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竞争残酷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要想立足市场一席之地,就需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当前的市场经济的竞争力源于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利用,需要知识创新,也就是技术的竞争,从源头追溯,知识创新的竞争将是专利的竞争。对此,对于一个企业发展而言,应当保护企业的高技术人才,为其专利创新提供良好的发展机制。一个企业的知识创新需要组织为企业的专业人才在激励机制上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只有具备良好的创新性的激励机制企业才能够发挥巨大的知识创新成果。对此,本文将从一个企业如何从加强专利权的为窗口,来探讨一个企业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知识创新;专利制度;企业激励机制;创新成果;核心竞争力
梳理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良好的企业激励制度和知识创新体系,并将对专利的保护与利用作为经济长远增长的动力与加强市场的竞争力。企业激励机制涉及元素众多,如管理学、经济学、信息学等知识,但对于一个企业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就是用激励机制推动企业的专利创新制度,不仅对专利权有所保护,更是调整科研成果与专利权的归属权之后,推动员工的自我创新。
一、我国企业专利权制度在激励机制上所存在的问题
(一)激励机制不完善
我国是国营、民营企业两条线协同发展,各自发挥着自己的特色,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一份力。在企业激励机制上,国营企业明显走在民营企业的后头,尤其在专利权开发、维护等方面,无法与民营企业相比,如在专利权的归属、激励的力度、专利的申请及专利开发等环境上,都存在这诸多问题,无法调动员工参与专利开发,这就是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的最大差距,使得绝大多数核心技术都为国外企业掌握,本土企业也只能够参事简单的加工、组装等方面的工作。
(二)专利技术的实施率比较低
一般而言,企业在获得政府授权的专利后,都会进行产品开发与生产,但这些都局限于一些制造型企业对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上,并没有多大的技术含量,同时企业为受限于经营管理的方式以及资金的周转等方面因素的考虑,没有对技术研发投入过大的精力,这就造成企业很难获得技术比较高的专利发明。[1]又由于我国大多数的发明创造,都是在科研机构以及大专院校内完成的,由于缺少企业与高校连接的渠道,专利技术的实施率的周期比较长,使得许多技术创新白白浪费了。
(三)国内东西部差异性巨大
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城市充分利用地域上的优势,加速发展当地的科技和经济,这也逐渐拉开了国内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也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在专利申请方面差异性巨大。从国家知识产权局2011年所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2010年,我国东部地的区有效专利量是123357件,西部地区的有效专利量是18218件,两者相差7倍之多,这样不仅不利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由于人才和资本的盲目汇集导致资源浪费,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2]
二、加强企业专利权发展的激励机制
专利权的保护,离不开我国专利权相关的法制的建设,目前,我国专利权法的效力层次较低,并且杂乱无章,体系混乱,相较于美国而言,他有一套完整的专利权的法律体系,例如专利的类型、能够被授权专利的范围、全审查制以及严格的申请手续,其完善的法律法规,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对此,我总结出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一)调整科研成果与专利权的归属,增进一些激励机制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此实行抓权不下放的方针,使得我国科研人员对此失去科研积极性。参照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大多实行“放权让利”来推动科技产品的创新,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此借鉴的基础上,我国法律可以对此做出如下硬性规定,出了合同协商外,单位若不积极地申请专利或者不对专利进行生产,一定期限后,发明人可以据此向有关部门申请或者实施,这将极大地推动企业对科研人员的专利成果投放市场产生效益,全面推动、保护专利创造发明。
为了鼓励员工们得知识创新,企业还应当切实建立包含薪资、股权、福利等多种形式的知识创新利益分配机制,将企业的知识创新的利益更多地输往专利创新的发明人,通过企业的机制,在将部分利益输往企业的管理人员、市场销售人员等知识员工进行分配,通过多元的价值分配形式,以此满足企业员工不同的需求,构建一个现代化的人力资本投资机制,例如:在注重企业员工的公平性、尊重专利权、员工自主性、民主参与、以及激励效用的稳定性、长期性基础上,采取管理者薪制和股票期权分配,对专利权技术人员采取技术入股等之外的薪酬激励员工从事知识创新的行为。[4]
