流方向航行实现前进,然而这种方式难以应对特殊天气状况,如大风等。而当今水上运输。已经广泛应用了信息化技术,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遥感等,能够更加精确的排除交通中的隐患,提高水上交通安全性。
2 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中的信息化手段介绍
2.1 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也就是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产生于1958年美国军事项目中,于1964年正式投入使用。全球定位系统最初为军事行动提供导航功能,而在如今,它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全球定位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诸多优点,如覆盖范围广、便捷准确、可以移动定位等等。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中应用全球定位系统也有显著优势,比如可以全天候准确定位船舶位置、降低大圈航法的转向难度等等。
2.2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也就是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种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具备采集信息、分析判断等多项功能。通常来说,GIS技术往往应用于一些与地理空间相关的信息分析中,也就是主要分析地理信息和地理数据,其中,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有效信息,而地理数据则是地理现象或特征的符号化表示。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航海技术和海洋作业中也广泛应用,通过其可视化功能,可以制作天气图、进行气象分析,并且通过与GPS技术和RS技术的结合,有助于海洋作业顺利展开。
2.3 遥感
遥感技术,也就是RS(Remote Sensing),遥感技术是一种综合性技术,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获取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理的电磁波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信息加以扫描、摄影、传递和处置,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识别和测量的技术。由于每一个物体都会反射电磁波,因此,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形成船舶周围的水陆环境的影像,其与GPS技术的结合应用,能够提高海上运输位置信息的精确性,最终利用GIS系统,将这些信息加以分析处理,完成水上安全管理整套信息化流程。
3 信息化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3.1 信息化是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依据
要想实现有效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就必须对管理环节的每个方面都加强重视,尤其是信息搜集阶段,其是整体安全管理中的最初阶段,将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效果。有关部门在搜集到丰富、正确的航行信息之后,就要据此进行及时、合理的交通指挥,这也是安全管理的核心环节。因此,信息化在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首先,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交通指挥部门能够拥有先进、完善的信息搜集系统,从而对风向、水的流向和障碍物等有清晰的了解。具体来说,全球定位系统能够通过卫星显示的位置精确定位经纬度,因此是航海过程中重要的指南针和引导;地理信息技术则主要起分析判断作用,预测水上运输的发展态势,当然,它也能起到信息提供作用。遥感主要是通过物体的电磁波,来判断物体的位置,指挥员可依据此介绍做具体调度。
3.2 信息化能实现水上交通管理信息的传递
通过上文对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发展历史的梳理,我们可以知道,在信息化技术应用之前,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我国,都难以在航海过程中,对航行方向和前途会遇到的障碍、自然气候的变化等作出准确预测,这也就直接導致以往水上交通安全事故频发,并且难以找到合适方法进行规避。而如今,通过全球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遥感技术等的综合利用,则可以较精准定位船舶位置,并对之后形势是进行预测和分析,从而为指挥员作出各部门指示提供更加精准的依据,也就能够尽可能规避航行风险。
3.3 信息化是总结水上交通安全事故成因的重要手段
要想实现更高效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就不仅要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通过信息搜集和分析,进行提前预防,还要在事故发生之后,对事故成因加以总结和分析,从而为今后的航海管理提供借鉴,避免今后同类型事件的发生。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事故发生后对其成因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并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合理性的解决措施。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的今天,其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中的运用也是大势所趋。当前,我国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手段主要有,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技术系统和遥感,即“3S”技术,这些手段的应用既能够有效提高航行安全性,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和货物的运输安全,又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我国水上交通发展的速度,使我国水路运输更加便捷、快速,在交通运输行业中具有更大的竞争力。因此。作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依据、交通管理信息的传递者和事故成因分析的重要手段,今后,必须使信息化技术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一步深化,以提高海事部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效率,实现我国水路运输的飞跃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林,王思龙.维护船舶“红绿灯”建设海上“高速路”——惠州海事局、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汕头航标处融合发展为民办实事[J].珠江水运,2021(8):54-55.
[2]开静芸.马鞍山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应急救助基地工程防洪影响评价分析[J].安徽建筑,2021,28(4):154-155.
[3]徐陈,黄健,孟波波,等.南京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环保信息化监管平台应用解析[J].中国水运,2020(12):69-71.
[4]徐鑫.上饶市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与对策探析[J].珠江水运,2016(24):40-41.
[5]方淡玉,方洽利.浅谈港珠澳大桥建设期间水上交通安全信息化监管[J].中国港口,2010(2):57-58+63.
[6]方淡玉,方洽利.浅谈港珠澳大桥建设期间水上交通安全信息化监管[J].珠江水运,2009(12):70-72.
[7]李平.“CCTV”水上交通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在海事信息化管理中的运用与展望[J].科技信息,2009(29):466-467.
