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诗与传说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道世界上最长的墙,绵延万余里,穿越了2000多年的历史云烟,横亘在中华大地。在中国,乃至这整个蓝色星球上,它被视为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并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万里长城。

诗歌中的北京长城


  高适,一位知名的唐朝边塞诗人。天宝十年(751年)冬,以丘尉的身份出使清夷军(唐朝设置在居庸关外,是范阳节度使所统辖的九军之一)送兵,途经今天的居庸关,写下了组诗《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长城扼守的山巅重地,古时的居庸风光,跃然纸上:
  登顿驱征骑,栖迟愧宝刀。
  远行今若此,微禄果徒劳。
  绝坂冰连下,群峰雪共高。
  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
  诗的前两句和最后一句,是诗人在感叹空有一身武艺却怀才不遇的凄惨处境。第三句,短短十个字,就已经写明了居庸关的地理与绝景。“绝坂冰连下”(其中“冰”字在有的书籍中记载为“水”),极为陡峭的山坡被覆盖在寒冰之下;“群峰雪共高”(“雪”字也被记载为“云”),连绵的群山万里雪封直插入天。
  盛唐时期,北京城西北方的居庸关,长城修筑在这样险峻之处扼守城之命脉。
  当然了,居庸关关城作为军事要塞,在那个时候还没有出现,而是到了明朝才有的设置。洪武元年在这里草草建了个关口,后来不停增建。到景泰初年,吸取了“土木堡之变”的教训,兵部尚书于谦上奏,对居庸关重修加固,然后才有了如此雄伟的关城。
  不管居庸关的关城在唐朝有没有出现,最起码群山在那里连绵着,居庸关作为一处关口,在那里存在着,它们为固守边防发挥着无法磨灭的作用。
  时间到了北宋,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策马经过古北口。时值隆冬,漫山白雪,文豪一时兴起,作了《奉使契丹二十八首》中的《古北口绝句二首》:
  乱山环合疑无路,小径萦回长傍溪。
  仿佛梦中寻蜀道,兴州东谷凤州西。
  日色映山才到地,雪花铺草不曾消。
  晴寒不及阴寒重,揽箧犹存未著貂。
  元祐四年(1089年)十月,苏辙奉旨离开京师出使辽国,庆贺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生辰。那个时候,虽然契丹人所建立的辽国和北宋已经缔结了《澶渊之盟》,但那也是互相之间的阳奉阴违。所以,文人出身的苏辙随团到契丹访问,心情也是可想而知的。
  到了当时北京东边的古北口,面对着看不到头的苍山,山巅那些建于北齐已经开始残破倾颓的长城,背后是冰雪洁白一片肃杀的大地。
  古北口这个地方说来极为重要,自古为中原门户,属于兵家必争之地,用长城来与崇山天堑形成据敌屏障,理所当然。
  今天在古北口见到的长城,几乎没有经过近代维修,它们保留了沧桑的记忆,让我们同其面对,还可抚摸出那一份千年的豪迈。
  到了明朝,北京地区的长城在皇家主持下,得到了进一步修缮和加筑,从而保留下诸多遗迹,能够让我们有幸观瞻游览。
  文人们面对这座蜿蜒的墙,总是少不了要抒发出各自的胸臆和情思。
  又是居庸关前,明朝最后一位大诗人陈子龙,面对关山明月,一番感慨油然:
  险到居庸地脉分,何须常戍羽林军。
  关门夜抱千峰月,陵暮春生五色云。
  居庸关设置关城卫所,屯驻兵馬储备武器粮草,对于护卫北京,其作用居功至伟。可是这些似乎都不曾被胸怀浪漫主义的诗人们所另眼看待,他们更重视的,还应该是跻身“燕台八景”当中的“居庸叠翠”。险中蕴秀,翠衬险奇,多姿多彩,分外妖娆,才是他们满眼所见。不然,陈大诗人也不会问出那一句“何须常戍羽林军”了。
  有“广东徐霞客”美称的明末诗人屈大均游赏到了居庸关附近的八达岭,放眼山下美景,不禁也是感慨万千。一首《八达岭》,也真是有意境有画面,可称佳作。
  俯视神京尽,居庸若建瓴。
  出关愁草白,入塞喜山青。
  千帐牛羊绕,诸陵雨雪扃。
  元人南北口,此岭作藩屏。
  那个时候,长城作为军事屏障的作用似乎已经开始弱化,周边风景怡人。试想春日山巅,放眼望尽京城繁华,身后却是悠悠青草、绵绵牛羊,再配着帐篷外的炊烟袅袅,怎不让人感慨自然的造化、人工的奇迹。
  中国的封建历史,结束在最后一个王朝——清。为了捍卫国土安全而效力了2000多年的长城,也在这个时期卸下了历史重任,终于过上了轻松自在的日子。
  1644年,发源于长城以北的满洲人长驱入关问鼎中原。经过前期的统一战争,大清国的疆域空前辽阔,长城内外,号称四方凝聚。万里长城,在这时候成了横亘东西的古代建筑遗迹。
  1683年的夏天,康熙皇帝北巡途经长城,赋诗一首,名曰《古北口》:
  断山逾古北,石壁开峻远。
  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
  四句诗文不仅描述了古北口的险峻,更是康熙皇帝第一次流露出以德政统御天下,不可仅以长城作为凭借的思想。而这一理念,也最终促使满清王朝以“北巡”制度取代了长城驻军。
  诗歌里的长城,是雄伟的,同时也是秀丽的。除却诗歌,也少不了关于长城的美丽故事和传说。