(二)构建和谐的科研管理体制,并加大对专利权的保护
我国的科研管理一直存在不透明、程序繁琐的问题,若对科研管理体制进行一些良性的改进,将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论文以及获奖情况作为科研管理工作中的最主要的目标,并把它作为科研工作人员生存发展的资本,减少行政上的阻力,把他们的科研成果紧密的与市场化需求联系在一起,以求获得市场经济效应。[3]同时科研机构要合理分配科研经费,这关系到科研人员从事科研任务的积极性以及成果成功取得关键性因素,为提高这些经费的利用效率,可以在经费划拨的过程中,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从科研经费中提取一定比例,来作为战略上的基金,并通过公开公正的竞争方式,将这些战略基金分配于这些项目。
由于专利权的申请成本较高,使得授权人在维护上要花费巨大的资金,在这方面,政府可以对国内企业或个人受授权的专利的维护费用适当的进行降低,以维系授权人以后的坚持。在专利申请中,发明类型的专利授权耗费时间长,一般一个发明类型的专利从申请到接到授权需要5~6年的时间,更长的还需要7~8年的时间,这也是制约专利申请的一大因素,外加地方保护主义,在审批上设置障碍,严重损害了申请人的利益。
对此,在借鉴基础上,必须尽量的缩短专利审批的期限,并且将这些情况输入电脑系统里,在互联网上可以进行检索,加快了专利审查的速度;在此,还要加上一些配套措施如加大专利的保护力度以及相关的行政处罚力度,为专利的申请、使用或交流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法律环境。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时代,一个企业要想立足于市场经济发展丛林,就必须像三星、苹果、华为、中兴等企业,不断地加强企业的专利权保护,以此构建自己企业的知识创新,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注进有效完整的激励机制,为其开辟一个广阔的发明空间和良性的上升渠道,促进企业或科研人员的我创新,并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切实将其应用于企业的战略发展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钟竞,吴泗宗.知识资产特性与外部学习战略重要性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07)
[2]王艳子,罗瑾琏.目标取向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知识共享的中介效应[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05)
[3]阮爱君.激励体系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工作动机理论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02)
[4]孙朝霞,葛晓宏.关于新升本科院校科技管理中专利战略的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2)
[5]黄庆,曹津燕,瞿卫军等.专利评价指标体系(一)——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和构建[J].知识产权,2008,(05)
关键词:知识创新;专利制度;企业激励机制;创新成果;核心竞争力
梳理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良好的企业激励制度和知识创新体系,并将对专利的保护与利用作为经济长远增长的动力与加强市场的竞争力。企业激励机制涉及元素众多,如管理学、经济学、信息学等知识,但对于一个企业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就是用激励机制推动企业的专利创新制度,不仅对专利权有所保护,更是调整科研成果与专利权的归属权之后,推动员工的自我创新。
一、我国企业专利权制度在激励机制上所存在的问题
(一)激励机制不完善
我国是国营、民营企业两条线协同发展,各自发挥着自己的特色,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一份力。在企业激励机制上,国营企业明显走在民营企业的后头,尤其在专利权开发、维护等方面,无法与民营企业相比,如在专利权的归属、激励的力度、专利的申请及专利开发等环境上,都存在这诸多问题,无法调动员工参与专利开发,这就是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的最大差距,使得绝大多数核心技术都为国外企业掌握,本土企业也只能够参事简单的加工、组装等方面的工作。
(二)专利技术的实施率比较低
一般而言,企业在获得政府授权的专利后,都会进行产品开发与生产,但这些都局限于一些制造型企业对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上,并没有多大的技术含量,同时企业为受限于经营管理的方式以及资金的周转等方面因素的考虑,没有对技术研发投入过大的精力,这就造成企业很难获得技术比较高的专利发明。[1]又由于我国大多数的发明创造,都是在科研机构以及大专院校内完成的,由于缺少企业与高校连接的渠道,专利技术的实施率的周期比较长,使得许多技术创新白白浪费了。
(三)国内东西部差异性巨大
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城市充分利用地域上的优势,加速发展当地的科技和经济,这也逐渐拉开了国内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也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在专利申请方面差异性巨大。从国家知识产权局2011年所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2010年,我国东部地的区有效专利量是123357件,西部地区的有效专利量是18218件,两者相差7倍之多,这样不仅不利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由于人才和资本的盲目汇集导致资源浪费,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2]