关键词:信息化;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应用探究
随着我国网络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手段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水上交通作为我国五种主要运输手段之一,在安全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手段势在必行。并且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可以使危险因素较多的水上运输,以更高效率的方式,降低事故发生率。本文将主要通过对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发展历史的分析,具体介绍信息化手段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1 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发展历史
水上交通的主要作用就是实现大洋与大洋之间的连接和交流,从其产生起,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就在不断发展。17世纪的西方国家,在水路运输上,主要通过天象和指南针来辨别方向,完成航行,这在当时具有相当的可行性,却缺乏精确度。在明朝,郑和下西洋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事件,它实现了国家之间的交流,此时的水上交通,主要依靠顺洋流方向航行实现前进,然而这种方式难以应对特殊天气状况,如大风等。而当今水上运输。已经广泛应用了信息化技术,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遥感等,能够更加精确的排除交通中的隐患,提高水上交通安全性。
2 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中的信息化手段介绍
2.1 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也就是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产生于1958年美国军事项目中,于1964年正式投入使用。全球定位系统最初为军事行动提供导航功能,而在如今,它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全球定位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诸多优点,如覆盖范围广、便捷准确、可以移动定位等等。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中应用全球定位系统也有显著优势,比如可以全天候准确定位船舶位置、降低大圈航法的转向难度等等。
2.2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也就是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种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具备采集信息、分析判断等多项功能。通常来说,GIS技术往往应用于一些与地理空间相关的信息分析中,也就是主要分析地理信息和地理数据,其中,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有效信息,而地理数据则是地理现象或特征的符号化表示。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航海技术和海洋作业中也广泛应用,通过其可视化功能,可以制作天气图、进行气象分析,并且通过与GPS技术和RS技术的结合,有助于海洋作业顺利展开。
2.3 遥感
遥感技术,也就是RS(Remote Sensing),遥感技术是一种综合性技术,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获取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理的电磁波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信息加以扫描、摄影、传递和处置,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识别和测量的技术。由于每一个物体都会反射电磁波,因此,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形成船舶周围的水陆环境的影像,其与GPS技术的结合应用,能够提高海上运输位置信息的精确性,最终利用GIS系统,将这些信息加以分析处理,完成水上安全管理整套信息化流程。
3 信息化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3.1 信息化是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依据
要想实现有效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就必须对管理环节的每个方面都加强重视,尤其是信息搜集阶段,其是整体安全管理中的最初阶段,将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效果。有关部门在搜集到丰富、正确的航行信息之后,就要据此进行及时、合理的交通指挥,这也是安全管理的核心环节。因此,信息化在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首先,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交通指挥部门能够拥有先进、完善的信息搜集系统,从而对风向、水的流向和障碍物等有清晰的了解。具体来说,全球定位系统能够通过卫星显示的位置精确定位经纬度,因此是航海过程中重要的指南针和引导;地理信息技术则主要起分析判断作用,预测水上运输的发展态势,当然,它也能起到信息提供作用。遥感主要是通过物体的电磁波,来判断物体的位置,指挥员可依据此介绍做具体调度。
3.2 信息化能实现水上交通管理信息的传递
通过上文对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发展历史的梳理,我们可以知道,在信息化技术应用之前,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我国,都难以在航海过程中,对航行方向和前途会遇到的障碍、自然气候的变化等作出准确预测,这也就直接導致以往水上交通安全事故频发,并且难以找到合适方法进行规避。而如今,通过全球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遥感技术等的综合利用,则可以较精准定位船舶位置,并对之后形势是进行预测和分析,从而为指挥员作出各部门指示提供更加精准的依据,也就能够尽可能规避航行风险。
3.3 信息化是总结水上交通安全事故成因的重要手段
要想实现更高效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就不仅要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通过信息搜集和分析,进行提前预防,还要在事故发生之后,对事故成因加以总结和分析,从而为今后的航海管理提供借鉴,避免今后同类型事件的发生。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事故发生后对其成因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并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合理性的解决措施。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的今天,其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中的运用也是大势所趋。当前,我国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手段主要有,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技术系统和遥感,即“3S”技术,这些手段的应用既能够有效提高航行安全性,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和货物的运输安全,又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我国水上交通发展的速度,使我国水路运输更加便捷、快速,在交通运输行业中具有更大的竞争力。因此。作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依据、交通管理信息的传递者和事故成因分析的重要手段,今后,必须使信息化技术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一步深化,以提高海事部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效率,实现我国水路运输的飞跃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林,王思龙.维护船舶“红绿灯”建设海上“高速路”——惠州海事局、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汕头航标处融合发展为民办实事[J].珠江水运,2021(8):54-55.
[2]开静芸.马鞍山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应急救助基地工程防洪影响评价分析[J].安徽建筑,2021,28(4):154-155.
[3]徐陈,黄健,孟波波,等.南京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环保信息化监管平台应用解析[J].中国水运,2020(12):69-71.
[4]徐鑫.上饶市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与对策探析[J].珠江水运,2016(24):40-41.
[5]方淡玉,方洽利.浅谈港珠澳大桥建设期间水上交通安全信息化监管[J].中国港口,2010(2):57-58+63.
[6]方淡玉,方洽利.浅谈港珠澳大桥建设期间水上交通安全信息化监管[J].珠江水运,2009(12):70-72.
[7]李平.“CCTV”水上交通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在海事信息化管理中的运用与展望[J].科技信息,2009(29):4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