传说中的北京长城


  根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早在战国,燕昭王主持修建长城,并在北京这里设置关卡。
  燕国的兵马少、力量弱,面临着随时被吞并的危险。于是燕昭王就征用了众多民夫,在边界的山顶上建起高高的城墙,以防邻国入侵。这应该就是长城最初的雏形。
  据称,那时候砌墙,砖石都是用泥粘在一起的。燕国时,工人们偶然发现,用石灰粘在一起的砖,比用泥粘牢固得多。后来才开始用这种烧石头炸出来的石灰砌墙、盖房、筑城墙,效果大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求江山永固,开始学着燕昭王修长城。他还下了一道令,让原来的燕国人负责烧石灰。传说那时候修长城用的石灰,全都是燕国人烧的。随后,长城修到哪儿,燕国人就在那里的山上烧石灰,质量都超级好,后人就叫它“万年灰”,暗指万年不变质。长城修完了,别的工人都返回了原籍。只有燕国人,因为烧石灰有功,秦始皇专门为他们建了个城镇居住,这城镇就是今天的北京。
  所以,北京以前叫燕京,而燕国人烧石灰采石头的那些山,就叫了燕山。
  当然了,这也仅仅就是一个传说,权当个故事听听就好。
  说起北京的长城,光是那些朗朗上口的名讳,就已经让人心生神往。那些盘卧在京北山巅的城墙,更是为世人所青睐与景仰。延庆的八达岭、水关;怀柔的慕田峪、箭扣;密云的古北口、司马台、金山岭;昌平的居庸关、南口;平谷的四座楼;门头沟的沿河城……一个又一个古来知名的关城险隘,我们耳熟能详。
  一道伟岸的城墙,也串联起了一片浪漫和神秘。自它们屹立在北京北方的那一天起,就同诗歌与故事牵扯着,从未稍歇……
其他文献
On Friday, I took a flower arranging class. Flower arrange-ment is an art, which not only tests our sense of aesthetic (审美), but also tests our patience. The
期刊
《长城——古老的联想》 摄影 陈长芬  约三十年前,作为北京中学生春游目的地之一,我在满山新绿的某个春日,登上了八达岭长城。巨大的砖石竟如此规矩、齐整地筑于山形之上……在城垛中眺望,叠翠掩映中,想象山下有敌,依此“天开叠堑”,实在是自不量力。下山合影,照片是制式的,四周白边,只底边空白处一行钢笔字体写着“不到长城非好汉”。  2000年后,京郊游开始风靡,方才知道:长城北京段之美,有居庸关横亘西北
期刊
对沿河城,久有期待.我知道那是太行山北接燕山的交衔地带,真正的大山腹地.我知道那座城池与那些沿字台子很传奇,可见证真保镇长城的起点之美.某日,直抵沿河城村.一行多有收获
期刊
忽然萌发出一种去游长城的冲动.去哪儿呢?居庸关、慕田峪都去过不止一次了,去黄花城吧.好多年没去,现在不知变成什么样了.rn黄花城在怀柔境内,30多年前我曾经来过一次.那时候
期刊
“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出自毛泽东主席所作《清平乐·六盘山》一词。从问世以来,成为所有人对登上长城的期盼。长城如一条盘亘于中国北方的长龙,数千年来守护着中原大地。古人修建长城,以保卫国土为出发点,骨子里刻着的是对“止战”的愿望。希望将战争阻挡在长城以外,因而,长城就变成深入中华民族内心的“守护神”。  沿长城形成的带状军事防御体系,保护了两侧居民长期的安定生活和农耕生产方式,使得中华民族5000
期刊
在中国人心中,万里长城既是存在的历史建筑,也蕴藏着诸多象征化的表述,它伴随着中国历史的治乱兴衰,与中华文明发展紧密相关。1986年10月9日,北京举行了一个名为“新北京十六景”的评选活动,其中万里长城北京段共有两处入选,那就是八达岭长城和慕田峪长城。与刻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碑文的八达岭相比,慕田峪成名时间较晚,但它却从明代的历史长河中一步步走来,以历史的厚重感后来居上,为中外游客熟知,并最终比肩八
期刊
程永茂,原北京怀建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古建修缮专家;“瓦作”——兴隆门技艺传承者,曾被新华社誉为“长城修缮师”,也被媒体朋友唤作“老程”。  “木匠传斧子,瓦匠传瓦刀。师傅当年把这把瓦刀传给我,这是当年修缮角楼时用过的刀。”  见到道出此言的程永茂,他正在电脑上用CAD软件绘制传统民宅设计图。  拜访,是在他北京怀柔的办公室里。那是怀柔初兴土木时的老楼,老程笑称,自己是“上楼”的第一代农民工。办公
期刊
西坨古,驼铃声里的时光rn这里曾经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四镇三关志》里说西驼古是个正关,规格比较高,关城长120米、宽80米,城东临坡,城西临河,北部城角残存有墩台,城门则位于
期刊