二、加强企业专利权发展的激励机制
专利权的保护,离不开我国专利权相关的法制的建设,目前,我国专利权法的效力层次较低,并且杂乱无章,体系混乱,相较于美国而言,他有一套完整的专利权的法律体系,例如专利的类型、能够被授权专利的范围、全审查制以及严格的申请手续,其完善的法律法规,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对此,我总结出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一)调整科研成果与专利权的归属,增进一些激励机制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此实行抓权不下放的方针,使得我国科研人员对此失去科研积极性。参照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大多实行“放权让利”来推动科技产品的创新,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此借鉴的基础上,我国法律可以对此做出如下硬性规定,出了合同协商外,单位若不积极地申请专利或者不对专利进行生产,一定期限后,发明人可以据此向有关部门申请或者实施,这将极大地推动企业对科研人员的专利成果投放市场产生效益,全面推动、保护专利创造发明。
为了鼓励员工们得知识创新,企业还应当切实建立包含薪资、股权、福利等多种形式的知识创新利益分配机制,将企业的知识创新的利益更多地输往专利创新的发明人,通过企业的机制,在将部分利益输往企业的管理人员、市场销售人员等知识员工进行分配,通过多元的价值分配形式,以此满足企业员工不同的需求,构建一个现代化的人力资本投资机制,例如:在注重企业员工的公平性、尊重专利权、员工自主性、民主参与、以及激励效用的稳定性、长期性基础上,采取管理者薪制和股票期权分配,对专利权技术人员采取技术入股等之外的薪酬激励员工从事知识创新的行为。[4]
(二)构建和谐的科研管理体制,并加大对专利权的保护
我国的科研管理一直存在不透明、程序繁琐的问题,若对科研管理体制进行一些良性的改进,将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论文以及获奖情况作为科研管理工作中的最主要的目标,并把它作为科研工作人员生存发展的资本,减少行政上的阻力,把他们的科研成果紧密的与市场化需求联系在一起,以求获得市场经济效应。[3]同时科研机构要合理分配科研经费,这关系到科研人员从事科研任务的积极性以及成果成功取得关键性因素,为提高这些经费的利用效率,可以在经费划拨的过程中,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从科研经费中提取一定比例,来作为战略上的基金,并通过公开公正的竞争方式,将这些战略基金分配于这些项目。
由于专利权的申请成本较高,使得授权人在维护上要花费巨大的资金,在这方面,政府可以对国内企业或个人受授权的专利的维护费用适当的进行降低,以维系授权人以后的坚持。在专利申请中,发明类型的专利授权耗费时间长,一般一个发明类型的专利从申请到接到授权需要5~6年的时间,更长的还需要7~8年的时间,这也是制约专利申请的一大因素,外加地方保护主义,在审批上设置障碍,严重损害了申请人的利益。
对此,在借鉴基础上,必须尽量的缩短专利审批的期限,并且将这些情况输入电脑系统里,在互联网上可以进行检索,加快了专利审查的速度;在此,还要加上一些配套措施如加大专利的保护力度以及相关的行政处罚力度,为专利的申请、使用或交流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法律环境。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时代,一个企业要想立足于市场经济发展丛林,就必须像三星、苹果、华为、中兴等企业,不断地加强企业的专利权保护,以此构建自己企业的知识创新,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注进有效完整的激励机制,为其开辟一个广阔的发明空间和良性的上升渠道,促进企业或科研人员的我创新,并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切实将其应用于企业的战略发展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钟竞,吴泗宗.知识资产特性与外部学习战略重要性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07)
[2]王艳子,罗瑾琏.目标取向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知识共享的中介效应[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05)
[3]阮爱君.激励体系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工作动机理论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02)
[4]孙朝霞,葛晓宏.关于新升本科院校科技管理中专利战略的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2)
[5]黄庆,曹津燕,瞿卫军等.专利评价指标体系(一)——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和构建[J].知识产权,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